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屆 奮興會 第6講

第六講 合而為一的教會

經文: 以弗所書 4:1-16

我們進入以弗所書第四章到第六章。這三章剛好把前面有關榮耀教會的描述應用在生活裡面,所以學者認為,第一到第三章是神為我們的工作,第四到第六章就講我們應該怎樣為神來工作。前面三章是教義和理論上的神學基礎,後面三章是我們該如何回應和落實這些教導。我引用過一位學者說:「上帝呼召我們跟耶穌基督一起同坐(sitting)」但下面就說怎樣一起同行(doing)。有一個詞貫穿以弗所書,中文大概翻譯成「行事」或「行事為人」,保羅在以弗所書用這個詞用了七次,前面兩章出現兩次,「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弗2:2上),「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下),但第四章開始到第五章,總共一連用了五次:「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下),「你們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弗4:17下),「也要憑愛心行事」(弗5:2上),「行事為人就當像光明的子女。」(弗5:8下),「你們要謹慎行事」(弗5:15)。後面三章聖經有五次出現行事為人,更加強調後面怎樣應用榮耀的教會觀。今晚是第一堂是應用的部分。

一、合一的態度(以弗所書4:1-3)

保羅自稱他是為主被囚的人。他憑著這樣跟他們的關係勸告他們。這也是牧者最能做的,帶著父母心腸勸告他們。勸告你的生活應該跟所領受的耶穌基督的福音是相稱的,不能將你的信仰和生活分割,不能星期天的一個樣子,星期一至五在社會和家庭是另外一個樣子。行事為人應該與蒙召的恩相稱。這是一個大前提,如果你不接受這個大前提,下面講基督徒的生活和合一,對你完全沒有意義。

接著保羅提出五個生命的素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弗4:2上),保羅時代有身份的人講力量權威能力,但保羅和耶穌基督的教導很不同:做領袖的和活出信仰的要凡事謙虛。這是傳道人一定要的生命素質。我在中學時期參加了一個夏令會,有一位我不認識的同學站起來講認罪的見證。他積極服侍,認真追求,所以心裡很看不起其他不追求長進的弟兄姐妹。他形容自己是「屬靈的驕傲」,覺得比其他弟兄姐妹更好,但他終於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東西叫「屬靈的驕傲」,因為如果真正屬靈,就不會驕傲。驕傲的話,就不是屬靈。謙卑就是讓上帝做主,放下自己;而驕傲是;自我膨脹,不願意聽耶穌基督。所以真正的屬靈人是沒有自己,而是讓耶穌居首位。我欣賞這位弟兄的坦誠。自我很強、主觀很強、堅持己見的人,很難做屬靈人。保羅提出屬靈生命第一個要素是謙虛。

第二個是溫柔,溫柔很容易被誤解為沒主見。剛好相反,溫柔的人控制自己情緒和反應。一個定義是為了上帝的緣故,願意主動放下應該有的權利。不是爭取自己贏得的,但為了上帝和教會合一的緣故,放下自己應有的權利。耶穌說,我是柔和謙卑。為了神,放下自己應得的。

第三是忍耐,好像是強忍讓你不舒服的。林前十三章講愛是恆久忍耐。有的英文聖經直接翻譯:love is long suffer,愛是長期的受苦。這是忍耐基本的意思。在一次婚禮裡,我說你們進入長期受苦的狀態。我想應該沒有人在婚禮裡喜歡聽這樣的話,但我再問:在真正的愛裡,有哪一種的愛不是長期受苦?父母對孩子,老師對學生,長輩對晚輩,牧者對會眾,有哪一種真正的愛不是長期受苦呢?這正是今天我們要聽的信息,我們說「愛」是我喜歡不喜歡,「愛一個人」是喜歡不喜歡他,但聖經的愛是要忍耐,是可以接受長期受苦。

作為蒙恩的人,應該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然後有兩個實際行動: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必須在跟人相處裡彰顯出來,生命素質難於表現的地方是別人和環境跟你表達的相反,但你繼續謙虛、溫柔、忍耐,相當有挑戰性。若我們每個人夠誠實,很多時候我們做不到。

這五個生命素質,最後做甚麼?是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這是前面五個生命素質要達成的目的,是一個目的。保羅說得很清楚,我們要竭力竭力保守聖靈所賜合而為一的心。原來合一不是我們製造更好的氣氛和榜樣,好讓大家和睦相處。這個合一的主角是聖靈。原來合而為一的心已經賜給每位進到神的家的聖徒。保羅說我們竭力保持合一的心,我們都有同一個主。

沒有這個五個生命的素質,我們可以破壞聖靈賜下的合一。這五個生命素質,成為合一的基礎和應該有的五個態度。

二、合一的基礎(以弗所書4:4-6)

保羅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合一的基礎,這裡講到七個“一”,保羅刻意這樣來貫穿:「身體只有一個,聖靈只有一個,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一主,一信,一洗,一神,」(弗4:4-6上)講到一神的時候,有四個片語來形容:「就是眾人的父,超乎眾人之上,貫乎眾人之中,也住在眾人之內。」(弗4:6)神學角度上,這是上帝的超越性(transcendent)和內蘊性(immenent)。上帝是超越的,根據上下文,但也住在眾人(教會)中。有釋經家把這個七個一分成三個小組,本於一:一個身體、一位聖靈、一個盼望。「正如你們蒙召同有一個指望。」(弗4:4下)得救後,我們的人生和方向不一樣。所以本於一是一個教會。

第二就是把這些歸納一起的基於一:一主、一信、一洗。合一是有界限的,不能為了合一就妥協任何東西。一主是指主耶穌。一洗是具體表現信仰行動。進入神的國度裡是,一主、一信、一洗,繼續在神國度裡成長是聖餐。所以這裡特別提到的是基於一個信仰。

合一要留意,不能為了合一而合一,而是因為同一個信仰而合一。另一方面,基督徒也必須要在同一個信仰下合而為一。最近有香港教會提出「黃色圈的教會」,「藍色圈的教會」。我明白這是權宜之計,可能是沒辦法大家相處之下一個可能的妥協方法。但這個絕對不是聖經教導。如果我們弟兄姐妹在這七個一裡相同的話,我們就不可以單單因為政見不同就不合一。這不是聽聖經教導!聖經教導我們,在七個一若相同,聖靈已經讓我們合一,若你不願意,就是破壞合一。保羅說我們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的合而為一的心。很坦白說,我覺得很艱難,若跟很多不同的人合一,很艱難。但聖經教導,如果七個一是相同的話,我們要學習這個艱難的功課。

三、合一的途徑(以弗所書4:7-16)

這段將合一的途徑,有五個應該有的態度,七個應該有的基礎。然後說到合一的途徑。

3.1. 合一的媒介–牧養教會的領袖(弗4:7-12)

3.1.1. 信徒都各有恩賜的領受(弗4:7)

我們蒙恩是照基督所量給各人的恩賜。(弗4:7)第一,我們每個人都有恩賜;第二,每個人領受的恩賜大小都不同,恩賜的來源是耶穌基督自己。留意新約有五段經文講恩賜的名單,這章經文卻沒有提到其他很多的恩賜,反而集中在教會裡上帝興起的一些領導人,這裡是說教會怎樣竭力保守聖靈所賜的合而為一的心,就是耶穌基督賜教會領袖讓教會可以合一。

3.1.2.基督是所有恩賜的源頭(弗4:8-10)

這裡引用詩篇六十八篇,「所以經上說:他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留意下一句,「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弗4:8,和合本)保羅說是上面的把有的給了下面的,但如果看詩篇:「你已經升上高天,擄掠仇敵;你在人間,就是在悖逆的人間,」留意下一句,「受了供獻,叫耶和華神可以與他們同住。」(詩68:18)是下面接受從上來的禮物。意思好像相反,保羅引用的時候說是賞賜,但詩篇原來說法是接受。根據我的閱讀,歸納了四個不同解釋。

第一個解釋,保羅隨便更改了詩篇原來的意思。但新舊約都是出於聖靈默示,上帝不會背乎自己,不應該有矛盾相反,這解釋不可取。

第二個解釋,保羅錯誤引用聖經。神所默示的聖經是無誤的,怎麼會出錯?這也不可取。

很多學者採取第三個,當時在亞蘭文的舊約註釋中,猶太人已將詩篇原來接受的意思,更改為賞賜別人。「受了供獻」變成「賞恩賜給人」,所以學者指出,保羅就是跟這個更改的思想去引用詩篇。但為甚麼可以這樣更改,變成相反意思,這個更改本身就是錯的。而且以弗所教會大部份都是外邦人。所以這個解釋我覺得不妥當。

我掙扎了很久,但感謝神,我神學院有好多好同工,有甚麼不懂就可以跟他們請教,我一位同工的專長是新約引用舊約,我分享他的解釋。猶太人不會逐字引用,但引用時一定會忠於舊約的意思。新約、舊約都是神的默示,都連貫而沒有矛盾。詩篇六十八篇的信息描述上帝的受膏者打勝仗後把擄掠的財物分給自己的子民。舉幾個例子:「作孤兒的父,作寡婦的伸寃者」(詩68:5)不是接受他們而是幫助他們「賜雨給在曠野行走的以色列人」(詩68:8)上帝主動賜下恩典給以色列人。詩篇六十八篇最後一節:「神啊,祢從聖所顯為可畏;以色列的神是那將力量、權能賜給祂百姓的。神是應當稱頌的!」(詩68:35)整篇詩篇的意思是在上的受膏者、君王、耶和華神自己,將自己的豐富跟子民分享。因此保羅不只是金句式地引用一句聖經,他把詩篇六十八篇整篇的意思精確地引用出來,放在耶穌基督身上。耶穌基督升上高天的時候,擄掠了仇敵,將各樣的恩賜賞給人。這個就是詩篇六十八篇整個意思。

我們暫停一下,若我們沒讀過這段經文,沒讀過下文,你猜想一下,耶穌基督榮耀得勝,祂會給教會甚麼禮物呢?平安喜樂、傳福音的力量、和諧合一、給我們豐盛生命、甚至教會更順利發展、或禱告權柄?但很驚訝!「他所賜的,有使徒,有先知,有傳福音的,有牧師和教師,」(弗4:11)原來是將一些人當作禮物送給教會。「啊?就是這些禮物嗎?」特別你看看教會的牧者:「他就是神給我的禮物?耶穌基督做了這麼多,就是把他給我?」

我先解釋下這四個人。從名詞上有五樣東西,但我相信這裡說的是四樣事情。上一次信息我用多點時間解釋使徒和先知的意思,第三個是傳福音建立教會的,可能是今天的宣教士,開荒佈道的傳道人。第四有牧師和教師,前面三個每一個前面都有「the」冠詞,但牧師和教師只有一個「and」冠詞,所以一個冠詞兩樣東西,表達這兩樣非常緊密的。牧師必須是教師,肩負教導的工作,我們說使徒先知是根基,牧師和教師是開始教會後繼續成長。呂振中譯本翻譯為神給教會的“贈品”(弗4:8)我常跟我教會弟兄姐妹開玩笑:「不好意思,我成為你的牧者,請你笑納,雖然我這個禮物有點瑕疵,但是,是上帝為你們預備的。」很多時候我們看牧人,我們看他是否適合我們的期望和教會的文化,這些要考慮,但有沒有試過從這個角度講,是不是上帝帶領他來,成為我們教會的禮物?我常常警告我的神學生:「神帶你去工場,第一個原因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上帝帶領你,否則傳道人跟打工沒分別。」

但教會有長老、執事、不同的分工,為甚麼這裡只有這四方面?使徒、先知、傳福音的、牧師和教師的共同點就是在教導神的話語上扮演同一個角色。保羅講到合一的時候是將神的話語的教導,有神的話語才有教會。教會不看重神的話語,這個教會不是教會。神的說話讓我們走在上帝的道路上。

我再提和特別強調的,合一並不是一個靜止狀態的合一,因為下面的經文說這些教會領袖肩負重任,裝備信徒,各盡其職,然後慢慢建立教會。但上下文說合一,就是說合一是要有動態的合一。合一不是靜態的甚麼都不做、不找事,就不破壞教會的合一。破壞教會合一的就是說太多話,做太多錯事,雖然我沒貢獻,但我沒破壞,我沒吭聲,最壞我就走,所以我沒破壞合一。這是錯的觀念。合一是在教會動態當中仍然合一。

梁啟超先生的「論公德」的文章一針見血指出中國人的壞習慣:有一官吏死後見冥王,這個官說:「我應該上天堂,因為我一生清廉。」冥王說:「那麼你應該下地獄了。一棵樹一生都清廉,沒收過甚麼賄賂,但比你更有用。」不要以為在教會裡甚麼都沒做,沒破壞,就是有建設。正如一個身體裡,若你沒有參與,拒絕你應該有的作用,雖然你不是變成癌細胞,但因為你不參與,你讓整個身體癱瘓下來,是另一種的破壞。

3.2. 合一的結果–長大長熟的會眾(以弗所書4:13-16)

神賜下一群牧者是教導神話語的人,為了要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這一群聖徒要在真道上長大成人。成大長熟的教會有兩個反面和正面的結果。

3.2.1. 從反面看:不再作小孩子

「不再作小孩子」(弗4:14上),是說小孩子另一方面:「中了人的詭計和欺騙的法術,被一切異教之風搖動,飄來飄去,就隨從各樣的異端」(弗4:14下)如果你留意中國教會的發展,這個是何等嚴重的缺口,中國教會的增長遠遠超過牧者,有很多牧者可能負責好幾個堂會,所以異端邪教橫行。有沒有聽過哭重生派?靈靈教?冷水教?三班僕人?都是國產並很離譜的異端。這些異端,最大和最有破壞力的就是東方閃電,每一個異端都有幾十萬信眾以上。先有教導神話語的領袖,然後教會才能長大成熟,不再做小孩子。教會的牧者有責任帶領會眾在真理上有成長。

3.2.2.從正面看:在彼此的愛中建立教會

「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弗4:15),「誠實話」或作「真理」更貼切,這是榮耀教會的另一個寫照。上帝把這些有恩賜的領袖,賜給教會和會眾,讓他們學習神的真道,繼續成長。今天當然我們學習神的話語,除了牧者教導,自己努力進修也是重要的一環。在神榮耀教會的設計裡,預備了一群教導神話語的領袖,帶領會眾,長大成熟,成為一個合一的教會。

你怎樣看教會牧人,很決定教會能不能發展。這似乎是很敏感尷尬的題目,因為很多很多的華人教會,都是牧者和會眾之間有摩擦。正因為如此,我希望上帝感動你的心,為了神的緣故,跟牧者和教導神話語的人活出和平的相處。但神所揀選的牧者和教會的領袖,更加要小心謹慎行事。你要求會眾聽你,你更加要活出這章經文的開頭: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你有生命的素質,你才能講上帝給你的託付。在神的家裡,不是高舉權威,在神的家裡,是高舉謙虛、溫柔、忍耐。在神的家裡,不是高舉權杖,而是高舉洗腳的毛巾。這是耶穌留給我們的榜樣。傳道身份最珍貴的地方,是上帝的恩典揀選,不是甚麼才能。所以我們存著這樣的態度,這樣的生命榜樣,我們才能建立教會。

有一次我在一間神學院做客席講師,一位快畢業的姐妹問:「牧師你這麼有經驗,你都說牧會這麼艱難,那麼我們怎麼辦呢?」是,很艱難,台上講道,下面有人馬上查考你說的對不對,甚至網上聽甚麼道都可以,所以教會很多教導工作都外判(外包)。教會更新運動今年發布的報告,跟五年的教會整體少了11-12%,教會主日學也少了很多,因為外面有很多課程可以參加,教會教導不夠好。若其他機構協助教會,而不是取代教會,教會主日學應該越來越蓬勃,其他機構和神學院應該是越來越幫助教會成長,而不是取代他們。「我為你們剛畢業的神學生擔心。但有一件事,你們在會眾中可以做到的,是所有名牧和網上厲害課程都做不到的。就是在他們當中活出敬虔的榜樣,不一定要比他們厲害,但一定要願意活出敬虔的榜樣。他們看到領受你的教導,這就是教會。」如果你不能有敬虔,那麼就不要做傳道。不是你做的很成功完美,但你願意學習過敬虔的生活,讓人看到你從裡到外的敬虔。這是今天教會牧者和領袖最缺乏的是生命的素質。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當然這是給所有信徒,更何況給教會領袖。

我想以一個見證來結束今天的信息。幾年前我在培靈會擔任講員時,早上講完後很一位走過來問「你是不是文池哥哥?」幾十年都沒有人這麼叫我。原來他是我在讀預科時,是我補習的一位學生,當時讀初一,我幾十年沒見過她。看到祂我很開心,勾起一些往事。

她當年住在觀塘雞寮(現在的翠屏邨),父母有一個兒子,五個女兒,她是大女兒。其實我是幫大兒子補習,但跟哥哥同班的妹妹也坐在旁邊補習,因為哥哥讀書差被留級。大女兒很認真讀書,哥哥打瞌睡。父母都很勤力存了一筆錢。差不多補習完的時候,母親跟我說:「雖然我讀書不多,但我知道你將要讀大學,我也知道我兒子念不上去,所以我想供你的學業,你想讀甚麼,去哪裡讀都沒問題。我們夫妻全數支持你。」我開心的不得了,我只是補習他們孩子大半年,她要我回去想想,下星期告訴她。我初三時已經決定讀神學,下星期我跟她說:「我想讀神學。」我看著這位母親的面色從寬容慢慢變成嚴肅,然後說一句我到今天還記得:「你讀甚麼都可以,我都支持你,除了讀神學。」我估計她覺得讀神學都沒有甚麼出息,所以不支持。我接受她的好意,我繼續讀神學做傳道,他們住的雞寮被拆,我跟他們失去聯繫。

我問她:「我很掛念妳母親,她現在怎樣呢?」「因為她糖尿太高,在醫院截肢了」後來我去探望她,她還是很精神並認得我,我慢慢地分享福音,她竟然接受和信主,後來她來教會,我幫她洗禮,她先生也同樣信主和接受洗禮。我心裡高興的不得了。

走事奉神的路,世人可能認為沒出息,甚至我們心裡覺得好大犧牲:我原本是醫生,我原本是會計師,大好前途,我看到教會的傳道人好慘。榮辱共存的教會,榮辱共存的神的工人。在上帝的呼召裡,祂設計榮耀教會,竟然揀選一群軟弱的罪人,保羅說:「我比眾聖徒最小的還小」神竟然揀選我成為教會的領袖,這是神的恩典。我們行事為人更要跟所蒙的恩相稱。

這篇信息我總結一句:教會要健康,過一個榮耀的教會生活,必須要放在對的位置。有謙卑、溫柔、忍耐等等素質的領導,願意用牧者心腸建立教會,弟兄姐妹願意跟從配合牧者的帶領,我們必定在這個時代中活出榮耀的教會。


講員: 郭文池牧師
傳譯: 湯鎮華先生
速記: 周以心先生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