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 奮興會 第2講

第二講 禱告與差傳

經文: 使徒行傳 4:23-31; 馬太福音 9:35-38

全卷使徒行傳強調聖靈的工作,教會藉聖靈的能力把福音傳開。

 

禱告與差傳是分不開的。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一個不禱告的教會,不可能是個差傳的教會,一個懂得禱告的教會,才知道怎樣作差傳的教會;不但可以作,會作,也應該作。

 

安提阿教會設立不久,弟兄姊妹同心合意一齊事奉主,禁食禱告;聽見神的聲音,莊稼的主對教會說,要分派保羅和巴拿巴出去,教會要他們作差傳的工。初期教會差傳工作就由此而開始。

 

福音傳到中國時,特別在近代教會史;百五年前,無論馬禮遜,戴德生,及其他早期的宣教士,福音運動是產生於禱告;當時西方教會開始關心其他地方的許多人。以內地會來講,戴德生和他的同人,恆切禱告,懇切祈求主,要打發24位宣教士到中國內地,每省兩位,邊疆地方也有兩位;雖然人數很少,但內地會工作就由禱告開始了。

 

今天華人教會很關心差傳工作,香港,菲律賓,台灣,新加坡,東南亞一帶甚至北美洲。

 

當我們談及差傳,常把注意力放在錢財上,教會經濟條件許可,就開始差傳工作,沒有著重於禱告;其實,教會有禱告,錢自然不成問題;事實上,工人比錢更為重要。所以主耶穌說,要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求主幫助我們,叫我們的注意力放在主所注意的;主告訴我們「要禱告」!

 

初期教會的榜樣,實在帶給我們很大的幫助,從初期教會看見禱告的重要性。

 

使徒行傳全卷,作者路加至少有卅多次題及教會禱告,不斷題到教會禱告生活,由此可見初期教會重視禱告。使徒時代的教會是個差傳的教會;我們看見禱告與差傳,差傳與禱告。

 

禱告的重要:當時,初期教會面臨分裂,有些寡婦發怨言說:「我們被忽略了,我們這些外地來的猶太僑民,初回到耶路撒冷時,教會關心那些會講本地話的寡婦,講希利尼語的寡婦卻被忽略了。」使徒們發現教會潛伏分裂的危機,所以處事審慎,招聚全會眾,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膳食是不可以的。」這句話是今日許多傳道人所不敢講的;他們忙於東奔西跑,做些不關重要的事;但初期教會要專心以祈禱傳神的道為事。當時使徒不肯撇下禱告,不肯撇下神的道,絕非他們驕傲,沒有憐憫的心,不關心這些被忽略的寡婦,他們感到自己的工作須優先考慮,以專心祈禱傳道為事,其餘的事,可交給忠心事奉的人去作。

 

求主幫助我們看見當時使徒如何重視禱告。

 

當主耶穌升天以後,主和門徒回耶路撒冷,在房裏同心合意恆切禱告。五旬節,彼得講道;許多人覺得扎心,彼得要他們向神悔改認罪,至少有三千人歸主。這些歸主的人,「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二42)不只使徒重視禱告,連剛歸主的三千人也重視禱告。

 

一年來,我在外看見一些新的信息;其實,我相信在座的弟兄姊妹早就看見了。當我思想使徒時代教會的禱告,我讀使徒行傳,發現基督徒有許多名稱,有聖徒,信徒……。初期教會的信徒,也被稱為「求告主名的人。」由此可知他們多麼重視禱告。安提阿地方,一般人稱這些聖徒為基督徒;因他們終日講基督,過基督的生活,四圍的人稱他們基督徒。為何還有人稱他們為求告主名的人呢?豈不是他們常常禱告嗎?不知今天香港一般人如何看我們呢?巴不得戴紹曾和在座各位兄姊都有同樣的稱呼,我們同是一群求告主名的人。

 

初期教會有很多重要的功課,我們需要學習:

 

禱告不受時間限制。他們在任何時間禱告。彼得和約翰,在下午三點鐘上聖殿禱告。哥尼流也是同樣時間禱告;也許這是猶太人的規矩。有一次彼得在約帕地方,肚子餓等吃午餐時,趁機禱告,禱告之中他得到啟示;藉著禱告,福音傳開了。我們又看見教會在夜間禱告。保羅和西拉也在半夜禱告。詩篇112篇作者說:「祂必不叫你的腳搖動,保護你的必不打盹;保護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覺。」早,午,晚,隨時隨地可以禱告;神聽禱告,絕不受時間限制。至於禱告的地點,初期教會在很多不同的地方禱告,在耶路撒冷,在撒瑪利亞,大馬色,該撒利亞,約帕,安提阿,腓立比,各地都是他們禱告之處;有時也在聖殿禱告,但不只限於聖殿。司提反在路上禱告,彼得在屋頂禱告,他們也在河邊,保羅在沙灘,在海島禱告,地方不一;這是當時許多猶太人不明的真理。我們再看司提反在第七章所講的信息,其重要目的,是要他的同胞對真神有正確認識。有人反對司提反說:「你反對我們的聖殿。」司提反開始講的一篇信息釋放了教會,使教會能夠離開耶路撒冷,將福音傳到地極。當時猶太人的宗教以聖殿為中心,認為有聖殿才能敬拜神,才能獻祭禱告;然而司提反對他們說:「你們錯了,神是無所不在的神。」第七章開頭說:榮耀的神,在吾珥地方向亞伯拉罕顯現。不是耶路撒冷,不是在聖殿,乃在吾珥。過段時間,亞伯拉罕到了哈蘭,神再次向他顯現,叫他到迦南,在迦南地,神又向他和他的後裔顯現。在埃及,神向約瑟,向摩西顯現在曠野。(英國人腓立斯寫了本書「你的神太微小了」此書頗有意思)司提反所講的信息,要聽眾領悟他們所知道的神太微小了。我們若明白禱告的真理,就不至有此錯誤觀念。禱告不限定在禮拜堂。家裏,學校,工作場所,渡船中,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禱告;因我們的神是無所不在的。

 

禱告也不受人數限制,或多或少均可。彼得個人禱告,神向他顯現;哥尼流個人禱告,神垂聽,救恩臨到他的家;彼得約翰二人禱告,非常投契;我們看四福音,這二人平時保持競爭的關係,當耶穌復活那天,他倆向著墳墓賽跑,彼得年紀大,跑步慢;但他作事積極,起步卻很快;約翰雖年青卻膽怯,起步蹣跚,但是跑的很快,早抵墓前;不過他膽小不敢擅入墓穴,所以站住,結果還是彼得先進去的。到了使徒行傳,彼得和約翰的關係,不再是賽跑競爭式的了,因有神的愛在他們心裏,聖靈潔淨了他們的心,心地不再狹窄,兩人同心合意上聖殿禱告。(第三章)感謝主!主自己告訴我們;若有兩三個人奉祂的名禱告,祂在我們中間,無論求甚麼,祂都給我們。感謝主!禱告不在於人數多少,一兩個人的禱告神垂聽,福音也被傳開了。

 

有一次我參加九龍一個禱告會,海外基督使團同工費述凱牧師講道,他講個有關禱告的例子;他剛得救那時,無論大小事他都禱告,出門之前,先求問主要他行左或行右,以便向人傳福音。別以為小事主不理會,不,大小事情都可以帶到主面前。

 

在行傳中,一般的事情都有,我們可見到一些代禱的項目。彼得和約翰到了撒瑪利亞,信徒還未受聖靈,需要見証,讓猶太人和全世界的人知道救恩沒有分別;所以彼得禱告,求神賜下聖靈,撒瑪利亞人得到了聖靈。第九章,彼得為病人祈禱。保羅到羅馬去時,船遇破壞,有段時間在海島,他也為病人禱告。再看教會,要分派一些人的工作,為那七人禱告。(六章)他們的選擇出於禱告,這是很重要的。教會選舉,若不出於禱告,常會出問題。安提阿教會要分派人出去,他們的選擇,也產生於禱告。許多的失敗,乃因沒有禱告,後果實不堪設想!保羅設立的教會選立長老,將這些長老,在禱告中交托主,他自己就離開。這是西教士們需要學習的功課:撒手放下、有信心、讓當地的信徒負責自己的工作。保羅這樣做並非靠自己的智慧和自己的斷定;乃是出於禱告,把教會長老交托所信的主。

 

教會的祈求,分很多方面,有時需要神的帶領往何處去。第四章,他們面對眾多仇敵;但他們並非禱告求主使他們脫離仇敵,而是求主賜給膽量,放膽向仇敵傳福音。

 

禱告的內容廣泛,請問:各位弟兄姊妹的禱告,到底多廣?範圍多大?我發現很多人的禱告,首先為自己的需要,路途通順時不禱告,有困難時才禱告。初期教會的信徒,被稱為求告主名的人;無論得意與否,工作得力與否,他們都禱告,且禱告的內容很廣。

 

求主教導我們如何禱告!

 

請看行傳中三個實例:

 

第一是彼得,約翰和他們同人的禱告,第四章是行傳記載中最長的禱告;其實,我們覺得並不長;可是神聽禱告不在乎長短。我相信行傳中他們恆切的禱告必定很長的,不過禱詞無記載。他們禱告開頭就說:「主啊!」英文翻本為「掌全權的主」這樣禱告的開始是我最喜歡聽的。他們面對希律王和許多官長和凱撒,都是大有權威者;但是他們禱告的對象是坐在寶座上的主,有權柄有主權的主,他們不注目希律和凱撒,他們只看見創造天地偉大的主,全世界全宇宙是祂創造的。他們講及主永恒的計劃,早在大衛時主曾說過,會有人起來反對受膏者-我們的救贖主,現在事情竟然發生了,他們受了有地位的人恐嚇,不可奉耶穌的名傳福音。面臨這樣的危險,他們禱告求主賜予膽量並求神蹟奇事隨著他們的工作;因為猶太人被說服需要看見神蹟奇事。感謝主!巴不得今天我們也有這樣的禱告,華人教會有這樣的禱告做差傳的工作;震動香港,新加坡,台灣和東南亞。現在已經有很多弟兄姊妹在中國禱告,已有神蹟奇事隨著他們。禱告得到膽量,放膽傳福音,得到聖靈的充滿;我們該注意聖靈充滿的表現,藉著聖靈的能力,使福音更廣傳,不是為顯耀自己,讓人看見自己所得的恩賜;乃要高舉耶穌,放膽傳福音。

 

因時間關係,我們簡率來講。第十和十一章是很長的記載,請各位注意彼得,暫時不談哥尼流,雖然他禱告,他被稱為福音的對象;但福音使者是彼得,他這次的禱告產生了差傳的異象;為了順服,他違背他的傳統,違背了他的背景,違背了他從小所接受的風俗習慣;所以當差傳異象臨到彼得,第十章說:彼得「心裏正在猜疑。」彼得有所顧慮。有時受了神的啟示,不一定即時瞭解,可能神要我們作從未作過的事,是自己覺得無辦法作到的事,可能是引人誤會的事,是別人所不諒解的事。彼得繼續思想,繼續禱告,神的命令臨到他身上,說:「有三個人來找你,起來!下去!和他們同往,不要疑惑,因為是我差他們來的。」彼得順服,到了哥尼流的家,他得到新啟示,他明白了凡求告主名的人都可以得救。」神愛猶太人,也愛其他的人。彼得本不明白這真理;但是他禱告,差傳的異象就臨到他身上。

 

對華人教會超越文化差傳的工作,可能我們不容易了解,也不容易參與;以為向自己同胞傳福音已經夠了,全世界華人佔1/4,自顧不暇,還要向非華人傳福音,作超越文化的工作。可是,如果神揀選我們,如同揀選彼得,到哥尼流的家向非猶太人傳福音,我們肯去嗎?昨晚曾題起伍弟兄,他從香港到泰國,並非向華僑傳福音;因為神感動他的心,他想到香港有許多教會,聽福音的機會很多;而泰國許多鄉村,連一個教會都沒有,他說:「神要我去,我必須去。」

 

第十一章,我們看見彼得傳遞異象,非常寶貴!當時了不起的彼得被耶路撒冷領袖召來,查問為何進入外邦人的家?若是五旬節前的老彼得,一定拍案厲聲地說:「你們不知我是教會的柱石嗎?難道還懷疑我嗎?我要做就做,要去就去,不必問為甚麼。」但是彼得那時卻謙卑回答,按著神的帶領把事情次序講解,這是彼得平時難以做到的;他平日做事沒條理。他們起初不贊成彼得所為,並加以批評。彼得有條有理講解神的帶領,說:「神的帶領產生於禱告,哥尼流也禱告;我到那裏一開講,聖靈便降在他們身上,正如降在我們身上一樣;可見我的禱告,不是亂想,我的感動,是神的帶領。」彼得解釋之後,他們閉口不言。感謝主!他們不再批評,問題解決了,而且他們歸榮耀與神。

 

巴不得現今的教會,學習初期教會,可以減少許多的批評。

 

福音要傳進歐洲(十六章)保羅到了歐洲,到一個禱告的地方。從差傳策略看來,保羅差傳的對象,是些懂得禱告的人,他們未信耶穌之前,就懂得向真神禱告,保羅覺得這些人,心已有預備,所以就帶領他們認識耶穌。

 

請各位注意!保羅的觀念和今天許多基督徒的觀念大不相同,許多人以為道道通羅馬,只要信教,不論信何教,誠實你所信的教便可。

 

保羅到歐洲放膽向那些已懂禱告的人,傳耶穌基督的福音。聖經說:「主開導呂底亞的心,使他放下成見,接受耶穌,他和他全家都歸主。」我覺得保羅很有智慧,當時如果他沒有離開,很可能教會分裂;保羅在禱告的地方也沒另設團體,他繼續在禱告的地方,那時正有傳福音的機會,也有幫助他人的機會。第三章記載約翰和彼得進聖殿禱告時,幫助一個瘸腿的;同時保羅到禱告的地方途中,幫助一個被鬼附的女孩子;她很可憐,不自由;人利用她賺錢,她每天跟在保羅後面叫喊。有一天,保羅轉身,奉耶穌的名吩咐鬼離開,使她得釋放,得自由。

 

第十六章,還有一次的禱告,保羅和西拉被下監,他們挨打,全身痛苦,在黑暗潮濕的羅馬監牢中,半夜高歌禱告。

 

弟兄姊妹!求主給我們有新的看見,教會的差傳產生於禱告。初期教會如此,今日教會也要如此。


講員: 戴紹曾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