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 奮興會 第3講

第三講 神的話與差傳

當福音傳入中國時,在一八○七年,馬禮遜離開英國到中國;可以說,他的工作是以聖經為基礎。他自己沒有設立很多的教會,也沒有帶領很多人信耶穌;可是他一到廣州,即開始把聖經翻成中文,經許多困難。十二年之久才把新舊約全書譯成中文。欲知詳情請參閱「聖經與中華」該書寫馬禮遜如何學習華語。當時,外人學華語實在不容易;因清廷不准中國人教授外國人。據說馬禮遜的老師不是基督徒,他身藏毒藥,一旦被清廷發覺,擬服毒自盡。學習語言,如此困難!那時香港一帶地方,天主教極力反對馬禮遜,不容他留在澳門。印刷方面,從前均用木刻字排版,在華南都有白蟻為患,刻成的字版常被白蟻毀壞。東印度公司也非常反對馬禮遜的工作,他要離開英國時,該公司不讓他搭他們的船;所以他只好搭比荷輪船,先到美國而後轉到中國。有人問馬禮遜:「你到中國作甚麼?」他答:「傳福音」。那人說:「你以為像你這麼年青的人,能夠影響古老的國家嗎?」他說:「我不能,神能。」神藉著自己的話,影響了那時的中國人。今晚我們在此舉行培靈會是怎樣開始的呢?乃在百七十多年前,有個英國青年馬禮遜到中國,學習中文,把聖經譯成我們的語言。感謝主!是由聖經起首的。

 

如今在許多宣教工作上,仍然是如此;數月前我在泰國北部,住在同工家裏幾天,在少數民族中間,看見不少同工正作翻譯工作。如今海外使團一些同工也進行翻譯聖經的工作;因為還有些地方的人,沒有自己的聖經。在中國也有許多弟兄姊妹渴慕神的話,去年我在中國,曾看見他們的手抄本;因為在某時期,聖經都被焚毀了。有一個愛主的老弟兄,他家曾遭三次搜索,為的是找聖經焚燒。到了一九七八年,聖經在中國極其缺少,倖存一本,大家便借用抄錄,有一位弟兄用了五年時間,把全部聖經抄了兩次。未知在座弟兄姊妹,愛慕主的話的程度如何?也許家中有聖經多本,卻很少打開,真是可憐!飽經風雨的教會,弟兄姊妹懂得聖經的寶貴;在自己生活中,福音工作上,神的話多麼重要。

 

聖經是神的話和差傳工作是不能分開的。讓我們看初期教會,神的話扮演甚麼角色?當時聖經,不比現在方便,大部份用口傳;在一些會堂中的領會者可能有古卷,每逢安息日應用;一般家庭極少有,幾乎沒有。保羅給提摩太寫信,吩咐他把那些古卷帶來;是否聖經,不得而知,但很可能是聖經。

 

我們讀行傳,全書不斷題到神的話,神的道,聖經。逐字引用舊約經文,至少有廿五次以上題舊約所發生的事。不計其數次題神的話。當時使徒們對於神的話,其態度值得今日傳道人,宣教士,事奉主的弟兄姊妹所注意的。

 

第六章載,教會面臨分裂,有些寡婦發怨言;使徒們極關心此事,立刻召集全會眾,說:「我們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原是不合宜的。」這裏潛伏一種危險,教會有屬靈的供應和物質的供應,彼此攻擊,兩方面都要做;寡婦被忽略,眾弟兄姊妹也需要神的話,二者不可兼,到底熟輕熟重?使徒站穩立場,說:「我們不能撇下神的道,我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這話極其寶貴!可見他們對神的話何等看重。結果「神的道興旺起來。」(7)因為使徒們不肯撇下神的道,不肯輕易將神的話交給別人,他們守著本位,遵行耶穌的吩咐。

 

有時我想,今天神的話不能興旺起來,是否在香港在台灣在華人教會中,專心祈禱以神的道為事的人沒有這樣做呢?也許有人要說,保羅也是帶職事奉的;不過,那是不得已的。第十八章載,保羅在哥林多織造帳棚;因為當時哥林多教會不明奉獻的真理;加以有些所謂「走江湖」之輩,滲雜教會中。保羅要弟兄姊妹認清他傳福音非為錢,乃為搶救失落的靈魂。第十八章題保羅在哥林多時織造帳棚,當西拉和提摩太來的時候,他立刻放下工作,專心傳道。

 

感謝主!我們看見使徒們的見證,他們重視神的話;偉大的宣教師保羅,也同樣重視神的話,初期教會對神的話何等重視!

 

初期教會有一個稱呼「求告主名的人」,由此可知使徒時代的教會,是個禱告的教會。另有一個稱呼「信奉這道的人,」「這道」就是神的道。馬丁路德時代,高舉神的話,以神的話為信仰生活之準則。各位青年基督徒!不應有雙重標準;在教會做個規矩的基督徒;進入學校,踏入社會,接受社會道德觀,接受社會論理觀;成了個兩面的人。使徒時代的基督徒被稱為「信奉這道的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進行神的道,以身作則,到處將神的話活出來。在行傳中,每題大衛的話必題明乃由聖靈感動而說。題摩西說的話,乃由神的靈感動而說。他們認識神的話,不是傳統,不是哲學,乃是神的道聖靈感動人,真理來自神。

 

初期教會引用神的話有多方面;不過,我們著重差傳方面,餘者略為一題。

 

初期教會的禱告,他們常引用聖經的話。在第四章26節,他們提醒神,早日大衛說:「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禱告的人對主說:「現在這事已經應驗,且發生在我們中間。」摩西禱告向主講話之時,他提醒主說「主啊!祢是信實的,祢以往怎樣說,現在要怎樣作。」我們敢不敢向主這樣禱告呢?我們應當抓住主的應許向主禱告。

 

第二方面,我們特別注意他們傳福音,講道時怎樣應用神的話。行傳中至少有廿四篇講章,九章是保羅講的,十章是彼得講的;還有司堤反講的,也有其他的人講的。他們講時善用神的話,結束時總有個目標;不單講些舊約聖經故事,不只敘述舊約歷史;無論保羅或彼得,都有個共同目的,吩咐聽眾要悔改接受耶穌為救主,罪才能得赦免。傳道並非講完故事就算了,他們講道過程中,有時題神的話,講一些預言;且說:「看哪!舊約的預言現已應驗了,從這樣的神跡可以看見神的作為,看見神的偉大。」

 

王明道先生曾說:「以色列復國帶給我極大的鼓勵;因為神早在祂的話語中,應許了這事。亡國千多年的國家竟在一九四八年復國,完全照著神的應許。在我受逼迫時,經重大考驗時;神應許的應驗,堅固了我的信心。」

 

聖靈降臨,當時許多人都不明白。彼得告訴他們,這是約珥所應許的,末世時有此現象。主耶穌的死,許多人不明白他們的彌賽亞要受苦,受死,復活。彼得和保羅把聖經的預言,讓聽眾明白,相信這位死而復活的耶穌。他們常用聖經預言證明神的大作為。彼得說:主耶穌升天坐在神的右邊,大衛所講的話現在應驗了。耶穌基督是主乃根據大衛講的。神對亞伯拉罕應許要賜福給他,萬人也要因他蒙福。(創十一,十二)神召亞伯拉罕出來,應許要賜福他。也許我們想到流奶與蜜之地,就是那時神所應許給他的福。我們也想到猶太人很會賺錢,是否這福呢?彼得解釋,說明都不是這兩方面,乃是罪得赦免的,這福先臨到猶太人;其含意很寶貴,不只臨到猶太人,而且先臨到猶太人──當時代住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另有一個含意,這福份也要臨到凡求告主名的人必然得救;我們也可享受神應許亞伯拉罕的福。

 

司提反引用聖經時,不大講到預言,他好像個歷史家,他講的是一篇歷史,目的要聽眾明白,真正敬拜神的意義,明白聖殿是甚麼;所以他講解一段很長的歷史,以證明兩件事:

 

第一,神是無所不在的神。

 

第二:從舊約歷史看見,總有人硬心抗拒神,神興起的先知,許多人不接受,拒絕他們,殺害他們;到了今天,仍有人拒絕耶穌。司提反講歷史,目的乃高舉耶穌,勸聽眾接受耶穌,不要硬著心拒絕耶穌,免得神的刑罰臨到。

 

腓利受感動,走過去和埃提阿伯太監談話,他正讀以賽亞書不懂得解,就問腓利。腓利藉著該段經文向他傳講耶穌,從神的話介紹耶穌。結果,這北非人聽了福音,接受了耶穌。類似之例實在很多。

 

弟兄姊妹!用神的話要有智慧,尤其在差傳工作上,濫用神的話,不能感動人;因所用的方法,不符合聽眾需要。

 

上列數例是使徒向猶太人傳道,他們講舊約,講經文使聽眾明白。當使徒向外邦人傳福音時,他們引用神的話就不同了,可能不是逐字引用,保羅工作上有實例:他在安提阿會堂講道(十三章)開始時對猶太人說:「以色列人和一切敬畏神的人。」由此可見聽眾有兩種人。行傳中曾數次介紹「敬畏神的人」,好像哥尼流,呂底亞,他們原非猶太人,亦非以色列人,他們開始接受猶太教的影響,叫做敬畏神的人,他們的背景不同,可是稍為接觸舊約經文。十三章保羅講道,顯然是對一些懂得聖經的人,因他不斷引用聖經。如果我們再往下看,十六,十七章保羅在歐洲,腓立比,帖撒羅尼迦,庇利亞;特別在雅典,他講道用詞不同。向猶太人他不斷引用聖經;對那些不明聖經,從未接觸聖經的人,他很少引用聖經的話。

 

我們應該學習,有時不是不用聖經,而是用的方法要特別小心,要按照聽眾的背景和理解力引用。

 

今日華人教會對福音與文化一事,有很大興趣;不久之前,在星加坡召開第二屆華福會題及此事,有些人要進行研究福音與文化的關係,這是值得做的;可能一百五十年前許多地方因西教士對中國文化不夠了解,福音傳開,要求加上和減少一些,必要和不必的東西;所以研究這問題,使我們在差傳工作上,更有效地傳福音;不過,有句話要題醒大家:當進行時,對神的話夠不夠熟悉?台灣有位很愛主的弟兄寫了本書,他的背景相當不錯,讀大學時研究文學;但是對神的話不夠清楚,對解釋孔子思想也許他是權威;可是解釋聖經,或兩者參在一起時,卻有點危險。我常勸這位弟兄早日進神學院,然後寫這本書,可以寫得更好,可能對教會貢獻更大。

 

教導工作和差傳工作是分不開的,使徒時代的教會非常重視教導神的話;剛得救者,不論在耶路撒冷,安提阿,哥林多,如果不教導,他們怎能站穩?怎能以神的話為生活基礎呢?五旬節三千人歸主,五章42節有同樣記載他們如何專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巴拿巴和保羅在安提阿,重視差傳工作的教會,在教會未開始差傳工作,先有系統的教導,使信徒和聖徒們站穩在神的話語上。這教會也成為差派工人的教會。

 

華人教會需要注意訓練教導的工作,特別是聖經的教導。我們的主日講壇,是有計劃的或是臨時的感動而講呢?我們可以在講台上供應弟兄姊妹各方面的需要。基督徒有種觀念,覺得臨時的感動較為準確,長期的計劃乃出於人。我覺得很奇怪,為何長期計劃不能出於神呢?為何臨時感動才算是神的感動呢?摩西在山上四十晝夜,神把會幕藍圖告訴他,神把十條誡命的律法告訴他;也是經過了很長的時間。神是有計劃的神。教會當有計劃教導聖徒。我覺得主日學是個很好下手的地方,藉此可對全教會進行教導工作。以往我們對主日學抱著狹窄的觀念;很多教會以為主日學是兒童主日學,所以成年人和老年人都沒參加。近數年來,漸漸有些教會改變了,許多教會的主日學是為全教會預備的,各等年齡都有自己的班,按照程度,按照生活需要,有系統查考聖經。

 

數年前,張明哲博士寫「傷亡率」一書,題及青年,特別是學生工作。有的青年讀大學時信耶穌,離了大學進入社會謀事,結婚,難免遇見新考驗。張博士說:按統計,過了十年,本來愛主的青年,有百分九十與教會脫節。真是可怕的現象!我相信有很多原因,暫不分析;但是我覺得如果華人教會,給廿五至卅五歲的青年,在教會有系統查考聖經的機會,大可減少可怕的傷亡率;因為這段時間,是青年遇考驗最厲害的時候,最迫切需要神道的時候;如果教會有他們的查經班,亦即他們的主日學班。年齡差不多的青年剛踏入社會,他們可以一同根據聖經,討論家庭問題,社會問題,道德問題,和個人工作上遭遇的困難,遵照聖經神的話的教導。

 

如果教會的主日學,不單為小朋友,也是為全教會;我相信神要大大賜福與教會,神的道要興旺起來,福音要傳開,不只在香港;我們將看見差傳的工作進行。

 

願主賜福祂自己的話語。


講員: 戴紹曾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