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屆 講道會 第3講

第三講  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

經文: 路加福音 16:19-31

當家父離開世界的時候,所留給我的東西就只有他隨身攜帶的銀包,內有一張身份證,一本親友的通訊錄和廿四元人民幣(因他生前的一段時間在鄉間探親及居住)。父親可說是個窮人,我也不例外,但他留給我的榜樣就是仰望上帝;在困苦艱難的時候,克勤克儉,努力工作。從他身上,我得著很大的屬靈鼓舞。

 

今天經文中的拉撒路,雖已離世多時,但仍然以一個窮人的身份,向在座的弟兄姊妹們發出一個挑戰。他是困苦中的窮人,境況凄涼,但上帝看顧他,讓他進入神的國度,這是個何等寶貴的屬靈教訓;在上帝的國度中,人沒有貧富、男女之別,只要我們相信祂兒子耶穌基督就可進天國,由此可見,神的愛是何等長闊高深。

 

在主耶穌的比喻中,只有財主和拉撒路的比喻述及生前與死後,亦只有它題及主角的名字,因他是個重要的角色,所以給他起名叫拉撒路,就是上帝幫助的意思。在路加福音所述的窮人,是家徒四壁,除了仰望上帝之外,再沒有任何東西叫他可有經濟上的把握。所以這裏所指的窮人,就是兩袖清風,除上帝以外一無所有的人。正因為他一無所有,所以經常受欺凌、遭踐踏,也因著他毫無權力,承受著很多不公平的對待。然而,透過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讓我們看見上帝絕不容許祂眼中看為寶貴的窮人受到別人的踐踏和不公平的對待。整本聖經帶出一個信息:上帝特別顧念這一班兩袖清風、一無所有的人。

 

路加只用了短短三節經文來形容財主與討飯的拉撒路(19-21),財主穿的是名貴的紫色袍和細麻布,天天奢華宴樂;他經常用諸般的美食來娛樂自己、滿足自己。然而,這裏來了一個討飯的乞丐拉撒路,渾身生瘡,被人抬來放在財主的門口,為要得財主桌上掉下來的零碎充飢,並且有狗來舔他的瘡,這是何等大的對比。一個極其富有的財主,專顧自己,完全看不見別人的需要。一個身無長物的拉撒路,天天希求得到財主用來清潔指縫間所棄的麵包屑充飢。故事中唯一對拉撒路流露出同情與眷顧的,反而是一隻狗,那頭狗很友善地舔他的瘡。當我們看見如此一幅圖畫的時候,很不值財主的所作所為,卻十分同情那可憐的拉撒路。

 

聖經並不告訴我們:窮乞丐拉撒路並非因為窮苦而於身故之後可到亞伯拉罕的懷中,財主亦非因著富有而死後落在陰間受苦。因為往後的經文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當一個人仍然有生命氣息的時候,他可以聽先知的教導;對聖經作出一些回應,從而生命得改變,以致死後的處境也改變了。路加透過這比喻,簡單扼要地告訴我們;上帝國度裏有男有女,賢愚富貧、不一而足;神所看重的在乎我們是否相信耶穌基督,成為祂兒女。有錢人並不因其財富而陷在痛苦的陰間,窮苦人亦不因其窮苦而安享亞伯拉罕懷中。不論富者抑或窮人,他們都要對上帝的話作出相同的回應。第廿二節經文給我們一個平衡的描寫,就是無論富者與窮人最終都有同一的經麼:死。然而,經歷這個階段以後,就有明顯的分別,一在陰間裏受苦,一在亞伯拉罕懷裏享平安。

 

在整段經文當中,我們看見一個清晰的主題:財主悔之已晚(23);為何自己在生之時,拉撒路每日在他門前,等待拿麵包碎來充飢,他也好像視而不見一般!實在是太遲了,他連半點機會也沒有了。但願上帝在我們各弟兄姊妹生命裏,讓我們見到應該看見的需要,並作出立時的回應。不要叫我們看見需要卻又全無反應。有一年,我到了泰北的一個山區,探訪一個村落,村內有我們教會的同工在其間工作。我走到一個山頭上,看見一位老人家(如今已回天家去了),他忠心地為主作工,雖然家無恆產,但上帝非常顧念他,讓他滿有作工的果效。我又到過另一村落,那村只有二十多戶人家,其中十多戶人家的男戶主都染上肺癆,不能作工,在家照顧兒童。因此,田間就有不少的太太背著孩子在耕種,於是,我們要設法幫他們,為的要他們看見福音在他們生命裏的見證。所以,每當我們看見別人生命裏有需要,我們切勿硬著心懷說:「以後還有機會!」

 

財主在陰間燒著的火堆裏,望見亞伯拉罕和拉撒路的時候,覺得十分口渴,就喊著說:「我祖亞伯拉罕哪,可憐我罷,打發拉撒路來,用指頭尖蘸點水,涼涼我的舌頭……。」(24-26)。財主若是早看見拉撒路的需要,又作出回應的話,他的生命會有極大的改變。如今到了結局的時候,實在是太遲了,一點機會也沒有了。於是財主又對亞伯拉罕說:「我祖阿,既是這樣,求你打發拉撒路到我父家去,因為我還有五個弟兄,他可以對他們作見證,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27-28)。他這才記起他的兄弟,才想像到其兄弟若對別人的需要沒回應,將來也要受這樣的苦。可惜!為甚麼一切到了已定局的階段才去求變哩!為甚麼他不早些看見生命的結局?

 

弟兄姊妹,在我們的生命裏,有許多錯失了的機會。有時候,我們看見了需要,卻又淹熄了內裏那顆要為上帝擺上的心。亞伯拉罕說:「他們有摩西和先知的話可以聽從,……。」(29-31)。換句話說,他們可以聽經文中摩西的律例和先知的說話,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可以讓他們去回應。他們肯聽的話,必有機會可聽,他們肯回應的話,生命必能得著改變。若他們不願意聽從,就算有人死裏復活到他們那裏去勸說,他們也不會聽從。上帝今日仍然向我們講話,只視乎我們怎樣去聽。今天整段的經文讓我們看見:財主對一切的回應都太遲,我們雖然為他著急,然而機會一去不復返。在我們有生之年,讓我們環顧四周人的需要,看看可以幫上些甚麼忙?不要掩蓋著愛心,埋沒了衝勁,只管踏上和擺上;不然的話,一切也就太遲了。

 

整個比喻一貫的告訴我們:財主不一定下陰間地獄,窮人不一定到先祖的懷中,全視乎我們怎樣回應上帝的話。若比喻的中心點在此,願意今日每一教會,每一信徒,當上帝仍然藉著祂的話向眾人表明心意的時候,能夠努力宣揚天國寶貴的福音,這天國的福音是包羅萬有,不排斥人的,所有的人都可以來領受。在上帝國度裏,我們看見有這麼一位愛我們的神,然而,世人對祂不免存有誤解;就好像我年青的時候,有一次,跑到老虎岩(即今之樂富區)去傳福音,有位潮州人就對我說:「你們的上帝好麻煩,既造了人,又容許他犯罪,去吃那禁果,祂若攔著亞當和夏娃不准吃那禁果、豈非甚麼事都沒有了嗎?更犯不著要耶穌釘身十架來贖人的罪哩!」原來上帝為了愛我們的緣故,就算受世人的批評和誤解也在所不惜。今日,我們所接納、所相信和擁戴的就是這麼樣的一位神。祂願意窮人、富人都回應祂的話,天國裏神所喜悅的兒女都回應祂的話。許多解經家告訴我們:在另一個世界(陰間)裏,人會感受火灼的口渴,他有記憶且富邏輯思考,他目光清晰而敏銳;比起那一言不發安穩在亞伯拉罕懷中的拉撒路,這生前享福的財主,如今所受的痛苦又可向誰伸訴呢?

 

我知道在座之中有很多的年輕人,在公司裏辦事都受過一些冤屈氣,當他們向老闆伸訴的時候,如果得到上司的同情與體諒,憤懣的心也就平復下來。在座當中也有不少的長者,你們的家中也許有婆媳的問題,兒女的問題,這許多的家事可能大部份都不便向他人傾訴、唯有埋藏在心間,思前想後的,倍感凄涼,有何安慰能及上帝對我們保證:祂瞭解、體恤又幫助我們。拉撒路安穩在先祖亞伯拉罕懷中一言不語,似乎他已把自己交託父神手中,完成上帝交付的使命,就安然離世。他對自己窮苦的一生沒有半點怨言,他滿身生瘡,又得不到財主的憐恤和照顧,但卻從沒有向上帝或周圍的人發怨言,從他名字的含義讓我們看見,他雖一無所有,身上長滿膿瘡,懷著希望被帶至財主的門口得餅充飢,竟又在失望中被天使接回亞伯拉罕的懷裏安息。似乎一切臨到他身上的苦難,他找不著適當的言詞去表達,這正如詩人大衛所言:我們若知道這一切都出於神,就默然不語了。保羅也曾說過:一切難處臨到我們,都不會重過主恩典。所有試煉來臨,上帝也必為我們開通出路。我們也必不致被上帝容許的難處,壓得透不過氣來。

 

我們看拉撒路的生命,似是沒有任何的出路,他在生之年並不曾享受過甚麼,在人看來,他的人生似個毫無出路的困局,然而,他去世之後,上帝竟為他預備一個住處──亞伯拉罕的懷中(猶太人的慣語,意指安舒的地方)。在這麼一個平安,無災無難,上帝眷顧的地方,拉撒路默默無聲地享受上帝為他安排的一切。各位弟兄姊妹,不知你有否遇到任何的困難或災難?當苦難臨頭之時,我們首要知道自己並不孤單,上帝瞭解並與我們同在,在難處當中為我們開一條通達的道路,好叫祂的恩典在我們身上完全彰顯出來。拉撒路在亞伯拉罕懷中並無對財主有任何的指責,甚至財主求,差派拉撒路把涼水給他的時候,拉撒路也無意還以顏色,或是把這個生前只管為自己舖排一切而看不他需要的人,痛斥一頓,他只是默默無聲地在亞伯拉罕面前等待判語。世間事,特別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的,大家也許會急不及待的求取判語,但是,求主幫助我們,若我們知道最終審判的,在天國裏為王的,要在祂的計劃裏容許我們經歷困難與苦楚,就讓我們對主說:「上帝把我放在這般難處之中,我絕對相信您有無限恩典,幫扶我,托住我,經過這些困苦。我不祈求您將難處挪開,但求您將屬天的恩典和大信心給我,原來您的恩典大過我所有的難處,求您賜下強大信心,使我得見您用無比大恩環繞我,助我跨越苦境。」

 

弟兄姊妹,原來上帝要在我們生命之中作成奇妙之工;讓我們都有拉撒路的信心、默然不語的倚靠神。又讓我們有信心,知道主在旁賜下恩典力量,支持我們勝過各樣的難處。沒有一個時刻比現今的人更需要上帝所賜的信心,好衝破一切的難關。上帝的旨意總是最美善,祂的恩典總是最美好,縱使我們全然的不明白,但願我們存著信心對主說:「只要出自你的心意,一切於我皆美。」在這天國的比喻裏,上帝對貧窮和富有的人同樣發出一個警告:我們今日有上帝成文的話語作準則,聽道之後應如何回應神的挑戰(29)?耶穌基督出來傳道,宣揚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信福音,是要求所有人對祂所講的信息有回應。願意各人在這天國的行列裏,仰望主的帥領,即或遇到諸般困難依然不計較,仍以足夠的信心支取神的恩典,衝破困難,踏出新路徑。也許有人藉詞:若有人從死裏復活才叫我信服;這與當耶穌時代的人要求看神跡的心態如出一轍。然而,耶穌斥責他們說:除了約拿的時代,這時代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而事實上,耶穌從沒行過一個神蹟叫人相信祂的。耶穌往往藉著一個信息,叫人明白過來信從祂;不是用神蹟迫使人信祂,而是叫人甘心情願的歸服於祂。


講員: 褚永華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