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屆 研經會

第六講 一個傳道人的職權

經文: 哥林多後書 10:1-11:10

        關於傳道人的職權,教會裏歷來也是聚訟紛紛,莫衷一是,有些以為傳道人宜行使職權,有些則以為當放棄,前者好像失於太過,後者好像失於不及,但保羅在這裏卻提出一個折衷的辦法來。

        (一)職權不在外貌(十章七至十一節) 令保羅感覺痛苦的,是哥林多教會裏有些偽師暗中唆聳信徒,反對保羅,輕慢保羅,說他怎樣『氣貌不揚,』怎樣『言語粗俗,』委實令保羅難堪。然而保羅外貌雖沒有可誇之處,而內在靈性的充實,和生命的豐富,恐當時沒有人能望其肩項。

        他們偽師所持的理由,以為像保羅這樣外貌鄙陋的人,實不配行使其使徒的職權。那知主是不看人外貌,只看人內心的。若不圖實事之求是,獨肆外貌之誇張,將必為主所唾棄。

        有某信徒,身有廢疾,人皆輕看他,但他登壇講道,卻有大能力,令多人聞而受感。昨日報載:某公司的經理,常請傳道人在主日到他那裏講道,不料一次請了一位神學畢業生作他們的顧問,不久,竟敗壞了許多人的信心,連那位平日熱心主道的經理,也因而跌倒。這樣看來,作主工的,是憑著外貌麼?故傳道人使用其職權以造就人則可,若使用其職權以敗壞人則不可矣。保羅說:『主賜給我們權柄,是要造就你們,並不是要敗壞你們,我就是這權柄稍微誇口,也不致於慚愧。』

        加拉太五章廿五節說:『我們若是靠聖靈得生,就當靠聖靈行事。』許多傳道人得了職權之後,便靠己而作工,而行事,不肯虛心靠聖靈的引導,致使教會中人,意見紛岐,彼此鉤心鬥角,這實是令聖靈懷憂的事!

        我們讀這段經文,則知保羅不是沒有職權,他說:『倘若有人自信是屬基督的,他要再想想:他如何屬基督,我們也是如何屬基督的。』……保羅所以不願意分外誇口──顯赫其職權的,是欲表明他是靠著聖靈而作工,而不是靠著職權而作工耳!

        (二)誇口不在分外(十二至十八節) 那些偽師是『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較自己』的,但保羅『不敢將自己和那自薦的人,同列相比,』做那不通達的事。蓋保羅所以只求聖靈度量自己,不肯自己度量自己,是恐落於驕傲自恃的窠臼。

        十三節說:『我們不願意分外誇口,只要照上帝所量給我們的界限,搆到你們那裏。』這是謂哥林多教會的界限,乃上帝所量給保羅的意思。因此順便討論一下工場問題。我們的工場,要以為是上帝所劃定的。不可貪新厭舊,自己選擇適意的工場。也不可以為自己學問,才識,經驗,都超過他人,不屑在小的工場作工,須知保羅欲到哥林多去,並不是因那裏交通利便,文化發達,乃是全聽上帝的差遣和安排。

        (三)為信徒熱情(十一章一至三節) 保羅在這數節書裏,表現出他愛信徒的熱情來。傳道人本具有兩職:

                (一)父親

                (二)師傅

        但這兩職,是大有分別的。比方學生犯罪,為之師者,只盡分管教他,不聽,便把他的名字開除而已。惟父親則不然,常有見父親因兒子不肖,而致憂鬱而死的。蓋師傅可以辭職,父親是不能辭職的;師傅可以有偽,(如偽師是)父親是不能偽的。所以師傅可以有許多個,而父親則只有一個。故傳道人當為教會之父,不只為教會之師。但請問我們為教會有如父親之發起熱情愛心否?

        二節說:『我為你們起的憤恨,原是上帝那樣的憤恨,因為我曾把你們許配一個丈夫,要把你們如同貞潔的童女,獻給基督。』可惜後來竟聽從了偽師的誘惑,致『他們的心偏於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純一清潔的心,』始正而終邪,始潔而終污,多麼痛心的事!

        四節說:『假如有人來,只傳一個耶穌,不是我們所傳過的;或者你們另受一個靈,不是你們所受過的;或者另得一個福音,不是你們所得過的;你們容讓他也就罷了。』保羅本非贊成這個,不過是一種傷心憤慨的話而已。因為耶穌是獨一的,聖靈也是獨一的,福音也是獨一的,若有其二,那便是出於魔鬼了。哦,哥林多教會,是保羅所創立的,尚有斯弊,可概其餘了。

        (五)與偽師挑戰(五六節)

                (1)在靈智方面挑戰 五節所說:『那些最大的使徒,』恐不是指彼得約翰等而言,乃是指那些偽師自稱是最大的使徒者而說吧。依六節所言,保羅豈真言語粗俗麼?不過那些偽師,在演講時,喜炫所長,往往援經引典,嚙字咬文,非如保羅之平鋪直敘,照事直陳耳。因為保羅所重的,不是世智,乃是靈智,他曾立定心志,不用高言大智和委婉的言語,去宣傳上帝的奧秘;乃用聖靈和大能,去證明十字架的福音。至若巧言令色,強詞雄辯,則不是保羅所取,也不是我們傳道人所宜效法的了。

                (2)在犧牲方面挑戰(七至十節) 本來『工得其值,』是合宜的,但保羅卻不受教會的供給,在哥林多住了一年有奇,都作工度日,自食其力,沒有累著他們之中的一個人。這種犧牲精神,豈偽師所可望及?在這裏亦有教訓我們;不但不可因工場而生爭執,即工金方面,也當帶著犧牲性質,不可斤斤計較。

                (3)在愛心方面挑戰(十一節) 『為甚麼呢?是因我不愛你們麼?這有上帝知道。』只此一句彀了。保羅在各方面,都全獲勝利了。


講員: 黃原素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