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屆 講道會 第4講

第四講 真信心付諸實踐

經文: 雅各書 2:14-26

真信心付諸實踐

   一、引言
有時候我們所說的,跟我們所做的是有分別的。你或許也聽過這句話:身教勝於言教(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許多時候,我們的行為比起我們的說話更能反映我們所信的。

雅各在第14節問了一個問題:「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是向那些名義上是基督徒的人說的。宣稱自己有信心,或者以為自己是有信心,但其實這都不是真的信心。
於是問題就出現,怎樣能知道我們是不是有真信心呢?雅各以反面和正面回答這個問題。首先他以反面的方式,告訴我們死的信心是怎樣的,然後他又告訴我們那得著救恩的信心又是怎樣的。而在每一個論述裡面,他又提供了兩個例子作說明。

   二、死的信心標記
1.示例一 (15-16節)
在15-17節就是第一個說明死的信心是怎樣的例子。雅各給了我們一個假設的卻真實的例子。當時的教會充滿了貧窮的人,這樣的情境對於當時的信徒來說,是非常容易想像得到的。有一個人看見某人缺衣缺食,他的情感親切而溫暖,他為那個欠缺衣食的人祝福:你多多保重,希望你明天會更好啦。但他卻沒有實際的行動來滿足那個人肉身的需要;他的行為跟他的說話並不吻合。他的口說關心你,但他的行為卻正正相反。其實我們也可以是這樣的。

看見在我們群體裡的一些需要,我們可能說出動聽的說話,但卻沒有任何行動去幫助這個有需要的人。你可能看見剛剛失了業的人,生活拮据,經濟困難。你知道自己在經濟上有能力幫助他,甚至幫助了對方也不會知道的,但你只是向他說:不要為明天憂慮,明天會更好的了,主祝福你。又或者在你的教會裡有些肢體,難於與別人建立關係,但他們需要友誼,因為感到很孤單。你知道要幫助這些人需要花點時間,而且又有點麻煩,需要你投放心力。於是你對他們說,我為你禱告,我們改日再見。而你永遠不會「改日再見」,你的行為與你所說的不相稱。

你看到雅各想說甚麼嗎?以上的情景,這樣的信心有甚麼益處?其實是毫無益處的。不單對你沒有施予援手的人沒有益處,就是對你自己也是毫無益處。因為上的情節顯示出你其實是沒有真信心。雅各說我們不是憑著行為得救,但他要指出,缺乏行為就是你沒有真信心的證據。因為福音並沒有深深的藏在你心裡,並改變了你的生命。

真信心來自當你把頭腦上所明白的上帝恩典放進心裡。我們要向自己說,我其實是一個靈裡貧窮、無處棲身、悲慘且遭遺棄的人,但上帝卻愛我,他進到我的生命,並且以他的雙手擁抱著我,歡迎我,讓我進到他的國裡去,並且以愛和公義為外衣給我穿上。如果你真的這樣明白自己的本相,就會改變你怎樣看待別人。你的心改變,並且慢慢,你看到上帝改變你的心。

當我們進到下一點之前,容許我澄清一下雅各在這個示例所要說的。其實他是以這個示例說明一個原則。示例是說我們怎樣對待有需要的人,而這個示例是要說明一個原則,就是我們的心到底有沒有改變。我們對耶穌的信心,是可以藉著活出主的生命而看到的。因此,這個原則就不單單是滿足別人的需要,而是影響你整個人的生命和生活的每一個層面。

而雅各的議題是:到底我的信心有沒有塑造了我的行為、我的決定、我的優先次序和我的人際關係?

2.示例二 (18-19節)
在第18節,他給我們另一個反面的例子,好像是我們跟另一個人在對話一樣。有一個人向你說,你有信心嗎,我有行為啊。也有這樣說,有不同種類的基督徒,有些基督徒是強於教義,精於神學,有另一些信徒則是行動型的,非常活躍,實際辦事的。沒有問題啦,我們是不同型態的信徒啊。但雅各說,不是這樣的。基督信仰和基督徒的行為是不可分割的。

你看到雅各所說的嗎?他是說就連魔鬼也有正確的信條。在馬可福音第一章,魔鬼是福音書裡第一個知道耶穌真正身份的。只是認信正確的信條是不足夠的,這正是魔鬼所做的,但它們卻沒有上帝的平安;它們有正確的認信,但雅各說它們「卻是戰驚」。它們只是感到驚恐。我想說,我們可以有正確的信條,但是它對我們毫無影響力。它沒有帶來我們生命的改變。

我們要明白雅各這個示例的重要性。真信心並不是在情感上的,你只希望對方好但卻沒有做任何事情幫助他。第二點是,真信心不是教義化的,你只是確認信條的正確卻沒有影響你生命。雅各說這些信心可能給予你一些東西,但它們不會帶來拯救。

   三、有拯救之效的信心標記
當雅各給予我們死的信心兩個示例是怎樣之後,他提出有拯救之效的信心是怎樣的。而他再一次寫了兩個示例給我們。

1.示例一 (20-24節)
第一個示例是與亞伯拉罕有關的,就是上帝吩咐亞伯拉罕獻上他的兒子以撒。從人的角度來看,上帝這樣吩咐是毫無道理的。不但因為獻上孩子是一件恐怖的事情,而且這也與上帝應許在亞伯拉罕身上的事情互相違背。雖然如此,亞伯拉罕願意順服,準備憑著信心而行。所以,對於雅各來說,亞伯拉罕就是信心的象徵,就是一個把信心付諸行動實踐的人。

在第22節:「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換言之,這一種信心是亞伯拉罕常常有的,而這個信心帶來一個為人震驚的順服,是一個擁有真信心的人才能有的行為。所以,這也帶領雅各在第24節作出這樣的總結:「這樣看來,人稱義是因著行為,不是單因著信。」

2.示例二 (25-26節)
第二個真信心的示例就是喇合。我們在約書亞記第二章讀到關於喇合的記載。她是那位保護來到耶利哥打探軍情的探子的人。她已經聽聞上帝為以色列人所做的,就是把應許之地賜給以色列人。她在約書亞記第二章這樣對以色列探子說:「我知道耶和華已經把這地賜給你們,並且因你們的緣故我們都驚慌了。這地的一切居民在你們面前心都消化了。因為我們聽見你們出埃及的時候,耶和華怎樣在你們前面使紅海的水乾了,……我們一聽見這些事,心就消化了。因你們的緣故,並無一人有膽氣。耶和華——你們的上帝本是上天下地的上帝。」令人難以置信,因為這是來自一位外邦且是置於社會邊緣的妓女所說的話;但是喇合卻知道,上帝是那位「上天下地的上帝」,而正因為她如此相信,於是她就藉著這個信心帶出她的行為,保護那些以色列探子。亞伯拉罕與喇合儘管有許多不同,但他們兩者卻有著一個共同點,就是:憑信而行。

我覺得雅各所說的是有點對抗性的。因為他告訴我們,我們內心有一個傾向,就是我們會輕視上帝。我們覺得上帝是可以讓我們馴化、矮化,甚至我們覺得,我們可以愚弄上帝。因為我們的生命與我們所說的並不一致。

雅各跟我們說我們需要面對的東西,「我的弟兄們,若有人說自己有信心,卻沒有行為,有甚麼益處呢?這信心能救他嗎?」我們在返天家之前都不可能擁有完美的信心,但作為耶穌的門徒我們要竭力改變。

如果有一種方法追蹤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的話,你覺得會有甚麼發現呢?在過去一年你的屬靈生命有多少成長?你從去年港九研經培靈會直到現在你有多少成長?你的生命到底有沒有改變?你有沒有擺脫那些纏繞你的罪呢?你是不是一個更多禱告和慷慨的人?你是不是一個更加喜樂和平靜的人?這是不是你的生命呢?當我們愈是更多的把自己給予耶穌的時候,屬靈生命一定會有成長的。

當我們願意竭力成為聖潔的時候,我們就成長。你需要找出你生命需要改變的地方。如果你在你的生命裡看不見耶穌,而你又覺得這不是一個問題的話,你怎能得救呢?但如果你看見自己的不足而,覺得難堪,又嘗試擺脫那些纏繞你的罪,那麼耶穌向你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而就在這過程裡,你會發現你的品格會慢慢改變。

有點諷刺,原來馬丁路德比其他人似乎更明白這段經文雅各所要說的。馬丁路德這樣說:「這個信仰是樁活潑、勤勉、積極、大能的事情。它沒法子停下來不做良善的事情。它不必詢問應否做些良善的事情,反而在提問以先,事已經做妥了,並且恆常在做。誰不這樣做的,不管怎樣,就不是信徒。」你看到那個次序嗎?你先是有信心,然後有忠心。我們轉眼仰望耶穌,他已經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你,讓我們在喜樂和感恩裡把我們整個生命都獻給耶穌。


講員: 麥凱歷牧師
傳譯: 梁成裕牧師
速記: 鄭譚佩雲姊妹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