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屆 講道會 第3講

第三講 生命的印證(三)

經文: 馬太福音 5:5

經文: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太五5)

今日講到生命印證的第三步——溫柔的人有福。連著過去兩天訊息來講,好像雨過天晴,有豁然開朗的景象。有人說:今日世界科學雖然已到登峰造極,但人性卻淪於原始的野蠻。弱肉強食,巧取豪奪。溫柔即是軟弱,如何能生存於今世呢?有人以為當日的猶太人,受轄制於羅馬帝國,只好忍氣吞聲。所以耶穌才用這話安慰他們,他們若能委曲求全,就可免罹大禍。耶穌說:「溫柔的人有福了。」雖然現今的世界充滿了邪惡殘暴,正像挪亞,羅得的日子一樣。我們正需要有溫柔的心,面對現實。請留意以下去對溫柔的正確答案。

一、作新造的人

耶穌說:「溫柔的人有福。」是指屬靈方面來說的。「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有了主的生命,就是溫柔的人。有人生下來性情粗暴,易動肝火;逢人要讓他三分,動輒爭至面紅耳赤。有些人在家中做父親恍如法官,威嚴得令人發抖;一進門便鴉鵲無聲,一切以自我為中心。若非神的大能,誰能改變他呢?也有些人是好好先生,一味謙和退讓;與人無干,與世無爭,甚至比牧師的脾氣更好。他還需要重生嗎?但主耶穌對尼哥底母說:「你們必須重生。」像尼哥底母生於聖地,身為猶太人之高尚階級。主耶穌說:「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希奇。」還有一種人涵養功夫做得到家,真是爐火純青,出神入化;正如漢末劉琨,使女捧湯翻污他的朝服,他不但泰然自若,反問女手有無燙傷。宋韓琦夜草文書,使女秉燭侍立。竟燃及公髯,驚懼而走。公止之日:「如今爾當學識如何持燈燭矣,何須走避。」人修養至如此地步,是否可與得救有關?

作神的子民,須有新生命。(結卅六26):「我也要賜給你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裏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肉心。」羅馬書二章末又說:外面作猶太人的不是猶太人,外面肉身的割禮也不是割禮。許多人在教會中,不過是糊塗人;正如某人到佛教辦的學校報名,在表上信仰項內,填上「佛教」;在另一欄問「何時開始?」上「祖傳」。試問信基督可否祖傳?他信父親信的,父親信牧師所信的。進一步問牧師信甚麼?祗有問牧師自己。我們不是這樣,乃是在生命中有得救經歷。不是按著儀文的舊樣,乃照著心靈的新樣。不是藉著傳統、習慣、和宗派主張;乃是在心靈之中有再造的生命。

二、結出屬靈果子

加拉太書提到聖靈所結的九樣果子,第八是「溫柔」,既是聖靈所結的果子,就不在乎人自己的努力。馬可四章28節:「地生五穀,是出於自然的。先發苗、後長穗、再後穗上結成飽滿的子粒。」這是植物正常生長的程序。孟子載:「揠苗助長。」非徒無益反而害,故需往下深深地扎根。詩一3:「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基督徒往不明白這道理,倚靠自己的力量。例如發脾氣,平常小心謹慎,處處留神,倒還應付得來。但遇到突如其來的刺激,就無法控制,以至原形畢露。靠聖靈而結出的果子,不是與自己完全無關。應當順服聖靈的帶領幫助,與聖靈合作。「保守自己常在神的愛中。」(猶21)約書亞領百姓過約但河,吩咐十二支派將十二塊石頭放在河底。表明我們的老我要被埋葬。石頭雖仍存在,但已被深埋於河底,我們也要藏在聖靈裏面,與聖靈合作,就能多結果子。摩西在埃及,見自己弟兄被欺壓,就動手將埃及人打死了以為憑自己的力量可以拯救百姓。卻不料被血氣的行動耽誤了四十年。亞當被造,神吩咐在園中看守修理,故必須與神合作,才能多結聖靈的果子。

在客西馬尼園,主勸勉門徒要儆醒。有人被過犯所勝,應把他挽回過來。保羅說:要彼此勸勉,不可停止聚會。這些都要與神合作,彼此幫助。彼得在五旬節之前,也是憑血氣行事;拔出刀來將大祭司僕人的耳朵削下,但為主所禁止。五旬節聖靈丕降,彼得憑聖靈的大能講道,有三千、五千人歸主;刺透人的心、出於聖靈的工作。神的靈像寶貝放在瓦器裏,就顯出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雷子約翰,被主改變成為愛的使徒;晚年傳講訊息:「小子們,你們要彼此相愛。」這都是聖靈所作的工,故不可消滅聖靈的感動。

「摩西為人謙和,勝過世上眾人。」這是神為他作的見證。因為他將二百萬百姓帶領出來,四十年之久,藉聖靈學習了功課。「不輕易發怒的,勝過勇士;治服己心的,強如取城。」(箴十六32)拿破崙說:「世上有兩種力量,一是刀,一是愛。但愛勝於刀。」

天國之王謙謙和和地騎驢駒子,進入耶路撒冷。主從未動用一一卒,來擴張著祂的國度;但憑著聖靈的大能;仁愛為兵器。祂的境界遍於全地;祂的國度,永無窮盡。

香港與紐約同是地價高貴的地方,因為地少人稠,能擁有一片地皮,就價值不菲了。講到得地之法有二:一是高價收購,二是用武力佔領。耶穌不用這些,給我們另一個得到地之法:「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用溫柔之法可得土地,豈不奇哉?

古籍流傳;老子將死,門人圍侍床前,請留最後訓言。老子張口示眾人,問何所有?徒曰唯舌存焉。老子曰:「齒剛易折,舌柔長存,」印度聖雄甘地,採不抵抗政策,以柔克剛,卒贏得印度獨立自主。參創世記廿六章:以撒住在南地基拉耳,有一口他父親亞伯拉罕所挖的水井,被非利士人塞住了。他又另挖水井。如是者再三忍耐。到一地方又挖一井,敵人他不再為井爭競了。他給那井起名叫利河伯,意思說:「耶和華現在給我們寬闊之地,我們必在這裏昌盛。」這都證明主的說話是確實的,溫柔的人才能領受主的賞賜。

聖經又記載:亞伯拉罕帶同侄兒羅得,離開迦勒底吾珥,進入迦南。後來二人的牛羊財物漸多,亞伯蘭的牧人和羅得的牧人相爭。亞伯蘭就對羅得說:「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你向左,我就向右;你向右,我就向左。」羅得看中了約但河平原,在那裏定居。漸漸挪移帳棚直到所多瑪。所多瑪、蛾摩拉二城,卒為神降火所燬。亞伯拉罕卻得著神應許:「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賜給你和你的後裔,直至永遠。」(創世記十三章)豈不又再證明,承受地土的,是溫柔的人。

文豪托爾斯泰曾講一寓言,他說:人生得地幾何?譬為一個大地主宣告將地廉值售出,祗需付一定額之價值,可得到從日出開始起步,日落跑回原處,所圍住的地。有一個人果然拼命奔跑,擴闊圈子;直至日落時將達終點,但已力盡不支,為免前功盡廢,只有仆身以手觸地終點。自云目的已達,誰料從此長眠不起。海明威以老人與海一書,蜚聲於世。寫一老人在深海捕得大魚,洋洋得意,繫於船邊,力划回程。及至抵步時,大魚祗剩一副骨骼而已。

這兩個故事都叫我們思想,我們在主裏面,得地有多少?你是否追求世界的一切?日光之下轉瞬虛空。約書亞記云:還有多地未得,我們如何?


講員: 史祈生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