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賽亞在烏西雅王駕崩的時候看見異象。烏西雅總算是一位好王,在位的年日亦頗長;但可惜稍有成就便心驕氣傲,擅進聖殿燒香;而長了大痲瘋,故此,不能正式執政,只好由他的長子執掌王權。當國家漸走下坡時,一個大致上稱得上好的王卻駕崩,就會使人更落入失望中。何況,接任繼位的約坦王更壞得多,亞哈斯王就更不用說了。當時,北方以色列國已接近滅亡,令到南國大感到悲觀。這時,先知以賽亞看見異象,他看見神坐在高高的寶座上。烏西雅王雖然晚節不保;但坐在寶座上的神,卻是永遠不改變的。
舊約中,除祭司以外,連王帝也不能在聖殿燒香。(代下二十六16-20)清楚記載烏西雅王擅進聖殿燒香的事;因此,他長了大痲瘋。祭司的選立,除了只指利未支派外,還須指明要由亞倫的子孫才可以選立;故此,舊約中很多人羨慕作祭司的事奉。連大衛王也不例外,他更渴慕能在神的殿中事奉。烏西雅王因為心高氣傲要燒香,結果長了大痲瘋。耶羅波安所犯的罪,除了設金牛犢代替神之外;還選立凡民作祭司,即按立亞倫的子孫以外的人做祭司,實在是罪上加罪了。其實事奉神的權利並非每個世俗的人都能得到的。因此,今天我們因基督能成為祭司的國度,有權利事奉神;就不要輕忽這個權利了。何況,這在舊約,是很多君王所羨慕,甚至要爭奪也得不到的福份。烏西雅王雖然作了不該作之事,但他到底也是羨慕這福份。可惜,今天的基督徒雖有這等權利,卻不曉得愛惜!
然後,以賽亞描寫他所看見的異象。他看見神高高的坐在寶座上,衣裳下垂遮滿聖殿。我相信以賽亞必定是在聖殿中,敬拜神的時候看見異象;然而,他所看見的卻是天上的聖殿,只有天上的聖殿才有寶座。衣裳遮滿聖殿,有兩個解釋:其一是指神的榮耀充滿聖殿,「衣裳」其實是象徵一種榮耀,充滿聖殿。我個人則更喜歡另一種解釋,我相信先知所看見的,是真正的衣裳。這不但以賽亞曾看見,使徒約翰也曾有同樣的看見;還有其他先知,看見人子身穿白衣,同樣是看見衣裳。衣裳遮滿聖殿;意即連同地上的聖殿,也在神的衣裳蔭庇下,先知在聖殿中敬拜,顯得自己極其渺小。地上的君王已成為過去,然而天上的神卻永遠存在;祂的蔭庇、眷顧、榮耀和能力,要保護屬祂的人。地上有一九九七、天上的神卻沒有所謂一九九七;因為祂從亙古到永遠,坐在寶座上;永遠不變,祂的衣裳遮滿了聖殿。
此外,「其中有撒拉弗」,有六個翅膀,分別遮臉、遮腳及飛翔;表現出不配的含意,可見就是最接近神的人,也不敢面對神的榮耀。這異象特別之處,是天使們彼此呼喊說:聖哉、聖哉、聖哉,這是他們對所事奉之神的形容詞。有人說,將來在天堂的生活一定是非常的煩悶,要整天唱詩讚美,必定缺少樂趣。但是,從天使們彼此呼喊讚美神,卻表現出有未盡讚美說話之感。相信大家也認識有些老人家,他們在人前不斷訴說兒孫的趣事,永遠不會生厭;還總感到未能講盡種種可愛的事,每次提起都像新事一般。天使之表現,就像怎樣呼喊讚美,也無法唱盡神的榮美及聖潔;故此,他們還不斷地唱著,互相呼喊讚美神。
接著,以賽亞看見聖殿門檻的根基震動,殿充滿了煙雲。這個聖殿料必是指地上的殿。於是,以賽亞說:「禍哉!我滅亡了。因為我是嘴唇不潔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潔的民中。」其實,天使沒指責以賽亞;但從天使的讚美聲中,先知已感覺到,自己實在是嘴唇不潔的人。從天使的頌聲中,先知已領悟了神是何等的聖潔。於是,他將自己與天使比較;卻只能說:禍哉,我滅亡了。先知深深感受到自己的不配。試問,我們曾否有這種體會和光照、使人從心靈醒悟的體驗呢?事實上一個人若沒有聖靈的光照,就不會看見自己的罪,也不會去認罪。
何以先知特別提到嘴唇不潔的罪呢?雅各書曾說:若有人在言語上沒有過失,這人便是完全人。事實上,在我們一切生活行為上,說話是佔最多比重的行為;每個人都是說話多過做事,因為開口說話在所有行動中,是最方便的一種。故此,以賽亞強調自己是嘴唇不潔之人,又是住在嘴唇不潔之民中。意思是不但自己會講不潔的話;同時又會受人的影響而多說不潔的話。例如是非、譭謗的說話,只會愈傳愈多、愈講愈難聽。故此,以賽亞看見異象時,就說:禍哉,我滅亡了。當先知有這種醒覺時,神便潔淨他的嘴唇;天使從壇上取下紅炭,沾先知的嘴,便除掉罪惡。這「壇」必定是指獻燔祭的壇,這壇首次點著的火,是神從天上降下的。因此,燔祭壇又是預表基督的十字架;祂將自己獻上,如馨香的祭,為人贖罪。
我們憑甚麼來潔淨自己呢?是憑基督贖罪的功勞。只有將自己完全獻上,讓燔祭壇的火燃燒我們,才有資格為主傳講訊息。嘴唇的影響遍及人的全身;當我們懂得謹慎言語,為神而用時,這嘴唇才是潔淨的。以賽亞被燔祭壇的火沾他的嘴唇,他便得潔淨。因為一個人能在言語上謹慎,他所受的造就,將是整個靈性生命也包括在內。
其後,先知又聽到呼召──「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真正照神的話語,而發出的警告、責備或勸勉,是不受人歡迎的。以賽亞也心有同感。故此,神再次對他發出呼召,因為願意去的並不是很多人。尤其是這個世代,人從小便給寵壞了,是不受責備的世代。以賽亞的使命更是非常艱巨。因為他的聽眾雖是再三聽道,也不受感動的。(賽六9-10)新約中,保羅曾引這段經文向猶太人傳講。(徒二十八23-29)形容那些聽眾的硬心,是「恐怕」──害怕因聽道而受感動。然而,神卻不改變祂的信息,表明神一再的忍耐;仍然差遣祂的僕人來勸告硬心的百姓。這便是以賽亞所肩負的使命;他的使命艱巨,訊息無人歡迎,但仍然要忠心去傳講。
「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以賽亞回答:「我在這裏,請差遣我。」求主施恩,讓我們在神面前看見自己的不配,又看見神的偉大;使我們能潔淨自己的嘴唇,有膽量在這悖逆的世代中,為福音作美好的見證。
講員: 陳終道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