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屆 奮興會 第3講

第三講 出死入生的教會

經文: 以弗所書 2:1-10

若用拍電影的角度看,第一章是光芒榮耀場景,第二章卻突然進入黑暗的隧道。一開始劈頭就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保羅開始把榮耀的教會怎樣落實在以弗所,怎樣落實在香港的教會。

有一次我跟朋友一起在商場,我以前經過時,一家門口寫著 Salad,所以跟朋友去那裡吃輕盈午餐,但原來他們是賣手提包的。同樣另外一家叫 Banana Republic,原來他們沒香蕉。有時候你看到名稱和實際賣的東西可能有距離。我們看到一個榮耀的教會的招牌,但可能實際上有落差。教會一個很重要的元素,若失落了,就好像去沒有沙律的店鋪。教會重要的元素是甚麼呢?我們翻到弗2:1-10。第一到第三節說我們在罪惡過犯中的為人如何,留意第二節:「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行事為人」在以弗所書多次出現,形容在耶穌基督之前,我們罪惡的生活是如何。然後第四到第七節,我們是如何領受這個福音,福音給我們甚麼改變?然後第三段,第八至十節,領受福音後,有另外一個景象,我們要活出福音的信息。所以三段很清楚。

一、沒有福音的生命景象(以弗所書2:1-3)

這三節形容完全沒有福音之前的生命景象,這三節聖經分別形容三個狀態。

今世之子(世界)
他說「那時,你們在其中行事為人,隨從今世的風俗」(弗2:2)我們整個價值觀,整個生活模式,你和我都是不能脫離這世界給我們的影響。若有人以為「我不受世界的影響」,他可能不誠實,或是無知。我們無法脫離這世界給我們的影響,其實在成長中,這世界已經塑造了我們對錯的觀念。簡單說,第一點是隨從這個世界的標準生活的今世之子。

悖逆之子(魔鬼)
「順服空中掌權者」,保羅直接解釋這個掌權者,「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你知道用「子」的關係,除了父子血緣的關係之外,還有一個形容:你跟誰走,就是誰的子。跟著悖逆的撒但就是悖逆之子。其實很多時候我們沒有留意這個重要的真理,撒但非常活躍地在世界每個角落運作中,在任何人、任何政治群體、任何領導人、和在任何潮流文化當中,撒但用直接或間接的方法來作出影響。

可怒之子(肉體)
第三,他說「我們從前也都在他們中間,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2:3)可怒之子。保羅越來越深入講犯罪的原因,我們在罪惡當中,先從世界外面開始,然後是看不見卻真實有活動的靈界,最後的一步,是最深入的,是我們裡面的放縱私慾,成為可怒之子。所以我們不需要把責任都推給撒但,我們裡面的私慾是蠢蠢欲動。

我想講一段雅各書是形容整個犯罪過程最生動,最容易明白的。他沒有深奧的神學思想,但非常貼地的形容基督徒的生活:「人被試探,不可說:我是被神試探;」然後他接著說真的被試探犯罪是怎樣的呢?「各人被試探,乃是被自己的私慾牽引誘惑的。私慾既懷了胎,就生出罪來;罪既長成,就生出死來。」(雅1:13-15)戲劇性地講,一個是試探先生,一個是私慾小姐。試探是外面的,私慾是裡面的,兩者單獨來說都不是犯罪。試探先生,色情刊物和電影是不會犯罪,是有意志行事的決定權的存在物才會犯罪,就是人和天使就會犯罪。那本書,那部電影本身不是罪,最多是罪的結果。私慾本身單獨存在也不是罪,慾望、食慾、性慾、生存慾、成功慾、都不是罪。不過你容讓私慾跟試探結合,「私慾既懷了胎,」是一個過程,你容讓試探在你生命裡慢慢長出來,這個懷的胎生出來就是罪。這個罪還沒完,罪繼續會成長,你不理會和不解決罪,最後就是死,與神與人絕對的隔絕。我嘗試在雅各書裡加多一句,雅各書沒說的:如果死了後,繼續在教會很活躍,那個就是殭屍,會動但沒生命。

以弗所書所說的讓我們死在過犯罪惡的三個影響力:這個世界,魔鬼的誘惑,我們內心私慾發動。我們就會成為可怒之子,以及犯罪,得罪神的人。在我成長的過程當中有一首詩歌對我靈性很有幫助,《三個大仇敵》:「我有三個大仇敵,一個是我自己。」第二節是老魔鬼,第三節是大世界,就像剛剛經文所說的。

這三方面影響我們死在罪惡過犯當中,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我們對罪惡的看法,影響我們對救恩的看法。我曾經研究這個問題,我在一本書裡分析了六種的救恩觀,有的要解放社會,有人認為救恩要造福人群,或處理人心焦慮,有很多不同解釋方法,但有一個共同點:你怎樣看罪,就怎樣看救恩。因此我們回到聖經,我們的信仰是根據聖經,保羅很清楚地列出罪:世界、撒但、我們私慾,讓我們成為可怒之子,跟上帝隔絕了,行事為人就落在犯罪的行動當中。

二、領受福音的生命景象(以弗所書2:4-7)

救恩是甚麼?對應了這三節的救贖的方法,就是四到七節,「然而,」這是很強烈的but,從黑暗的隧道裡,「但是!」顯現了光明的一大條路。第四節先講上帝的心腸:「神既有豐富的憐憫」,祂因著愛的緣故,我想這個問題挺難回答:為甚麼上帝要愛我們?

就像我小時後讀冰心的紙船這首詩,冰心問她媽媽:「為甚麼你愛我呢?」媽媽回答:「因為妳是我的女兒」父母對子女的愛,大概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可能很多人聽過我的孫叫Mooki,在泰國患了重病。我的女婿是美國白人,十一、二年前跟我女兒結婚,一直在泰國生活,他們在九年裡一口氣生了六個孩子,Mooki大約兩個月之前證實患了第末期淋巴癌。帶著六個孩子的夫妻,家長二十四小時在深切治療室陪伴九歲的大兒子一個月,家裡還有好多事情要面對,非常艱難。我透過視像問她:「妳怎樣面對呢?我看妳的樣子好累。」她說,「對,昨晚沒睡,因為從醫院回到家已經八九點,小孩子要睡覺,但最小的一整晚嘔吐了五次,每次衣服都被嘔吐物弄濕透了,我給他沖涼五次,吵醒其他孩子,一整晚沒睡覺。但早上七點要回到醫院,跟先生接班。」我問她,「你能熬過去嗎?」她竟然說,「如果孩子能熬過去,我也能熬過去。」我想像不到她說這句話,這是母愛非常偉大的地方,我相信很多父母的都有這個體會。

保羅說我們從黑暗裡拯救出來的方法前,他先講祂的心腸。我們再看第四節,「然而」,「神既有豐富的憐憫,因祂愛我們的大愛,」我相信每一位真正重生得救的人,都會深深體會這句話。若不是神的大愛,我們如何能得救?我們就好像前面三節聖經所形容的,完全跟上帝沒關係,但上帝拯救我們。第五節到第七節,這三節經文分別回應剛才在罪惡當中,沒有福音的生命的三點情況。「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弗2:1),第五節說「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這是接著第一節說的,「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是上帝主動,相對我們的死亡,跟上帝斷絕,在靈性生活我們無視上帝,在道德生活裡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做,這叫做靈命的死亡。但基督來到,叫我們活過來,請留意,我們仍然在罪惡過犯當中,神叫我們活過來。

有一次我探望神學生不信主的父母,我問他們對信仰有甚麼看法?他說,「信耶穌挺好的,不過晚點吧,去教會後,又不可以打麻將,我也喜歡賭馬。」我比較詼諧地重述一次,他說,「你都不想要我星期天早上去教會,下午去馬會,這樣不好,我戒了後就會去教會。」我就說,「我很欣賞你的坦誠,其實很多人進了教會後還照樣去馬會,他上午聚會,下午打麻將,但他覺得沒甚麼,不過,你很坦誠並很認真問這個問題,我很抱歉跟你說,你完全不明白甚麼叫信耶穌。信耶穌不是戒掉壞習慣,然後才有資格信,好像我夠好,我才信耶穌。若這樣就不用信耶穌了。是相反,是我們還在犯罪、在罪惡裡,耶穌基督為我們死。」

當我們死在過犯中的時候,上帝叫我們活過來,重生我們,給我們新生命。然後第六節說,「便叫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羅馬書四章二十五節很細微地講出耶穌的死和復活的神學意義:「耶穌被交給人,是為我們的過犯;復活,是為叫我們稱義。」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表明了耶穌基督的救恩是完全蒙上帝的悅納,真正的成了,罪得到赦免,因為上帝悅納耶穌基督,所以同樣也悅納我們在基督裡(In Chrst)的人。因為耶穌基督而接納我們,這就是因信稱義。

第六節下面:「又叫我們一同坐在天上,」享受祂豐富的恩典。一同坐在天上表明完全的得勝,正如第一章所說將來萬有都歸於一,萬有都服在耶穌基督的腳下,我們這等人,我們教會,竟然能跟耶穌一同坐在寶座上,這是何等榮耀的救恩。有解經家說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以行事為人,而是從基督一同坐席,因為在基督裡(In Christ),所以我們才能有好的行事為人,你不能反過來。我對今天很多教會有擔心,很容易把基督的救恩變成一般的教訓:要有愛心、謙卑、服侍人、在人面前有好行為。都是聖經的好教導,應該做和應該講,不過最重要的是,這些做法跟未信耶穌的人有甚麼分別?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先跟基督一同坐席,我們先跟上帝有關係。你怎樣理解罪惡,你就怎樣理解救恩。聖經裡說的救恩,是脫離這世界、魔鬼、和我們裡面的情慾,然後以耶穌基督為主。

三、活出福音的生命景象(以弗所書2:8-10)

我們的生命要怎樣活現這個救恩?我們把上文做個總結,第八節有個困難:你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下面一個字:「這」並不是出於自己。這個「這」代表甚麼?我們很容易當作是上文的「信」:「這(信心)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所以我們就認為信心是神所賜的東西,不過文法上,這樣解釋不是很完整。因為原文是中性的「這」不能代表原文女性的「信心」。那麼「這」是代表甚麼呢?更合理的方法說,講的是整個的救恩。上帝為我們預備的救恩,不是出於人,而是出於上帝。

但信心是不是出於上帝?「凡事不怕敵人的驚嚇,這是證明他們沉淪,你們得救都是出於神。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並要為他受苦。」(腓1:28-29)得救是出於神,因為你們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信服基督是蒙恩的註腳。「用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或者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叫他們這已經被魔鬼任意擄去的,可以醒悟,脫離他的網羅。」(提後2:25-26)悔改的心是神給的,所以你不知道神會給誰,你唯有溫柔勸戒那抵擋的人,不論如何,整個救恩都是上帝的恩典。既然是這樣,救恩是出於上帝的,「也不是出於行為,免得有人自誇。」(弗2:9),不是因為我們夠好,上帝就給我們救恩。保羅不想我們誤會他的意思,以為行為不重要。起碼以弗所書第四章到第六章有一半的篇幅講行為,保羅補充:「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聖經和教會很強調我們要行善和有好行為。

我們要清楚地看這段經文:「我們原是他的工作」(弗2:10上),有的英文譯本翻譯成「我們原是他的workmanship」,環球聖經譯本:「我們是神的作品」。出名的解經家 F.F. Bruce說我們原是神的藝術品。上帝是美麗的上帝。我以前很少留意這點,在美國讀神學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在汽車後面貼上貼紙,其中一個貼紙寫著:Be patient!God isn’t done with me yet。上帝在我身上還有很多工作。上帝的心意是把罪惡救出來的人,叫我們有好行為,要我們行善。好行為不是得救的條件,乃是得救後的應有結果。

看到Salad的招牌卻沒有沙律吃,見到Banana Republic卻沒有香蕉。同樣,到教會裡卻沒有教會最重要的元素是很可怕的結果。甚至是福音派裡沒有福音的元素,是很可悲的現象。福音派應該有甚麼元素?就是強調我們要對付罪。我們要強調罪對我們的影響,然後才可以說耶穌基督榮耀的救恩。今年五六月香港疫情沒那麼嚴重時,去餐館還是要戴口罩,進門口可能太多客人,所以幫助探熱或提醒戴口罩的人就隨便讓你進去,我試過幾次被探熱,但對方沒看溫度結果就讓我進去。但因為這個規定,所以必須戴口罩。進入後就全程除下口罩,離開時戴上口罩就可以。這個現象像不像教會?我們進去的時候,我們洗禮的時候很強調我們要解決罪的問題,但進去後,已經進去了,就放下口罩,我們不太多講這個,講壇上也很少講這點。弟兄姐妹很少切實地認罪。

你知道嗎?西方和東方一個很大的分別是西方的人相對比較容易認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很快就認錯請求原諒。但日本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正式認真的悔改。我們中國人有時候也這樣:面子很重要,你權威越高就更重要。為甚麼我們不能過一個榮耀教會的生活呢?保羅第一件事就說要面對罪惡,然後才能行善,過榮耀神的生活。

我中學時,去了梅窩鄉村派單張跟孩子玩,給他們派糖果,講福音。我最初講道就是從那裡開始,之後把他們帶到梅窩唯一的教會,附近有一棵大樹菠蘿樹,到今天也有。因為我每星期都去,看到菠蘿蜜生長時候很小,很快就掉到地上死了,隔一段時間就想砍下來不想阻礙地方。過了幾十年,最近我重返故地,弟兄姐妹招待我請我吃全梅窩最好吃的菠蘿蜜,我一看,那棵樹有幾十個菠蘿蜜在上面,每年都有豐盛碩大的出產,我就問,為甚麼那時像垂死樣子,現在卻這麼厲害?原來幾年前一位職工拿了大菜刀在那棵樹砍了幾十下,流出一些樹液,接著那棵樹長得很好。這位職工說,這棵樹要排毒。若他說的對,教會今天也要排毒。

我接下來說的你可能不喜歡聽,這幾個月我的心很沉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政見,但我們不可以犯罪。我們可以有不同的做法,但我們不可以彼此攻擊。我們可以有不同的立場,但我們不能離開聖經的教導。我們可能有不同的理想,但我們必須用上帝的方法。為甚麼教會失去光芒?保羅提出的第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認真的對付罪。當然我們要對付罪,我們才相信耶穌。我們信耶穌進教會後,有沒有用這個態度來對付我們生命的罪?

我希望你看到,只是靠人,我們活在罪惡過犯裡,耶穌基督的十字架成就了救恩,給我們享受神的恩典,活出這個善行。我希望你能接受耶穌。我更加鼓勵主內弟兄姐妹,面對我們內心的罪惡。請你安靜一下,想一想,聖靈光照你,你內心有哪些罪惡?在過去社會運動裡,你有沒有得罪上帝?你的肢體?在你的私人生活裡,有沒有得罪神?

在神學院放暑假時候,我特別跟神學生們說:「放暑假了,你們要小心。過去有上課、作業、實習,可能你會很辛苦,但真正的考驗是放暑假時。沒有時間表、沒有功課、沒約束,你的真我會出來,沒有人限制你,沒有人看到你怎樣做基督徒和傳道人,這是很認真的考驗。」限聚令導致教會比較難聚集在一起,當然我們希望這個時段快快過去,但上帝沒有偶然。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怎樣敬拜神?怎樣讀經祈禱?怎樣過一個基督徒生活?你怎樣對付你生命裡的罪惡?這個時間可能是最真實的我。但願我如何得到救恩,我就如何現在就跟隨神。如果神讓你看到你內心的黑暗,我希望你今晚跟我一起在上帝面前對付它。


講員: 郭文池牧師
傳譯: 蘇君煌先生
速記: 周以心先生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