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英國被神使用的僕人叫奧斯丁史伯,他曾告訴我有一次他跟邁爾博士參加聚會,他們坐在台階上討論神的事情,鈴聲響起兩次,邁爾博士站起說在天堂時再跟他談三百年。我真希望能突破時間的限制,好叫我們可以更詳細地談論神的心意。今天我要大家一起討論所羅門王靈命光景最後的一個表現。
神特別賜予所羅門智慧,下列事情都表明他的智慧:
(1)他回到耶路撒冷敬拜神;
(2)他以神的愛來判斷事情;
(3)他為耶和華的聖殿預備材料;
(4)他作了一千零五首,其中之一是《歌》。
接着《聖經》花了不少的篇幅來述說他建殿的經過,聖殿落成後,他帶領以色列領袖將殿獻予神。《聖經》中每個人物都有其特別的意義,亞伯拉罕是信心的祖宗;摩西是神的使者,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進入曠野,朝向迦南;撒母耳是轉變時代的人;大衛是合神心意的人;所羅門是耶和華所喜愛的,他為神設想,為神建立聖殿。所羅門建殿﹑獻殿,是舊約以色列歷史到了登峰造極的光景,耶和華的榮耀充滿了聖殿。當我們投身於神的榮耀這最後的目標時,我們便同心合意。所羅門預備了聖殿內各樣的器皿(王上七章),然後招聚各支派領袖,聚集在耶路撒冷,並將約櫃由大衛城抬往耶路撒冷。(八12-21)他為主作了見證,表明神如何恩待大衛,也如何恩待了他,為此他為耶和華的名來建造聖殿。隨後他向人作宣告,聖殿是耶和華威名所在之處(22-26),也說明了聖殿在宇宙中存在的意義及其價值(27-30)。接着他為七件事情禱告(31-53),其中第二﹑第三﹑第四件事情性質相同,若將之合併,他共發出五個禱告。然後他為以色列百姓祝福(54-61),獻上祭物(62-64),享受神給予他們的恩典(65-66)。今天我只能跟大家一起思想所羅門在聖殿的禱告:
1.(八31-32):當善人與惡人爭論,人不能作判斷,他們來到殿中禱告,求神垂聽,惡人顯出他的惡來,好叫神來定罪,義人顯出他的義來,叫他們得賞。
2.(35-40):他們犯罪得罪神,接受神的管教及懲罰,神懲罰他們,叫他們敗在仇敵的跟前(33),並遇上旱災(35),國中有饑荒﹑瘟疫﹑旱風﹑霉爛﹑蝗蟲﹑螞蚱,或有仇敵犯境圍困城邑(37)。若以色列人在神前認罰,神便挪開這三種懲罰。
3.(41-43):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禱告,耶穌在地上潔淨聖殿,曾提起這段經文。這殿要成為萬民禱告的殿。
4.(44-45):所羅門王為着屬靈的爭戰而到殿中禱告。
5.(46-53):人若得罪了神,不願悔改,必遭神的懲罰,叫他們被外邦人擄去,被人奴役,得不着自由,也不能回到殿中敬拜神。所羅門祈求神如果他們心中悔改,思念聖殿,悔改禱告,求神垂聽,並叫他們從被擄之地歸回,在神的跟前敬拜神。
這些禱告似為着消極或難處來祈求,但若我們仔細來研讀,便發現他不只為了應付這些難處。當難關處理後,神正面的榮美便顯出來。教會第一個功用即是所羅門第一個禱告,人都活在黑暗裏,世人都在惡者的手下,不知從那裏來和到那裏去,人不知有神,也不知如何才合神心意,如何才違背神心意。當我們蒙恩後,研讀《聖經》,漸漸有所了解,但仍了解不夠,所以我們要藉着神所教導的僕人來教導我們,藉着神的光照,叫我們知道如何生活,知道在神面前如何生活,知道人生價值。人蒙神光照,我們先看見自己的敗壞,從而看見神的公義﹑聖潔及良善。當所羅門建立聖殿後,人到聖殿蒙光照的地方,以色列烏西雅王行耶和華為正的事, 他打開聖殿,帶領百姓活在神的面前,神祝福他,叫國家得以強盛。但(代下廿六章)記載了他到聖殿獻祭,祭司告訴他他被選立為王,獻祭則是祭司的職分,神沒有託付他來獻祭。但王硬要到聖殿獻祭,他立時長了大痲瘋,他心裏害怕,便離開聖殿,回到王宮,躺在床上,直到死時也沒有恢復過來。他本是愛神的王,在神眼中看為正,也蒙神祝福,但在不知不覺間,他超越了神的託付及安排,嘗試那些不是神所指派他的事,那是屬靈上的驕傲,結果他長了大痲瘋,這是嚴肅的警告。我們要忠於神的託付,別想超越神的託付,表現自己熱心受主。在新約裏,主耶穌在殿裏,法利賽人將犯罪的婦女帶到耶穌跟前,法利賽人以為按着摩西律法,他們可用石頭打死她,耶穌低下頭在地上畫字,不論耶穌說打死她或不打死她也不行,若祂說打死她,祂便違背了祂到地上來拯救人的救恩;若祂不打死她,祂就不遵行摩西的律法。法利賽人得意洋洋。耶穌抬頭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他。」法利賽人從老到少的,一個一個地離開。我們只看見別人犯罪,卻未蒙光照,看見自己的光景。最後耶穌抬起頭來,只見婦人在那裏,祂問她沒有人定她的罪嗎,婦人說:「主啊,沒有。」她稱呼耶穌為主,這說明了她真心悔改,在神面前,接受了主的憐憫及救恩。主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從此不要再犯罪了!」舊約聖殿的光景顯明在主耶穌的身上,我們回到教會去,如果只見別人的罪,就未有真心的來到殿去朝見神,當我們往殿去,神的光照就在我們身上。
當以色列百姓得罪神,神以三種方式來懲罰他們──敗在仇敵的跟前﹑遇到旱災﹑饑荒,仇敵擄去他們糧食,旱災叫他們不能出產,而他們僅有糧食都被霉爛 ﹑蝗蟲吃光。教會應如聖殿一樣,滿有豐足的糧食,「我要使其中的糧食豐滿,使其中的窮人飽足。」(詩一三二15)當我們得着飽足,才能剛強地奔走神的道路,勝過仇敵的攻擊,為主作美好的見證。事實上,我們常得罪主,聖殿是救恩的所在,當人被神懲罰時,我們來到殿裏禱告,神赦免了我們的罪,除去了刑罰,述說神的慈愛,講理的地方是法庭,不講理的地方是家庭,愛是向審判跨勝,主囑咐我們彼此相愛。我們不可違背真理,盼望照真理而行,在真理之上,那是神的愛, 我們盼望在愛裏活着。當我們看見自己的敗壞,得蒙神的赦免,教我們明白神愛的豐盈。年前我們往兒子家探訪,那時他有二個兒子,我們帶備了二份禮物給他們, 但弟弟搶了哥哥的禮物,他爸爸阻止他,弟弟大發脾氣,大叫大跳,吵了半小時才安靜下來。原來我兒小時也是如此,常常欺負別人,後來他蒙恩悔改,滿有愛心, 同情那些脾氣暴躁的人,對他小兒子百般忍耐。我在紐約教會裏服侍,人們常談及教會的難處,有些長老受不了,但我仍忍耐到底,因為我的器量被孩子「激大」了。在教會裏,人看見自己的本相及軟弱,仍得蒙神的赦免,便會同情照顧軟弱的人,叫我們氣度寬宏。(詩四篇)說苦難擴大了量器。老實說,我得蒙神的恩典, 叫我的氣度寬大了一點,但仍未能按着耶穌所說為仇敵禱告,為逼迫你的祝福,我只能咬緊牙關地為仇敵祈求,不是生命自然地流露出來,而是照着聖靈教訓而行。 在教會裏,要寶貝那些跟你為敵,跟你為難的人,叫你度量寬大。北方亞述攻取了以色列國,他們的元帥領着軍隊攻打猶大國,當時猶大國王是希西家。元帥在城外向他們挑戰,他送二千匹馬給他們,看他們騎馬的人夠不夠,高言耶和華神是虛假的。他得罪了神。希西家要求先知到聖殿禱告,承認自己未有專心一致活在神面前,先祖把偶像也帶來,人民離棄了神,以致仇敵攻擊他們。希西家披麻蒙灰在神面前悔改,求神赦免。神聽從了他的禱告,差遣天使殺了亞述軍隊十八萬。
所羅門祈求如有外邦人到聖殿來祈禱,求神垂聽,這是主所說的萬民禱告的殿。所羅門建殿時,他聯絡了北方推羅王希蘭,將材料運往耶路撒冷。當所羅門建好聖殿時,示巴女王來見所羅門王,她上耶和華殿的臺階,就詫異得神不守舍。聖殿不光是以色列百姓敬拜禱告的地方,還讓未認識神的外邦人敬拜神。神祝福亞伯拉罕,叫他的名為大,叫他的後裔成為大國,地上萬族都要因他得福。猶太人只願將祝福留給自己,不喜將祝福傳予萬邦。彼得得着天國的鑰匙,他將福音傳予猶太 人,主也要彼得利用鑰匙打開外邦人的傳福音門戶,彼得卻不喜歡。神賜他異象,從天上垂下大布來,有潔淨及不潔淨的物,天上有聲音吩咐他把牠們宰了吃,但他 說自己從不會吃俗物和不潔淨的物。不潔淨的物代表外邦人,在舊約歷史裏,神的恩典都在猶太人中間。當主耶穌作工,門徒也全是猶太人,現在要彼得跟不潔淨的外邦人來往,並向他們傳揚福音,他不願意。接着又有大布垂下來,神再叫彼得將不潔淨之物宰了吃,他又拒絕祂。大布第三次垂下來,彼得再三拒絕。當大布收起來時,義大利哥尼流打發人到他家敲門,聖靈對他說不要疑惑,他終於去了。哥尼流邀請了親戚在家裏迎接他,彼得就向他們傳講福音,他們雖然未受浸,但聖靈已充滿了他們,彼得說既然神已給予他們恩典,豈可攔阻神呢?他便替他們施浸。當彼得回到耶路撒冷,門徒就跟彼得爭辯,問他為何進入外邦人的家。彼得向他們解說。我們都受以往的傳統綑綁,傳統習慣成了堅硬的殼,叫神的光不能透進來。保羅﹑巴拿巴等回到耶路撒冷,他們述說外邦人的見證,彼得談論如何藉哥尼流家傳福音予外邦人,雅各說:「方才西門述說神當初怎樣眷顧外邦人,從他們中間選取百姓歸於自己的名下;眾先知的話也與這意思相合。正如經上所寫的:此後,我要 回來,重新修造大衛倒塌的帳幕,把那破壞的重新修造建立起來,叫餘剩的人,就是凡稱為我名下的外邦人,都尋求主。」雅各提及大衛倒塌的帳幕,表明神的恩典扣留在猶太人的中間,神要從新修造帳幕,叫外邦人一同蒙恩。你我都是中國人,世人稱中國人為東方猶太人,但我在神面對傷痛地禱告,中國人很少蒙神的引導將神的福音傳予外國人。百多年前西教士犧牲自己的生活方式,學像中國的方式,將福音傳予中國人,讓我們得蒙福音。有多少中國基督徒願意將福音傳予其他民族去?若教會不作差傳的工作,它在神跟前沒有存在的價值,也不蒙神祝福,只將信徒的才幹能力留在教會裏,教會必不蒙福。求神讓我們體會祂的心意。在中國大陸裏,在全世界的中國人群體中,還有不少同胞從來未聽聞福音。(徒一至十二章)是以耶路撒冷教會為中心,但自第十三章以後,則以安提阿教會為工作中心。在安 提阿的教會中,有幾位先知和教師,他們事奉主﹑禁食的時候,聖靈親自吩咐他們要分派巴拿巴和掃羅,去做祂召他們所做的工。當保羅等回來後,他們向安提阿教會報告,他們受教會的託付往外地去,從安提阿教會始。(徒十三章)神直接差派他們,然後教會差派。教會願意差派巴拿巴及保羅,令人深感佩服,巴拿巴是教會當初的元老,而保羅滿有恩賜及亮光,我們或會覺得何需差派教會裏最好的。但《聖經》教導我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神顧念萬民,求神叫我們明白神的恩典,並體會祂的心意,將福音傳予萬民。
當以色列人與外邦人爭戰,他們便來到聖殿禱告,好叫他們的爭戰能夠得勝。在新約裏,門徒看見主復活升天,並領受神的差派,他們深知自己沒有能力,神也知道他們的光景,便叫他們禱告十天。可惜,在美國教會中,如果祈禱會的人數約佔主日崇拜百分之二十至三十,那間教會已算不錯了。所羅門為着爭戰禱告,若我們發現主給予我們的託付遠遠超越了神的恩典,神託付我們要傳揚福音,傳至地極,但我們實在無能為力,我們務要切切地祈禱。
講員: 林三綱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