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論 大祭司的資格(四章十四至五章十節)
上文二章十七節,已經說過大祭司的資格,是慈悲,忠信的。在三章一至六節,是向神的忠信,四章十四節至五章十節,是說他向人的慈悲。現在更把他與神與人關係的資格,申明一下,惟請先注意十四節的經文,這節經可算是本書的金句: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
我們既然有一位已經升入高天尊榮的大祭司,就是上主的兒子耶穌,便當持定所承認的道。(四章十四節)凡靠著祂進上主面前的人,祂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七章至五節)
一. 大祭司對我們人類的資格如何
1. 祂是神子耶穌(十四節)這是最大、最要的資格。『神的兒子』,是說祂的天性,神性,最高,最榮。『耶穌,』是祂成了肉身後的專名,表示人子謙卑,慈愛。所以耶穌有這兩個『神而人,』的資格是堪作我們人類的大祭司,立在神與人的中間。第一章說過祂是神子,第二章說過祂是人子,已把祂兩個根本資格,首先標示出來,今日只信耶穌單獨是一個人性的信徒,當然不信耶穌為大祭司的道理,那就第二步的救恩,完全與他無份了。我們的大祭司,使我們在地有得勝罪惡的權能。若沒有這個知識與靈歷,救恩與他大不完全了。
2. 祂們是我們的大祭司(十四節)耶穌為信徒立於神前的職事有三
3. 祂已升入高天(十四節)這高天應譯諸天,就是說:『升上通過諸天』,保羅所說三層天,大抵可作如是解。
高天,是神的寶位,和聖徒的靈魂所在之處。諸天,是魔鬼掌權的區域。最低之層,就是我們地球外的天象界。耶穌升天後十日,才有聖靈降到地上,因為這十日的時間,大抵就是耶穌通諸天的工作。多謝神!我們的大祭司,今日坐在至高的天,超過一切掌權的,與我們的生命聯絡,將來也必再來。
4. 祂能體恤我們的軟弱(十五節)『軟弱』兩字的意思,我們有肉身的人,自然知道這個味道。但我們的大祭司,也很明白。因為祂是人子,有過肉身,『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所以祂能體貼我們的軟弱』這句話,極大安慰我們,我們與世界戰爭,到心疲力竭的時候,以為耶穌的道理太高,可說不可行,就從此灰心下去。若有這樣情形的人們!請你去到主的面前跪上,安靜細想,你所行的路,救主耶穌已經行過了!這種情形,祂也明白,祂能體恤!請看:
復興佈道詩的三節
(一)沒有一試探,我主不開路;沒有一重擔,我主不擔當;沒有一憂慮,我主不與分;時也而刻也,我蒙主鴻恩!
(二)沒有一感傷,我主不安慰;沒有一眼淚,我主不寶貴;沒有一危險,我主不同在;時也而刻也,我得主恩愛!
(三)沒有一懦弱,我主不扶助;沒有一病患,我主不眷顧;時也而刻也,遇苦或遇禍;耶穌我救主,時常保佑我!
5. 祂沒有罪(十五節)哥林多後書五章二十一節說,耶穌是不知罪的,意思是完全沒有罪性。既然這樣,因何要凡事被試呢?是因向人顯出聖義的憑據,又藉著這個經驗,可以體貼人的軟弱,雖然受過一切試煉,卻未嘗一次跌倒,常常和罪人接觸,卻未嘗一次犯罪,所以聖經稱祂為被試過的石,放在錫安上,但凡仰望祂的,必不羞愧,因為祂勝過一切的罪過,就可做我們的救主,和我們的大祭司,能搭救我們到底了。
二. 有這樣的大祭司我們應當如何對付祂
1. 要持定所承認的道(十五節)既然有一位這樣的大祭司在天,我們就當持守所承認的道!原來我們祇明白教理未有實益;要把這教理放在生活上實行出來,然後有益。我們既然知到有這個大祭司的道理,就應當在戰爭上,持守此應許,而得了這道理的經驗,不受任受何風潮所推毀,盼望我們人人都有這經驗。
2. 當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座前(十六節)若要明白坦然無懼,來到神前的意思,由反面說來:比方我們去請見一個大官長,經過多方手續,然後許可入見,這算是坦然無懼嗎?舊約時代,定每年七月十日,為贖罪日,大祭司宰了犢,攜血和香爐,戰戰競競的入到至聖所,祈禱,洒血,憑著香的煙,和犢的血,可以站立在主面前一息,工作完竣,就慢慢的退出,常常都有恐懼死亡的念頭,(利十六章)這可算得坦然無懼的來到神前嗎?斷不是!現在我們感謝主藉著耶穌的救法把這個懼怕的帳除去了,托祂的名,就可以坦然無懼來到神的面前,(來十章十九至二十二節)得憐恤,和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信徒使用神的恩惠,是最方便,最穩當的,我們的日子如何,我們的力量也如何,(申卅三章廿五節、林後十二章九節)不過若要我們懂得去到主前,──萬福之源──支取便可得著。
三. 大祭司職的要素(五章一至十節)「與亞倫為祭司的比較」
1. 與人同情(一至三節又七至十聖)地上的祭司是什麼呢?是『從人間挑選……奉派替人辦理屬神的事。』所以他必要與人同情,明白了解人的軟弱愚蒙,所謂「體諒」二字的意思,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人著想。比如醫生知道人的病狀,明白人的病理,這不算是體諒,但若是一個患過同樣疾病的人,其中的痛苦、情境,皆已領略過,然後才算是體諒那病者。祭司也是人,也被軟弱所困,所以也要為自己獻上贖罪祭。總而言之,人的一切軟弱衰敗的真境,他皆同情,耶穌也是如此。(七節八節)但不必為自己贖罪,祂在肉體的時候,『大聲哀哭,流淚禱告,懇求那能救祂免死的主……』又『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耶穌是神的兒子,而走上了這軟弱的路,為的是要與人同情,所以『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透嘗人的滋味,然後堪作人的祭司。按第七節所說的,四福音書沒有記載,多數人的主張,是指客西馬尼園之夕的禱告,(路廿二章四十四節)但所說『蒙了應允』,是指救祂脫了死的權柄,Out of Death不是指救祂免了嘗死Out of Dying耶穌既因苦難而學了服從,就得為完全成了永遠得救的根源,可見耶穌的拯救,不是僥倖的事,是由根本上作成的。這裏教訓我們對於苦難問題,應當如何忍受順服,神的兒子尚且以七節為祂的學校,八節為祂的功課,九節十節為祂的成功;我們有罪性的人,而欲達聖義順服的終境,豈能幸免的呢?
2. 由神選立(四至六節)地上的祭司,已不是由人自取,耶穌為祭司,更不是。地上的祭司,由神所選召,耶穌為祭司,也由神所立,不只是立,甚且是生,故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又說:『你是照著麥基洗德等次,永遠為祭司。』這兩句話,是要提起本書的大旨,想信徒明白耶穌是神的兒子,今日作我們的大祭司。又這兩句話,已把耶穌的來源和職責,都說明了。在這裏我們得了一個教訓,就是凡作主工的人,若不是神所選召的,都不可妄取,若是主所選的,不可妄推。主說:『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翰十五章十六節)所以作主工的問題,先解了神選的問題。不然,就於結果的問題,大有影響了。
第二論 退後的警告(五章十一至六章二十節)(第三次的勸勉)
大祭司的問題才開始,忽然中斷,講別的問題,這緣故,是因提起麥基洗德的道理,作者恐怕希伯來人不能領悟,所以先把他們退步的短處,勸勉一番,至第七章,然後再繼續大祭司的問顯。
一. 靈性退化(五章十一至十四節)
不長進,便是退落,你看一個人,自少至壯的時候,就是長進的時候,自壯至老的時候,就是衰落的時候,生理是如此,屬靈的道理,也是如此。現在希伯來的信徒,有甚麼退化呢?
1. 不會聽『聽不進去』英文作Dull of hearing聽得遲鈍,這不是聾,不過雖聽不懂。耶穌在世上一次禱告的時候,有聲音由天來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旁立的人,有的說:『打雷了』!有的說:『是天使和他說話』。我們可想見對於屬靈之聲音,未必人人能懂,祇看其人屬靈的程度怎樣。我們在這裏開會多天,天天都有聲音,但不知到我們人人都能懂嗎?打雷嗎?願我們不要效法希伯來人,我們每人要能領聖靈的細聲,那就不須人的奮興,自己也常常得聖靈的奮興了?(賽五十章四節)
2. 不會作師傅『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主的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希伯來人已有認識神的能力,也有舊約禮法的基礎,而兼得新約聖靈的啟示,相信了耶穌,本該快快作人的師傅,如彼得、保羅等。殊不知還要人把小學的開端教他,豈不可惜?我們呢?恐怕也是有這樣的弊病,信主十多年了,而在主裏沒有甚麼長進,這算不算退化?
3. 不會喫『並且成了那必須喫奶,不能喫乾糧的人。』不會喫,是一件羞恥的事,內裏有病,便不能喫,喫奶是一件軟弱的表明。我們有沒有這樣的可憐?(林前三章一至三節及二章六節)
4. 不會長大『凡只能喫奶的,都不能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年齒長,身量不長,是一件甚麼事?但凡不按理長大的人,不外三個緣故:
一有病,
二飲食不按理,
三不練習。
這裏說:『他們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又說:『習練得通達的,能分辨好歹。』所以我們屬靈的生命,
第一要內裏清潔,
第二要按進度祈禱讀經,
第三為主的工作多實行,就必定在靈命上大有長進。
不然,也會像希伯來人一樣的退化!(林前十四章二十節、弗四章十三、十四節)
信徒有三種:
一、化學雞蛋的信徒,只有樣子,而完全沒有生命的;
二、真雞蛋的信徒,有暗弱的生命,而不顯著;
三、雄雞的信徒,有雄大的生命的。若果按以上的方法做去,就可成雄雞的信徒了,我們是那一種呢?
二. 勉勵前進(六章一至三節)
『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
這兩句話,是作本書的大目的,因為上文有這麼多的『不』,就應該上進,進到靈命高流的地位,明白高深的教理。──耶穌基督在天作我們的大祭司──這裏的『離開,』不是離棄。所謂開端的道有六樣:
這都是開端的道理,『各樣的洗禮,』或指各種洗濯之禮,不是洗禮,因教會的洗禮唯一;『死行,』統指恃行得救的一切異端繁文。我們今日也明白了這六樣的道,就應該求更深、更妙,更有靈能的道理,在我們生命中表現出來,才是合乎父神的意旨。
三. 離棄真理的危害(六章四至八節)
這樣的人,若離棄真理,就不能叫他們從新懊悔了。這裏有兩個說法:有說指已信主而後背教之人,有說指未真心相信的人,兩說皆可解,若把這五件資格輕輕說過,就似乎一個未曾重生的人,也有經過的。然若重重說來,也似乎必須經過重生的人,才有這樣經歷的。若真不是指著信徒來說的,我就誠心所願了!因為這個結局,極為可怕,不能從新懊悔,因為重釘神的兒子於十字架,明明羞辱祂。這『明明』兩字,與哥羅西書二章十五節的『明顯』二字相同。那裏就說基督在十字架誇勝,明顯眾人。這裏說『明明』羞辱祂,這是不承認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工作的意思,這個救恩,就完全與他們無涉,所以說不能從新懊悔,除非基督再來世上,為他們再釘十字架,但這事是絕對沒有可能的。在這裏我們當知人犯其他罪惡,尚有悔改得救的機會,但失了信心,是無可挽回的只有向地獄而走,越行越黑罷了。因為福音的光亮,已經從他們收回,他們全身都黑暗了。(路十一章三十四節)這裏有個比方:倘若一塊田,受過天上的雨,必要生長什麼,若不是生長果蔬,供人用,就必要生長荊棘,結果焚燒。這塊田,是人心,不向光而結善果,必向暗而結惡果,沒有中間的餘地。所以背道的人,越行越遠,必弄到不能悔改的地步,這真可怕的!願我們千萬求主,保守信心,不要搖動,堅持初信到底的,必於基督有分,不然,就必會被廢棄、咒詛、焚燒。
四. 持守應許向前盼望(六章九至二十節)
上文說過許多責勵的話,現在要說安慰的話了。『親愛的弟兄們』這句話,本書只在這回見得,前說不能懊悔之警責,現在大有不能失敗的安慰,所以本段經意,不外安慰,(九節十節)熱望,(十一十二節)鼓勵,(十三至二十節)的三個意思。安慰,是安慰他們不是失救的人,一切善工、愛心,主必不會忘記。熱望,是熱望他們顯出殷勤,滿有指望,並效法古人,因忍耐信心而承受應許。(十二節)鼓勵,是鼓勵他們持定應許,向前指望,因為指望如同靈魂的錨,拋到天上的至聖所,那裏有我們的主,世界無論甚麼風潮打擊我們,我們的指望,是牢靠堅固的,這段包涵信、望、愛三大道的意思。好了,退後警告的問題完了,由第七章起,回復大祭司的問題了。
第三論 大祭司的本身(七章全)
這章的道理在本書很重要,但只說大祭司的本身,未曾說及祂的工作。
一. 麥基洗德與耶穌(一至十節)「耶穌為祭司,是照麥基洗德的等次」。
1. 他的職(一節)祂作王,又作祭司,這是舊約所不許的,看看烏西雅王的事,就明白了。但麥基洗德是超乎舊約的規定,祂作人肉身的王,也作人靈魂的祭司。王是代表神治人,祭司是代表人到神前。他一身兼兩個職分,預表耶穌基督很為合適。麥基洗德是耶路撒冷的首王,耶穌是耶路撒冷的末王。(亞六章十三節)聖經論麥基洗德的事,只有三處:──
歷史(創十四章十八至二十節)
預言(詩一百十節四節)
道理(來七章一至十節)
2. 他的名稱(二節)『仁義王』『撒冷王』撒冷就是平安的意思,那麼,耶穌也是人的仁義王,和平安王了。公義在先,平安在後,我們在神面前得了公義的地位,才有平安的效果。以賽亞書三十二章十七節有說:『公義的效果,必是平安』。
3. 他的來源(三節)『無父母,無族譜,無生之始,無命之終,乃是與神的兒子相似』。根據這節書,有人說他是耶穌未降世以前的化身。但這不確,這裏明說:『與神的兒子相似』不過他的歷史單簡罷了,但他必是一位高潔拜主的偉人,和約伯、亞伯拉罕等相似,且或過之。所以聖靈取他來作耶穌基督作祭司之本身的預表,他本人,他的經歷在聖經上算是奧妙,而且可作我們的模範。
4. 他與亞伯拉罕相比(四至十節)本段書的大意,要證明麥基洗德高過亞伯拉罕,一因堪受他十分之一。二因堪給他祝福。三因恒久活著,(指靈意說)但耶穌高過麥基洗德。
(一)四至十節麥基洗德高于亞伯拉罕
(二)十一至十四節麥基洗德高于亞倫
(三)十一至十九節麥基洗德高于舊約一切律法
二. 利未祭司與耶穌(十一至廿八章)『耶穌為祭司,是超過亞倫的等次』
1. 耶穌為祭司是完全屬靈的(十一至十九節)大意
(一)亞倫等次的祭司,諸多不完全,必須有一位完全的祭司興起。
(二)詩篇既有麥基洗德的預言,故必須有一位興起應驗這預言。
(三)耶穌不是生於利未支派而作大祭司,律法因此也要更改。
最重之點,是說利未支派為祭司的不完全,耶穌為祭司是完全,因為亞倫每年祇有一次見上主。僅有求赦的工夫,沒有得勝罪惡的工夫。勝罪的工,不只在乎十字架,也是在乎寶座。所以亞倫為祭司的工作,祇可表明耶穌在十字架上贖罪的工作,就是在地上的工作罷了。要把麥基洗德的工作和亞倫的工作合起來說,才可完全預表耶穌的工作。
兩個祭司工作聯合全表耶穌
兩種祭司職的效力比較(十六至十九節)
2. 耶穌為祭司,是繼續至永遠的(二十至廿五節)大意
(一)這祭司職永不變更,因為由誓而立。(廿一節)
(二)永不間斷。(廿三廿四節)因為不如地上的祭司,常常有死,彼此更換,耶穌是永生的,祂的祭司職,也是永遠,沒有一秒鐘的時間,不執行祂的祭司職權,我們若時刻靠祂,可以時刻得勝。
(三)永遠全備。(廿五節)這節書,可算是本書的冠節,好像美麗的宮殿上,加插一枝鮮艷的旗。牠說:『凡靠著他進到神面前的人,他都能拯救到底,因為祂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因為祂死過復活,現今坐在神的右邊。(羅八章卅四節示一章十八節)祂的拯救,是到底的拯救,即完全的拯救,常常生活的拯救。
原來救恩有三級:
(一)十字架的死,是已往赦罪的拯救。
(二)寶座上活著,是現在勝罪的拯救。
(三)再臨,是將來永遠的拯救。
耶穌今日的工作就是搭救我們信徒脫罪之權,因此我們不必犯罪,因罪的債,耶穌在十字架上已代清還;罪的權勢,耶穌在天已代得勝;信徒生活,不再是我的生活。願我們曉得,並持守這個教理,去實行我們的聖潔生活,這是我們研究希伯來書的目的啊!
3. 這樣的祭司,原是我們所需的(廿六至廿八節)
(甲)聖潔
(乙)無邪惡
(丙)無玷污
(丁)遠離罪人
以上四件,是說耶穌的性格、行為,都絕對聖潔。
(戊)高過諸天
(己)不須為己獻祭
(庚)一次獻己永遠成全。
我們多謝神!賜我們有這樣的祭司,使我們回顧十字架的工作,加多感恩和讚美;向前望寶座的權能,加增信靠與喜樂,心靈平安。讚美主!
講員: 黃原素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