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屆 奮興會 第6講

第六講  向上結果

未婚的弟兄姊妹,或者對於將來的家庭有很多夢想,盼望有日成家立室;渴望主賜給基督化的家庭,但基督化家庭並非偶然的。有次聚會完結,一青年對我說,他和妻子都盼望有個基督化的家庭,於是我和他倆跪在祭壇前,把這家庭奉獻給主。

基督化家庭最美好,亞居拉和百基拉,這對夫婦的人生經歷令我們非常驚奇,他們為主之故結果子。聖經中曾六次題到他們(徒十八3次,羅十六1次,林前十六1次,提後四1次)從這六次的記載,我們從中得到很多的學習。

飽受困擾的家庭,亞居拉夫婦的家庭是行商的,製造帳棚為業。當時這行業極蓬勃,他們原居羅馬,生活優裕。「因為革老丟命猶太人都離開羅馬……」所以他們被趕逐,失去了家園。

凡家庭一旦發生意外、患病、死亡、生意失敗、經濟損失;一帆風順的生活不再有了,家庭的變遷都足以飽受困擾。或者我們想到九七問題;困擾油然而生。 有位女士在錫蘭基督教電台不斷唱出福音詩歌;我也有機會在該電台用卡苗語廣播「回到聖經去」的節目,用英語每週一次播差傳訊息;因此我認識她;她丈夫是公務員,擁有兩幢房屋兩輛汽車,生活安逸;但當暴動發生,被群眾攻擊,焚燒汽車、毀壞房屋,他帶著妻兒向外逃生。他寫信給我,他雖財物盡失,前途茫茫;但仍唱 「耶穌足夠我使用」的詩,無論面對任何境遇,他仍然經歷著「耶穌足夠我使用」。要連根拔起離開老巢逃亡異地,實在飽受困擾!全世界有二千萬難民,讀新聞看別人當難民是容易的;但自己淪為難民就另一般感受!還有一印度基督徒家庭,原來在烏干達經營旅遊業,非常富有;當狂人阿敏來到,奪取很多民間生意;他因聞軍隊正開向他的住處,即令家人先行疏散,本身急忙化裝逃亡到我住的城市,他神經受很大的打擊,身體、心靈受到重大考驗。

如果你的老巢有日遇難,必須放棄一切逃奔別處,為此深思遠慮,足以飽受困擾!人生難免遭遇困擾的經歷,你不能求神把你隔離和保護,使你一生不遇風險;神從沒答應你這樣成就,神所應許的並非叫我們排除困難;而是叫我們在困難中經歷祂。假如以上所講的經歷臨到你身上,你失去安寧、飽受困擾、懼怕、沒有安全感、有許多苦惱;我們應從聖經記載的亞居拉夫婦學習,他們因當時的皇帝革老丟的命令不得不遠離本土意大利。據歷史記載,因猶太人給基督徒製造很多麻煩,以致局面紛亂;而皇帝不分青紅皂白,凡是猶太人都驅逐出境;所以亞居拉夫婦不得不放下一切逃奔他方。

在人生際遇中遭受難處就埋怨,這是人之常情;但萬勿如此!人間際遇不能摧殘你,反而你對人生際遇的反應足以摧殘你。有的人對於不利己的人就惱恨成仇;但切勿容惱恨在你心內成長!有位敬虔的人忠告我:「如果有人虐待你、苦害你、誤會你;別讓這些人在你人生過程中佔要位,也不要惱恨他們。」

亞居拉夫婦不提起過去的富有,因被革老丟驅逐而環境完全改變;他們終日所講的是耶穌基督。這正是你我所當作的;不論何時何地,讓耶穌基督居首位;別讓世上的財物,以及人的權柄佔有我們的心;當我們的人生飽受困擾時仍然要專心於基督。

同心事主敬虔的家庭:聖經每提亞居拉時,都是和他的妻子百基拉相題並論。他們非常接近,這是他們同心事奉主的秘訣;雖然外處暴風疾雨中,他們裏面有愛,有合一及和諧。彼此信任、鼓勵、一同站立;他們的家雖飽受困擾,但卻是敬虔的家。如果夫妻整天勾心鬥角,怎能面對外面的暴風呢?弟兄姊妹!可能你今天所面臨的並非外來的煩惱,而是家庭失去同心和諧;或你以為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問題不在於此,全視你的家庭有沒有和諧合一,同心尊重我們的主。

論亞居拉夫婦的六段經文,有兩段先題及亞居拉,(徒十八1-4,林前十六)其餘四處經文則先題百基拉。一般題名都以丈夫為先,為何有四段經文先題師母;考古學覺得百基拉的名比較特別,據說古時期基督徒都是在地窖秘密聚會。其中有一地窖寫著「獻給百基拉」,原來那教堂是為紀念百基拉而建的;另有地窖寫著「聖人百基拉曾經在此講道」。由此可見當時認識百基拉的人多過亞居拉,是否她出自名門,論學問、論講道之能,都勝於她的丈夫?聖經隻字不題,按聖經的的教導,在基督裏,男女是平等的;但在家庭,丈夫是作頭的,這是運作上的規則。在印度某種環境中男子居高的制度根深蒂固;但聖經說這樣是不對的。(其實有的女人作事能力高過男人)有時二人婚姻關係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氣質不同;單方面以此自豪,會引致對方自卑,引起許多難題。求神把你從這樣的危險中救出來!百基拉夫婦凡事共同進退、合力工作。

夫婦對神若有同樣的委身,其間一切困難都可勝過;千萬別因有所差別造成困擾不安。有人問我「結婚後若夫婦見解不同當怎麼辦?該聽哪個決定?」他以為我必引用聖經的教訓;妻子應當順服丈夫。但是我對他說,不是聽你的話,也非聽她的話;有第三個聲音說:你們在不同的家庭成長,是兩個不相同的個人,今你們要結聯在一起,若要避免衝突,就必一個意念征服另一意念;如果妻子的意見征服了丈夫的意見,那麼,丈夫便成了懦夫;反之,妻子便成了沒主意的婦人。但是問題不在於此,二人的意見應當讓第三者──基督的意念征服;二人必須一同順服基督,自然就聯結在基督裏。順服基督的主權就有合一,也就是彼此信任,敬虔生活和屬靈生活成正比。但是人常非如此;雖身為教會執事,家庭中卻不和諧;以為家庭的煩惱和屬靈生命無關;其實,婚姻生活不和諧則反應靈性有問題。我承認其中有許多困難,為了這些困難,你需要個別的輔導;基本上你對基督的委身是否達到可以放下個人意見的程度,你是否願意放棄自己的意見、選擇和權利?除非你願意在神前向基督降服;否則任何輔導都不能發出效用。為主之故,不要按照自己的選擇來推斷神的旨意,乃是按照神的話語而出的屬於神的旨意;按照神的靈,藉著教會給我看見神的旨意;順服在神旨意之下,這樣才是個敬虔的家。亞居拉夫婦雖各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但他們都十分敬虔對神;所以不引起任何家庭問題。

真正奉獻的家庭,亞居拉夫婦二人一同製造帳棚,忠於職守;把這行業奉獻給主。他們到了會堂,各種不同行業聚坐一起;有日,一個同行者初次來到;亞居拉夫婦熱情接待。保羅曾寫信給教會,說他初到哥林多,心裏懼怕戰兢,非常灰心,因前景不明朗。保羅和亞居拉夫婦同業,同住工作,製造帳棚的行業成為神賜福的器皿;他們到以弗所及羅馬,都以製造帳棚為業,他們還織帳棚幫助人建造禮拜堂。

各位!就算不能全時間服事主,可把職業奉獻給神,帶職到處作見證。據統計,全世界2/3人口單靠全時間的傳道人傳福音是不夠的;許多國家包括印度在內,不讓專職的宣教士入境傳道;學生或專業人士則可。去年第二屆洛桑會議在菲律賓開會,有位香港商人李先生,他用比方講:一隻壁虎和一隻青蛙,青蛙如全時間的傳道人,坐著捉昆蟲作食物;信徒如壁虎,自由在牆間縫隙爬,可爬到皇帝宮庭;但傳道人受限制坐著不能動。利比亞狂人作威作福使人驚訝,伊拉克、伊朗、沙地阿拉伯的各種技術人員都可進入。到了二千年代,大部份國家不能靠全時間專職的宣教士進入;80%的國家是准許帶有技術的平信徒進入宣教。各位!你有否想到怎樣為主使用你的專業呢?你選擇時所注意的標準是薪金、前途、研究、研究的機會、儀器嗎?有否想到,主要你到哪裏是人生最有用的呢?你有否考慮專職教士不能去之地,平信徒可到哪裏填補需要呢?青年人啊!把你人生的專業和光陰奉獻給主,前途使人興奮!萬勿靜坐為關閉之門而悲傷;假如世界屬於你的,沒人能為你關上門。但願你說:「求主使用我的職業,無論何方我都願去!」記得馬來西亞有一位牙醫,他是基督徒團契的成員,當他聽到如上的挑戰,他求主使用他的職業帶領他到未有福音地方。後來神照他所求,領他到市鎮事奉;他愛人、吸引人來、他開查經班、在牙醫診所建立教會,那裏真是前無教會之處。神可能呼召你去中國大陸、去回教國家;你是否給主用呢?百基拉夫婦請保羅到他們的家,他們有極好的見證;保羅本來很懼怕,因身上沒有錢;但亞居拉夫婦接待他,保羅在那里逗留年半之久,在城市傳開福音。故此,哥林多教會建立起來,乃因亞居拉夫婦的家庭向保羅開放。亞居拉夫婦聽到會堂有個講道者名阿波羅,此人講道好,有恩賜且熱心;但對聖經不熟知,對真理尚未完全領會;他們就請阿波羅參加家庭查經班。

教會是從家庭聚集發起,家庭聚會常因知識之故有時關閉;只為家庭而不讓外人參加,以致內外不交流,簡直不是家而是墳墓,裏面藏著充滿知識只知生命的人。一個開放的家庭,我們為了感謝神;家有查經班和禱告會,讓未信主者前來聽見證。印度有個教授住在信奉印度教的地區,他對印度教徒很有負擔;他們從不入禮拜堂,但有些婦女說很想聽福音,所以教授太太就在家中開查經班,他們有機會讀聖經,後來都歸信主。艾德里牧師在港有多年工作,他和基督徒學生團契一起服事主,他說在亞洲最有力為耶穌見證的媒介,是基督化的家庭。這是事實,被基督化家庭吸引信主者都堅心不移。一個印度教的父女子得到了基督化家庭的生活,發現了光和愛,充滿快樂。

真正奉獻的家庭,首先要奉獻個人的生命,保羅說亞居拉夫婦為他的性命,把自己的頸項置之度外。(羅十六4)這表明他們的委身,願為基督和祂的子民置生命而不顧;把自己的頸項置於斷頭台上,無論任何境遇都願服事主。(徒十五26)說巴拿巴和保羅這二人為主的名是不顧性命的;耶路撒冷議會差遣猶大、西拉、巴拿巴和保羅一同出去。亞居拉夫婦委身程度,可比猶大和西拉委身程度的深厚。平信徒和全職傳道的委身並無分別,只是呼召的不同。可能你今天在世俗的職業, 但對神奉獻的心志和全職傳道人的奉獻是一樣的。有奉獻的心志,神才使用你的家和你的職業。把我們生命放在祭壇上,對主說:「主啊!為祢之故,甚至失去生命我都願意」。我們是否把生意、家庭放在祭壇上?如果我的婚姻已失去常規,有所麻煩,求主赦免;如果我自私,職業只為自己的好處和享受,從不以主的旨意來衡量; 今晚我把我的職業奉獻給主,主要我往哪裏,我樂意去,我奉獻生命,甘心接受任何磨煉。聖經說:人若愛惜自己的生命就必失去生命;但肯為基督、為福音捨棄生命的,必保全生命。

奋兴会


第六讲  向上结果

未婚的弟兄姊妹,或者对于将来的家庭有很多梦想,盼望有日成家立室;渴望主赐给基督化的家庭,但基督化家庭并非偶然的。有次聚会完结,一青年对我说,他和妻子都盼望有个基督化的家庭,于是我和他俩跪在祭坛前,把这家庭奉献给主。

基督化家庭最美好,亚居拉和百基拉,这对夫妇的人生经历令我们非常惊奇,他们为主之故结果子。圣经中曾六次题到他们(徒十八3次,罗十六1次,林前十六1次,提后四1次)从这六次的记载,我们从中得到很多的学习。

饱受困扰的家庭,亚居拉夫妇的家庭是行商的,制造帐棚为业。当时这行业极蓬勃,他们原居罗马,生活优裕。「因为革老丢命犹太人都离开罗马……」所以他们被赶逐,失去了家园。

凡家庭一旦发生意外、患病、死亡、生意失败、经济损失;一帆风顺的生活不再有了,家庭的变迁都足以饱受困扰。或者我们想到九七问题;困扰油然而生。 有位女士在锡兰基督教电台不断唱出福音诗歌;我也有机会在该电台用卡苗语广播「回到圣经去」的节目,用英语每周一次播差传讯息;因此我认识她;她丈夫是公务员,拥有两幢房屋两辆汽车,生活安逸;但当暴动发生,被群众攻击,焚烧汽车、毁坏房屋,他带着妻儿向外逃生。他写信给我,他虽财物尽失,前途茫茫;但仍唱 「耶稣足够我使用」的诗,无论面对任何境遇,他仍然经历着「耶稣足够我使用」。要连根拔起离开老巢逃亡异地,实在饱受困扰!全世界有二千万难民,读新闻看别人当难民是容易的;但自己沦为难民就另一般感受!还有一印度基督徒家庭,原来在乌干达经营旅游业,非常富有;当狂人阿敏来到,夺取很多民间生意;他因闻军队正开向他的住处,即令家人先行疏散,本身急忙化装逃亡到我住的城市,他神经受很大的打击,身体、心灵受到重大考验。

如果你的老巢有日遇难,必须放弃一切逃奔别处,为此深思远虑,足以饱受困扰!人生难免遭遇困扰的经历,你不能求神把你隔离和保护,使你一生不遇风险;神从没答应你这样成就,神所应许的并非叫我们排除困难;而是叫我们在困难中经历祂。假如以上所讲的经历临到你身上,你失去安宁、饱受困扰、惧怕、没有安全感、有许多苦恼;我们应从圣经记载的亚居拉夫妇学习,他们因当时的皇帝革老丢的命令不得不远离本土意大利。据历史记载,因犹太人给基督徒制造很多麻烦,以致局面纷乱;而皇帝不分青红皂白,凡是犹太人都驱逐出境;所以亚居拉夫妇不得不放下一切逃奔他方。

在人生际遇中遭受难处就埋怨,这是人之常情;但万勿如此!人间际遇不能摧残你,反而你对人生际遇的反应足以摧残你。有的人对于不利己的人就恼恨成仇;但切勿容恼恨在你心内成长!有位敬虔的人忠告我:「如果有人虐待你、苦害你、误会你;别让这些人在你人生过程中占要位,也不要恼恨他们。」

亚居拉夫妇不提起过去的富有,因被革老丢驱逐而环境完全改变;他们终日所讲的是耶稣基督。这正是你我所当作的;不论何时何地,让耶稣基督居首位;别让世上的财物,以及人的权柄占有我们的心;当我们的人生饱受困扰时仍然要专心于基督。

同心事主敬虔的家庭:圣经每提亚居拉时,都是和他的妻子百基拉相题并论。他们非常接近,这是他们同心事奉主的秘诀;虽然外处暴风疾雨中,他们里面有爱,有合一及和谐。彼此信任、鼓励、一同站立;他们的家虽饱受困扰,但却是敬虔的家。如果夫妻整天勾心斗角,怎能面对外面的暴风呢?弟兄姊妹!可能你今天所面临的并非外来的烦恼,而是家庭失去同心和谐;或你以为贫贱夫妻百事哀;其实问题不在于此,全视你的家庭有没有和谐合一,同心尊重我们的主。

论亚居拉夫妇的六段经文,有两段先题及亚居拉,(徒十八1-4,林前十六)其余四处经文则先题百基拉。一般题名都以丈夫为先,为何有四段经文先题师母;考古学觉得百基拉的名比较特别,据说古时期基督徒都是在地窖秘密聚会。其中有一地窖写着「献给百基拉」,原来那教堂是为纪念百基拉而建的;另有地窖写着「圣人百基拉曾经在此讲道」。由此可见当时认识百基拉的人多过亚居拉,是否她出自名门,论学问、论讲道之能,都胜于她的丈夫?圣经只字不题,按圣经的的教导,在基督里,男女是平等的;但在家庭,丈夫是作头的,这是运作上的规则。在印度某种环境中男子居高的制度根深蒂固;但圣经说这样是不对的。(其实有的女人作事能力高过男人)有时二人婚姻关系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气质不同;单方面以此自豪,会引致对方自卑,引起许多难题。求神把你从这样的危险中救出来!百基拉夫妇凡事共同进退、合力工作。

夫妇对神若有同样的委身,其间一切困难都可胜过;千万别因有所差别造成困扰不安。有人问我「结婚后若夫妇见解不同当怎么办?该听哪个决定?」他以为我必引用圣经的教训;妻子应当顺服丈夫。但是我对他说,不是听你的话,也非听她的话;有第三个声音说:你们在不同的家庭成长,是两个不相同的个人,今你们要结联在一起,若要避免冲突,就必一个意念征服另一意念;如果妻子的意见征服了丈夫的意见,那么,丈夫便成了懦夫;反之,妻子便成了没主意的妇人。但是问题不在于此,二人的意见应当让第三者──基督的意念征服;二人必须一同顺服基督,自然就联结在基督里。顺服基督的主权就有合一,也就是彼此信任,敬虔生活和属灵生活成正比。但是人常非如此;虽身为教会执事,家庭中却不和谐;以为家庭的烦恼和属灵生命无关;其实,婚姻生活不和谐则反应灵性有问题。我承认其中有许多困难,为了这些困难,你需要个别的辅导;基本上你对基督的委身是否达到可以放下个人意见的程度,你是否愿意放弃自己的意见、选择和权利?除非你愿意在神前向基督降服;否则任何辅导都不能发出效用。为主之故,不要按照自己的选择来推断神的旨意,乃是按照神的话语而出的属于神的旨意;按照神的灵,借着教会给我看见神的旨意;顺服在神旨意之下,这样才是个敬虔的家。亚居拉夫妇虽各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但他们都十分敬虔对神;所以不引起任何家庭问题。

真正奉献的家庭,亚居拉夫妇二人一同制造帐棚,忠于职守;把这行业奉献给主。他们到了会堂,各种不同行业聚坐一起;有日,一个同行者初次来到;亚居拉夫妇热情接待。保罗曾写信给教会,说他初到哥林多,心里惧怕战兢,非常灰心,因前景不明朗。保罗和亚居拉夫妇同业,同住工作,制造帐棚的行业成为神赐福的器皿;他们到以弗所及罗马,都以制造帐棚为业,他们还织帐棚帮助人建造礼拜堂。

各位!就算不能全时间服事主,可把职业奉献给神,带职到处作见证。据统计,全世界2/3人口单靠全时间的传道人传福音是不够的;许多国家包括印度在内,不让专职的宣教士入境传道;学生或专业人士则可。去年第二届洛桑会议在菲律宾开会,有位香港商人李先生,他用比方讲:一只壁虎和一只青蛙,青蛙如全时间的传道人,坐着捉昆虫作食物;信徒如壁虎,自由在墙间缝隙爬,可爬到皇帝宫庭;但传道人受限制坐着不能动。利比亚狂人作威作福使人惊讶,伊拉克、伊朗、沙地阿拉伯的各种技术人员都可进入。到了二千年代,大部份国家不能靠全时间专职的宣教士进入;80%的国家是准许带有技术的平信徒进入宣教。各位!你有否想到怎样为主使用你的专业呢?你选择时所注意的标准是薪金、前途、研究、研究的机会、仪器吗?有否想到,主要你到哪里是人生最有用的呢?你有否考虑专职教士不能去之地,平信徒可到哪里填补需要呢?青年人啊!把你人生的专业和光阴奉献给主,前途使人兴奋!万勿静坐为关闭之门而悲伤;假如世界属于你的,没人能为你关上门。但愿你说:「求主使用我的职业,无论何方我都愿去!」记得马来西亚有一位牙医,他是基督徒团契的成员,当他听到如上的挑战,他求主使用他的职业带领他到未有福音地方。后来神照他所求,领他到市镇事奉;他爱人、吸引人来、他开查经班、在牙医诊所建立教会,那里真是前无教会之处。神可能呼召你去中国大陆、去回教国家;你是否给主用呢?百基拉夫妇请保罗到他们的家,他们有极好的见证;保罗本来很惧怕,因身上没有钱;但亚居拉夫妇接待他,保罗在那里逗留年半之久,在城市传开福音。故此,哥林多教会建立起来,乃因亚居拉夫妇的家庭向保罗开放。亚居拉夫妇听到会堂有个讲道者名阿波罗,此人讲道好,有恩赐且热心;但对圣经不熟知,对真理尚未完全领会;他们就请阿波罗参加家庭查经班。

教会是从家庭聚集发起,家庭聚会常因知识之故有时关闭;只为家庭而不让外人参加,以致内外不交流,简直不是家而是坟墓,里面藏着充满知识只知生命的人。一个开放的家庭,我们为了感谢神;家有查经班和祷告会,让未信主者前来听见证。印度有个教授住在信奉印度教的地区,他对印度教徒很有负担;他们从不入礼拜堂,但有些妇女说很想听福音,所以教授太太就在家中开查经班,他们有机会读圣经,后来都归信主。艾德里牧师在港有多年工作,他和基督徒学生团契一起服事主,他说在亚洲最有力为耶稣见证的媒介,是基督化的家庭。这是事实,被基督化家庭吸引信主者都坚心不移。一个印度教的父女子得到了基督化家庭的生活,发现了光和爱,充满快乐。

真正奉献的家庭,首先要奉献个人的生命,保罗说亚居拉夫妇为他的性命,把自己的颈项置之度外。(罗十六4)这表明他们的委身,愿为基督和祂的子民置生命而不顾;把自己的颈项置于断头台上,无论任何境遇都愿服事主。(徒十五26)说巴拿巴和保罗这二人为主的名是不顾性命的;耶路撒冷议会差遣犹大、西拉、巴拿巴和保罗一同出去。亚居拉夫妇委身程度,可比犹大和西拉委身程度的深厚。平信徒和全职传道的委身并无分别,只是呼召的不同。可能你今天在世俗的职业, 但对神奉献的心志和全职传道人的奉献是一样的。有奉献的心志,神才使用你的家和你的职业。把我们生命放在祭坛上,对主说:「主啊!为祢之故,甚至失去生命我都愿意」。我们是否把生意、家庭放在祭坛上?如果我的婚姻已失去常规,有所麻烦,求主赦免;如果我自私,职业只为自己的好处和享受,从不以主的旨意来衡量; 今晚我把我的职业奉献给主,主要我往哪里,我乐意去,我奉献生命,甘心接受任何磨炼。圣经说:人若爱惜自己的生命就必失去生命;但肯为基督、为福音舍弃生命的,必保全生命。


講員: 杜偉力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