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屆 研經會 第6講

第六講  苦難中的讚美

今天我們試從(詩六三)來看苦難中的讚美,本詩可能是大衛在猶大曠野中逃避岳父掃羅追殺時所作,亦有可能在其子押沙龍叛變遭追殺時之作,但我個人認為後者的可能性較大。因其時大衛經已受封為王,曾多次經歷神莫大恩典,回首往昔,禁不住歡呼讚美。如今兒子叛變並聯同他人追殺自己,此時大衛不單性命不保,連追隨者亦可能難以倖免,心情之差可以想像。在此情況下,大衛如何能夠得勝呢?人遭遇挫折往往會有埋怨神、惶惑不安的表現,而大衛此詩並未表露任何悲觀之念,反而見到他在苦難中歡呼讚美神,究竟他有甚麼秘訣呢?

 

(一)肯定神是他的神(1

 

大衛在苦難中,第一個得勝的秘訣在肯定神是他的神,與神之間有個別親切的關係。這與雅各在巴旦亞蘭生活廿年,經歷神的保守和看顧,在返回迦南,路經示劍,就築壇敬拜,並將壇命名為伊利伊羅伊以色列,意謂神是以色列的神,與他有個別密切的關係一樣。今天,我們也經歷神的同在和護理,深信必蒙保守渡過一切的困難。

 

從前有個青年人很喜歡收集明星照片,並將之分門別類,妥為收藏,每逢有朋友到訪,例必向人展示他的珍藏,並且引以為榮。過了一段日子,朋友到訪再沒有看到他的珍藏,原來他結識了女朋友,並將女友的照片放在案頭,女友與他建立起個人的關係,再不用其他東西去填補他心靈,彷彿女友的存在已經滿足了他。弟兄姊妹當中,我不曉得有否慕道的青年人接觸福音多年,但仍未接受基督,是因耶穌未曾與他有個人的關係;這類朋友遇到困難實不知如何是好,若肯向主祈求,神或許會施恩憐憫,但若確知已屬救主,則必深知主必護祐、照顧。所以,我們必須弄清楚,到底是否與主有個人密切的關係?當我們陷在危難裏,祂是你的神,則必 定在你左右,與你同渡苦痛難關。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有一位德國人名曰韋加,由於其所屬的教會不支持納粹黨,終被關進集中營去,每月只能接家書一封。就在受審前一天,收到太太寄來的信,信末附上以下幾節經文:「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也聚集,要敵擋主,並主的受膏者(或作:基督)。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裏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耶穌,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他們恐嚇我們,現在求主鑒察,一面叫你僕人大放膽量講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來醫治疾病,並且使神蹟奇事因着你聖僕耶穌的名行出來。」(徒四26-29)鼓勵他靠主毋須懼怕。他翌日受審前十分顫驚,但前一個人受審完畢出來時,暗中把一火柴盒遞給他,很慶幸這次審訊他並未受到迫供,只是聽了幾句恐嚇的話。當他返回囚室打開那火柴盒,看到其中的字條寫着(徒四26-29)的經文,印證了太太給他的經文,就知道神並未離開他,信心於是堅強起來,甚至有勇氣面對未來幾年納粹黨人的虐待,就憑着這生存的勇氣,結果可以活着離開集中營。

 

在患難中認識神是我們個人的神,始能予人生存勇氣,有力量去面對苦難。大衛說:「神阿!您是我的神!」今天,你我必須弄清這一點,若我們真與神有這個別密切的關係,則不論甚麼環境,甚麼時代,也不會與神的愛隔絕!這樣,必能獲得勇氣和力量去面對現今所處的困境。

 

(二)在困境中數算神的恩典(37

 

大衛記念神過去的幫助,就在祂的蔭下歡呼,因為神的慈愛(立約的恩典)比生命更好。神立約之恩是有歷史性的,祂必按約而行,並按約施恩;神的恩典足夠他使用。大家都很熟悉《數算主恩》這首詩歌,詩詞有云:「若把主的恩典從頭數一數,必能叫你驚訝立時樂歡呼!」所以,當各位有困難時,應當想想,神過去總是如此帶領我們經過的,所以不要喪膽,不要放棄,要繼續的信靠神!

 

記得多年前,兄弟要到醫院去探訪一位好友,這位朋友是個牧師,不過卅九歲就患上末期的肺癌,膝下有子女六名,最年幼的還未滿週歲。當我探望他時,師母就請我為他們全家祈禱,霎時間好像不曉得如何禱告一樣,惟有心中默禱,求神賜我合宜的話語。神於是把這節金句賜給我:「因你的慈愛比生命更好。」(3) 目睹這位親愛的同工,親愛的弟兄即將失喪生命,但我依然相信神的慈愛並未離開他一家。牧師雖然患上惡疾,醫生宣佈不治,肉身生命即將失去,然而神的慈愛比生命更美好,把他的靈魂接回天家去,今天,他六個兒女俱已長大成人,大子亦已獻身傳道,深信神的應許並沒有失落。再說,我神學院裏有位學生,她一家本來並 不信主,後來因着家中的長者離世,鄰居前來探望慰問,結果帶領得這位青年人信主,把救恩帶進這家庭,其後這年青人不但奉獻唸神學,今日更成了一位師母。

 

保羅為着他眼中的一根刺曾三次求過主,並領略到神的恩典夠用,祂能力在軟弱人身上顯得完全;因此,我們今日不怕有困難,只要有一顆繼續信靠等候的心,因為神的慈愛比生命更好,我們嘴唇也要頌讚祂!就像剛才所唱的詩詞說的:「神啊,你是我的神,我要切切的尋求你,在乾旱疲乏無水之地,我渴想你,我的心切慕你。……在床上記念你,在夜更的時候思想你;我的心就像飽足了骨髓肥油。」(15)大衛在他四面楚歌的時候,曉得思念神,渴慕神,尋求神;唯獨如此,神必充滿我們。中世紀有位修道士名叫羅蘭士,他在修道院的廚房中專責清洗盤碗,但卻每天享受神,思想神,並樂此不疲地工作,他的感言後來結集成《默想 集》,教人操練如何與神同在。思念神的人心中實在非常滿足快樂,特別在以色列人被擄至異域變成亡國奴,不斷受人嘲笑,但在這悲傷難過(四二 13510-11)的時刻中,詩人的心仍舊渴想神,如鹿切慕溪水一樣;仍舊走向祭壇,到他喜樂的神那裏,彈琴稱讚祂(四三14)。我們的心向神開放,就能從苦難中站起來,發出讚美的樂歌。

 

最後,我引述一位荷蘭籍宣教士的見證作結束,記得我在建道神學院唸神學的時候,她首次到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她是家中唯一的生還者,全家因着拯救猶太人而被德國納粹黨迫害致死。所以當年她向在港猶太社團演講時,所有猶太人都起立致敬。她本人其實也曾被拘禁於集中營,遭到德軍的侮辱,雖在嚴冬也得赤裸身體,她感到極度受辱,甚至要尋死;當她正想撞牆而死之際,卻想起耶穌基督在十架上豈不也是赤身露體麼?她因此而獲得勇氣忍受屈辱,結果蒙神保存她的性命;自此以後,她就決志終生為神作見證。今天,我們要學習與神獨處的功課,多思想神,默想神,學像羅蘭士一樣,不論何時何地都渴想神,享受神。神是我們最好的朋友,也是我們隨時的幫助,就算有艱難困苦,也有神與我們一起同渡。祂沒撇下我們為孤兒,要永遠與我們在一起,內住在我們心中,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失去家人、朋友、財物和生命,但千萬不要失去神!大衛等之所以能在苦難中得勝,正是因有神時刻的幫助,聖靈的提醒和鼓勵。深信曾經歷苦難的弟兄姊妹比我有更深的體會,以上僅是一輪開場白,透過詩人的經歷與大家互勉。


講員: 劉承業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