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屆 研經會 第3講

第三講 愛的恩典

經文: 路加福音 7:36-50

神的話語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神的話語也像一面鏡,不過照鏡的人需有勇氣。今天打開《聖經》,神不單讓我們看見不同人物的見證,但也同時照出我們自己的本相。現在,讓我們透過《路七3650》記載的兩個人物,好像鏡子反照般,讓我們看清自己臉孔的內外模樣。求神賜屬靈智慧、勇氣和信心,好叫我們能以面對個中的真諦。當我看這篇經文之時可說百感交集,首先是莫名其妙。耶穌被人宴請,而祂也難得赴會,豈料酒過三巡,有個女人手拿一玉瓶的香膏要來膏耶穌;正要開始之時,突然感觸,眼淚便流到耶穌的腳上,一時情急,她馬上用自己的頭髮去擦乾,又用香膏膏祂。這女人所作的一切實在令到身為主人家的西門大為不悅。他心想若耶穌是先知的話,必然曉得這女人的出身,為何容讓這風塵女子接近自己呢?耶穌似乎看穿了西門的狐疑,便對他講了一個債主和負債人的故 事。原來有兩個欠債的人,一欠五両,另一欠五十両;兩人都無能力償還債項。按當時法律,只要債主把他們拿去見官,結果就必坐牢,甚或要變賣家產,或把家人賣身為僕婢以作抵償。然而,故事中的債主卻異乎常人,寬免了那二人的債務。耶穌接著反問西門,問他這不再負債的二人,誰對債主有較大的感恩呢?

 

這輕易的問題當然難不倒西門,耶穌於是繼續說,不錯,這個出身寒微,別人瞧不起的女人為何這樣行呢?皆因她得到神開恩憐憫比尋常人更大,耶穌進一步指出以祂作為夫子的身分,當祂入席的時候,西門理應站在門口,與祂親嘴又稱祂為拉比(先生),叫祂得到上賓的款待。然而,西門卻一切從簡,把應有的禮節拋諸腦後;更糟的是,西門連備水供耶穌洗腳都忘卻了。然而,這女人卻用嘴親耶穌的腳,又以眼淚濕耶穌的腳,並用頭髮把腳擦乾。西門接待耶穌雖是出於好意,但主卻指出,祂所受的對待並未足夠;與這女人發自愛和對神的感恩大相徑庭。相信今天在座每一位弟兄姊妹都是神的兒女,每一位都愛神。然而問題是你愛有多少? 你如何向神表達你的愛?西門和這女人就像兩個樣板放在大家面前,他們待神態度互異,反映他們與主的關係也截然不同。弟兄姊妹,你究竟屬前者抑後者呢?或者,讓我們花多少時間去深入瞭解這兩類人所抱的態度為何?又他們與主的關係如何?簡單地說,這女人可稱之為蒙恩者,西門卻可稱之為自義者。在這故事裡,很清楚記述了兩者的分別,對比也極之強烈。

 

蒙恩者感到人生就是恩典;但我們許多時雖在恩中,卻毫無感受。保羅把恩典拿來與工價作對比;恩典就是賜予,工價卻是賺取而來的。恩典是白白得來的,工價卻是勞碌辛勤而得的。蒙恩者必仰賴施恩者,受職者則需靠一己的努力。恩典是不配得的,也非必然的;而工價卻是應得的,必然的。恩典的價值在乎領受者的需要和看法,可能領受者正需要一些微不足道的東西,而其它人卻不以為然。而工價則是顯而易見的,其價值較易衡量。基督教通常以神所賜的為恩典,保羅把耶穌基督的救恩描述如下:「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二89》我們仰賴從神而來的恩典,這恩典是我們不配得的。耶穌說:「祂(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五45》意思是神恩典要臨到那些不配得的人。陽光雨露都是我們所需要的,但都屬其次,人最需要的還是救恩。今天,你、我都領受了這救恩,知否人生就是恩典?

 

自義者的想法卻不是這樣,認為人生的一切不過是他們努力付出的成果。耶穌看著那女人,她到主跟前的表現和態度,充分說明她是個蒙恩者,從神那裡領了豐盛的恩典。而西門就代表著自義者,總覺得人生所有的一切是一己努力得來,所以毋須對其他人有任何表現。

 

蒙恩者既相信一切皆是恩典,很自然便有謙卑的態度。西門懷著自義的心態,即如今天有些信徒誤以為自己與神的關係已經足夠,故也或多或少帶點傲慢。謙卑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認知到許多領受得來的本不配得,也不屬於自己。自義者感覺自我滿足,不再需要仰賴別人。蒙恩者卻常感虧欠,就像耶穌跟前的女人;一方面用香膏膏耶穌,表明她對主的尊重和敬愛;另方面還感到欠了主很大的人情。

 

弟兄姊妹,我們如今很可能也願意付出,但肯施捨不一定出於愛;那女人付出的是一珍貴玉瓶盛載的香膏,裡頭包含著對主無限的敬愛。許多年前,小弟還未神學畢業,就在一所教會裡學習事奉,一日崇拜後,碰到一位協助教會數點獻金的執事,他告訴我該主日收到的獻金都搓作一團,硬幣也是有破損或帶有氣味的,令他難以處理。於是,令我留下一個疑問,為何人要把這些殘缺不全的紙幣或硬幣用來奉獻呢?神不是乞丐,祂無需人施捨,祂需要的是愛。

 

弟兄姊妹,我們到主面前若存著虧欠感,那就不單奉獻些微,就是再多也是不夠。神不需要可憐,我們到祂面前,就好像那女人一樣,縱或得不到世人憐愛, 然而神愛她;她不單止感恩,而且心中對神常感虧欠。倘若耶穌不是這麼坦白,西門還以為自己的表現已經相當令人愜意了,甚至誤以為已厚待了耶穌。弟兄姊妹,你今天到教會聚會,參與事奉,是看在神的情面上麼?有沒有回心想,這是因為神看得起我們。因此,我們不要像西門那樣功利,不要事事錙銖計較。更不要像雅各在伯特利那樣與神討價還價;如果蒙神保守賜福,吃得飽,穿得暖,平安去,平安回;那才以神為他的神。弟兄姊妹,我們信主以後,仍可能有功利的思想,埋怨神說:為何起初信的時候,一帆風順,如今卻每況愈下,人生道路愈走愈窄?為何不愛主的人比我的遭遇還要好?

 

一個蒙恩者絕對不應有上述的心態;因為一切都是神所賜予的,不應以放棄信仰或不參與聚會和事奉來要脅神。人生一切皆是恩典,所有都來自神;蒙恩者常以為虧欠,一有了機會便思報恩。當這女人拿著玉瓶來時,總不免想起自己為著生活出賣肉體,如今得了錢,便又買了香膏來膏耶穌。不錯,一個蒙恩者無時無刻都 在想著報恩這回事;怕的不是吃虧和損失,乃是耶穌拒絕她的好意。所以硬著頭皮也跑到西門的家去表達她對主的感激之情。西門的想法卻不一樣,他十分介意女人的做法;因他心中缺乏愛,且報恩的心又淡薄。他覺不到蒙恩者那種興奮之情;也不明白女人之所以熱淚盈眶,是因為感激流涕。很可惜,西門像一般人那樣,總是得恩而又忘恩。有時人對不起我們,或是自己有錯,我們又將所有的不快諉過於神身上。弟兄姊妹,我們信主以後,曾幾何時,也曾喜樂過;就像耶穌腳前的女人經歷赦罪的平安和喜樂,過著輕鬆愉快的人生。

 

女人和西門的表現有著強烈的對比,但卻交織在我們生命裡;有時著實經歷到神的恩典,有時卻感到恩典離我們很遠。愛其實是重價的恩典,是神付出了代價。你、我日常生活中,有否體會到天天都活在恩典中?能否心存感恩,泰然面對一切地過活?神的恩典夠你用,你願意怎樣待神呢?結束之前,請聽以下一則故事。很多年前,英國有位出色的君主,就是敬虔的維多利亞女皇一世。有一回,聽得牧師傳講主再來的資訊,於是大受感動,心中大悅;便對牧師表示,希望有生之年,在位之日主就再來,那就再好不過了。她之所以如此盼望,是因她切望主再來,那日她便可以把頭上的冠冕卸下,給主戴上。弟兄姊妹,神賜大恩給我們,你以何物獻主?但願你、我都有滿腔感恩之情,一顆知足的心,像女王那樣尊崇我們所信的神。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我們蒙了祢的厚恩,求祢多賜一恩,就是感恩知足的心,願主垂聽禱告。阿們!


講員: 江耀全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