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屆 研經會 第1講

第一講 - 逾越節:一個紀念、慶祝和期待的節日

經文: 出埃及記 12:1-14

引言

    你失敗多少次後會再嘗試呢?兩次?四次?六次?八次?以色列人失敗了九次。香港很喜歡「贏在起跑線」這個說法,以色列人在起跑線之前就失敗了九次,但上帝叫他們再試一次,而這次會成功地離開埃及。如果你是以色列人,你會相信上帝嗎?我們來看這個事件。

第十災才是決賽

    我們這段經文裡看到談判破裂了。到了第九災後,法老發怒並對摩西說:「你不要再來,否則我會處死你。」摩西也同意,他宣告第十災之後就憤怒地離開了法老。其實他們兩位之後還會再見一面。十災之後,法老召集摩西,然後趕以色列人出埃及。雖然談判破裂,但上主的信實沒有破裂。到了那天半夜,神的使者開始擊殺在埃及的長子。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十災比之前九災更重要,讓法老能放以色列人走呢?這給埃及人看到,他們信的神明是無法保護他們,甚至法老的長子也保不住。第十災是之前九災的高峰,所以它的影響力被強化。原來前面九災只是熱身,第十災才是決賽,前面的九災沒讓法老放以色列人出埃及,但這九災並沒浪費,因為這九災讓法老和他百姓知道,摩西所說的話語有權柄,並且他代表很有權柄的神來發言。

    所以在十一章第三節裡,埃及人尊重摩西,很多人相信摩西宣告的第十災,可能法老也覺得這也會實現。不難推論法老會差派他認為最有能力的術士和智者來保護自己的長子。他也應該會請最厲害的諸神來保護他的長子,其他功臣也會這麼做。而平民百姓應該沒這個能力這麼做,在當時的埃及文化,他們用符咒來保護子女。所以埃及人在那晚是沒有好覺可睡,各個都在等候並盼望那個時候不會發生。所以聖經記載,當長子們被擊殺時,埃及人是馬上知道的。

    為什麼第十災這麼有權柄?這是一個特別的審判,很準確的審判。在中東,如果一個瘟疫殺盡了整村的人,這在古代不是一個罕見的事。但十災卻不同,前面十災裡所有人都涉及到,第五到第九災是埃及人所要受的,最後這災是每家的長子被審判,這是很準確的審判,神知道每家裡誰是長子。就我所知,這是在聖經裡唯一記載上帝這樣審判人,我覺得因為這樣,讓法老非常懼怕,所以就放人。但以色列人在那天晚上也沒睡得好,他們當天慶祝逾越節,但另一方面,他們同時也懼怕。如果沒事發生,他們被釋放的夢想就能得到完結,發生了十災未必是一件好事,有可能法老會因此決定殺盡以色列人,而不是釋放他們。所以這個恐怖的黑夜,最後變成一個喜樂和盼望的晚上,因為以色列人可以出埃及了。

    出埃及這個事件在舊約以色列人中是不可被低估的,舊約裡重複再重複提起這件事:五經、歷史書、詩歌智慧書、和先知書,重複了很多次,成為以色列和上主的約的一個根基。出埃及事件的地位就好像基督在新約裡為我們死和復活有同樣的地位,兩者是舊約的救恩事件和新約的救恩事件。

紀念那「信心的節日」

    我們從「事件」轉到「節日」,今天的經文只是一部分,整段經文記錄了當時的事件,但它不只是一個記錄,也是指導後來的人如何來守逾越節。所以有不少學者指出,這段經文是歷史和禮儀的結合。這重要之處是,雖然這是一段經文,但實質包含兩種東西。一個記錄當時的事件,一個指導將來要如何守節期。這會影響我們如何看和應用這段經文,在多數情況下,發生這些節期後,會記錄這個節期的事件。但這裡是節期還沒發生就要記念這個節期,節期和事件是同一晚發生的,所以很多人稱之為「信心的節日」。這個信心就跟希伯來書十一章一節的信心一樣:「信就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對未見之事有確據。」

    很多節期都有特別的食物,譬如農曆新年會吃年糕,代表年年高升,又或是吃魚來代表年年有餘,或者中秋節吃月餅,而逾越節有它特別的食物。今天的猶太人有幾樣東西:蛋、小腿骨、苦菜、無酵餅、荷蘭芹、以及混合的食物,當中纏著花生、蘋果塊、酒,有時候會加入一些蜜糖。但是在經文裡,上主叫他們吃三種食物,我們逐個解釋。第一個是逾越節的祭物,第二是無酵餅,第三是苦菜。為什麼要吃這些食物呢?

    關於羊作為逾越節的祭物,有位學者正確指出,之前神知道以色列人和埃及人在哪裡。從第五到第九災就可以看到,神沒有降這些災給以色列人,但來到第十災,神好像失憶了,他們要做一件事來提醒上帝他們的位置,就是把血塗抹在門框。他們的信心必須要包括行為,這些血拯救他們的長子,在十二章第二十七節指出,這些祭物代替以色列的頭生。整件事很危險,一方面是埃及的審判,另一方面是以色列人的拯救,是在一線之間。這條線是用祭物的血來劃出來的,如果他們沒有把血塗抹在門框上,神的審判會降臨在他們的家中。我們想想,如果有一家以色列人沒有這樣做,他們的長子會死,他們如何跟其他人一起出埃及呢?所以這一方面是救恩,另一方面是信心的考試,如果他們要通過這個信心的考試,他們需要有行動。到今天為止,所有猶太人都會記念這件事。

    剛才提到的小腿骨,會在他們守節期時會重複一次。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參與過逾越節晚餐,在講到每個災時,會滴一點酒來紀念十災。接著來到無酵餅,這看似重要,但經文沒解釋無酵餅。祭物所帶來的意義很清晰,反而無酵餅是不清晰的。在十四到二十節有提到無酵餅,卻沒有解釋為什麼要用無酵餅。在三十四節,我們看到百姓拿著沒有發酵的生麵,把揉麵盆包在衣服中,扛在肩上。

    在三十九節記載,以色列人吃的餅是沒發酵的餅。最類似解釋無酵餅的意義是在申命記十六章第三節:「因為你曾匆忙離開埃及地,你要吃無酵餅,就是困苦餅七日,」原來是他們匆忙離開埃及,但這段經文的「匆忙」的希伯來字根也帶著「不安」、「恐懼」的意思,如果我們看約伯記四十章二十三節申命記二十章第三節,我們會看到這匆忙是因為懼怕。所以經文裡「匆忙」的重點是在「懼怕」,並且在申命記裡,這個字對比「困苦餅」,一邊是困苦餅,另一邊的「懼怕」和「匆忙」就很配合這困苦餅了。我認為應該是懼怕和困苦的。

逾越節 - 記得當日的苦境和之後的情況

    還有一件事,如果說他們沒時間,其實也不一定。經文裡我們看到,在第十天時,上主叫他們揀選羊羔,而預備無酵餅是在第十四天,中間有四天。不是沒有時間,正確的說法是沒有時間預備整個路程的食物。大家知道從埃及到迦南需要多久嗎?我們算一下,根據出埃及記第十九章第一節,從出埃及到西奈山是在第三個月,我們不知道是第三個月的第幾天,但傳統法利賽人指是三月一號,在猶太人的年曆裡,一個月有三十天,所以一月十五號到月底有十五天,整個二月的三十天,一共是四十五天。因為神會降臨,所以他們要用三天潔淨自己,所以四十八天,所以第四十九天是五旬節。現在的猶太人把五旬節當做慶祝他們跟神立約和得到誡命。回到剛剛的計算,他們用四十五天走到了西奈山,從西奈山到迦南地要多遠呢?

    根據申命記一章第二節,是十一天到加低斯‧巴尼亞這地方,加低斯‧巴尼亞是迦南地最南的邊界。四十五加十一,五十六天,差不多兩個月。這是最短的計算,因為我們不是很知道他們是在第三個月哪一天抵達西奈山。如果說他們不夠時間準備五十六天的食物,這個說法是成立的,況且當時還是在埃及是奴僕,有多少時間預備食物呢?所以神叫他們吃無酵餅。不論如何,這個無酵餅成為這個節期最重要的食物,在十二章十五節裡,任何人在這個節期吃有酵的食物,要在必從以色列中剪除。十三章第三節也重複這件事,很明顯這個跟出埃及的事件有掛鉤,吃無酵餅和吃逾越節祭物是同等重要的。就算他們因為沒有時間預備,所以要吃無酵餅,但後來的日子就不會時間不夠,之後持續的慶祝就不會那麼匆忙,那就不用吃無酵餅了。

    而我們看一些經文是在後來不會重複做的,譬如後人不會再次把血塗抹在門框,後人也不需要再次腰間束帶,腳穿鞋,手上拿杖,快快地吃。如果去猶太人的家記念這個節期,你是不會快快地吃,因為要等到十二點。我讀書時,我的老師是猶太人,有次他請我和同學守逾越節晚餐,他請我們是晚上七八點,我以為八點開始晚飯,那十點就可以離開。原來到十二點還沒離開,重複拿Haggadah(編按:哈加達,用來傳述逾越節規定的猶太文本)和重複讀聖經的故事,慢條斯理地吃,並且他穿著很漂亮,到了半夜一點才離開,那天晚上是星期六,而我星期天要講道。今天猶太人守這個節期,就不像經文裡的記載。既然如此,為什麼他們還要繼續守住吃無酵餅呢?猶太傳統也不知道,所以一直有很多人嘗試解釋這件事。到最後保羅也有個解釋。

    第三樣食物是苦菜,經文沒說為什麼要吃苦菜,但我們能從經文感受到整個節期,在出埃及記一章十四節裡記載法老讓他們生命非常苦惱,所以吃苦菜就很適合了。

    這裡有個小結,在聖經裡他們要吃三種食物,每種都跟害怕、不安、苦澀的生活有關。所以這個不是一個很開心的慶典,當中有部分讓他們記住恐懼和苦澀的生活,一方面有慶祝,另一方面是一個記憶。所以剛剛讀的申命記十六章第三節:「好讓你一生的年日記得你從埃及地出來的那一日。」在後面幾代的人都要記住「那一日」,他們好像第一代出埃及的人那樣記住那一日。我們的節期也是如此,好像受難節,如果我們認為神的恩典對我們很重要,那受難節對我們更有意義。如果覺得我們沒什麼罪,或沒什麼感覺,那個節期也沒有什麼意義。逾越節讓他們記得當時所受的苦況和之後的情況。

逾越節對我們的意義

    這個對今天有什麼意義呢?首先,我們不應該把這個節日泛化。經文裡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不會重複,另一部分是每年都會重複,我們在解經時會分開這兩樣。當然神會繼續拯救以色列,他們期盼這位帶他們出埃及的神將來會行大事,這是正確的。但這不是每天發生的經驗,而每年守節期時,也不是每次都有神蹟發生。如果神給我們機會來選第一個逾越節或選之後的逾越節,我相信很多人會選第一個逾越節,因為比較刺激,可以經歷過紅海。而後面的逾越節是每年拿著書,要坐四小時,重複又重複那個故事。我相信如果給我們機會,我們寧願選第一個,而不是之後的逾越節。

    但我們不要小看之後的逾越節,有時候我們在聚會或禮儀裡覺得它們是次要的。我們先講以色列人,還有一個內在性的原因讓以色列人每年守這個節期,他們每年透過守這個節期來紀念他們的祖先離開埃及,也是一個再次認同自己身份的機會。對我們基督徒來說,復興就好像第一個逾越節,而平常日子就像是之後的逾越節,但我們別忘記,兩者同樣重要,神把這兩部分合二為一在這段經文裡。很多時候我們渴望那種激情或激動,但平凡日子的崇拜聚會就不是這樣的,甚至有時候覺得無聊,想看講員講得多好。但大家應該記得,就是這些日常生活會塑造我們這個人,不是那一刻,而是在之後的日子裡,上帝會塑造我們的屬靈生命和性格。我們大多數的時間就是在平常日子生活,所以這個講道系列就是講平常日子會遇到的民生的問題。

    還有一點,每年這樣慶祝和紀念有個重要的教導。今天的猶太人在不同地方有不同慶祝逾越節的版本,但都有剛才提到的內容,這是非常有效的教導工具,因為所有重要的逾越節的教導在守這些節期會重複,一個猶太人如果從小到大守逾越節,直到成人,他會非常熟悉逾越節。基督徒每星期參與的聚會也是重複記念主耶穌的復活,其實跟後代記念逾越節一樣,好像沒有神蹟出現,但每星期有教導和重複信仰的教導,深化我們的信仰,和磨練我們的生命,所以是重要的。

    還有一點,保羅在哥林多前書五章七到八節做了個對比,保羅大部分不會提到逾越節,在他的信件裡不是重要的,反而出埃及是重要的,但他在這裡指出逾越節羔羊就是耶穌基督,主耶穌基督的死,就好像羔羊被宰殺。剛才提到羔羊被宰殺,以色列人才獲救,整件事很危險,是在一線之間,而那條線是用羔羊的血劃出來的。耶穌基督的寶血就劃出這條線,讓我們能站在救恩的一邊。另外,保羅如何解釋無酵餅呢?他解釋酵就好像罪,而無酵就象徵離開罪惡的生命,對保羅來說,守逾越節的意義對我們來說,我們有沒有過一個離開罪的生活呢?剛才我們看到一些東西沒有解釋,但保羅在這裡卻解釋了。

    猶大被滅亡後,猶太人在等待第二個出埃及,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第二個出埃及的主題。很多學者提出第二聖殿的文獻裡有出現第二個出埃及,甚至在聖經後面的經文有出現過,因為猶太人渴望再次經歷出埃及,再次經歷那個第一次的逾越節。他們這個盼望是否徒然呢?不是的。因為主耶穌基督來了,帶來了真正的,另外一個逾越節,一個更加偉大的逾越節,因為他們期盼的逾越節是子民獲得拯救,四散的猶太人能回歸。主耶穌帶來的逾越節是普世的拯救,但猶太人反而不接受這樣的彌賽亞,他們要一個威風有權柄的彌賽亞,而不是一個謙卑和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彌賽亞。今天基督徒接受了這個更偉大的逾越節,接受更偉大的拯救,每星期的聚會是記念和慶祝這個節期,也盼望有天不用慶祝這個節期,因為主耶穌基督回來了。

    最後分享一個故事,發生在大約五十年前的美國的小鎮裡。美國人在聖誕節時在屋子內外擺放燈飾,有一家卻在節日之後沒有拆下他們的燈飾,鄰居看到這家人到二月都沒拆下燈飾,心想怎麼這麼懶惰?最少到晚上時應該關掉這些燈飾的光。結果這家在三月時才熄燈,並且在門口掛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Jimmy,歡迎你回來。」原來這家人的兒子去了打仗,他們渴望孩子回來,所以開燈是要歡迎他回來。

    這個故事有好結局,我覺得我們也是如此。提到燈,我們會想到世上的光,這個字面的理解是對的。有的教會到週末會開燈和有聚會,因為我們繼續我們的逾越節,我們有我們的教導、聚會、和身份的認同,這些聚會是重要的。今天人有一些「去教會化」的思想,因為對教會不滿,甚至不聚會。一群人聚會跟一群人慶祝逾越節都是重要的,我們希望得到的第一次逾越節的經驗,當我們得不到那個經驗時,我們覺得沒有用,我提醒大家,我們讀的經文是兩種東西糅合在一起,兩種同樣重要,並且有天我們不需要開燈,反而掛牌寫著:「主耶穌,歡迎袮回來。」阿門。


講員: 黃福光博士
傳譯: 郭星燁牧師
速記: 周以心傳道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