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屆 奮興會 第4講

第四講 罪

經文: 以弗所書 4:25-32, 5:1-5

聖靈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乃與罪有關;因祂是聖潔,所以任何不聖潔的,和罪惡有關係的都令祂擔憂傷痛。

人都不願意談及罪,然而罪和現世代關係重大。罪是聖經記載的重要中心之一,也是人生過程重要遭遇。

人生最大的問題是罪嗎?聖經由創世記第三章開始至啟示錄廿二章,一直都題及罪。全部聖經也都題及,神如何為我們預備救恩,叫人從罪中得釋放。

罪是一切傷心痛苦的來源,罪把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上;罪使基督徒失敗跌倒;罪使人與神失去交通;罪把我們的喜樂搶奪了;罪把神的律法毀壞,令神的心破碎。

聖靈感動未信者知罪(約十六8-9)「祂既來了,就要叫罪人知道自己的罪……因他們不信我。」這裏所說的罪,不是雙數式的;並不是說聖靈來了,要叫人為許多罪責備自己;而是單數式的,乃是說有一件大罪幪罩著人類。並非說關於殺人姦淫,嫉妒的思想上等等的罪,乃是不信主耶穌的罪,他們自己的良心,起來定自己的罪;聖靈所作的,乃是要叫世人有新的看見,覺得不信主罪的嚴重。

對世人而言,罪是外在的行動,只要能掩人耳目就算幸運;這不是耶穌基督的教訓。主耶穌說罪非你手所犯的動作,而是頭腦心思意念所犯的;心的嫉妒,憎恨,和手謀殺是同等的罪。不潔淨的心思,和犯姦淫的行動,是同樣的罪;世人就不相信這一套,惟聖靈感動人時;人才開始校正自己的看法,才和神的看法一樣。

罪是神最憎恨的,也是件最可怕的事。自從耶穌降世,罪惡轉向一個不同的中心。耶穌來到世上之後,罪的基本要素,是人不相信耶穌;所以聖靈要感動叫人知罪,但世人不明白罪和信耶穌有何相干。神說不信耶穌就是罪,這罪可使你下到地獄去。

聖靈表明耶穌基督是救主,你可相信祂也可拒絕祂;接受耶穌的,就是接受救恩和永生。拒絕耶穌,不相信祂的,就永遠失喪。故此,罪是極其嚴重的;但世人不曉得罪的嚴重性。五旬節之日,猶太人沒有想到把耶穌釘十字架有何嚴重;當聖靈降臨,事情就完全改觀了。彼得向他們說:「這位耶穌,你們就藉著無法之人的手,把祂釘在十字架上殺了。」(徒二23)「你們釘在十字架上的這位耶穌,神已經立祂為主為基督了。」(36節)甚至彼得呼籲:「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就必領受所賜的聖靈;眾人聽見這話,覺得扎心!就對彼得和其餘使徒說,弟兄們,我們當樣行?」(37節)情形完全改變了。耶穌說:「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罪,是因他們不信我。」感謝神!在那天有三千人歸信主。

可能在座中有多人未信主,已信者,你是否接受耶穌作你的救主?你能說:「我認識祂,信祂,愛祂;祂拯救我,我已從祂得到永遠的生命嗎?」如果你不敢這樣說,今晚聖靈要感動你,使你知道不相信耶穌的罪。最奇妙的,是你可在你的座位上,甚至分寸不移動,只要對主說:「主啊!我打開心門求你進來,我相信你。」

多年前有一次我在澳洲長老會講道,我講福音,講得到救恩的方法。我說:「你們中間有誰願意心裏相信,口裏承認耶穌?」這句話不過是我講章的內容,想不到詩班座中,有一牧師的兒子回答說:「孫牧師!我願意。」繼之,前後左右又有八至九次「我願意」的聲音呼出;他們願意心裏相信,口裏承認耶穌;聖靈使這班青年覺罪,願意得到救主。後來那第一位舉手的青年,當了醫生傳教士事主多年。

聖靈感動叫人信主使人知罪。未知各位的經驗如何?以我說來,信主之後,我為罪所流的眼淚比前更多;主使我更加知道自己的罪;因為聖靈愛我們,要叫我們的生命免受罪的摧殘,叫我們知道罪的可怕;聖靈復興我們的時候,叫我們覺得自己有罪。卅年前我在中國,我的朋友擔任英文培靈會的主席,他和韋牧師及我三人往各地旅行訪問到了重慶。韋牧師和我有機會向重慶神學院學生講道,約有百人赴會,他們恒切禱告,求神賜下恩雨;但他們卻沒有認識是怎樣的恩雨。聖靈感動他們認自己的罪,從第一次聚會開始,我們便看見聖靈掌管這聚會;神帶領韋牧師和我互相配搭,聖靈真是對這班學生說話;他們的良心受激動,一切隱藏和被遺忘的罪,當時都顯露出來;(該院院長陳崇桂牧師曾寫書「火焰的燈」記載此次復興的經驗)他們流淚,傷痛,悔改,他們接二連三地將心傾倒向神認罪。每次會後禱告認罪達兩小時,如校方允許,他們實在不肯停止,當時學校停課一週,供大家有足夠時間禱告。禱告的靈臨到各人身上,個個切實認罪;聖靈的工作使他們對罪有憎恨感,他們不單認罪,同時也償還,錢債一一償還,且紛紛寫信道歉或見證,一下子學校信箋和郵票全部用完,後來有人奉獻,繼續供應。當時學生們三五成組澈夜禱告。當聖靈降臨,他們的心都受了感動,對付罪惡,和神有正當關係,內裏有了奇異的改變,對神有了新的奉獻,重新把自己交在神的手中。後來時局影響,神學院被迫停辦,那是最後一次的聚會使他們復興,神的恩典為他們預備,教他們如何渡過前面艱難的日子。我不知那些神學生現在那裏;但我相信他們確曾經歷聖靈同在的喜樂;神的靈降在他們身上,叫他們知罪悔改,與神建立正當的關係。

罪惡叫聖靈擔憂,「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弗四30)。擔憂的意思,就是把傷痛加在別人身上。我們怎能把痛加在聖靈身上呢?擔憂包含著愛的成份,惟愛我的人才為我擔憂;敵我的人只有激憤仇恨,絕無擔憂可言。聖經說我們的身體是聖靈的殿;換言之,聖靈住在每個基督徒心靈裏,如果我容許罪惡進入,聖靈便為我傷痛擔憂。不要叫神的聖靈擔憂,意思是指現在要停止犯罪,不叫神的聖靈擔憂。耶穌說:「聖靈來了,要住在你們裏面直到了永遠。」但我們常忘記有位聖靈住在我們裏面,以致犯罪叫祂傷痛。聖靈住在我們裏面,為我們有生之年工作。

不順服聖靈的命令,叫聖靈擔憂。惟獨耶穌從未叫聖靈擔憂。耶穌說:「我常常行天父所喜悅的事。」我們當學習主耶穌的榜樣,不叫聖靈擔憂。讓聖靈完全掌管我們的生命。

以弗所書中,保羅題及足以叫聖靈擔憂的:

1.不合宜的話 聖靈是真理的靈,所以任何不合真理,不誠實的事,都會叫聖靈擔憂。「所以你們要棄絕謊言,各人與鄰舍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互相為肢體。」(四25)有人以為撒一點小謊言沒有關係。各位做父母的!當你的兒女初次撒謊,那是不是小朋友的謊言呢?總之,一切不誠實的話,甚至出自小孩子口中的,都是謊言。虛偽或誇大其詞的言語,都屬謊言之列;欺騙奸詐污穢的言語,(29節)都會叫聖靈擔憂。「淫詞,妄語,和戲笑的話,都不相宜。」(五4)保羅並非要我們把人生的樂趣完全排除,連幽默的話都不可講;他的意思是不說無助於人,與人無益,不能造就人的話。

2.不受約束的感情叫聖靈擔憂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26節)「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譭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31節)論到發怒,聖經有數次記載:當耶穌看見那班所謂虔誠的法利賽人,搾取寡婦的東西時,祂發怒了。當主耶穌要醫治手枯乾的病人,法利賽人加以攔阻;那時,主發怒了。當主看見聖殿所發生的事,祂用繩當鞭子,把牛羊和買賣的人趕出去;鴿子放出去,兌換銀錢的桌子翻倒。耶穌說:「我父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耶穌基督沒有自私,沒有犯罪,祂的發怒是義怒。當耶穌基督被人戲弄,受人凌辱;人揪祂的鬍鬚,給祂戴棘荊冕冠。甚至釘祂在十字架上,祂都沒有發怒;但當祂看不公義的事,發生在人身上,天父的名被污辱的時候,祂發怒了。弟兄姐妹!惟不自私之怒,才是無罪之怒。

不誠實的行為叫聖靈擔憂,我也曾經有過偷竊的行為,但聖靈感動我,使我以同等價值的金錢去償還。偷竊的方式很多,如遲到早退,事倍功半,偷竊僱主的時間,無異竊取財物。

不受控制的情緒,也令聖靈擔憂。(五3)(至於淫亂,並一切污穢,或是貪婪,在你們中間連題都不可,方合聖徒的體統。)不道德與兩性之間不清白的事,現社會充滿了這種污穢。保羅說這樣的事,在你們中間連題都不可。貪婪是種奢慾,這是現社會的趨勢。作為神的兒女,現應渴望神工作擴展和增多;但魔鬼卻叫我們對財物貪得無厭。保羅說:「貪心的,就和拜偶像一樣。」(5節)「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腓四11-12)

當聖經神的話語對你失去吸引力時,聖靈為你擔憂你禱告讀經較前減少,你從前曾克服罪惡;但現在罪惡管理你,從前你深感有主同在,如今已漸減退了。聖靈所結喜樂的果子已不在你心中了;事奉和見證都失去能力了,聖靈為你擔憂。在你生命之中是否有確據叫你知道聖靈確曾為你擔憂?聖靈為我們擔憂?聖靈為我擔憂,是否離棄我們呢?大衛對神說:「求你不要從我收回你的聖靈。」(詩五十一11)這樣的情形,在五旬節之前或者可能;但主耶穌:「我要求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這是何等蒙福的應許!聖靈固然為我們擔憂,但祂卻永遠不離開我們。

聖靈叫我們知道罪的嚴重性 聖靈好比室內的陽光,如果我們拉下窗簾,看不見。是你自甘與陽光隔開。聖靈樂意隨隨時幫助我們,但因罪惡攔阻,聖靈也就愛莫能助。聖靈現在不再向我們彰顯基督了,聖靈的果子也不再在我們身上結出來;我們將因此一敗塗地了,直到聖靈不斷感動你在神面前悔改;你將窗簾揭開,太陽仍然供應熱力和亮光。

我們若要得回聖靈的同在和喜樂,第一,當潔淨自己(林後七1)「親愛的弟兄阿!我們既有這等應許,就當潔淨自己,除去身體靈魂一切的污穢,敬畏神,得以成聖。」有種潔淨是神賜給的,還有一種潔淨必須自己去做,唯一方法就是對聖靈向我們顯明令祂擔憂的罪。下定決心,起來對付,要承認自己的罪;接受耶穌基督的寶血來洗脫潔淨。罪是神最憎惡的,所以我們當與神同樣地憎恨罪惡。認罪是自己的本份,洗罪在於神,兩者必相輔而行,罪方得潔淨。第二,相信並感謝神。第三,再次把你的生命順服在聖靈管理之下,一生讓聖靈管理。

耶穌基督從未令聖靈擔憂,因為祂讓聖靈完全管理。


講員: 孫德生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