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屆 奮興會 第3講

第三講:作徹底門徒的呼召:鹽與光

經文: 馬太福音 5:13-16

引言

        今天晚上敬拜所頌唱的詩歌對我和師母來說都感到很特別。當我們進場時,銀樂隊奏出Day By Day〈 每一天〉這首詩歌,我靠近師母向她說:這是你最喜歡的詩歌。接著我就問師母,待會兒會否唱頌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奇異的愛〉這首我最喜歡的詩歌。然後我們一起唱頌此歌。我告訴你為甚麼這兩首詩歌對我們來說這麼特別。42年前,當我們仍是25歲時,我們告訴對方,在我們的安息禮上必須唱頌那一首詩歌,我揀選了And Can It Be That I Should Gain,而師母就選了Day By Day。然後我們一起頌唱 Shine, Jesus, Shine〈真光普照〉,這首詩歌讓我流淚。因為數年前我在印尼一個聚會中負責講道,當時的負責人讓我安榻在一間酒店的17樓。我進到房間,放下行李就打開窗簾,為這個城市禱告。而當我為這個城市禱告的時候,我就唱起〈真光普照〉這首詩歌,願我父的榮耀充滿這地方。因此,這些都是對我來說非常寶貴的詩歌。而有一樣東西比這些詩歌更寶貴的就是神的話語,特別是我們今天晚上會一起來研讀最無與倫比的講章:登山寶訓。

        神的話語是超乎一切所有,因為它告訴我們神是誰,祂是一個怎樣的神,並且祂要求我們所要做的到底是甚麼。所以,當我們開始閱讀神話語之前,讓我們一起禱告,求神賜福今晚的時間:

        禱告:永恆的神、我們的天父啊,求祢打開我們的眼睛,定睛在祢的真理。幫助我們聆聽祢的話語,領受祢的話語,讓我們成為行道的人並且成長,我們感謝乃是奉主耶穌基督奇妙的名禱告,阿們。

1. 教會的首要目的是甚麼?

        在座當中有多少人喜歡藝術作品,如:繪畫、雕塑等。如果你喜歡的話,可否舉起你的手?我自己不是藝術家,不過我喜歡欣賞繪畫和雕塑。當我到海外,特別是到了歐洲,我很喜歡參觀博物館,當中的收藏品真的蔚為奇觀。但我必須要承認,我真的不知道該怎樣欣賞現代藝術,那些把一大桶油彩潑上畫布上就稱為藝術,我覺得這種藝術作品我也可以做。

        Charles Colson寫了一本名為A Dangerous Grace的書,當中他提到藝術曾經被視為展現一個文明的最高理想的一個媒介,他指出那些偉大的繪畫家和雕塑家心中對何謂美和何謂好是有一定的標準和看法的,然後他提出了他個人的意見,就是:西方喪失了對何謂美和何謂好的標準。而當藝術失去了它的目的,藝術就成為一種變形或畸形(deform)。目的定義了一切。假若一位政客失去其目的,他就不再是服務社區,而是服務他自己。假若教師失去了目的,他就不能再啟發、影響和教導他的學生。假若一個律師失了他的目的,他就不再明白和理解為甚麼他還要堅持追求公義。假若當教會失去了她的目的時,會有甚麼事情發生?

        當教會失去其目的時,我們就不能明白神對教會救贖的呼召,也不能明白教會應該成為甚麼和應該作甚麼。教會仍然可以舉行許多活動或聚會,但假若這些活動和聚會都是欠缺目的的話,這些活動和聚會只會變得毫無意義。因此,甚麼是教會首要的目的呢?

        教會不是一個聯誼會,不只是舉行聚會或培訓,而是我們必須要問,這些聚會和培訓的目的是為了甚麼?今天的教會需要有一個讓弟兄姊妹合而為一的目的,教會的召命是扎根於耶穌基督裡面的;而教會的召命是我們認識耶穌、愛耶穌、跟隨耶穌、宣告耶穌;而我們的生命就能榮耀耶穌。而當我們失去了召命和目的的話,所有事情都變得毫無意義。這不是關乎我們自身,這一切都是關乎耶穌。因此,登山寶訓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成聖路上甚麼才是最重要的,讓我們再一次明白和理解我們的目的。

2. 徹底的召喚:兩個深刻的隱喻

        你認為消防員的使命是甚麼?消防員的使命或目的就是去救火。那我們就弄錯了。消防員的使命並不是救火,而是拯救生命和保障財產。救火是行動(means),拯救生命和保障財產才是消防員的目的(ends)。假若有一個消防員在撲火,他聽到房間裡有一把嬰兒的喊聲,他不會說,我是消防員,只負責滅火,而不理會在喊叫的嬰兒。假若在撲火期間真的聽到有嬰兒的喊聲,消防員必定衝入喊聲來源的房間,救起嬰兒;因為消防員的使命和目的就是拯救生命!救火是行動,拯救生命和保障財產才是目的和使命所在。但是我們常常把行動和目的搞亂起來。因此,我們以為教會的目的就是統籌活動或聚會;聚會是有益的、培訓是有用的,但我的問題是,這一切活動或聚會舉行起來是為了甚麼?目的才是重要的。

        有一本書,名為:Real Leaders Don't Do PowerPoint,作者是Christopher Witt。他在書中是要指出,我們該怎樣表達人們才聆聽。他指出,領袖講說時必須具激勵啟發,而達至這一點,講者必須告訴聽眾,他們是誰,以及他們能夠成為怎樣的人。讓我多加一項,就是:他們是誰、他們能夠成為怎樣的人,以致他們能夠達成他們召命的目的;這也就是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所作的事情,而祂以「八福」作開始,告訴我們天國最基本的本質。然後祂繼續下去,告訴我們天國的召命是甚麼。祂以兩個深刻的隱喻,也就是「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這是兩個是我們不能忘掉的比喻,既深刻且極具挑戰。它告訴我們,天國門徒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我們到底是誰,我們該作的又是甚麼。

一、持守一份獨特感13節

        「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告訴我們兩件截然不同的事情。「世上的鹽」強調神呼召我們,期盼我們成為怎麼樣的門徒;而「世上的光」則是指出神呼召我們期望我們所要作的事情。「世上的鹽」告訴我們活在世上需要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獨特性,而「世上的光」卻告訴我們活在世上需要有一個目標。「世上的鹽」強調了我們在世上的身份,而「世上的光」則強調我們對世界的影響。我們來看看耶穌到底怎樣說。

        耶穌不是說,或者你們能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耶穌也不是說,我希望你們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我們的主也不是說,你們應該要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或是你們能夠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祂甚至不是說,終有一天你們將會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聽清楚耶穌所說的,祂說,「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到底耶穌所講的是甚麼?

        祂是說,在祂裡面所有都被改變過來。在祂裡面,軟弱的變為剛強;在祂裡面,窮乏的變為富足;在祂裡面,我們就成為「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看到了嗎,一切都是在基督耶穌裡。門徒的關鍵就是「在基督裡」;因此,我們可以面對世上最複雜的難題,在聖經裡卻有一個簡單的答案;不論我們所面對的困難是個人的,或是群體機構的,在聖經裡有一個神聖的唯一的答案,就是敞開大門讓榮耀之君進來!因為當榮耀之君進來後,一切都會被改變過來。當榮耀之君進到我們的生命裡時,我們就成為「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

        我希望細心地與大家一起探討這兩個比喻。

1. 加強語氣的代名詞:「你們是世上的鹽……」(13節上)

        首先,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是要指出一種獨特性。「你們」是一個十分堅定的代名詞,指出只有你們,你們是唯一的意思,換言之,這世上再沒有其他東西會像耶穌基督的教會一樣,教會就是最重要的屬靈媒體,帶來屬靈的更新和變化。在基督裡的教會帶著屬靈的權柄讓世界更新變化;但關鍵在於「在基督裡」。許多時候我們以為是關乎我們自己,只要我努力地幹的話,我就能成為鹽和光;假若我信得堅定的話,我就能成為鹽和光;又或者只要我做得夠好的話,我就能成為鹽和光。看清楚,這不是關乎我們,而是耶穌在我們裡面。今天我們能否成為鹽和光不是看我們有多少財富或名聲,成為鹽和光不關乎我們所成就的或我們的表現,也不是關乎我們的信仰或我們有多敬虔;能夠成為鹽和光是關乎我們的獨特性、獨特的人生召命,這是我們在基督耶穌裡的身份。

2.耶穌所說的「鹽」是甚麼意思?

        這不關乎我們有多偉大,而是關乎神有多榮耀,那麼,耶穌所說的「鹽」是甚麼呢?在現代社會,鹽不是一種受歡迎的東西,要食得健康就要少糖、少脂肪和少鹽。所以,為甚麼耶穌不說你們是世上的黃金,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那是因為耶穌用字的目的所在。假若祂想告訴我們是何等寶貴的話,那祂應該說你們是世上的黃金。留心,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是包含了一個特別和重要的意思。

        「鹽」到底有甚麼重要?有兩位聖經學者,Allison和Davies列出關於鹽在古時有甚麼用處。他們嘗試藉著鹽在古時的功用來比擬門徒成為鹽的重要性。於是他們列出4個鹽在古時的主要用途:
        1.調味:因此門徒也須像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有味道;
        2.醫治消毒:因此門徒也須像鹽,為這破碎的世界帶來醫治和成為消毒劑;
        3.工資報酬:現代有一句說話:A man worth his salt.(意指一個很值得人尊敬的人),而古羅馬帝國用鹽作為士兵的部分糧餉;因此門徒或教會就要像鹽那樣寶貴;
        4.防腐:古時沒有雪櫃,所以古人用鹽來防腐;因此門徒就要像鹽一樣,防止我們的社會腐壞。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而聖經學者就從鹽的功用來理解耶穌的講法,指出門徒需要有這些功用。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考量,但並不夠足。我謙卑地查究這種詮釋就不能完全認同,因為根據上文下理,耶穌是另有其他意思。讓我們一起留心再細看經文的上下文。耶穌沒有描述鹽的功用,而是強調鹽的獨特性。耶穌說:「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13中)。

3. 嚴肅的警告:「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13中)

        我們都知道,鹽是不會失去其鹹味的,它就是很獨特的鹹。鹽使其他東西變鹹,你把蔬菜放在鹽裡就變成鹹菜;把鴨蛋放在鹽裡就變成鹹蛋;把魚放在鹽裡就變成鹹魚;它把其他東西變鹹,但沒有其他東西能使鹽變鹹。你不能加任何東西使鹽變鹹,因為鹽本身就是鹹,而這正正是耶穌所要說的。

        教會是獨特的,「你們是世上的鹽」所以你們是神的子民就是與眾不同、獨特的;今天沒有任何東西能使鹽變鹹,同樣沒有別的東西能使你和我變成基督徒,唯有耶穌基督,永活神的兒子才能使我們成為基督徒。當耶穌在我們的生命裡使我們成為基督徒、基督的跟隨者,祂把我們的本質改變過來,我們就成為「新造的人」。我在世界各地認識不少基督徒,當他們成為基督徒之後,他們的朋友都不能認出他們來。他們的朋友說,當你未信主之前是一個很差的人,但當你信主之後,所有都改變了;就好像是日與夜的分別,而我們的基督徒生命本該就是如此!本該獨特地與眾不同,但我們卻失去了這獨特性。

        今天你見到基督徒跟這世界的其他人沒有分別。因為我們失去了神對我們成為鹽的呼召,使我們的生命不再一樣,但我們卻選擇跟隨這個世界。為甚麼基督徒選擇跟隨世界?因為我們希望獲取世界裡的快樂,但我們不明白世界的快樂就像是臉書(Facebook)的快樂,只是表面的快樂。世界是空虛的,卻偽裝成快樂的樣子:酒精、賭博、性愛……這一切都被營造成通往快樂的途徑;我們跟隨世界這些途徑是因為我們以為這一切都是快樂而不知道它們內裡其實都是空虛的。而且我們從沒有嚐過跟隨耶穌的喜樂,我們的生命沒有完全被主改變過來。

        我們要知道到那些快樂是空虛的,但在主基督耶穌裡,一切都是真實、滿足,更新而變化的喜樂;而這種喜樂是這個世界不能給予我們的,而當我們嚐過神話語、跟隨神所帶來的滿足和喜樂的話,我們就知道我們是蒙神賜福,而且不會願意回到我們往昔的道路,因為我們知道,舊日的光景是空虛的,而且毫無目的可言。目的賦予生命意義,目的給了我們生命的方向,而目的讓我們的生命能夠有滿足,但這必須是來自真道的目的、一個更新變化的目的。而當耶穌進到我們的生命裡時,祂就能把這一切賜給我們。

        我成為基督徒已經57年了,已經超過半世紀,我在神真正的目的裡找到了喜樂。甚麼東西驅使我跟隨耶穌?答案就在我為自己安息禮所揀選的詩歌。「怎能如此──像我這樣罪人,也蒙寶血救贖大恩?奇異的愛,怎能如此──我主我神為我受死?」我的神為了我釘身在十字架上,耶穌為你捨身在十字架上,到底是為了甚麼?就是讓你得到上天堂的免費入場券?假若信耶穌就是為了得到上天國的免費入場券的話,那麼就在我們信耶穌的那一天就給我們這張免費入場券讓我們立即上天國,耶穌為甚麼要留我們在地上?為甚麼不在57年前我信主的那一天就讓我上天堂呢?到底這57年我被呼召作甚麼呢?就是為了完成我的目的和呼召,並且明白完成我的目的和呼召所帶來的喜樂。當我們擁抱聖經的真理時,我們在基督裡的生命就是一個喜樂和有意義的生命。

        「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特別的,是獨特的,是獨一無二的。但我們要留心耶穌給我們的警告:「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在第13節,耶穌告訴我們要怎樣小心謹慎活出我們在基督裡的身份。鹽是一種很穩定的氯化鈉化合物質,不會失去其鹹味的。你把一些鹽放入瓶子裡,五年後它仍然是鹹的,十年後,甚至二十年後它仍然是鹹的,因此,假若鹽這種極其穩定的氯化鈉化合物質,為甚麼耶穌說:「鹽若失了味」呢?

        當鹽被污染時就會失去其鹹味。我們知道在古時巴勒斯坦地區,鹽是從地中海或死海提煉出來的,地中海提煉出來的鹽是比較純淨的,但死海的鹽就需要適當處理,否則當摻雜了石膏的話,鹽就會受到污染。這些被污染了的鹽,表面看來像鹽,但其實它們不是鹽。起初嚐起來還是有點鹹味的,但卻已失去鹽的功用。因此,在古巴勒斯坦的路旁,你會發現一堆又一堆看似是鹽的東西,但它們其實都已經不再是鹽了。當雨季來臨,道路變得泥濘時,人們就把這些無用的鹽鋪在路上,這就是耶穌所說「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以後無用,不過丟在外面,被人踐踏了。」的意思。

二、持守一份目標感14-16節

        我親愛的朋友,我們需要站起來成為耶穌的教會,完成我們從耶穌而來的目的和呼召。在那間位處17樓的酒店房間裡,我為印尼這個城市禱告的時候,當我一邊禱告一邊在唱〈真光普照〉這首詩歌的時候,我眼裡充滿淚水,我被那迷失的城市所觸動,而當我打開雙眼向下望的時候,我的心更是沉重。因為我看到在酒店旁邊有一間學校,我看到有些學生在玩耍。作為一位父親,所以我對小朋友特別關心,我就想,誰會向這些小朋友分享耶穌呢?即使我衝到地面,走到他們身旁擁抱他們,我也不能向這些小朋友分享耶穌的福音,因為我不懂得他們印尼的語言。於是我向基督呼喊,主啊,甚麼是這些迷失的人,迷失的小朋友的出路呢?

        主打開我的眼睛,讓我看到在右手邊那裡有一個十字架,在另一邊又有一個十字架,然後再在另一處又有一個十字架,它們代表著是神的教會;而神告訴我:這就是我的答案。而我又再度哭起來。我說:主啊,若這是祢的答案,那麼我們就慘了;因為今天的教會正在沉睡。我們已失去了我們的目的。主啊,答案到底是甚麼呢?答案就是我之前所說的:打開我們的大門,讓榮耀的主進到我們中間!當我們這樣做的時候,我們就不單單是「世上的鹽」,我們也是「世上的光」。

1.神給予教會一份使命!

        這就是耶穌所用的比喻。第二個比喻是指到我們要活出使命,我們是「世上的光」。換言之,藉著神真理的光,我們能夠照亮這個世界;藉著福音的光,我們就能跟失喪的人說話,而耶穌說:讓你們的光「當這樣照在人前」。因此,我們活著要有一份使命感,讓我們的光照在人前。當世情混亂複雜時,就讓你的光照耀;當你面對生命難題時,就讓你的光照耀;當世界需要福音,就讓我們的光照耀;這就是神給教會徹底的召命。

        留心耶穌所說的,光若是隱藏起來的話,就是無用的了。耶穌說:「人點燈,不放在斗底下」,而「是放在燈臺上」;在這裡有兩件事情,首先我們的燈要點亮,另外就是我們的燈要放在燈臺上。因為,當我們的生命裡有光,而我們又把它置於燈臺上的話,就能影響世界。

        我家是三代同堂共住一起的,而我和師母需要經常外出公幹,所以我們僱用了家庭傭工替我們打理家居和照顧年邁的雙親。在不同時間有不同的傭工到我們家中工作,但每一次我都看到我女兒興奮雀躍的告訴我:爸爸,這位姐姐祈禱接受耶穌。當一位傭工的合約滿了之後,另一位傭工就來到,然後同一個故事又再次出現,新的傭工姐姐又接受耶穌。數天前我媽媽發了一條短訊給我:新的傭工姐姐接受耶穌成為基督徒,是因為她看到我和師母的生命。傭人姐姐告訴我媽,她決定成為基督徒,是因為她所看見的。「你們是世上的光」!當光在我們的生命裡,我們就能把神的恩典照在人前。

2. 神給予教會一份藍圖

        當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時,我發現了三件很希奇的事情。

        第一,這麼偉大具影響力的陳述「你們是世上的光」是向一群不那麼顯眼的門徒所說的,他們都是些無名小卒,不是社會上有權有勢有錢有地位的人,他們又不是宗教的精英,他們都是目不識丁,沒受過高深教育的人,而當耶穌宣講登山寶訓時,他們都不是宗教巨擘,但耶穌卻向他們說:「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耶穌告訴他們,他們到底是誰,並且在祂裡面,他們能成為怎麼樣的人。我以為耶穌會找個像保羅一樣的人,對他說今天你要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這樣比較合情合理。但耶穌卻對著一群普普通通的漁夫,說你們來跟從我,「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如果耶穌揀選了這些漁夫,祂同樣可以揀選你和我;而耶穌的確已經揀選了你和我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

        第二,奇怪的是耶穌以「世上的光」來形容祂自己。在約翰福音八12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但這裡祂卻對門徒說:「你們是世上的光」,那麼誰是世上的光?答案是:在基督裡的門徒就是世上的光,因為基督就是世界的光。當你活在基督裡,你就變得肖似基督,這就是教會的目的,在所有活動裡,我們建立被救贖的群體,愈來愈肖似耶穌,變得愈來愈更肖似基督;但這卻是教會今天的問題所在。我們喜愛耶穌,但我們卻不肖似基督;所以我們是喜愛耶穌但卻不像耶穌。我們喜愛耶穌,因為祂醫治我們;我們喜愛耶穌,因為祂安慰我們;但我們卻不肖似耶穌。為甚麼?因為我們忘記了祂的教導:在祂裡面,我們「世上的鹽、世上的光」。

        第三,讓我感到驚奇的是,耶穌不是說你成為你村莊的光、你教會的光;祂說:「你們是世上的光」。你知道世界有多大嗎?你知道那些門徒有多渺小嗎?對著這麼一小撮的人,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今天,耶穌所說的話實現成真了,在祂裡面的門徒,今天成為基督的使徒,而當他們成為基督的使徒後,他們建立門徒,讓這些門徒繼續使更多的人成為基督的門徒。當門徒被逼迫被捕時,逼迫他們的人認出他們是曾與耶穌一起的。他們沒有學識,但卻有這份信心和確信,原因何在?是因為他們曾與耶穌一起。

        今天晚上我希望挑戰大家,敞開你的門,讓主進到你生命裡面;因為當耶穌成為生命的中心時,我們的生命就被光照,而我們就能照亮和影響這個世界。無論神差遣你到哪裡,那裡就是你的世界。假若你是個學生,你的學校就是你的世界;你是家庭主婦嗎,你的鄰舍就是你的世界;在你工作的處所,那裡就是你的世界,讓你成為耶穌的光照亮那個世界。這就是神給教會偉大的計劃。讓你們的光「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三、結論

        所以,今天晚上我們求神幫助我們成為「世上的鹽、世上的光」。而來到最後部分,我要提醒大家,一個很特別的次序,就是首先是「世上的鹽」然後才是「世上的光」。換言之,首先我們要成為甚麼,然後接著我們才能做甚麼。你所行的路是你的命令,你所作的工是你的使命。留心,假若我們只是為耶穌工作,但我們卻不是與祂同行的話,我們只會靈裡空虛、靈裡枯竭和靈裡疲憊。但假若我們知道我們的命令就是與神同行的話,世上的鹽就成為我們的身份,而我們自然就成為世上的光。不要只顧工作而忘記與神同行。

        不久之前我收到由David Geisler博士發給我的一封電郵。David Geisler是Norm Geisler International Ministries的現任主席,是Norman Geisler的兒子。他的父親是二十世紀其中一位偉大的基督教思想家,他的兒子David步武爸爸的腳蹤,成為一位基督教護教者。他發給我的是一封很長的電郵,我把它縮短跟大家分享。我跟他的師徒關係已經多年,而他分享給我知道在這多年的師徒關係裡所學到的最大的功課。他這樣說:

        「唏,Edmund,感謝你在過去多年來在教導中所分享的重要主題。但很遺憾的是,我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明白你所教導我的,就是命令先於使命。但神真的改變了我思想的方式、優先次序和我的生命。我問了自己一個重要的問題:我在新加坡4間神學院裡教導的300個神學生裡、在亞洲13個國家受我培訓的宣教士裡,以及我在新加坡教導過的佔全新加坡教會三分之一的弟兄姊妹裡,到底有多少人真真正正的踐行我所教導他們的?我得出個結論,應該不如我想像之中的那麼多。我真的希望當我在亞洲事奉生活時,我寧可教導少些,而是與他們門訓多一些。這是第一次我問自己一條從來沒有問過的問題:為甚麼耶穌不在馬太福音第五章說:使萬民成為門徒的人有福了!然後神提醒我,你多年來希望教導我和模塑我的事情:成為真門徒的命令應該先於門徒的使命。在那一剎,我明白我多年來只專注於基督徒的使命,而忘記了成為基督徒的命令。我也錯過了我最重要的使命:我的家庭。而我也明白,信靠基督的關鍵是承認並哀悼我靈裡的貧乏。當我回到家,我為我的生命作出了重要的改變,我學習對我的妻子和三個孩子說:對不起,你們願意原諒我嗎?我開始祈求聖靈在我生命裡作更大的工作改變我自己,幫助我成為一個更好的爸爸,一個更好的丈夫,而慢慢地神開始改變我。結果,我開始轉移我的視野,把成為門徒由看作是偶發,繼而是附加,到現在視為是我生命中基要的事情。所以,感謝你,為著這多年來我從你身上看到的一切,就是你怎樣活出你的生命而感謝你。」

        他說不是我教導了他甚麼,而是他看到我如何活出我的生命。「你們是世上的鹽」,「你們是世上的光」。耶穌是對平凡的漁夫呼召他們成為祂的門徒,他們相信祂,於是他們起來,改變了世界。事情在今天可以再一次發生,當我們真的相信耶穌所說的一話,不是我們能夠成為鹽和光,相反,在基督裡我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而當我們回歸到耶穌那裡,一切都會改變。請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四、結束禱告

        天父啊,為著耶穌的說話我們感謝祢。祂教導我們,我們真正的身份是甚麼,我們是「世上的鹽,世上的光」,所以,聖父啊,幫助我們,讓我們成長成為鹽;成長成為光。

        今天神呼召你放棄你微小的野心而跟隨祂成就祂在你生命裡的目的,這是一個叫你更像耶穌的呼召和召命。而今天晚上,若你的心裡向主說:主啊,我願意成長,願意更肖似我的主,活出成為鹽和光的真實,主啊,求祢幫助我,改變我的生命,使用我的生命,像光一樣照亮世界。假若這是你的渴求的話,我願意為你禱告。主啊,我願意在鹽和光的召命下成長,假若這是你的渴求的話,請舉起你的手,我願意為你禱告。

        永恆的神,天父啊,我為著每一隻舉起的手,包括我自己的向祢禱告,感謝祢讓我們在耶穌裡面成為鹽和光,求祢幫助我們活出鹽和光的真實,因為在耶穌基督裡面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世界,奉耶穌的名我們感謝祢,阿們。

(註:如沒有另加標明經文出處,則所有經文均採用新標點和合本。標題為速記員所加上。)


講員: 曾金發牧師
傳譯: 梁成裕牧師 (粵語),蘇君煌先生(普通話)
速記: 譚佩雲姊妹 (中文), 余麗蘭姊妹 (英文)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