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屆 奮興會 第4講

第四講 基督徒與差傳

經文: 使徒行傳 8:1-8

宣教士包括哪些人?誰是被差派的人?參與差傳工作的是哪些基督徒?可能有人馬上回答:初期教會所差派的是使徒。耶穌揀選了十二個門徒和接續他們工作的人。可是,我們看使徒行傳,發現參與差傳工作的,不只那十二個門徒;司提反,腓利,巴拿巴,保羅,西拉,提摩太,他們都參與差傳工作。

 

差傳人選不能限定狹窄。基督耶穌打發門徒時,馬太廿八章最後幾節經文,耶穌對門徒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這是工作的目標。接著,主耶穌又對門徒說:「凡我所吩咐你們的,(包括「你們要去」這個命令)你們都要教導他們遵守。」所以,這些要聽福音,要接受耶穌基督的人,從使徒領受耶穌基督給他們的使命─差派的使命,使萬民作門徒的使命。這使命不只是給那十二位門徒;因著他們的見證而成為門徒的基督徒,也要遵守這吩咐;可以說十二位門徒是代表所有的門徒,他們代表全教會;主怎樣吩咐他們,也就是怎樣吩咐我們。使萬民作耶穌基督的門徒,是所有門徒的責任,是全教會的責任,每個基督徒都有責任。這是我們必須明白的事實。

 

第二問題是工作地區的問題。到底工場多廣?第一章8節,耶穌對門徒說:「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由此可知,工作範圍何等廣泛。

 

這幾個晚上,我們已漸漸看見,神如何開導門徒的心;特別是彼得,他本不明白這真理,他還不知道福音要傳到地極;雖然耶穌在四福音已有這樣的命令,在行傳一章也有同樣的命令;可是彼得不完全明白。到了第二章,聖靈已降臨在教會,彼得向他們解釋,這是約珥所應許的,是舊約的應許。舊約時代,先知已有這樣的看見。早在約珥先知時,神藉祂的僕人,已經把工作範圍題出「我要將我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不只猶太人,也包括希利尼人,並包括全世界各國的人。到了第二章,五旬節彼得講道時說:「凡求告主名的人,都必得救。」當時彼得用「凡」和「都」字,他自己不知道範圍到底多廣;他以為凡猶太人,凡是自己的同胞都包括於這範圍內。到了第十章,彼得才醒悟「說……我真看出……原來各國……都為主所悅納。祂是萬有的主……祂是一切的主宰,是世上所有的人的主。」(34-36)「凡信祂的人……聖靈降在一切聽道的人身上。」(43-44)由此,我們看到,神如何帶領彼得一步步明白這個真理。我想彼得的反應和我們的反應是一樣的,首先關心自己的人。

 

舊約聖經有個不遵命的宣教士約拿,神吩咐他往西到尼尼微城,他偏偏往東到他施;因為他不喜歡尼尼微城的人脫離神的忿怒,不願他們得救。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基督徒,我們這些作門徒的,已經領受主賜的福份;主的恩典在我們身上是那麼豐富,我們的責任如何?

 

在華福會議,兄弟代表基督使團,有機會發言,我把心裏負擔告訴大家,也向華人教會提出挑戰。我特別提及日本;其實,華人感到向日本傳福音是件難事,因半世紀之前,日本在中國及東南亞一帶的行為,於日本手下受害的華人實在很多;且人們都認為日本是個工業發達,教育程度很高的國家;各方面及生活條件都很不錯,毫無想到他們是傳福音的對象。可是,以日本人口而言,是世界第六大國,亟需福音。基督福音使團,單在日本,就需要廿五位同工。我們向主禱告,是否在廿五位新同工之中,差派14位男同工。感謝主!香港差派的宣教士已有蘇恩覺姊妹代表,她在日本北海道忠心傳主福音。但是,那邊的需要很大,那裏的人極其需要耶穌基督的福音。誰肯關心呢?

 

我們又想到菲律賓,也許認為這是個天主教國家;其實,在南島很多回教徒;許多部落根本沒有福音。海外基督使團只有一位女同工在那邊。弟兄在哪裏?還有哪些人可去協助呢?須要把聖經翻譯成當地的話,在少數民族之中,須要設立教會,需要新的同工。

 

至於泰國,人口有四千六百多萬,福音在泰國已有百五年;然而信主的人,不到十萬。感謝主!從香港已有些代表到泰國,有的向華人傳福音,有的向難民傳福音,有的開始做超越文化的差傳工作。

 

上述三個國家,不過是代表東亞的需要。到底福音範圍多廣呢?使徒行傳告訴我們:「要往普天下去。」巴不得主開導我們的心胸,把世界放在我們心裏;使我們以基督的心為心,以耶穌基督的事為念。

 

差傳使命的範圍(八1-8,十一19-21,十三1-3)人才方面包括全教會。工作地區方面包括全世界。

 

有三種不同的宣教士,(關於這方面,我得到菲律賓青年工作副總幹事瑪嘉烈之助)。

 

第一,守本位者。當逼迫臨到教會,基督徒四散,大部份不能留在耶路撒冷;惟有使徒們留下來,我想他們絕非避免逼迫。路加敘述這段歷史說:「掃羅卻殘害教會,進各人的家,拉著男女下在監裏。」(八3)這是當時耶路撒冷的情形。(二十六10-11)告訴我們,留在耶路撒冷是不能避免逼迫的;但是這些使徒,因帶著使命,所以留下來,他們要專心以祈禱傳道為事,他們覺得留在耶路撒冷是他們的本分;雖然面臨危險,仍持守本位。

 

抗戰時期,神帶領家父留在中國;我相信那時他作此決定是很難的。本來他決定把全家從日本佔領區帶去美國;因他的工作既不能進行,孩子們也有危險,為父母者自然會這樣做;可是家父禱告,我相信是聖靈感動他,他改變原意;家父母到了西北去,在那裏繼續傳福音,設立聖經學校,訓練同工。孩子們都留在山東。感謝主!去年我回去,有機會看見我父母的許多同工,他們有不少的學生就在那時得救。神的美意,當時讓我父母決定不離開本位,願意冒著危險繼續工作。到了去年,我才明白為何那時父母撇下孩子們,五年多不相見,因為神要拯救一些人。我也看見我父母的同工們,卅多年來忠心為主而活,忠心為主作見證;是否當時受訓練,更清楚認識主的話。宣教士持守本位是不易的,相信在一九四九年,有千千萬萬基督徒,尤其是傳道人,都考慮離開中國,等平靜下來,再回到自己的地方;可是經過禱告,決定不能離開,就忠心留下來帶領神的教會。我聽過一個見證:當一九七五年越南將變色時,有位牧師,該宗派的教會派他去美進修;那時留在越南相當危險。有人問他「你是否離開?」他說:「牧者離開,神的群羊怎麼辦呢?」就在那年四月,西貢淪陷了。他留在本位,持守本位。

 

我們可以說,那些使徒就是宣教士,在聖靈帶領之下,忠心守住神給他們的使命;面對危險,靠著聖靈,不懼怕,他們成了中流砥柱。這種宣教士所接受的使命最難。

 

第二,隨走隨傳者。這是主自己吩咐門徒的。當逼迫臨到,這班人覺得不能留在耶路撒冷,不得不離鄉別井;逼迫並沒攔阻他們傳福音,雖無家可歸,但耶穌基督的福音一定要傳。所以他們隨走隨傳。路加敘述一些被聖靈充滿的人,他常說:「他們放膽傳講神的話。」

 

例如腓利,是個隨走隨傳者,他本非十二門徒之一;當教會面臨分裂之時,教會選出七位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有智慧的人,其中有腓利,他有好見證,有能力地為主作見證。到了廿一章8節,路加稱他為「傳福音的腓利」,(英文稱為佈道家)他有力地傳福音,他的見證從他的家開始。聖經記載,腓利有四個女兒,都有好的見證,都說預言,都能傳講神的話。我相信她們的父母影響力很大。這位傳福音的腓利,絕非逃脫不負家庭責任;他傳福音乃基於他的家庭先有好見證,然後他出去傳福音。本來教會選他管理飯食,因為使徒們曾說,「撇下神的道去管理飯食,是不應該的。」腓利是位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的,讓他管理飯食,未免大材小用;但是腓利在耶路撒冷時,持守本位,忠心管理飯食。我們在小事上忠心事奉主,在大事上主也要用我們。

 

各位青年,萬勿想在教會中,一躍登天,應一步步事奉主;在微不顯眼的小事上忠心,必有機會在大事上事奉主。如果在小事上不肯忍耐忠心事奉,恐怕有一天在大事上會挫敗。你看!忠心管理飯食的腓利,當逼迫臨到時,他離開耶路撒冷到撒瑪利亞。該地的人一向不歡迎猶太人,照樣,猶太人也不喜歡撒瑪利亞人,他們彼此鄙視如犬,他們之間的仇恨很深。門徒曾到過撒瑪利亞,看見該地的人硬著心,不接受耶穌;就對耶穌說:「你要我們禱告,求父降下火來,燒滅他們嗎?」彼得這樣的態度當然不對,耶穌嚴嚴責備他。腓利雖然無家可歸,他來到撒瑪利亞;放膽為耶穌作見證,帶領多人歸主。後來他從北方到南方,從都市到僻壤,在曠野向那位太監埃提阿伯傳福音。他對於主的帶領,有敏銳的反應;主叫他北上,叫他南下,他都聽從。雖然歷史對這事記載不詳;但今日在埃及阿比西尼亞的科普特教,是否當時因埃提阿伯太監一人接受耶穌的緣故,有人說很有密切關係。是否腓利隨走隨傳,在撒瑪利亞,在曠野地方影響了北非。

 

此次在華福會,有幾位講員特別強調一件事,我也起了共鳴。鮑會園院長題及基督徒為主作見證。唐崇榮弟兄題到今日許多基督徒無動於衷,在日常生活中為主作見證。正在那段時間,我有很特別的經歷。華福會之前,有一晚我剛從海外回來,約有六週時間在外奔跑,到了新加坡已相當累,理應多事休息;可是過了兩天,我必須到西馬;因海外基督使團的學校在那裏,該校是從前山東煙台學校的後代。名叫曲阜學校也叫煙台學校,是宣教士的子弟學校,也是我的母校,時逢百週年紀念,於是勉強搭夜車,心裏向主埋怨。主責備我,提醒我此行有工作。車開了,我發現有個馬來亞青年坐在旁邊,他是新加坡控制吊動車的工人。我開始對他傳福音,發覺他的心完全預備好了;正等人傳福音給他,當晚他表示願意接受耶穌。我低頭向主認罪,因我發怨言上車,沒想到主把工作放在車上;要我在車上傳福音,帶領這青年認識主。

 

隨走隨傳的宣教士,其中有些無名英雄,聖經沒有題名。第十一章19節:「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四散的門徒也是隨走隨傳的宣教士,他們北上,一面離開耶路撒冷,一面傳福音;有的向自己的同胞猶太人傳福音,部份有新突破的也向希利尼人傳福音。主與他們同在,信而歸主的人很多。這是安提阿教會的開始,是教會做差派工作的開始。安提阿教會的基礎,是隨走隨傳的宣教士;神使用他們,把福音傳開了。


講員: 戴紹曾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