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這個題目,似乎側重傳道人,但看赴會的人數,和本會的目的,講這顯目,我認為是聖靈的引導。
我講本書的動機,非敢謂教訓傳道人,蓋我也是傳道人之一,惟有求聖靈藉著本書,自己教訓我們而已!
依本會聚集的時間,區區『八講,』實不能殫述本書的要義,不過只摘書中最重要而又獨立的八個論題,撮要言之吧了。
我們讀哥林多前書,須把自己放在平信徒的地位,讀本書後須把自己放在傳道人的地位,這樣,於己有切身的關係,才能得到其中實在的益處。
近來有人編輯『傳道經驗譚,』我說:本書就是保羅的傳道經驗譚,我們要多得傳道的經驗,最好是多讀本書。
本書依敘述的順序,可分三大部:
(一)傳道人的工作(一至七章)
(二)捐輸的道理(八至九章)
(三)傳道人(保羅)對於使徒權責的辯論(十至十三章)
一個傳道人的經驗(一章三至十一節)
以下三件經驗,都是傳道人所當有的,現在設為問題,逐件分論。
(一)在甚麼事上絕難 傳道人有兩種:一為有經驗的傳道人,一為沒有經驗的傳道人。凡是真正良好的傳道人,必須在主裏有絕難的經驗。保羅受甚麼絕難?大約是指從前在以弗所遭遇的事。(?)(參行傳十九章)他在這裏怎樣記述其事?『弟兄們,我們不要你們不曉得,我們從前在亞西亞遭遇苦難,被壓太重,力不能勝,甚至連活命的指望都絕了。』(一章八節)
一個上帝的用人,是必有苦難的,這苦難並不限於肉體,也不關於心靈。主耶穌的苦難,可在『人子』兩字上表顯出來。故上帝無論放我們在甚麼苦難的地方,都當感謝上帝,因為上帝是要我們得著苦難的經驗和益處。為甚麼有人讀孫達傳而流淚?是因給他苦難的經驗所感動,又為甚麼有些傳道人整日在講台上大叫大跳,講到聲淚俱下,都不能令一個人受感?是因沒有苦難的經驗之故。據說有些教會的傳道人,例定作了三十年的工夫,便可以自由告老,逍遙快樂,度其餘年。這樣,恐怕對於苦難,沒有多大經驗啊!
世界不是我們的安樂窩,我們在世界多活一天,就要多刻苦一天,除了肉體斷了氣息外,實在沒有告老的可言,看撒母耳雖在龍鍾潦倒,還應允為子民祈禱,便可知道。
我們即不去找苦難,苦難也來找我們。所以說:信耶穌尚易,若真正與耶穌同行,則難,因耶穌之路,就是十字架之路哩!
我稍微有這樣的經驗:我每在心靈失去平安,鬱鬱不樂,讀經無味,祈禱無力,講道乏趣……的時候,偶遇苦難,就立刻會復興過來。在這裏實令我不能不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的話。願望主賜我們都有這苦難的經驗。
(二)在苦難中有何辦法? 一個共產黨徒對一個基督徒說:『我的犧牲大於你,因我連天堂都犧牲不要。』這雖近似笑話,但亦可借來教訓我們過於自愛的人。耶穌為救我們,曾捨了自己的性命,保羅作主工,亦謂:『我卻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上帝恩惠的福音。』(行傳廿章廿四節)
傳道人受苦難,不可懷上帝太忍心和不公義,蓋上帝在我們受苦難時,自有辦法的,只要我們肯靠賴他而已。保羅在絕難中,──在自己心裏也斷定是必死的時候,能殼『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復活的上帝,』故後來得著經驗,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說:『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忍受的,上帝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十章十三節)
(三)得了甚麼拯救?十節裏有三個救字要注意:
(一)他曾救我們
(二)現在仍要救我們
(三)將來還要救我們。
不止保羅,從前大衛亦有這樣的經驗,他對掃羅說:『耶和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母上十七章廿七節)
所以得了甚麼拯救?就是得了完全的拯救。
講員: 黃原素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