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第三次遊行加利利之時,論及教會的準備,教會的榜樣;(祂自己是教會的榜樣)又教導我們,教會應有的準備 : 當完全靠主、防備仇敵、甘心受苦、捨棄生命。祂告訴我們,教會的根基不單是彼得一人;乃是堅持「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兒子」這樣信仰的人。清楚地說,耶穌基督是唯一的根基,此外沒有人能另立根基;特別關於主耶穌的受死和復活,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基督是教會的根基。馬太十八章15-20節論五個平衡,公義和慈愛、個人和團體、綑綁和釋放、地上禱告和天上成全、入的聚會和神的主權;若教會的生活、管理、發展有這五個均衡,教會才能逐漸或緩或速、健全的發展。(21-35節)論教會的三角關係,有個僕人(代表神的僕人)欠主人(代表神)鉅款,主人免了他的債;然而僕人的同伴只欠他十兩銀子。他卻把同伴下在監裏。主耶穌用這比喻說明教會的三角關係(神、自己、別人)教會的生活,教會的管理,教會的發展必然極好。
我在神學院負責「教牧學」這科目頗為複雜,分為教牧栽培、領袖訓練、教牧輔導、教牧行政、教牧生活;另有講道學、佈道學、教會增長學,各科目都極重要;尤其是教牧神學,研究教牧的原則和基本原理,各科均須合格,才能畢業。簡言之,這些科目就是教會的榜樣、教會的準備、教會的根基、教會的管理;就是耶穌第三次遊行加利利所教導的。這幾個基本的原則我們若能把握妥善,然後在教會中就不致成為難題;反而成為極大的福份,協助牧師、傳道、長執們平安喜樂,正常、健全、逐漸地、或緩或速地發展。我常為教會難過;因為看見有時教會親手建立又親手拆毀,乃因教會的真理不清楚,缺乏教會的榜樣、教會的準備、教會的根基、教會的管理。我所講的,不是我個人的道理和方法,而是耶穌基督的道理和方法。求主幫助我們能夠把握這個原則,便可看見神的家安樂地、或緩或速地發展。
在猶太的鄉村有基督的教導(路九51)耶穌先到猶太省而後到鄉間。(約七1-10)基督不作暗昧的事,不願顯揚名聲。耶穌從鄉村到猶太省,祂讓門徒先去預備地方,然後祂才到耶路撒冷。
(一)基督的身教
耶穌以自己的生活行為活出道理,祂是最好、最理想的老師;祂的教導不但是言教,祂更身體力行的顯明教導。
耶穌拯救犯罪的人(約八1-12)法利賽人、祭司、文士,他們不懷善意,帶了一個犯罪的女人來,要耶穌定她的罪;意圖試探耶穌而得到控告的把柄。若定她的罪,他們將會反駁耶穌;要拯救罪人,為何定人的罪;若耶穌不定她的罪,他們將會怪責耶穌,否定人的道德和社會道德的標準,放縱罪惡。但是,「耶穌彎著腰用指頭在地上畫字。」聖經沒有記載耶穌畫的是甚麼字;照研究聖經者都相信耶穌所畫的,是各樣罪惡的名詞。他們還是不住的問他,耶穌就直起腰來,對他們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他們聽見這話,就從老到少......都出去了;只剩下了那婦人仍然站在當中......耶穌說,我也不定你的罪;去罷!從此不要再犯罪了。這婦人的人生路走到盡頭,面子、生命都走到盡頭,人生進入黑暗的境界。感謝主!祂是世上生命的光,帶來光明給這不幸的婦人。人沒辦法時,主有辦法;人認為絕對黑暗之時,主仍是世上生命的光。或者你正處於絕境無人能救之中,請記得!主能拯救。
耶穌是「光」。「耶穌又對眾人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八12)這裏說明耶穌是世界的光,也是生命的光;世界的光和我們沒有親切的關係,但祂說若跟從祂,世界的光就進入你生命裏成為你生命之光,成為人生之光。你若沒有跟從主,主仍然是世界的光;不過你的人生、你的生命,就沒有光。求主幫助,讓我們不但信靠祂、接受祂作我們的救主,且天天跟從祂;你就得享世界的光,成為你生命的光;在你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光明了。
耶穌拯救傷殘的人(約九1-41)耶穌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吩咐他往西羅亞池去洗;他一洗,回頭就看見了。(6-7)我實在不明白,為甚麼主耶穌醫治這個瞎子過程那麼複雜;用唾沫和泥抹眼睛,還叫他往西羅亞池去洗。據說西羅池位於地底下,必須下許多台階,對瞎子實在很困難。我知道這是件事實,雖然我不明白它如何成全?為何這件事實會發生;但事實的真相仍不改變。法利賽人問瞎子怎得看見,瞎子將一切經過說明;他們不信他從前是瞎子而今得看見,就追問瞎子的父母「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他自己必能說。......法利賽人......叫瞎眼的人來,對他說......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有一件事是,我知道的;從前我是瞎眼的,如今能看見了......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神才聽他。......這人若不是從神來的,甚麼也不能作。天父創造人是有理性的,所以讀聖經必要有理性,同時須有信心。耶穌醫治那生來瞎眼的,從中教導我們,有些事物我們雖知道其所以然;但未必知道其「如何」成就。
耶穌拯救忙碌的人(路十38-42)耶穌教導我們,世界上有良好的事,重要的事;但我們不可能樣樣完成,所以必須選擇好事中之上好的,要事中之最要的而作;且要學習如何用愛心、忍耐、謙卑地說「不」,這樣才不致落於馬大「思慮煩擾」的境地。主又教導我們,在百忙中抽空與祂親近,揀選上好的福份;藉以勝過一切的思慮煩擾。
耶穌拯救受壓迫的人(路十三10-20)主耶穌以祂親身的生活教導我們。這段聖經記載那婦人身體有病乃因被鬼所附。聖經所謂被鬼附有兩個意思;一是按著自然律的鬼附,現在叫精神病,因壓力太重而產生。一是超自然律,即被鬼所附。這兩種的鬼附常是彼此有關的。求主幫助我們,對神學及聖經的真理當悉心研究。關於鬼附,複雜而且微妙,莫濫聽江湖之說;甚至以為自己能夠趕鬼,務必小心!以免引人受害。自然性的鬼附應該用自然的方法,請精神病醫生、專家、輔導中心的導師幫助。超自然的鬼附當祈禱趕鬼;但是無論是哪種,該用何方法,道理很深、問題複雜,不可隨便。身體有病,常非因身體本身;好像這裏記載的婦人,18年之久身體有病,或因自然性的鬼附或超自然性的鬼附,聖經沒清楚說明。我們身體軟弱時當然要看醫生,更加要靠主,求主伸出慈愛的手撫摸,不受魔鬼的壓制,不受任何內外的壓力;求主釋放,如同釋放那被鬼附的婦人。
昨晚有位年青人和我談及關於安息日的問題,他一再堅持讀創世記第三章;其實聖經論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可二27)所以可以設立,也可以改變;安息日設立之後就成全,不必再守舊約。「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28)怎樣守息日,我們就遵主的教導。路加十四章1-6和十三章相似,說明安息日並非任何事都不可作。安息日是禮拜六,是七日的第七日;我們守禮拜是禮拜日,是七日的頭一日,記念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耶穌、保羅、彼得本來都是禮拜六進入會堂守安息日;但是使徒行傳告訴我們,教會成立之後,就不再守舊約吩咐猶太人守的安息日了。
(二)永恆的真理耶穌基督的言教
(1)「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真理的本身是耶穌基督;真理的內容是基督受死和復活;真理的說明是聖經,真理叫人得以自由。耶穌對猶太人說:「你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歡歡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見了,就快樂。猶太人說,你還沒有五十歲,豈見過亞伯拉罕呢?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還沒有亞伯拉罕,就有了我。於是他們拿石頭要打他......」(56-59)我們的主擔當世人的重擔和憂愁,卅歲已是面容蒼老。基督的原初是道、是神,祂未降生之前已經存在,且宇宙是祂創造的,祂是自有永有、永恆的真理。
(2)最好的牧人---「我是好牧人,好牧人為羊捨命。」(約十二)主耶穌是羊的保護,祂保護我們,給我們有豐盛的生命,有永恆的生命。主說:「我將永生賜給他們,他們永遠不滅亡。」
(3)有效的禱告(路十一1-13)主教導我們理性禱告(2-4主禱文)和感性的禱告,情詞迫切禱求。(8)我提醒非靈恩派的弟兄姊妹,多點感性的禱告;靈恩派的弟兄姊妹多點理性的禱告。如果你的禱告完全理性沒有感性,那很可惜!如果禱告愈加感性;讓我提醒你,提防走火入魔!應恢復理性平衡。主耶穌教導我們,禱告必須理性和感性互相平衡。
(4)可憎的偽善,法利賽人的假冒偽善(路十二1)吃飯是詭計,詫異是假裝(路十一37-38)「耶穌從那裏出來,文士和法利賽人,就極力的催迫他,引動祂多說話,私下窺聽,要拿祂的話柄。」(53-54)求主保守我們!主教導我們要善良如鴿子,靈巧像蛇,不要假冒偽善,詭詐多端;如同法利賽人,主憎惡且痛責他們的行為。
(5)主用言語教導我們:不必憂慮(路十二22)不必憂慮並非不努力,「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十一12)我們知道,要進天國,當接受耶穌作救主;但另一個角度,要享受天國的福份,就必須努力;努力的人才能明白天國、看見天國,並且進入天國享受天國的福份。
不是不計劃,主耶穌教導我們乃是要坐下計算酌量。(路十四)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基督徒必須有長遠的計劃,凡事必須求主作主、求主管理、求主的國、求主的義。義就是好行為,盡自己最好的力量,盡自己的計劃。
(三)基督的喻教
「推理能服人,喻證能感人。」無論牧師、傳道或主日學教師或各團契導師,都當學習此道理。主耶穌在猶太省曾講三個比喻:
第一,好鄰舍的比喻(路十25-27)這裏有三種人生哲學(1)強盜哲學──你的是我的。(2)祭司哲學──我的是我的。(3)好撒瑪利亞人哲學──我的是你的。求主幫助我們愛我們的鄰舍。
第二,笨財主的比喻(路十二17-21)主耶穌說,這個無知的財主「不知物質的用途」。有的物質很大的用途;但有的物質沒有用途;笨財主不能分辨。「不知道靈魂的需要,」以為物質可以滿足靈魂。「不知道神的管理」,不知道生命氣息在神的手中。「不知富足的意義,」以為物質的富足就是富足;不知道精神的富足、靈性的富足。如果你終日看重物質的富足,你就是笨財主,也可能是個笨窮人。
第三,無花果樹的比喻(路十三6-9)這比喻說明三件事:(1)基督常有恩典。(2)審判終必來臨。(3)必須快快悔改「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5)求主恩待!使我們看見耶穌基督的「身教」、「言教」和「喻教」。
講員: 麥希真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