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時代的憂患中,我們須有福音的使命。先知屬靈的意識;耶和華是歷史之主,每個歷史時代中;神一定要施恩,一定要成就祂救贖的工作。當我們思想自然界,我們知道神是創造的主宰,當我們思想歷史的領域,我們知道神是救贖的主;在歷史中,神的工作是救贖,祂在教會為我們預備救贖的恩典,要我們傳揚救贖的恩典,這就是福音的使命。先知的意識能夠思想憂患的感受,這種感受不單先知僅有,非他們思想出來的,也非他們的敏感而有的,乃是神的心意,祂有無限的憂患,祂為我們受苦;十字架不過是表達神的苦,所以先知是憂患的意識;受苦的主為我們的苦難而受苦;先知有此感受時便表達出來。
本書第四十至五十五章,先知不但把憂患的意識表達,用直接的情緒表達非常透徹、美麗、帶著淚,嘆息,也帶著歡笑的聲音。當我們讀先知書時,我們也和先知一樣的悲嘆、體會、流淚、嘆息。
昨晚講四種聲音,因時間關係沒有詳細解釋,現在重複一下。
恩惠的聲音(四十1-2)赦免的恩惠,神是赦免的神。「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立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詩一三○:3-4)恩惠的聲音特別強調赦免的恩典,有赦罪的恩典也有正式的安慰,使我們唱出得救的樂歌。
真理的聲音(3-5)「道成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約14)先知第二個訊息著重預言方面的真理。每逢我們題及預言,就論到將來要發生的事,將來要發生的並非怪異的事;而是神按著祂奇妙的恩典,把祂的真理祂的計劃帶出來。
應許的聲音(6-8)神的應許和真理永遠立定。
見證的聲音(9-11)亦即福音宣道的聲音。
昨晚我們已經思想了首兩節。「有人聲喊著說:『在曠野預備耶和華的路。』」或作「曠野有人喊著說『當預備耶和華的路。』」我認為後者意思較正確。曠野是貧乏無水荒亂無倫之地;但是竟然有人聲,有安慰,有真理的聲音。這實在值得我們反覆思想。
神為我們預備的,不是曠野而是樂園;但人所要的不是樂園而是曠野。耶穌來到世上,要變曠野為樂園,這是復興的信息。我們須在神前,認識樂園、恢復樂園。現在世界科技雖發達,但這世界就是曠野;十幾年來西方文壇,荒原詩人,描述這世界是荒漠的田野。充滿許多苦難,這是今日教會所能體會的,弟兄姊妹在曠野生活卻沒有憂患的感覺,在世俗環境中隨波逐流;我們沒有在世界狂潮裏作中流砥柱,沒有傳福音的悟性。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體會曠野應有的聲音,聽見曠野的聲音是甚麼聲音。
路加第九章載,當耶穌在山上變像時,有摩西和以利亞出現;耶穌說關於祂去世的事。「去世」在路加記載就是出埃及。當人子主耶穌去世,將罪人拯救出來;我們必須有出埃及的經驗;今日教會需要有新的出埃及經驗;我們要從罪惡、軟弱、冷淡、災難中出來;這是教會所需要的,是真正復興的意義。當以色列人從被擄之地出來時,需要人領導他們,他們過紅海,經曠野,後來又經過約但河,這是他們首次出埃及的經驗;他們到了乾旱曠野地方,神引導他們,除去一切的障礙,把高低的變為平坦、崎嶇的變為平原,這就是其中所描寫的意義。今日教會需要這樣的工作。當主耶穌剛到世上,曠野的人聲約翰的聲音,他大聲疾呼「天國近了。」他是福音使者,為主耶穌預備道路。當主耶穌第二次再來時,教會你、我都要作先鋒,成為福音使者,如同約翰在曠野發出人聲,而且我們必須把一切障礙物除去,迎接耶穌再次到世上時永遠作王。這是我們每時每刻應該注意的事。我們有沒為耶穌第二次再來作應作的事?主禱文中「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這是多麼重要的話!當我們講到主再來的事,就想到很多事將要出現;預言要應驗雖然不錯,但大部份都不對;因為沒好好研究聖經,我們常講主再來的預兆;可是最重要的反而不談,主耶穌說天國福音要傳遍普天下,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有時我們講及基督再來的真理,帶著好奇的態度來分析真理,再來看正確的實據;主耶穌再來最重要者在於福音要傳遍天下,這是你我應負的責任、應該作的事,為主預備道路。主快再來了,教會沒有好好地傳福音,沒有好好的為主預備道路。求主憐憫!叫我們積極、正面、樂觀的等候主再來;我們常注意消極方面的時局等等……而不積極去傳福音;時代的憂患越來越嚴重、教會傳福音的使命也愈加重大,沙漠地要修平我們神的道,一切山窪都要填滿、大小山岡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為平坦,神的福音才可以作此工作。
聖經說,神要使驕傲的人降卑,卑微的人升高。這就是福音的內容,是救恩的功效。神提拔我,從低微的地步救拔我,這是原則、是實際的現象。歷史方面來看,邦國興衰無定;但這一切都要過去,人的成功失敗也都要過去。神叫我們預備道路,但有時崎嶇難走,有時遇高山的困難。傳福音、教會的事、我們的見證;要作中流砥柱並非易事,唯求主幫助!主在地上設立教會,為要我們享受祂的恩典,教我們在祂恩典中操練,經過困難、危險、付上代價,有足夠的經驗,然後我們知道主的力量非常奇妙;因為主的能力在軟弱的人身上顯得完全。自己的努力,靠主的恩典,還必須付代價,必須努力與神同工,神在歷史上之目的必然達到,救贖的恩典是神在歷史上的目的。
「耶和華的榮耀必然復現。」「榮耀」希臘人譯為救恩,意思更為顯明,事實上,神在救恩上顯明祂的榮耀。神的榮耀就是神的公義和聖潔,當救恩實現,神的公義就表現,聖潔也表現出來。「榮耀」更重要的意思是「同在」,有神的同在;摩西在山上,神指示他會幕的樣式;會幕是神與人相會之處;當摩西獻祭敬拜時,神的榮耀充滿會幕。何處有敬拜就有神的同在,何處有神同在就有神的榮耀。所羅門建造聖殿。奉獻和獻祭,神的榮光就充滿聖殿;後來以色列人失敗、聖殿被毀,以色列人被擄到外邦,當他們回國,重建聖殿。哈該書說:「這殿後來的榮耀比先前的榮耀更大。」以後還有更大的,當耶穌再次來到世上「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約一:14)「住」原意是搭帳棚。耶穌基督就是會幕,藉著祂,我們與神相會。耶穌說到聖殿毀壞,三天內要再建立,(約二)猶太人以為不可能,後來才明白這是指耶穌的身體而言;因為主基督是神的榮耀,要表現耶和華救恩的能力。耶穌死後埋葬,身體仍在地上,有神的同在、榮耀、救恩,如以弗所書說教會就是基督的身體,是充滿萬有者所充滿的。充滿了神的榮耀;但還有更大的榮耀,林前五章提到每個信徒都是聖殿。我們都是神的殿,都是聖靈的殿,是屬靈的、聖潔的,我們有神的榮耀。「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在今日之教會顯現、在你我身上的顯現;當我們把福音帶出去時,把救恩實現出來;耶和華的榮耀必然顯現,「凡有血氣的,必一同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這指全世界的人都有機會明白福音,得著救恩;若他們拒絕,是他們的責任;但若我們不傳福音就有禍了;因我們沒讓他們明白。每個世人都應該看見,因為這是耶和華親口說的,神不但「說」也必「成就」;不過你我必須付上福音的代價。
神應許的聲音(6)「有人聲說,你喊叫罷……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他的美容,都像野地的花。」美容應譯為信實。人的信實如花草,容易凋殘。世界不可靠,人靠不住,不能依賴人的信實,惟神是信實的。保羅講過,我們縱然失信,但神是信實的。「草必枯乾,花必凋殘,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7)耶和華的氣吹在人的鼻孔裏,那人就成為有靈的活人。(創二)但是第7節所說的「氣」是神的怒氣,指神的審判,忿怒;當熱風吹起,花便凋殘零落;當審判之日,所有世上的人都要滅亡;因世界和其上的情慾都要過去,惟獨遵行神旨意的,才能永遠常存。人和世上一切事物都不可靠,唯神話可靠,神的話永遠立定,這是神的應許,必然實現。我們多得神的話,就更有保障,更有確據;我們得鼓勵、得安慰;神的話是我們生活最主要的中心。在時代的憂患中,神的話是我們傳福音的力量,福音的內容是神的話;當我們把神的話帶出來時,必有功效;因為神的話安定在天,永不改變,神的話沒一句不帶著能力的,可惜我們對神的話認識太少,讀的、講的、遵行的太少。這是今天我們的失敗,也是教會的軟弱。我們都需要神的話!
傳福音報好信息:「報好信息給錫安的阿,你要登高山;報好信息給耶路撒冷的阿,你要極力揚聲……」(9)現代中文聖經譯本較為正確,原意是「錫安阿,要報好信息,耶路撒冷阿,要報好信息。」如何報好的信息?要登高山,我們須有山頂上的經驗,與神有親密交通的經驗;上得高,看得遠,看見福音的需要,明白福音的使命;我們須在神前等候,就能聽見神的聲音,明白神的命令,知道神給我們的囑咐。登高山意即自動的,不勉強、不盲從;這是神的心意。讓我們靠著主的恩典,明白福音的需要。傳福音的人!敬拜神的人!不要懼怕!在愛裏沒有懼怕;要歡樂、要極力揚聲、傳揚神救恩奇妙;我們不能不感謝、歌頌,我們必須有此興奮態度。
「看哪,你們的神」(9末句)神來到了,這是很重要的宣告。報好消息能保持教會的青春。教會是基督的新婦,基督用水把教會洗乾淨,把我們的縐紋等類都除掉。(弗五)新婦為何有縐紋呢?因今天教會充滿了縐紋等類的病,處於衰老之中。要報好信息、傳福音,教會就有活力,才能保持教會的青春,表明教會是基督的新婦。
「主耶和華必像大能者臨到,他的膀臂必為他掌權……」(10)神的膀臂是大能者的膀臂,另方面是最溫和的膀臂。「他必像牧人牧養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懷中,慢慢引導那乳養小羊的。」(11)我們也許不明白,怎麼神的膀臂大能又溫和嗎?我們的神真是奇妙?我們都是祂的小羊,抱在祂懷裏且慢慢引導,祂知道我們走不快,知道我們軟弱,祂何等大的忍耐,這是神奇妙的大恩典!我們當在神前感謝讚美祂,因祂實在有無限的恩惠,祂也是大能者,且是位慈愛的牧人。
「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29-31)我們是小羊,祂用膀臂抱著我們;但我們也是鷹鳥,要展翅上騰。「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而後我們就能飛翔。有些弟兄姊妹呆板地等候;但有的覺得等候太消極。名佈道家慕勒先生有次搭船,半夜輪船著火;有的人不知所措,有的基督徒禱告;有的基督徒認為等禱告完了,火也燒透了;當前之務是急須滅火。有的人就問慕勒,應先禱告或應先救火呢?他說:「邊救火邊禱告。」今日基督徒卻是邊救火邊等候。我們須等候、禱告、仰望;但我們一定要行動、要學習、要長進。申命記卅二章摩西提及神訓練以色列民,如母鷹訓練小鷹。母鷹喂養小鷹,若長此以往,小鷹永不長進飛翔。直到母鷹毀壞巢窩,用大力的膀臂攜帶小鷹高空飛翔,有時放下膀臂,讓小鷹拼命掙扎,然後加以救援;如此一次次地訓練小鷹。你我都應在神恩典中受訓;祂愛我們,但祂有時叫我們不得安逸,遭遇憂患,我們才能學習飛翔,我們勤於學習,真正在神前等候,我們就重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到那時,我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如何「飛」「跑」「走」?這似乎次序顛倒;其實這裏有很重要的意義:飛速度快;跑需較長的時間;走更需要力量。我們屬靈的長進,不需要太快而需要穩健;在福音道路上行走要步步穩健,靠主恩典,向前又向上。
講員: 唐佑之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