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屆 研經會 第4講

第四講  沒有間隔的羊圈

一直以來,猶太人都以為自己是神的選民,只有他們才被神照顧餵養,以為神計劃裏只有猶太人的羊圈。但感謝神,這並非神計劃裏的最後一章。(約十)耶穌提及祂另有羊不是在羊圈裏面,這對猶太人來說是很大的威脅,多個世紀他們以為羊圈內只有猶太人,沒有外邦人。耶穌甚至說另外的羊,要與現在的羊群合一,同歸於一個牧人。第一世紀的猶太人基督徒經過很大的考驗,才稍為領悟這功課。然而,這問題到今天仍然成為我們的挑戰。

 

雖然主所牧養的羊圈是沒有間隔的,但人將其分隔成很多小羊圈,彼此間缺乏溝通、團契,甚至互相攻擊。環顧今天的教會,可謂宗派林立,有些沒有宗派背景的,則批評有宗派的人,事實上,他們主要的分別在於沒有歷史的根,無宗派的教會也有自己獨特的儀式,組織及事奉方式。我並非反對宗派的設立,因這純屬必然,是文化地域的不同而形成的。然而,我反對宗派主義,他們以自己的宗派為最純正,最是合乎神心意的教會。當我們高舉自己時,已違背了神的心意。我關心的不是外表組織的問題,而是彼此間合一的精神,使世人看見一個教會、一個福音、一個救贖計劃。約十七章是大祭司的禱告,我們的主儼如進入至聖所向神懇求,為門徒及因門徒的道理而信之人禱告,表示主很關注合一的問題,暗示合一在實踐上的困難。同時也看出其重要性。

 

首先,我們看合一的意義。耶穌給我們建立合一的模式,就正如聖父、聖子的合一那樣。合一並不是指劃一,基督道成肉身是有形有體,父神的靈性是無形無體的,故此父子不是劃一,而是在某一層面,範圍的合一。門徒也一樣,每個都有自己的特性,並不劃一。今天一些異端都強調劃一,只容許一個意見、一種解釋,以領導人為依歸,這是一種統治的手段,不是神的心意。主不要求我們劃一──有相同名稱、相同組織、相同行政方式……。

 

合一也不是聯合,聯合通常是指組織上的結合,為了工作上的方便及效率,當這目的達到後,組織便解散。在聯合行動中,各人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同時也缺乏生命的接觸。可說是基於自己的利益,而加入聯合組織,聯合國便是一個例子。可惜教會歷史裏的合一運動,都不能超越聯合的性質。

 

父與子的合一,是生命上的聯繫,父在子裏面,子在父裏面,主希望門徒有這種合一,在毫無攔阻的交流中,兩方面的心意達成一致,父的旨意等於子的願望,人看見子就如看見父。父已將榮耀賜予子,意即基督完全彰顯神的榮耀,與神合一,看見基督則如見神的榮耀。因此,基督要將榮耀賜予門徒,好使他們彰顯祂的屬性。當重點放在神的榮耀上,合一便顯得簡單,否則,當我們標榜自己時,便無法談合一。耶穌要他們關注神的榮燿,才能實踐合一。保羅在以弗所書形容合一,是以身體各肢體來解釋,這例子很貼切,身體各肢有獨特的功能,但卻形成一個身體,這是主希望我們達到的合一。

 

至於合一應建立在何種基礎上呢?耶穌所說的合一,不可建立於人為的基礎上。十七20耶穌說,「我不但為這二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可見,合一應建立在屬靈的基礎上。人因聽了純正的福音而有生命的改變,福音只有一個,就是門徒所宣講的福音,這因信稱義的福音;完全是基督的恩典,並非人勞苦得來的。耶穌說合一要建基於這基礎上。今天很多異端邪教都鼓勵人信耶穌,這不過是掩飾而已。摩門教也談耶穌,但他們所宣講的,不是門徒所講的福音,不少真理基礎膚淺的便被吸引而離真道。各位應警惕,當一些人所傳播的信息,不是使徒當天宣講的,則不可能與其談合一,經文中的合一,是一群歸入基督的人,與基督有生命的關係,這聯繫成為門徒之間合一的基礎。換言之,失去與基督的關係,也就不能談合一,因為大家的生命質素不一樣,人生方向及最終的命運都不同。然則,與神的關係存在的話,合一的實踐,甚至不需我們努力也能經歷得到。

 

最近,一位姊妹從美國到中國旅遊,回程路經香港,她聽過我及內子的名字但素末謀面,旅途中她很焦急盼望見我們。相見後我們一見如故。因為與主有親密的關係,便嚮往見主內的弟兄姊妹。這種合一的實踐毫不費力,很自然便表達出來。然而我們應小心,一方面不可在不同的基礎上隨便論合一,另一方面,不應以人為的方法擴大基督所立的基礎。今天很多合一的攔阻是人為的問題,在相信基督為救主外,還加上些條件,例如接納獨特的儀式、傳統、教會條例等人為的規範,致使我們在主內不能經歷合一的寶貴。

 

有些教會認為合一暫時無法實踐,便以此為藉口而推搪合一的責任,推說合一要到天國後才能實現。實際上,天國已進入人間,屬天國的子民今天就可實踐合一。以下兩節經文,主很關心一件事情;21「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23「叫世人知道祢差了我來。」由此可見合一這事實是可以叫人知道的。也就是說,合一的屬靈基礎是無形的,但合一可以透過某種形式表達出來,使世上相信神差了耶穌來。講到合一時,常只強調內涵而忽略形式,抑或兩者相反,至讓我們看到兩方面的平衡,合一有生命的連結,是真正屬靈的內涵,同時也有外表的形式。若有合一的心志,卻從來沒有行動,這心志很值得懷疑。正如青年人談戀愛,他們心志絕對不會隱藏,愛慕對方,則千方百計找適當的形式表達其心志。

 

基督徒最少可用三個層面表達合一。首先,是團契的表達,團契意即信徒生命彼此交通、交流。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交通方便,因此,應多製造生命分享的機會,不可被動地期待團契的出現,而應主動爭取團契的機會,例如探訪附近的教會,使生命能接觸生命。這溝通使我們產生彼此建立、彼此提醒的作用。這就是主的心意。

 

另一層面是合一的見證,在今天道德破產的時代,信徒應對罪惡有一明確的立場。社會上充滿不公義之事,屬主的人應有合一的見證斥責罪惡。一盞燈雖有獨特的功能,但在社會上其功能非常有限,若將這些燈集合起來,讓整個社會看見我們有明礭的合一立場,那一定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教會內不需要隱藏在小羊圈的燈,因為燈是要照耀黑暗地方的。對於不道德的行為,我們應有合一的見證,提倡公義的原則,使別人知道神是慈愛,又是公義的神。

 

另外是事奉的層面。我們在神面前領受一個共同的使命,不要時常想霸佔地盤,把自己的羊蓋上印章,我們應共同承擔使命。香港有很多事工已開始有合一的表現,七六年葛培理佈道會時,合一的能力遍及整個香港社會。年底有包樂佈道會,希望大家爭取合一事奉的美好機會。

 

合一的實踐是個成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奉。以弗所書四章也提到這真理。主沒有希望合一使所有事情變為一致,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主的方向;因此,在過程中有不協調的情況是理所當然的,不要在發現困難時便放棄。記得小女學走路時很困難,要靠我們慢慢鼓勵、悉心教導才有進展,假若當初我們因她身體的不協調而放棄。恐怕今天她還不懂步行。合一也像這成長過程,當我們踏出第一步時,也就成為第二步的力量,直到討神喜悅。

 

為何耶穌如此看重合一呢?21「使他們都合而為一,……叫世人可以信祢差了我來。」在舊約時代,先知被接納與否取決於他是否神所差遣的。先知若不是神所差遣的,則沒有人會接納他的話;可見差遣的重要性。以賽亞書五十三章講到基督,說祂是神所膏立公義的僕,會成為人類的救贖者。耶穌的身份、使命,與合一的見證有著密切的關係。約十二44提到,我們信主耶穌,也就是信差祂來的父。約十三20又說:人接待門徒即接待基督,接待父所差來的子,也就是接待差子的父。因此,合一的問題與基督救贖的計劃有密切關係。十七3「認識祢獨一的真神,且認識祢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合一的問題與整個人類的救贖有直接的關係。基督要人看見祂為人預備的救贖,祂是為此被差遣到世上,我們也為此被差到世界去;因此,整個救贖計劃與合一見證有密切關係,當我們四分五裂時,便不能講合一的信息,世人也不會接受。

 

二千年來,基督的門徒建立了無數的教會、醫院、孤兒院……差派了多少宣教士,按立了多少牧師,餵飽了多少飢餓的人,安慰了數不清受傷的心靈,然而,合一的心志,合一的表現仍然是最脆弱的一環,信徒之間仍有間隔,這會否成為今天許多人未聽見福音的原因呢?世人會否因為我們的分裂及彼此漠視,而留在羊圈之外呢?求主幫助我們拆除這些間隔,因我們原屬一個牧人,就是那為我們捨命的基督,我們的主,我們的牧人。


講員: 許道良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