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時差的弟兄姊妹可以一同來參加聚會我們感謝神,也感謝神剛才詩班和管絃樂團帶領的敬拜,當中有兩句歌詞很令我感動:「願祢的國度今降臨」;「耶和華掌管萬有」;使徒行傳第四章,當教會面臨各種壓力,最大的鼓勵就是他們「認定耶和華掌管萬有」,他們的心志也是「願祢的國降臨」。今天我們要講使徒行傳第四、五、六章這三章的經文。
多年前有一部真人真事的電影是《阿波羅13號》。這是關於1970年4月美國第三次登入月球計劃。在「阿波羅13號」未登入月球前就已發生意外,影響了氧氣供應,所以,他們一定要放棄登入月球的計劃,不然這些太空人將面臨生命的危險。最後,這三個太空人平安回到地球,但最吸引我的不是電影中這三個太空人主角,而是坐在休斯頓中心的二百多個科學家、專業人士,他們日以繼夜地想辦法來幫助太空人回來。前線的太空人面對前所未有的困難,但他們能回來不是因為他們技術好,而是因為在地上的這二百多人日以繼夜地想辦法,所以這個考驗不是這三個太空人所面對的考驗,而是整個團隊面對的考驗。神對教會的福音使命,其實也不單只是前線的宣教士或牧師傳道面對考驗,而是整個教會全香港教會都面對考驗。
我們看教會歷史在不同時期都面對考驗,初期教會是這樣,現在也是一樣。今天我從使徒行傳第四、五、六章來看當時初期教會面對什麼考驗,他們又如何應對。
教會第一個面對的是外部的考驗——逼迫。教會面臨逼迫,不能再奉耶穌的名來傳道,教會如何面對呢?第二個考驗,我稱為「誠信的考驗」。也就是教會內部實力的考驗,外在的考驗是很困難,但內在的道德敗壞是更加地困難。這是第五章所記載的考驗;第六章的考驗是關於「合一見證」的考驗。當教會紛爭,意見分歧時,初期教會如何處理紛爭分歧的情況呢?我綜合使徒行傳第四、第五、六章,這三章的考驗可歸納為:第四章是「壓力的考驗」,第五章是「公信力的考驗」,第六章是「協力的考驗」。
第一,壓力的考驗(第四章)
使徒行傳第三章是第四章的引言。彼得醫好生來瘸腿的人:他「就跳起來,站著,又行走,同他們進了殿,走著,跳著,讚美神。」(三8)彼得呼籲他們:「你們當悔改歸正」(三19),彼得就「被聖靈充滿」(四8),彼得就講了一句很驚人的話語:「站在你們面前的這人得痊癒是因你們所釘十字架、神叫他從死裏復活的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10節),「除他以外,別無拯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12節)這句話是很絕對性的,對於今天很多人來說,很不中聽。彼得說:「除基督以外,別無拯救。因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我不知道你在眾人面前,在你同事中間、親友中你是否敢講這句話?這是我們的信仰,這是聖經所講的真理。彼得講得斬釘截鐵毫不客氣,因為「除祂以外,別無拯救」。
這個彼得與之前我們認識的彼得完全兩樣。路加福音中,彼得有三次不認主。一個不認主的彼得,到使徒行傳第四章,彼得被聖靈充滿,有這樣的勇氣傳講真理。若沒有聖靈就不能做神的工作。若沒有聖靈,你就沒有這樣的勇氣面對困難。當時的彼得是否在那時演戲呢?他不是演戲,他面對的是官府,大祭司、律法師,他們都是有權有勢的人。如果我是彼得,我也會感到害怕,這麼多有權威的人,我怎麼敢講這樣的話呢?但當彼得被聖靈充滿,一個不認主的人,被聖靈充滿時,第一次講道有五千人信主。
戴德生創立中國內地會,他說做主的工作會經歷三個階段 :
1. 絕對沒有可能;
2. 困難重重;
3. 成了!
「他們見彼得、約翰的膽量,又看出他們原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四13)那些人很驚訝,沒有學問的人敢這樣講話,路加很清楚解釋了原因:「因為他們是跟過耶穌的」(四3)。我假設我們當中大部分都是跟過耶穌的人,不知你是否記得耶穌基督警告過門徒,也警告過我們,跟從耶穌不一定有好日子過。耶穌多次講到他會受苦:「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路九22)他必受先受許多的苦,被這世界棄絕。路加有路加版本的八福:「人為人子恨惡你們,拒絕你們,辱罵你們,棄掉你們的名,以為是惡,你們就有福了!」(路六22)耶穌多次強調這個福氣的表現:被人恨惡、拒絕、辱駡,當你跟從耶穌要墳這個代價。以往是這樣,今天也是這樣。
到第四世紀,羅馬皇帝戴克里先(Diocletian),他頒佈命令:在羅馬的所有地方,將所有基督徒聚會的地方,拆毀或銷毀,並囚禁所有基督教領袖,下令處死所有基督徒,除非他們願意向羅馬皇帝跪拜,除非他們咒詛基督。今日我們跟從基督,為基督受逼迫是很真實的事。路加在路加福音中用了一個很特別的字:「必須」,你們必須受到逼迫!
彼得面臨逼迫,到底是什麼人逼迫他呢?聖經說有三個群體逼迫當時的教會:
「使徒對百姓說話的時候,祭司們和守殿官,並撒都該人忽然來了。」(四1)
1. 撒都該人:很有錢的富有貴族,貴族很怕得罪政府,因順從政府就有利益,所以對有信仰的人就很抗拒;
2. 宗教領袖,大祭司:前任大祭司亞那和現任的大祭司該亞法都逼迫他們(6節)。中世紀是教會的黑暗時期,當時的教皇及所謂的神職人員是非常腐敗的,聖職可以買賣的。昔日對於彼得講真理,宗教領袖也很抗拒,不希望利益受影響。
3. 守殿官:就是去執行搜捕信徒的人。彼得面對怎樣的環境?他面臨有權勢的群體,在社會、宗教都有權勢的人。所面對的是有權者來挑戰無權者,無權者要迎向當權者。基督徒當時是少數民族,今天基督徒仍是少數民族。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無助、無力。彼得在彼得前書如何鼓勵面對這些逼迫的人:「你們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裏也沒有詭詐。」(彼前二20﹣22)彼得鼓勵當時的信徒,也鼓勵了我,不是神喜歡我們受苦,而是當我們行善時仍然受苦,神是知道的。基督成為我們的榜樣,口裏沒有詭詐。
當時彼得面對很大的壓力。但第四章的高潮並不是彼得的口才、彼得被聖靈充滿,第四章的高潮是之後要發生的事——他們被釋放回到教會,在祈禱會所發生的事。「二人既被釋放,就到會友那裏去,把祭司長和長老所說的話都告訴他們。他們聽見了,就同心合意地高聲向神禱告」(23﹣24節),「同心合意」這個詞很特別,新約共出現12次,其中11次是在使徒行傳,第一次在第一章「同心合意地禱告」,第四章「同樣同心合意地禱告」。教會面對困難,同心合意很重要。
我在巴基斯坦第三年曾遇到很大的衝擊,很多宣教士收到恐嚇信,極端份了寫信:「我要將你們所有宣教士的小朋友殺掉」,可以想像當時我們的壓力,那個月中每一晚所有宣教士不分差會一起聚集禱告,尋求神的保護,共同進退,這就是同心合意的意思。
就是教會的禱告,初期教會面對逼迫,面對壓力時,他們如何禱告呢?他們沒有求主挪開困難,而用舊約很熟悉的名詞:「主啊!」(24節)這個詞的意思就是:掌管萬有,創造天地的意思,是代表永不受挑戰主權的意思。教會面對威脅權勢的壓力,但教會再次回到更高的權柄──就是萬有的主。第一,初期教會認定「祂是掌權的主」。第二,他們認定祂是大能的神:「你是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24節),萬物都伏在神的權下,很多時候我們禱告人開始,就求神拿走困難。但我們要學習初期教會的禱告,他們認定神的掌權:「你是掌管萬有的神。」第三,要降服神的旨意:「成就祢手和祢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28節)
我在宣教工場時,初期幾年是很困難的。雖然我和太太都是醫生,但每三個月要去一趟移民局辦理續期簽證。每次會遇到不同的官員,他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刁難你。有一次我們將所要求的所有證件都交齊了。但他們說:「證件不齊全。」「有何不齊,我可以再預備。」但他要求我們要離開當地,且兩周內要走。我站在移民局,神突然給我一個很大勇氣,我向他請求見他的署長,這在當地是很不禮貌的作法,最後他安排我見一位副署長,他拿著我的一疊文件,他用英文讀到:“Dr. Jenny Fung”,他說:「珍妮醫生,我認識你。我的孫子上個星期在你的醫院出生,是你接生的。」他看了之後說:「可以了,你們繼續在這裏工作吧。」這就是成就了聖經所說的,必定要成就的。教會禱告認定神的主權,就是這個意思。
初期教會求神兩件事:「叫你的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你要伸出手來醫治」(四30)。當教會面臨逼迫時,他們沒有求神報復,被人冤枉時,他們沒有求神懲罰。面對逼迫、受苦、冤枉,竟然禱告求神讓這個世界得到醫治。我們也要為香港禱告,香港有不同的壓力,從初期教會的禱告那種的合一、勇氣給我們很大的鼓勵,我們是否能像初期教會那樣,讓我們有勇氣,來宣講神的道;醫治這個地方。這是第一點——壓力的考驗。
第二,公信力的考驗(第五章)
第四章記載:「那許多信的人都是一心一意的,沒有一人說他的東西有一樣是自己的,都是大家公用。使徒大有能力,見證主耶穌復活;眾人也都蒙大恩。」(四32﹣33)這是個完美的教會,是很令人羨慕的初期教會。我見過路加沒有粉飾教會有黑暗的一面。第五章就是記載教會黑暗的一面:「有一個人,名叫亞拿尼亞,同他的妻子撒非喇賣了田產,把價銀私自留下幾分,他的妻子也知道,其餘的幾分拿來放在使徒腳前。彼得說:『亞拿尼亞!為甚麼撒但充滿了你的心,叫你欺哄聖靈,把田地的價銀私自留下幾分呢?田地還沒有賣,不是你自己的嗎?既賣了,價銀不是你作主嗎?你怎麼心裏起這意念呢?你不是欺哄人,是欺哄神了。』亞拿尼亞聽見這話,就仆倒,斷了氣;聽見的人都甚懼怕。」(五1﹣5)彼得問亞拿尼亞的妻子,她也說謊,她就即刻仆倒在地:「全教會和聽見這事的人都甚懼怕。」(11節)這裡所記載的是反面教材。眾人懼怕,因為神的擊打,兩個人都仆倒在地。
新約使徒行傳中的奉獻是自願的,不是強迫行使的。五章這裡不是因為他們沒有奉獻而受到懲罰,而是因為「私自留了幾分」。「私自」是指偷公款的意思。因為他們欺哄聖靈,欺哄教會,他說把所有的奉獻了,但私底下卻留了幾分給自己,這是何意思?意思就是「假裝,虛偽」,教會的道德敗壞就是「虛偽」。第四章教會面對的困難是逼迫,但這不是最大的敵人,虛偽才是教會最大的敵人。
我這幾年與不同年青人談話,很多人表示不想回教會,因為覺得教會很虛偽,臺上講一套,生活中是另外一套。虛偽是教會最大的敵人!我想給弟兄姊妹一個挑戰、一個反省,這對夫婦說將全部奉獻了,但卻私自留了一些給自己。可能你與他們不同,可能你來過培靈會很多次,很多聚會你決志:我要將我的時間、才幹獻給神,眾人拍手感謝神。但要問:到現在你有沒有兌現過?你沒有兌現過你對神的立志。如果神對這對夫婦這麼嚴厲的話,我相信神也提醒我們,今天我們要在神面前認罪,我在神面前立志,但我沒有兌現過。
沒有誠信的教會是不能承擔神的使命。願我們再一次立志,兌現以前在神面前許諾的事情。
第三, 協力的考驗(第六章)
「門徒增多,有說希臘話的猶太人向希伯來人發怨言,因為在天天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六1)當時是個多元文化的教會,有來自不同地方的猶太人回到巴勒斯坦生活;當然也有土生土長、講亞蘭語的希伯來人,也就是教會當中有外省人也有本地人。外省人的寡婦被教會忽略,可能不是刻意忽略,但在分配資源方面,不太公平,就難免被人誤解本地人有優先權。教會有爭執,就容易分裂,教會領袖如何處理這些事呢?有不同方法,第一種: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第二種:教會領袖主動負責解決;第六章告訴我們教會用第三種方法:邀請眾教會弟兄姊妹一同參與解決這個問題。他們選了七個人,這七個人都是希臘人的名字,也就是他們外省人,有他們參與是很重要的。第六章很認真記載這七個人是怎麼服侍。
「供給」(第1節)、「管理」(2節)、「傳道為事」(4節)這三個詞在原文是同一個字,都是「服侍」的意思 。所以,不論是「作傳道」或「管理飯食」在神面前都是作服侍的工作。神要在所有的領域中,讓基督的名被高舉:演藝界、教育界、工業界、商界等,禱告讓所有領域都能見證基督是主。聖經沒有分哪些是屬靈的工作,哪些是不屬靈的工作,所有領域都是歸於萬物的主。
今晚我講了三樣考驗:壓力、公信力、協力的考驗。教會以禱告回應,教會是以敬畏神的心回應,教會以專心回應,做好神的工作。神也提醒我們,罪帶來嚴重的後果,特別是虛偽的罪,是非顛倒的罪。我禱告當復興我們的時候,給我們敬畏的心。我們當中可能對神有很多承諾但你還未兌現,你要兌現對神的承諾,讓聖靈再次復興我們。求主幫助香港的教會、香港的弟兄姊妹是一群經得起考驗的基督徒:
主,謝謝祢,祢的話語寶貴,大有能力,謝謝祢透過初期教會的榜樣,當他們面對壓力、公信力的挑戰、面對協力的挑戰,教會以禱告、誠實來回應。主啊,復興我們的心,再一次重拾對神應該有的敬畏。主啊,我們在過去的日子對神有很多承諾,我們未兌現,願主祢幫助我們,再次認真地兌現對主的承諾。願祢幫助,禱告交託奉耶穌的名求,阿們!
講員: 馮浩鎏醫生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林海虹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