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屆 研經會

第三講 人子的耶穌

        第一論 忽略的警告(二章一至四節)(第一次的勸勉)
        一.『所以』所以我們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
        第一章的道理,既已經聽過了,所以我們就當越發鄭重對付這個道理,就是耶穌是神的兒子,超過一切舊約和天使的道理,就是救恩道理。許多人用冷淡輕慢的口,來解釋救恩,真是不應。許多人以冷淡的心靈,來領受這個救道,結果,是與他們沒有益處。我們在這十天當中,天天都聽見真理。若果不是用心靈接受,恐怕反為不美。舊約對鄭重律法的話有說:『你只謹慎慇懃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申四章九節)耶穌勸人鄭重他的教訓有說:『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十三章九節)勉人鄭重聖靈的話又有說:『聖靈向眾教會所說的話,凡有耳的就應當聽!』(啟二章十一節)保羅鄭重他所聽見主的聲音,鄭重他所見的異象,不敢違背,故有這樣偉大的成績。(徒廿六章十九節)所以我們也當越發鄭重所聽見的道理。

        二.『恐怕』恐怕我們隨流失去
        『隨流失去』的原文,在這裏是特別使用的。牠的意思:是如一隻船,沒有槳,也沒有錨;不知不覺的隨水流去,失了牠的所在處。又可以用別個譬喻:如一個缸盛滿了水,缸底有裂痕,不知不覺的一滴滴的漏盡。這隨流失去的光景,真是我們信徒在屬靈事上一個大危害。比方我們熱心愛主,謹守他誡命的人,或熱心作主工的人的失敗,誰個不是由這隨流失去的路上走了去?昔日羅得與亞伯拉罕分離後,也是漸漸的向所多瑪帳幕去了。這個漸漸的方法,是魔鬼常常用來陷害神的兒女。所以有些人,因為免去這個危害,就為自己劃了一度嚴厲的界線,不敢輕忽一步,不敢自寬一點。比方吸煙、喝酒,本與得救的問題無關;但是因為在虔敬上有了缺點,恐怕讓了這一步,第二步也會隨來,漸漸的把虔敬的工作破產了!諸位,我們若不是天天背上這個十字架,恐怕也有會走上了隨流失去的路上,照我的經驗說來,除了祈禱、讀經多與主往來的方法外,還有一個方法可以免得隨流失去的危害。這是什麼呢?就是要作工,不可給心靈休於逸樂。尼希米曾說:『我現在辦理大工,不能下失去』!(尼六章三節)反言之,沒有大工要辦,就必下去。心理如是,靈理如是,物理也如是。帕基尼尼Paginini極擅胡琴(Violin) ,他死了把他的胡琴置於那不勒斯城City of  Naples的博物院的玻璃匣中,不多年前,有人取出奏於意王之前。但近來發現了廢壞的徵象,要設法補救。有人提出意見,把這胡琴每日拿出來奏奏,就可以免牠漸歸朽壞。這個道理,確是很對,英文有句成語:Use or Lose『要實用,否則失用。』聖經說:『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外國有個極著名的琴師,天天皆奏數小時,有人問他說:『你的工夫這樣精巧,為何每天還要實習數小時?』他說:『我若一天不奏,我自己知到我的工夫不對;兩天不奏,我的親友知到我的工夫不對;三天不奏,世界都知到我的工夫不對了!』哦!這個琴師,恐怕上了隨流失去的路上,所以他天天不願意寬恕自己。我們屬靈的工作,也當如此。今日教會向神的信心,大有『隨流失去』的現象了,我們應當小心!


        三.『怎能』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
        
        我們若忽略這麼大的救恩,怎能逃罪呢?這個答題,沒有答案。若必要答,則可說,惟有等待審判,終至沉淪而已。我們要一面戰競,一面歡喜,向神存敬畏感恩之心,來對付祂的大救恩!

 

        第二論 人之較卑於天使(二章五至十八節)
        一. 人類的尊貴(五至十八節)
        這裏的『人』『世人』,或指耶穌而說,然而,也可指得著救恩的人類而說。耶穌既是人子,在這裏可暫且站在人類的地位,所以說:『人』。便把耶穌和世人都包括了(?)。

        1. 神願念他Mindful of him(六節)世人在微小那方面來說,是像水桶的一滴,天平上的微塵。(賽四十章十五節)落在偉大無量的宇宙間,所佔的地位,幾等於零。然而,神卻偏偏要留意、尋找人類,何其幸乎!(路十五章廿節)
    
        2. 神竟眷顧他Aisitest him(六節)(和他交接)昔日神和亞伯拉罕交往,不過是暫時的。至主耶穌來世後,算是永久的居住在人的中間。所以有『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的道理。

        3. 以尊貴賜他為冠(七節)神尊重人,因為人是祂造的。歷來的工作,不過是(為人)而造;全部聖經,不過是神救人的工作。神昔日尊榮亞當,立亞當為萬物之首,今日也尊重我們,其間並沒有經過甚麼猿猴時代。神焉能把尊貴榮耀賜給猴子、烏猿為冠冕!進化論者,在這裏可以悟了。

        4. 叫他管理萬物(七節八節)神治人,人治物,此為最天然的定律。根據這個原理,確定必沒有猿猴進化成人的道理。然而,這裏有一問題:何以萬物不服在他的腳下呢?這是救贖與罪權的時間問題。人自犯罪後,失了征服萬物的權,且被萬物傷害。罪惡的權勢,至今還是存在。但終必有一個時期,達到萬物服在他的腳下的目的,就是主耶穌來世和人偕居的千年平安國的時候。

        二. 人子自卑的工作(九至十八節)
        1. 死的工作(五次說死字)
        (甲)受死(九節)忍受死亡的痛苦,這不獨忍受了肉體的痛苦,而心靈的痛苦,更是難過。因為耶穌的死,是不應當的,不過因為要救人的緣故,就『順服到死』而已。所以他忍受死亡,勝過一切為義而犧牲的人。
        (乙)嘗死味(九節)每個人的死,耶穌都嘗過。這個味道,是怎樣的?我們若死,僅僅嘗了我自己一人肉體的味道而已!而且我們有了得救的恩,都不覺得心靈上有什麼痛苦。耶穌就肉體和心靈,一切死的味道,他都嘗過。唉!他的愛是何等的深!由此,我們想到保羅說:『效法他的死』這句道理,是有什麼意思了!
        (丙)成為肉體(十五節)因為兒女既有血肉的體,所以祂也要有。因為祂要行死的路,所以祂要成為血肉之體,才可以實行死。『道成了肉身』這句話,是耶穌自卑工作的前門,十字架是祂自卑的高峰。『人子』的道理,就是這句話生來的。
        (丁)藉著死勝死(十五節)十字架的工作,不祇代替,謙卑、屈服、賠償,也是得勝征服敗壞者。(創三章十五約)死由罪來,罪由魔來。敗壞魔,就是敗壞死。用什麼方法呢?就是用軟弱的死,而勝強悍的魔。(哥後十三章四節)

        2. 榮耀的工作『因為受死的苦,就得尊貴榮耀為冠冕。』(九節)
        (甲)領許多兒子進入榮耀裏(十節)耶穌稱為神的長子,我們信徒,稱為神的眾兒女。這個道理,把人類抬到極高之處,在父神之家,與耶穌一同得份。就是同苦、同死、同葬、同生、同升天、同榮、同嗣、同王。
        (乙)成了信徒的元帥(十節)我們在基督裏,對世界是一個戰士,有不可見之仇敵,有屬靈的戰具。(弗六章十一至十八節)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元帥;聖靈,是我們的總指揮,而與世界打美好的仗。
        (丙)因受苦得以完全(十節十八節)耶穌受盡諸般試煉痛苦,是要表明是個真完全的人。(本書五章七至九節)
        (丁)使人成聖(十一節)耶穌若沒有把無疵的身體,為人類獻上,以贖人罪,人就斷不能有成聖的地位,不能達到成聖之工。
        (戊)稱人類為弟兄(十一節)也不以為恥,可見他自卑下到這地步。
        (己)釋放怕死的人(十五節)自從我們信耶穌之後,死是不用怕的。這個是世人最難的關頭,我們靠耶穌的救恩,已經預先勝過了。
        (庚)成為忠信慈悲的大祭司(十七十八節)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在凡事上被試煉過,所以能搭救被試煉的人。向神是忠信,向人是慈悲。這兩件資格,真正大祭司所必須有的。我們感謝神,賜我們有這樣的大祭司!
我們讀過九至十八節這一段經文,就可得一個最顯著的教訓,就是先卑後榮,先苦後甘的道理。所以全段的意義,就是卑苦與尊榮。

卑苦 尊榮
因受死 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
因嘗死味 得領許多人進入榮耀
因死過 得作信徒的大元帥
因受苦 得以完全
因受死使人成聖 得和信徒聯合
因自卑稱人為弟兄 得了許多兒子
因受過一切的苦難 得成為忠信慈悲的大祭司
因成為肉身 得敗壞掌死權的魔
因藉著死 得釋放一生怕死的人
因受試煉 得釋放一切被試煉的人

 
      
        諸位!這條先苦後甘的路,我們也一定要走的。父神有兩隻手,(撒上二章六七節)第一隻手:使人死、下陰間、貧窮、卑賤。第二隻手:使人活、上升、富足、高貴。不先受第一隻手的教訓,不能有第二隻手的光榮。耶穌基督,我們的長兄,尚要深深嘗過這個經歷,難道我們跟從他的人,能脫免麼?魔鬼打倒人的方法,正正相反,願我們不要忘記彼得的教訓說:『所以你們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時候,他必叫你們升高』。
(彼前五章六節)


講員: 黃原素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