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徒信經的三個名字
使徒信經提了三個人名,耶穌基督、馬利亞和彼拉多。使徒信經告訴我們,我們信仰最重要的內容是上帝在歷史當中做了什麼,這些是我們信仰的核心內容。這一講我們慢慢來理解信經裡所提的重點在哪裡。
馬利亞和彼拉多,或童女和巡撫,當然最出名是聖母瑪利亞,這兩千多年來,羅馬天主教甚至敬拜,今天我們毫不猶疑會把馬利亞放在彼拉多之上。不過使徒信經所描述的當時,是誰更出名?是拿撒勒的一個小姑娘?在當時社會和世界,在拿撒勒這個小小地方,周圍都是小姑娘。巡撫是羅馬帝國駐軍猶太的最高統帥,他一站出來,人人都要肅靜迴避。所以當時誰更重要?哪一位是最多人認識的?當然是彼拉多,不是馬利亞。
童女馬利亞
還記得馬太福音怎樣記載?「耶穌基督降生的事記在下面:他母親馬利亞已經許配了約瑟,還沒有迎娶,馬利亞就從聖靈懷了孕。」(太一18)約瑟這位未婚夫心裡搖動,「不願意明明地羞辱她,想要暗暗地把她休了。」(太一19下)聖經記載約瑟這麼做是因為他是個義人,約瑟這麼做是維護馬利亞的舉動,沒有人會留意,寂寂無聞,這就是馬利亞。當然我們需要肯定童女懷孕的歷史事實。所以約瑟最終改變他的想法,是因為天使在夢中向他顯現。
有聖經學者也質問:「如果童女生子是事實,為什麼新約聖經只有兩卷書記載得這麼少呢?馬太之外就是路加,馬可和約翰好像不知道這件事,其餘的新約書卷都沒有提及,是不是一個神話傳說呢?」我們不可以堅持說:如果是事實,那就每卷新約聖經都要提及才合理。試著回想當時,你回到當年的耶路撒冷教會參加崇拜,歡迎新來賓,有姐妹走過來自我介紹說:「我是馬利亞,耶穌的母親,」然後她小聲跟你說:「你知道嗎,我是童女懷孕的。」不會的!這麼尷尬,難以啟齒的事!馬太福音沒記載馬利亞的見證,而是約瑟的觀點並緊張他怎樣回應。馬利亞心裡想什麼,要等到路加福音。路加醫生寫福音書,他在開場白說:「提阿非羅大人哪,有好些人提筆作書,述說在我們中間所成就的事,是照傳道的人從起初親眼看見又傳給我們的。這些事我既從起頭都詳細考察了,」(路一1-3上)路加看這一切記載背後詳細考察的那些事實。所以醫生拜訪老邁的馬利亞,她就和盤托出,可能是她第一次說,不是常常跟別人分享,因為路加是醫生,所以記載最詳細的是路加福音第一章,我們明白這是歷史事實,不是傳說神話。
不過路加福音第一章並沒有引用以賽亞書七章十四節,我們以為馬太福音講以賽亞書就是童女懷孕,但馬太福音講神與我們同在,以賽亞書第七章是說神與我們同在。沒錯,在以賽亞先知所提的兆頭是針對當時的戰爭。焦點在當時將要出生的嬰孩,到他還沒有曉得棄惡擇善之間,兩個王的軍隊就要無功而退。換句話說,這個母親是誰,是不是童女?完全不是以賽亞書的關注,關注的是這個嬰兒。你再回去仔細讀以賽亞書第七章,然後再讀馬太福音第一章,你就明白馬太引用的高潮是以馬內利,神同在。
所以只有馬利亞這一次的童女懷孕。路加醫生是不需要引用以賽亞書,你用心再讀一次路加福音第一章,三十節的經文引用的舊約聖經幫助我們明白童女懷孕的典故。馬利亞聽見天使跟她報信之後,經文很誠實說:「馬利亞就驚慌,」(路一29)我們就不是了,天使若向我們顯現,我們第一件事是什麼?拿手機出來自拍 ! 馬利亞卻是驚慌,因為她問:「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路一34)天使就回答說,三十五節:「聖靈臨到你身上,」因聖靈感孕,童女馬利亞懷孕生耶穌。
對馬利亞來說是不可思議的,怎能有這事?但當她明白過來,她怎麼回應?「我是主的使女,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不單一句話來回答天使,接著就是馬利亞的尊主頌:「我心尊主為大;我靈以神我的救主為樂;」我們停到這裡,她是背撒母耳記上的經文,哈拿的祈禱。馬利亞從心裡湧出的話,句句都有根據,就是撒母耳記上第二章,哈拿的禱告。
哈拿的禱告
撒母耳記記載哈拿這位女士,經歷許多心酸和困苦,但最後她跟老祭司以利說:「記不記得我?我就是當日站在這裡祈禱的婦女」,「我祈求為要得這孩子;耶和華已將我所求的賜給我了。」(撒上一27)前面二十節說:「哈拿就懷孕。日期滿足,生了一個兒子,給他起名叫撒母耳,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裏求來的。」」(撒上一20)中文聖經無法翻譯原文的雙關語,若將這裡音譯出來就很特別:「我從耶和華那裡求來的,耶和華將我求的賜給我。」這個「祈求」音譯是「掃羅」這個名字。我們再讀一次:「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掃羅得來的,耶和華已將我掃羅的賜給我。」當這個故事說出來的時候,聽的以色列人馬上反應是:「不是掃羅,不是掃羅,是撒母耳!」不是掃羅,但把這個音譯轉換到這個意思:「哈拿,不是你求來的。」聽懂嗎?聖經是這樣說:「這是我從耶和華那裡“掃羅”得來的。」「不,不是掃羅,是撒母耳!」你用希伯來文來講這句話,你聽到的就是:「不,不是你求來的!」
撒母耳是怎樣得來的?明明是哈拿祈禱得來的,不是嗎?經文怎麼記載?在非利士人強敵壓境,而祭司兩個兒子行不義時,上帝動手,首先是一個家庭,是一個姐妹,是她的婚姻,在她不育,上帝開始工作。所以哈拿懂得來到神的面前祈禱,是上帝先在她生命當中工作,否則她不需要來祈禱,也不會來禱告的。
你會這樣來看我們的生命嗎?「我禱告,上帝聽我禱告。」聖經沒這樣說,聖經說:「你未求以先,是上帝動手。」你說:「但我看不見!應該興起掃羅這英雄!」不是掃羅,是撒母耳這個小孩子。上帝所做的,好像跟大局無關,羅馬帝國佔領耶路撒冷,「你復興以色列國就在這時嗎?上帝不顧自己子民受苦啊。」天使來到拿撒勒一個小姑娘的家裡。
什麼是童女懷孕?上帝出手,上帝工作,當時沒有人知道,只有馬利亞聽見天使的吩咐,她說:「照你的意思,不要照我的意思,」「我的心尊主為大。」在她的祈禱和尊主頌裡,她背撒母耳記的經文,把自己放在哈拿的身份裡,就是承認不是她自己的熱心,不是她的決志,不是她的背景,不是她的家世,不是她的學識,不是她的才幹。懂嗎?是上帝出人意表的作為,是上帝主動在你的生命裡,讓你在生命有欠缺,上帝讓你有冤屈,上帝趕你來到祂面前開口祈禱。這是童女懷孕。
本丟彼拉多
彼拉多呢?彼拉多是個羅馬的巡撫,一個不認識上帝的高官,一個鎮壓老百姓的官長,所以他處死耶穌是計無可施的唯一方法,若你來做彼拉多,你釋放耶穌:「我查不出祂有什麼罪,」所以放祂。彼拉多到最後差點蒙羞,讓大家一起決定要強盜還是要耶穌。你想像在那個極權羅馬帝國,這樣的投票是沒有絕對把握的結果,是不行的,但彼拉多就算這樣也不可以釋放耶穌,因為他的責任是兩個字,你認識的:「維穩。」耶路撒冷有騷亂,羅馬就炒他魷魚,所以彼拉多不是自私自利,而是他責任所在。這樣的人,這樣的決定導致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還記載在使徒信經裡,還有天理嗎?? 若像我們的義憤填胸,理直氣壯,我們就刪走彼拉多的名字。
但我們如何從舊約聖經來理解這句話?你很快回答:「舊約聖經沒有彼拉多,正如舊約聖經沒有馬利亞。」有,不過希伯來文叫米利暗,不是同一個人。不過正如馬利亞懂得引用撒母耳記,她祈禱會背聖經,彼拉多呢?「他不可能會背聖經!」 舊約的確提到外邦的高官,不只是高官,是有名字的皇帝,在以賽亞書四十四和四十五章,第二講有提過四十五章七節的造光又造暗的經文,這段經文開頭第一節:「我- 耶和華所膏的古列(塞魯士);」(賽四十五1)瑪代波斯開國第一任的君王,是英雄還是梟雄?是這樣建立了一統天下的天國,瑪代波斯和羅馬帝國沒有什麼分別的,都是靠軍隊克服所有敵人。
法老的心剛硬
舊約聖經怎麼說?「因我僕人雅各,我所揀選以色列的緣故,我就提名召你;你雖不認識我,我也加給你名號。」(賽四十五4)上帝所膏立,所興起,所宣召的古列,不是因為古列認識耶和華,經文白紙黑字清楚說明:你不認識我,但並沒有攔阻上帝會用他。其實舊約聖經最早的例子不是亡國被擄的古列,是出埃及的法老。我們很熟悉的,但我們的興趣去了十災:「歷史上有可能發生尼羅河和十災,有可能。」其實經文焦點不在環境的災難,而在以色列人怎樣離開埃及。重複的主題,是我們不會解釋的一段聖經:「神叫法老的心剛硬。」和合本很大膽,同時也誠實,在這節裡穿插了:「或譯:任憑;下同」其實希伯來文不可以翻譯成「任憑」,這是羅馬書第一章保羅的神學,不是出埃及記的文化。出埃及記重複「法老的心剛硬」有二十次,接著十九次也可以翻譯成「任憑」,它沒正式這麼做,只是以小字穿插在這節裡。但這二十次是很小心的,我們無法每次都詳細討論,也無法跟弟兄姐妹解釋希伯來文的變化精彩之處。那麼你要信我了,我是舊約的教授,現在是訪問教授,並且也是榮休院長,所以說話要很小心。
法老的心剛硬二十次,一半是神叫他的心剛硬,另一半是法老自己的心剛硬,十次十次,絕不偶然,兩個事實是重疊分不開的,兩邊都是事實。
第二,中文聖經都一概翻譯成「剛硬」,但希伯來文用了三個不同意思的動詞。「固執」用了兩次,十二次是「堅定」,這就很正面,法老命出必行,不會朝令夕改。最特別的是第三個動詞,非常值得我們留意,因為這個動詞講榮耀。法老的堅定,因為他是帝國君主,不可以朝令夕改,這是他的尊榮。他不是個人心硬,是國政,國策,所以一定要清清楚楚才能有尊榮榮耀。
上帝的榮耀
二十次「剛硬」,原來有層次的,表面有人批評他固執,沒錯,但每次開會,大家都堅定,最重要是關乎國家的尊榮。但最精彩的是「榮耀」。在出埃及記四章到十四章之間,還有另外三次出現「榮耀」,但不是法老,是耶和華。耶和華上帝在法老的剛硬、固執、堅定、尊榮之上得榮耀。所以我小聲勸你讀希伯來文,這些不同層次的味道就出來了。出埃及記最重要的主題不在法老,儘管他是埃及最尊榮的君王,最終得榮耀的是耶和華。出埃及記最後記載:「耶和華的榮光就充滿了帳幕。」(出四十34)中文翻譯成「榮光」,其實是וּכְב֣וֹד,是「榮耀」這個字。
上帝也在西奈山顯出祂的榮耀,摩西請求上帝顯出祂的榮耀。但上帝第一次在以色列十二個支派眼前顯出祂的榮耀是在紅海。法老的軍隊代表他國家的尊榮。出埃及說不是的。帝國最高的榮耀原來要彰顯獨一真神的榮耀。
你有沒有留意到,代表基督教福音信仰的記號是羅馬帝國死刑的工具,世界上還有什麼宗教用一個帝國的死刑做代表記號?為什麼要用十字架?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英文是釘十字架。羅馬死刑的符號,竟然成為彰顯「神愛我們的心,就在這裡顯明」的記號。
所以明白馬利亞的重點,不是祈禱,不是我求來的。明白彼拉多,不是帝國,不是法老,是上帝的榮耀。上帝的榮耀不是單單彰顯在山上,好像那裡比較接近上帝,求上帝的榮耀降臨在我們退修的營地。聖經卻說上帝彰顯祂的榮耀,是一個行死刑的場合裡。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
讓我選,我當然做馬利亞,不做彼拉多。一個流芳百世,另一個遺臭萬年。聖母馬利亞,萬福馬利亞。我必須強調,我不同意這個說法,這是因為聖經根據,而不是我個人的神學觀點立場。羅馬天主教會傳統把馬利亞跟所有人分開,這不是聖經的教導。哪一段聖經?「耶穌正說這話的時候,眾人中間有一個女人大聲說:「懷你胎的和乳養你的有福了!」(路十一27)耶穌說:「是,」耶穌沒有否定,但耶穌還有最重要的那句:「卻還不如聽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路十一28)是誰有福?馬利亞有福,因為她的心尊主偉大,不是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
能分清楚嗎?你和我可以透過聽神的道和遵守神的道比她更有福。耶穌應許跟隨祂的人:你聽見神的道和遵守,你不需要羨慕馬利亞。我們聽得明白嗎?重點不是童女懷孕,重點不在哈拿祈禱,不是我掃羅來的(求來的),這是上帝奇妙的作為。昔日上帝可以怎樣使用馬利亞,上帝今天可以用我嗎?你願意尊祂為大,以祂為樂嗎?你說:「我不願意!上帝旨意就不能成就在地,如同成就在天。」沒有這回事。
我們說過「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這是天父世界。不論是彼拉多,古列,法老,剛硬或順服,神的榮耀要彰顯。這才是我們的信仰,不是道德倫理。「我們大家都效法馬利亞,不要效法彼拉多。」這只是道德層次讀聖經,我們要明白的是上帝。我們要學習的是祂如何做事,過去如是,今天如是,明天也如是。因聖靈感孕,由童貞女馬利亞所生。這是過去一次不重複的歷史事實。但蒙福的馬利亞在歷史上可以不斷重複。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教會從來不是文明的大多數主流,我們要定睛在上帝奇妙的作為之上。求主幫助我們。
講員: 李思敬牧師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周以心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