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屆 研經會 第6講

第六講  最高的願望 — 認識基督和祂的大能

經文: 腓立比書 3:1-11

在(腓三1-11)的經文中,保羅繼續解釋他生命追求的方向: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現出來。這裏保羅用兩個很強烈的對照,來解釋自己得救前後所追求的方向。在得救前,他是憑自己的功勞、靠行律法而稱義;得救後,他把以前所依靠、甚至誇口的,都當作糞土丟棄了。放下自己,對我們來說是多麼困難;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得著基督。我們不能一邊恃著自己的功勞,一邊找緊主的恩典;否則生命的追求,一定不會有真正的果效。

(一)認識基督

保羅在第10節再次表明生命追求的目的:「使我認識基督,曉得祂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保羅為主工作了三十多年,在未寫腓立比書之前,保羅已在亞洲的西部及歐洲的部份地區建立了許多教會;而且他也完成了哥林多前後書、羅馬書、加拉太書,甚至以弗所書的寫作;保羅寫了這麼多書信,怎能還說要認識基督?難道他是沒有真正認識基督嗎?如果連保羅都說不認識基督,恐怕我們也不敢自稱認識基督了。

其實,「認識」這個字在聖經中有三種不同的用法,每種用法均有不同的意義。或者說藉著不同的「認識」方法可以得到不同的知識。第一種是稱為間接的認識:我們對歷史的知識多是屬於這一類。雖然我們沒有經過歷史事件,但從歷史資料中仍可得到這種知識。第二種是藉著思想而來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很多事情想通了就明白,想不通無論怎樣解釋都不明白。甚麼叫「第四度空間」呢?我們明白單方、立方的樣子,但四次方、五次方......的樣子又是怎樣的呢?這全都是不能想像;也無法經驗到的知識。但假若我們肯動腦筋,仍然可以得到這類知識,聖經中許多神學問題也是屬於這一類。第三類是憑著經驗而來的知識:這種知識只有經驗過才能明白。假如有人從未吃過橙,即使他讀過形容橙味的文章;或者想像其味道是怎樣的,但若不是親自吃過;他仍然還是不知道橙的真正味道。保羅所說的「認識基督」,就是這種的知識和經驗。

保羅過去對主已有第一種的知識:他與主的門徒有很好的交通,甚至有人說他親眼見過主,但不肯相信。保羅也有第二種的知識:他思想過許多神學的問題,也知道很多屬靈的奧秘;明白道成肉身、三位一體、救贖、教會等真理。甚至藉著神的啟示,他也能著書立說。但是,他單有間接,或者想通的知識還是不夠,他還要在生命中親身經驗所認識的主耶穌。經歷祂的大能和大愛,經歷祂的聖潔、無所不在......,「使我認識基督」,就是保羅生命追求的方向。

今天,我們也像保羅一樣追求這種的知識,不單有聽來的、學來的或其他頭腦上的知識和理論;更重要的是在生命中經驗所明白的真理,經歷主耶穌。只有這樣,我們的生命才能在考驗中站立得住;才能面對各種的挑戰。約翰福音第九章記載主耶穌醫好生來瞎眼的人;而法利賽人就要控告祂在安息日治病,但這曾是瞎眼的人卻確信主醫治的大能,認定自己經驗中的知識,而且知識是永遠不會失掉的。因為他在生命中真正經驗了主耶穌,我們要像瞎子一樣追求這樣的知識。單有頭腦的知識是不夠的,甚至因為有些人知道了一些聖經知識,內心反而變得更加剛硬、更加拒絕,知識並不能叫人真正歸回主,只有生命中更深入地經驗主,更真實地追求「認識基督」。

(二)曉得祂復活的大能

保羅不但要追求「認識基督」,更要「曉得祂復活的大能」。這裏指的不是主耶穌從死裏復活的大能;因為這種能力只有在主的身上才能彰顯。我們永遠也沒有資格經歷這種大能;這裏的「大能」乃是指我們在生活中靠主勝過罪惡捆綁的能力。基督若沒有復活,我們就仍在罪裏(林前十五17);但基督復活了,就能幫助我們脫離罪惡的勢力。

基督徒在生活中經常要面對罪惡的挑戰,可惜有的時候,我們在罪惡中失敗了。基督徒信主以後,即使他有脫離罪惡的經驗,享受到罪擔得釋放的喜樂;但罪惡還是常常纏繞著我們,找機會來試探我們,要叫我們在試探中跌倒失敗。

約翰福音第十一章記載主耶穌用超然的能力使拉撒路從死裏復活,當拉撒路自墓中走出來的時候,雖然他有生命,但卻不能生活;因為「手腳裹著布,臉上包著頭巾。」所以耶穌吩咐人說:「解開,叫他走!」(十一44)這是非常生動、強而有力的比喻;當我們信主的一剎那,我們確是有了新的生命,但也許我們仍不能過完全得救的生活;因為還有許多罪惡像裹屍布一樣纏繞著我們。許多人明明知道發脾氣是不對的,但卻被自己的脾氣勝過而大發雷霆,事後當然也感到難過;並立志悔改,結果呢?正如保羅所說的:「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若是靠自己的能力,我們必然發現自己不斷重蹈覆轍,生活在罪惡的捆綁之下。因為我們沒有能力掙脫罪惡的權勢,只有主耶穌復活的大能,砍斷一切纏繞我們的罪惡;拯救我們脫離罪惡的力量,依靠聖靈的能力,就是過得勝生活的秘訣。甚麼時候我們不靠自己的能力而依靠主復活的大能,我們就能得著勝過罪惡的力量,追求聖潔的生活。

(三)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

為甚麼基督徒追求長進,卻反要受苦呢?基本的原因就是當我們追求更深地認識主時,撒但一定會更加厲害地攻擊我們;目的就是要叫我們在軟弱、試探中失敗。因此,我們愈追求長進,撒但的攻擊也愈厲害,我們內心的掙扎也愈大;遇著這種情況,我們不要灰心、難過;因為內心有掙扎就是表示我們生命中有力量要抵擋撒但的攻擊。相反,我們若在試探中失敗而心裏毫無掙扎的話;那麼可能要更加小心,也許我們的生命對撒但來說毫無威脅。牠根本不用來試探、攻擊我們,而我們也感覺不到撒但的試探;又或者我們的生命中已失去抵擋撒但的力量。既然沒有力量,自然也不用掙扎。因此,生命愈長進,生活中可能面對愈大、愈多的掙扎; 所以我們要效法主的受苦心志,經驗祂復活的大能,真正追求更認識主。

另一方面,保羅不僅要與主同受苦,而且還要效法祂的死,這是甚麼意思呢?(約翰福音十二32)記載:「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原來主耶穌受死的目的,就是要把人帶到神面前來;門徒也要效法主這種受死的心志,藉著我們對主的順服,把人帶到主的面前來。

在香港這個時代,我們更多需要藉著順服主的生活,讓人更加認識我們的主。若我們不願意順服主,或者不肯為順服主而付上代價,這是香港教會的悲劇!從 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報考本港神學院的青年人很多,幾乎每一間神學院均有額滿的現象;最近二、三年的報考人數卻顯著下降了。是因為政治的局勢冷卻了我們的事主熱忱?還是前途、環境的不安動搖了我們跟隨主的心志?保羅生命追求的目的,成為我們今天每一個人的挑戰,特別是蒙主呼召的青年人,我們是否願意完全順服神的旨意,在生命中更認識基督;經驗祂復活的大能,勝過罪惡和試探;並效法主受苦、受死的心志,為福音的緣故付上代價,目的就是要把人帶到神面前來。


講員: 鮑會園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