經文(林後五9-10,14-15)
本屆講道會的內容是較實用性的,主要是從實際生活的方面,看基督徒怎樣過討主喜悅的生活。在今日選讀的經文中,保羅認為無論是住在身內(指今生),或離開身外(指來生);無論是現在或將來;今生或來生,他都「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立了志向」是指熱切地獻身與主,保羅立志獻身就是要得主的喜悅。但願每一位基督徒都有這樣的心志,熱切獻身與主,討祂喜悅。這是人生最高尚的志向,也是一生永遠的志向。
經文:(來十一39)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十一6)按理來說,到神面前的人是已經相信有神的,為何還「必須信有神呢?」原來,每一位基督徒都是過著信心的生活:從信耶穌開始,直到將來見耶穌的面,都不是憑眼見,乃是因著信。一個信心愈大的人,愈能接觸到看不見的神;愈能領受神的恩典,愈能經歷神的能力;愈能靠神爭戰得勝,生活有力;而且事奉亦能結出美好的果效。主耶穌在世上責備門徒的時候,常用「小信的人」這四個字,因祂認為門徒的信心太小了;若有信心像芥菜種一樣大,山都可以挪去;因此,不信的人是主耶穌所不喜悅的。但願每一位基督徒在信心上長進,在信心上多接觸神;更多接受祂的恩典,更多彰顯祂的能力,在神面前得蒙喜悅。
經文:(羅十二1-2,十四6-8;西三23-24;林後八1-5,九6-7)
首先要強調奉獻不是一種舉動,乃是一種生活;也不是一次的舉動,乃是一生的生活。奉獻是生命的態度,表現在生活的細節上。我們提到奉獻就好容易誤解到財物方面,只想到十分一的奉獻、建堂的奉獻、差傳的奉獻......其實聖經提到的奉獻,是先有人的奉獻,才有財的奉獻;先看重人的奉獻,才悅納財的奉獻;神是希望人先被祂所管,然後希望人所管的財也被祂管。所以奉獻的生活,是從我們自己開始,是從人開始,然後才到財物。保羅說:「弟兄姊妹們,我以神的慈悲勸你們,將身體獻上。」「這個」身體代表我們整個人。保羅又說:「我們要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這樣的事奉是屬靈的事奉,屬靈的敬拜;是理所當然的,是上帝喜悅的。所以今天先講人的奉獻,然後才講財的奉獻。
經文:(西一9-10,約十五1-8)
基督徒的一生,是結果子的好機會,應該把握機會多結果子;天父就多得榮耀,我們也多蒙天父的喜悅。今天講「結果子」三方面的生活;首先簡單強調結果子的重要,然後講結果子的內容,最後講結果子的秘訣。
經文:(太十二18,羅十15,帖前二4,徒八26-40)
神最優先的旨意、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將福音傳到地極;使萬民作主的門徒,這也是耶穌到世上的目的之一。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耶穌一開始工作就叫人來跟從祂;升天前又留下大使命,叫人往普天下傳福音給萬民聽,使他們作祂的門徒;耶穌升天後,聖靈降臨賜能力,目的是叫我們得著能力,從耶路撒冷、猶大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主的見證。由此看來,聖父、聖子、聖靈都渴望世人得救,不願一人沉淪;今日是這樣,明日也是這樣,直到耶穌再來,這個旨意都要施行下去。但願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歡喜快樂為耶穌傳福音,這樣他必經歷上帝給他特別的恩典、滿足和喜樂,因為他滿足了上帝的心,滿足了人的需要。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