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屆 研經會 第2講

第二講  落在地裡的一粒麥子

相信各位都聽過一個童話,說及有一個人問一面鏡子,希望知道世上誰是最可愛的人。雖然是個童話,卻反映出人對自己的看法;環顧四周,誰也不及鏡子裏的自己可愛。

 

有一回,我將車子泊在神學院門口,一位女學生經過,把車的側鏡扭轉到自己的方向,以整理頭髮,她亦知道我坐在車裏觀察她,她只陶醉於欣賞鏡中的自己。然後,她沒有把車鏡扭好就施施然離去。於是,我下車請她把車鏡扭回原位。人時常感到自己是最可愛,只顧個人的利益。自我是最重要的,今天市面上充斥各種商品,都是為了保養顧惜自我;例如各種化粧品,減肥的用品等,都是為了滿足自我的需要。各種廣告也是向我們的弱點挑戰,以提高人的享受為依歸,因此那些廣告都很成功。另外,很多銀行也盡量提供貸款,讓人有更理想的自我生活。然而,這些都不過是生命的化粧品而已,並非真正的生命。假如將生命投資在這些事物上,最終會喪失生命。

 

很多基督徒自稱是主的門徒,卻沒有真正對付自我。十年前的那粒種子,今天仍是那個狀況。「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這是個永恒的真理。經文的上文提到有些希利尼人來見耶穌;他們或許想見神蹟或聽哲理。然而,耶穌只說一句話:「人子得榮耀的時候到了。」跟著便請他們看一粒死在地裏的麥子,以這為榮耀;在一個絕對順服神的生命裏,看見神的榮耀。這不過是以自然界的現象,來解釋深奧的屬靈真理。對於農夫來說,這現象平常得很。

 

我在美國唸書的時候,曾到朋友的農莊裏過感恩節。他帶我參觀各種農業工具,又帶我到榖倉;裏面堆滿種子,是最優秀的種子,留著早春時播種用的。不曉得箇中道理的門外漢,一定認為這是浪費;為何不把這些肥壯的麥子去皮磨成麵粉呢?這比拋在泥土上好些!然而,奇蹟就在那裏出現,經過太陽的熱能,雨水的滋潤,小小的麥子便開始萌芽。至仲秋出現一片金黃色的麥田,原來是一粒麥子變成了千千的麥子,成為一望無際的麥田。事實上,農夫每次撒種都是一個冒險,因為他們不能絕對保證那些種子會發芽生長。將種子磨成粉當然有用途,但這用途非常有限;最多可供應一家幾天的食用。而將麥子撒在地裏,卻有無限量的用途。當我陪同這位農夫坐在收割機上時,看見他臉上那滿足的笑容,這就是最好的報酬。

 

然而,這段經文又如何解釋呢?耶穌說:「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保守生命到永生。」這就是剛才那段經文的屬靈解釋。查考原文時,會發現前三個與最後一個「生命」,有不同的意義。(路十二15)「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這裏的「生命」與前面最後一個「生命」是同字。此外,(路十二22)「不要為生命憂慮喫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這個「生命」是另一種生命。前者的「生命」是會過去,因為它與物質世界,形象世界有密切關係,這也是基督要我們放棄的一種生命;我們卻往往背道而馳,只執著形象世界及物質世界的生命。經文中,「愛惜」和「恨惡」是兩個不同的執著點。「愛惜」是關注,將整個注意力集中於其上;「恨惡」則是忽略及輕視之。這種執著是要不留情面的,因為人無法兼顧兩種生命;欲得永生屬靈的生命,就必須要放棄那短暫物質的生命。要討神喜悅就不能討自己的喜愛。基督讓我們認識這種抉擇,並看見其結果。只是,我們有自由選擇,卻沒有自由抗拒這選擇所帶來的結果。耶穌勸我們作一個明智的選擇,若看重今生,永恆的生命就必定受到虧損。

 

有一回,一位佈道家到越南講道。有一位執事自豪地對該位佈道家說:「我做了基督徒二十年。」重複了數遍,這執事在教會的名聲其實不大好;他希望藉著二十年這數字令對方留意自己。只是,旁邊的人聽他這話都感到羞恥;做了二十年的信徒竟仍有舊生命的彰顯。以為「二十年」是個榮耀,認識他的人卻看為羞恥。一粒麥子二十年了仍舊是一粒,從未死去。

 

基督的生命就是個榜樣,若從現世的價值觀來看,祂是個失敗的人,完全缺乏現世人所謂成功的跡象。連枕首的地方也沒有,死時身上只有一套衣褲,還要借別人的墳墓埋葬。這種輕看今生的得失,正反映了「麥子落在地上死了」的心態。祂一生就是過著捨己的生涯,十字架上被釘死不過是捨已最巔峰的表達。從人的角度看祂是一事無成,但十字架上祂說了一句很重要的話:「成了」。這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就結出許多的子粒來;在復活節的清晨我們看見那爆炸性的能力;今天在座各位也能證明這粒麥子的後果,一粒絕對順服的麥子更改變了整個人類的命運。

 

另一方面(十二27)耶穌說:「我現在心裏憂愁。」可見祂心裏有很大的痛苦及掙扎,但很快又提醒自己正是為這個時候而來的,然而最後的考驗實在叫人不易接受;將自己的意願放下,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只是,耶穌順服說:「父啊,願祢榮耀祢的名。」這粒麥子要死了,為要彰顯父神的榮耀。當時,有聲音說:「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從基督順服的生涯裏,神已經得了榮耀,但是祂還要再得到榮耀。以後的榮耀比先前的榮耀更加燦爛;耶穌就憑著這句話而得到力量,走上各各他的道路。然而,祂不但自己走這條路,同時還要求門徒跟從祂走。(十二26)「若有人服事我,就當跟從我。」這是個呼召,要求我們把自己的生命擺上,放下自我。這種捨己的精神,捨己的決定往往是與自己本性相違背的。

 

事實上,「罪」基本上是過份看重自己的需要,只把注意力放在個人身上,而忽視了神的要求。就如(賽五十三6)說:「各人偏行己路。」「罪」意思是──「我」比神更重要。做基督的門徒最大的攔阻,不是家人的反對,或朋友的嘲諷;而是自己,不能放棄自我,與主一起受死、埋葬以致復活,是一種至終持守的經歷。過於顧惜自己的人,不配稱為主的門徒,跟隨主是要徹底的放棄自己。另一方面,這捨己本身並非最終目的,而是透過捨己以成全更高的理想。

 

相傳錫克教的第十祖有一次希望重振其教,卻發現關鍵就在於缺乏一班委身的人;只靠宣講學說及遊行宣傳,不能重振宗教的聲威。因此,他希望從跟隨他的人中;呼召五個對他絕對效忠並委身的人。第一個出來了,教主就帶他入了帳棚,教主出來時手上握著一把淌著血的劍,接著有第二位委身者出來,教主也帶他入帳棚,出來時劍仍是淌著血的,跟著第三位……如是者,直到第五位。這五個人對教主是絕對委身的,最後那五個人出來了,卻沒有受傷,那些血原來是宰殺山羊的血;這位教主就從五個人的委身裏重新建立錫克教;最後成為很有影響力的宗教。雖然他們不認識真神,但那種委身的心情實在值得佩服。我們認識並相信一位真神,然而我們委身的心志到甚麼程度呢?今日香港的教會需要更多委身的基督徒,但數目不需要多,假若今天在座有五個人真正對主順服的話,相信那爆炸的能力,可以改變整個社會。

 

我們常說要跟從主,但因為過於看重自我而攔阻了這個工作;神的榮耀便不能像在耶穌身上一樣彰顯出來。我們一方面高呼服事主,另一方面卻高舉自己的要求。另外,我們的事奉帶有很多條件;要服事主,則先要看時間方便與否,要奉獻則要看有沒有餘下的金錢。傳道人也不例外,很多人委身做傳道,卻很看重自己的意願,致使很多教會感嘆傳道人一代不如一代。當然有些教會故意將額外的重擔加在傳道人身上,也不是正確的做法。一個全心服從主的人不應計較任何條件;當事奉主帶著條件的時候,無形衝散及否定了事奉主的心志;變成了商場上的交易,這不是真正的跟從。要作主的門徒,則必須像麥子落在地裏死了,否則很難結出子粒來。很多傳道人事奉了很多年,卻沒有多少改變,那粒麥子未死透;以致教會很多事工都無法推行。基督所關心的是神的榮耀,我們也應讓自己死去以服事我們的主,並須完成神在我們身上的托負。自然界自然地彰顯神的榮耀;唯有強烈意志的人遮蓋了神的榮耀。

 

教會歷史上有一位被神大大使用的人──佐治懷特腓,神透過他帶來大復興。他講道時那種挑戰令人難以抗拒。當時一位政要去聽道時故意不帶備金錢,因為怕聽道時受感動而把所有的錢奉獻。只是,聽道後他終於要向旁邊的人借錢奉獻。為何這麼多人自稱是傳道人,神沒有大大的使用他們呢?原來,我們從佐治的生命中,看見一粒麥子在地裏面死了。有一回,他在某地講了幾堂道,到晚上已非常疲倦,有一家庭招待了他去住宿。夜深了,有人從老遠來要聽他講道,主人家便代他推辭;擾攘中佐治醒了,明白了究竟後他就給他們講了兩個小時。佐治疲憊極了,但他從來不計較。天亮時,主人發現佐治已離開了世界;神已接他回到天堂,神的榮耀在這粒麥子身上完全彰顯出來!還有,我們所熟悉的宋尚節博士,從人的角度看是多麼浪費,好的學位,好的機會,為何不好好保存呢?神卻讓這粒麥子落在地裏死了,使它有爆炸性的能力。

 

今天我們不是要尋找千千萬萬的麥子,而是尋找一粒絕對順服的麥子。我們是否願意超越自己的有限呢?讓眾人在我們身上看見神的榮耀。耶穌當時的話,今日依然有效:「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香港正等候這一粒麥子,中國大陸正在等候這粒麥子;全世界也在等候這粒麥子,但願神在這時代裏,興起祂所重用的人。


講員: 許道良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