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屆 講道會 第1講

第一講 全能父上帝

經文: 創世記 17:1-27

培靈會簡介

     培靈會是1927年在廣州開始,1928年來到香港,8月舉行。很快就要慶祝一百週年的感恩,培靈會第二屆開會禮,播道會副主席和培靈會的副主席吳子坤牧師在開會禮時說:「基督教來華有120多年了,」相信他也計算馬禮遜來華1807年9月2號來廣州。他說:「所得到的基督徒人數不過是三十多萬,今日中華中華歸主的聲浪每天來到我們的耳朵,各位試想,中華究竟能何時歸主呢?從前120多年有三十多萬人歸主,按照這樣的推算,再過一千二百年就三百多萬人,再過一萬兩千年中華還沒歸主。」


     今年是九十四屆了,我在講道會選擇講使徒信經有三個原因。

     第一,使徒信經是新約教會的信仰基要。

     第二,使徒信經同樣是改教運動的信徒栽培。

     第三,使徒信經可以幫助今天華人教會在信仰上作出深切反省。

使徒信經是信仰共同基礎的扼要

     可能你聽過這樣的傳說:使徒信經是十二使徒在五旬節後遵行主的命令,往普天下傳福音。臨行之前,聖靈感動他們,於是西門彼得就開始開口:「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安德烈就接下去,約翰提到基督被釘,多馬提到基督的復活,一直到馬提亞講到:「我信永生。」這是使徒信經的緣起,當然這是傳說。如果我們有猶太人背景,習慣聽拉比講解聖經,我們就不會誤以為這是歷史事實。

     兩百年前第二世紀末,使徒離開的一百年,教會有文獻記載,水禮時問受洗的信徒:「你信上帝嗎?你信我主耶穌基督嗎?你信聖靈嗎?」因為耶穌吩咐,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而使徒信經的內容就記錄在案。不但如此,十六世紀的馬丁路德教導每個信徒都必須明白三個教導:第一是十誡,第二是主禱文,第三是使徒信經,還有特別為兒童預備的版本。今天我們大部分教會在洗禮前問心事,講得救見證。主觀的經歷固然重要,但客觀的信仰內涵到底是什麼?使徒信經不是包羅萬有,它只是一個方向,一個重點。它給我們基督徒群體一個身份認信。所以我們公開委身在使徒信經的弟兄姐妹,是可以有不同的爭,不一定是異端,更加不要隨便批評他不信。

     譬如我們站在改革運動的神學立場,可以批評、反對、和爭議東正教會的聖畫聖像或天主教會的神修傳統,但這不是跟其他宗教之間的護教和辯論。教會實行主教制、長老制、會友制、還是沒制度;靈恩運動也好,或什麼運動也好,或聖經無誤也好。新約聖經裡,保羅和雅各為了因信稱義的爭論,他們兩人都仍然是教會的領袖。在新約聖經正典裡,一封是保羅書信,另一封是大公書信,不是普通書信或其他書信。所以使徒信經提供給我們的是信仰共同基礎的扼要。

「全能的神」與「全能的父」

     我信上帝,全能的父。使徒信經重要的不是背誦,而是明白。為什麼新約教會用「全能的父」來介紹神呢?我們要回到聖經裡面,創世記十七章就已經提到亞伯蘭九十九歲的時候,耶和華向他顯現,對他說:「我是全能的神。」這是聖經第一次用「全能」去介紹上帝。有什麼重要呢?出埃及記告訴我們「我是耶和華。我從前向亞伯拉罕、以撒、雅各顯現為全能的神;至於我的名耶和華,我未曾讓他們知道。」(出六2) 創世記作者告訴我們,其實一開始創造天地的就是耶和華。

     你說,「使徒信經不是說全能的神,而是全能的父。」,這個「父」的稱呼是從哪裡來的呢?我們翻開以賽亞書六十三和六十四章,「亞伯拉罕雖然不承認我們,以色列也不承認我們,你卻是我們的父。耶和華啊,你是我們的父;」(賽六十三16)「耶和華啊,現在你仍是我們的父!我們是泥,你是陶匠;我們都是你親手所造的。」(賽六十四8)三次稱神為父。這不是先知的禱告,而是回歸耶路撒冷的百姓面對被拆毀的聖殿的時,他們所發出的一個回轉的呼求。

     把創世記和以賽亞書連接起來,除了全能的父上帝,還有亞伯拉罕這個人物。創世記記載神跟亞伯拉罕說話,這裡記載說亞伯拉罕不認識我們。發生什麼事?你明白亡國被擄的慘痛嗎?亞伯拉罕見到被擄回歸的百姓大概也認不出我們是他的子孫,但「耶和華啊,你仍是我們的父!」

     「全能的父」,祂無所不知,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神在以色列的日常生活的歷史當中,在埃及為奴之地,在曠野四十年無水之地,在迦南巴力宗教的安定繁榮的社會,在耶路撒冷的風雲變色當中,在巴比倫河邊哀哭禱告,在書珊皇宮裡,尼希米面對亞達薛西。在波斯,就是今天伊朗這國家,他們重建聖城的時候。

     我們對信仰和對神的認識,不需要透過西方哲學的語言,不是邏輯推理。甚至容我大膽說一句,不是永恆真理的概念。為什麼?聖經權威。聖經沒跟我們討論柏拉圖哲學到今天神學教科書的內容。聖經記載的是上帝在我們中間做了什麼,在歷史當中有血有肉的現實。全能的父,把舊約歷史從亞伯拉罕到被擄回歸。今天我們做神學院和神學教育,可能要悔改。不要先要求華人教會弟兄姐妹先受希臘哲學的割禮。

立永約的上帝

     第二,創世記十七章啟示上帝是全能的神,目的是要跟人立永約,永約的主題在舊約聖經出現了五次。創世記十七章這段經文是第二次,大家都很清楚第一次:洪水諾亞方舟,彩虹為記的用約。來到耶利米書時,:「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耶三十一31)所以新約在舊約的先知書提到了,也不需要等到耶穌在最後晚餐拿起杯,說「我立約的血」。

     全能的父,就是跟人立永約的上帝。上帝信實,守約施慈愛。你說:「以色列是失敗的!」所以我們誤以為舊約就是一部失敗的歷史。是,你看到人的失敗:「亞伯拉罕不再認識我們了!」但以賽亞書六十三章繼續講下去:「耶和華啊,你仍然是我們的父。」人的失敗不是聖經的主旨。聖經給我們看到上帝怎樣在人的失敗當中成就祂的旨意。

     福音是怎樣傳到地級?福音改變了歐洲大陸一千年的歷史,不代表歐洲教會很成熟,我們看到很多問題,譬如十字軍東征,但沒有人能否定福音改變了歐洲文明。今天我們說基督教是洋教,既是事實,也是冤枉。因為耶穌是地道的亞洲人。福音繼續改變了美洲,歐洲,非洲,可不可以改變亞洲呢?來到我們的門口了,我們看到很多攔阻,軟弱和人的失敗,但全能的父將我們的目光眼界帶回到聖經的歷史,從亞伯拉罕一直到回歸重建耶路撒冷。上帝成就奇妙的作為。

為何要讀好舊約聖經

     第三,華人教會信徒如何好好認識神?我們習慣接納的是見證的方式,這是很東方中國人的習慣,我們不喜歡講理論,我也不想跟你回到西方的神學理論,我只問:我們的信仰和認識真神的經歷,是局限在個人的經驗嗎?有人說:「我是大病得到醫治信耶穌。」他出來傳福音就要信徒經過大病然後信耶穌。有同工分享他被聖靈擊倒的經驗,所以他教會所有弟兄姐妹來祈禱會都要有被擊倒的經驗。你看到問題在哪裡了嗎?如果你的經驗那麼絕對,那麼我的經驗呢?誰說你的經驗比我的經驗更接近上帝呢?對,今天我們有很多靈修神學的實踐,幫助我們在繁忙當中安靜下來。聖經提醒我們,如果我們要問經歷,而不是問哲學的大道理,那麼我的個人經歷,還是聖經記載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經歷呢?

     所以我們真的要認真讀好聖經。新約教會是有聖經的,耶穌在祂復活之後向使徒解釋祂所成就的救恩,從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書,還有詩篇。這是舊約聖經。保羅提醒新約教會,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他心中所指的一定是舊約聖經。路德改教高舉聖經的權威,並用信經教導弟兄姐妹,因為信經的每句話都是來自新約教會的聖經。新約的教會,基督的教會,在單單只有舊約聖經的時候,就已經認它為聖經。有約翰福音、路加福音、使徒行傳、保羅書信,但教會從來都沒有只有高舉新約聖經,而放棄舊約聖經。

培靈會的目的

     所以今天我們華人教會真的需要好好反省。不錯,培靈會講道會只有九堂,扣除傳譯的時間,九個小時就剩下六個小時,能說多少?只能提綱挈領,最多好像在超市試吃吃飽了,就失去原本要購買的意思了。港九培靈研經會不是要你吃飽,因為你如果這樣聽飽卻不讀聖經,那麼就適得其反了。你是在培靈會試吃,你覺得好吃,那你會怎樣?培靈會的目的是要指出一個方向,幫助信徒明白聖經,尤其是舊約聖經,是教會的責任。讓每個信徒都認識獨一的真神,不是單單會背誦:「我信上帝,全能的父,」是要明白「全能的父」是要這樣理解的。是從讀創世記一直到三十九卷的舊約,而不是單單在培靈會幾小時來聽的。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說的是教會,不是培靈會。

     一年有五十二堂的主日崇拜,每堂最少講半小時,一共就是是二十六小時,十年就是260個小時。一個弟兄姐妹中學信耶穌,起碼有三十年的時間在教會,三十年的崇拜講道有780個鐘頭。我算你當中有一半講新約,我不提很多教會全部講新約聖經。按照篇幅,五分之一是新約,五分之四是舊約聖經。公道點說,一半一半。你有三十年,四百小時的崇拜講道,一個弟兄姐妹一生坐在你教會聽你講道,你有沒有責任幫助他明白聖經?明白舊約聖經?明白「我信上帝」,那位上帝到底是誰?明白今天的屬靈經驗怎樣跟聖經權威做個比較?你說「我不是牧師傳道,我沒有這個資格,我是執事長老。」你說「我什麼都不是,我只是義工,可以坐下執事會同工會不是討論裝修嗎?」是要討論前面二十年,三十年,怎樣在崇拜幫助弟兄姐妹明白舊約聖經嗎?責無旁貸。

     求主幫助我們,聽道必須行道,相信聖經權威,不是辯論哲學推理,而是怎樣遵行聖經的教導,也不單是道德倫理的訓誨。「我信上帝」,我的上帝不是局限在我的經驗裡的上帝。什麼是上帝真實的作為,是我可以分辨呢?你需要讀聖經,需要明白聖經。上帝的說話清楚記載在舊約聖經,又是橫跨一千年的歷史,非常深入,但又是深入淺出,不是考你上帝是存有(God is Being)。舊約聖經的教導是新約教會的權威,是馬丁路德改教運動的權威,也是今天華人教會實踐的權威嗎?求主幫助我們。培靈研經會,你手上不能沒有聖經,我們不可以自持,驕傲自負。求主幫助我們,預備我們的身心靈,讓神的說話進入我們的生命裡。請同心禱告。


講員: 李思敬牧師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周以心傳道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