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保羅第三次宣教旅程,自以弗所回耶路撒冷,轉往羅馬受軟禁。保羅在以弗所宣教三年,成績驕人,使徒行傳這樣記載:「凡住在以弗所的,無論是猶太人,是希利尼人,都知道這事,也都懼怕;主耶穌的名從此就尊大了。那已經信的,多有人來承認訴說自己所行的事。平素行邪術的,也有許多人把書拿來,堆積在眾人面前焚燒……主的道大大興旺,而且得勝,就是這樣。」(徒19:17-20; 20:31)
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
保羅宣教成功至一地步,連亞底米女神也遭到冷落,甚至引起騷動。此事促使保羅返回耶路撒冷,似乎外邦宣教工作要告一段落,改而向骨肉之親宣講福音。保羅辭別以弗所教會長老時說,恐怕今生再無機會相見,表達他預視即將遭遇危險(徒20:36-38)。到了該撒利亞,一位名叫亞加布的先知,將保羅的腰帶綑在自己的手腳上,預告猶太人要如此綑綁此帶的主人,並將他交付外邦人。保羅回答願為主的名受綑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願意(徒21:10-12)。後經一連串事件,在耶城遭人謀害,幾乎喪命,並在該撒利亞下監兩年,最後被解至羅馬受審。在這半年旅程中,歷嚐多番急難,最後戴着枷鎖在羅馬受軟禁,仍不斷傳道,至死不休。
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
六十歲的保羅,人生末站,飽受壓逼牢獄之苦。雖受同門排擠誤解,卻無絲毫怨恨退縮,只知在艱苦中奮進,在困乏中多情。遙望各各他山頂,是自己的腳甘願踏在苦難的道上奔馳。是甚麼令他毫無保留的獻上自己,奮不顧身地到處宣講主道?翻閱本書的首章便會明白。大家若要仔細玩味,可以分兩段朗誦第一章全篇(弗1:3-14,15-23)。解經家稱這段經文是爆發的讚美。惟對神恩典有極深的體會,始會禁不住對神湧出無盡的感激;惟對神充滿感恩,始會毫無保留、奮不顧身的獻上一己的生命達廿、卅年之久。
保羅給教會最後留書,以讚嘆、感謝與崇拜來總結他近卅年的征戰!以弗所書首章為全書定調,為浩瀚救恩而發的感謝讚美詩;除第1-2節問安的話,3-23節(原文希臘文僅兩個長長的句子;3-14節一句,15-23節一句)。首句是讚歌,第二句為眾聖民祈禱,並湧流不住的讚美。「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他在基督裡曾賜給我們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弗1:3)。保羅匠心獨運,用了三個同一字根的詞 --- 頌讚、祝福、福氣。上帝之所以值得頌讚,不只因祂偉大尊貴、具至高無上的權柄和能力,更因祂向人施恩賜福。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祂都賜給我們了,頌讚與感恩更是理所當然、發自肺腑的。其實,創世以前,神定意要將天上各樣屬靈的福氣賜予世人,惜世人背逆,犯罪墮落,失去福分,本性更被扭曲,受幽暗勢力拘禁,無指望地活在虛無中等候神的審判。
「就如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無有瑕疵」(弗1:4)。神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在往後十節經文中,「在基督裡」共出現了九次之多。神對我們的揀選,自開始就與基督連在一起,叫我們活在祂裡面。惟有當我們生命與基督聯合,活在祂裡頭,始屬乎神的揀選;始有資格成為上帝的選民。讀以弗所書讓人對揀選和預定,更有合理和平衡的看法。誰是神所揀選的? 就是那些願意接受基督救恩,活在祂裡頭的人。神揀選我們是有目的的,叫我們有權分享祂的神聖。作為受造之物,本與上帝的本性有一不能跨越的差異,差異本是絕對的;聖潔就是彼此的界限,這分別是無限的。
奇妙的是神親自跨越這鴻溝,邀請我們成為祂聖潔國度的一分子,分享祂的神聖,生命自然變得聖潔了,不再被排拒,而成為神家的分子。無間的契合,使人無有瑕疵,毫無保留地投入上帝生命中,摒棄所有不屬神的性情。本來我們與神的本體有無限的距離,要成為聖潔,惟有活在基督裡,被神收納為兒女「又因愛我們,就按著自己意旨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使他榮耀的恩典得著稱讚;這恩典是他在愛子裡所賜給我們的。」(弗1:5-6)。
悖逆神,墮入敵擋神的陣營裡,怎可得到神兒子的名分?必須藉祂兒子耶穌基督,將我們收納並完全與祂生命聯合,讓祂生命遮蓋,填滿我們的虛空;祂兒子的位分也成了我們的位分。神愛子成就上述的恩典須付代價,為我眾罪承擔責任,流出寶血,擔當刑罰,用生命換取生命。
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
「收納」一詞指出古羅馬世界,父對子有絕對權柄。羅馬法律賦予父親的權柄,比中國的父權更嚴厲,儘管兒子長大成人,父對子仍有管轄權,子對父仍須履行責任。原則上,子所有的均屬於父,若謂要將兒子歸於他人名下,是一件十分嚴肅的事,必須經過令人印象深刻的禮儀。象徵要將兒子賣予他人收養,親父兩次象徵性賣出,又兩次象徵性贖回;最後第三次才象徵性賣予他人領養。俟後領養者始可將兒子帶至法官面前正式收養,程序完成,兒子乃可正式成為新家庭成員,享有權利和負起責任;同時失去原生家庭的權利和責任,親父不再行使父權在他身上。
當上帝收納我們為兒子,我們不再屬乎舊陣營,上帝從今對我們有着絕對的主權。神收納我們的代價是,基督被罪惡勢力釘死,被死亡拘禁,流出寶血、遮蓋神對罪的震怒。「我們藉這愛子的血得蒙救贖,過犯得以赦免,乃是照他豐富的恩典。」(弗 1:7)救贖也可翻作釋放,意謂我們從幽暗勢力中贖回或釋放出來,還要得到上帝赦免,與祂和好。
基督不單釋放我們,更將我們引進新家庭,與神復和,成為上帝的兒子。「都是照他自己所預定的美意,叫我們知道他旨意的奧秘,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弗 1:9-10)因着上帝的恩典,我們外邦人不但有分於神的揀選,更得到祂的啟示,知道祂旨意的奧秘。原來上帝定意在日期滿足之時,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同歸於一就是總結、結合和招聚在一起的意思,和合本翻作同歸於一,非常精確。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連結在一起,成為一體。
在他裡面得了基業
「我們也在他裡面得了基業;這原是那位隨己意行、做萬事的,照著他旨意所預定的」(弗1:11)這裡說到我們要在祂裡面得基業,是承受遺產的意思嗎?解經家主流看法是神既擁有我們,我們便為神的基業。另有解釋,是我們真正得到一分基業,是上帝預備我們享有的。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神對他們說「『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們都看見了,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帶來歸我……你們要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19:4-6)這裡所說歸我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就是神的產業。「以耶和華為神的,那國是有福的!他所揀選為自己產業的,那民是有福的!」(詩33:12)
神要把祂所揀選的據為己有,作祂家中珍貴的產業。這些人是有福的,「耶和華將你們從埃及領出來,脫離鐵爐,要特作自己產業的子民,像今日一樣。」(申4:20)成為神的產業,作祂家裡的人並承受祂的豐富,是十分化算的。在上帝國度裡,萬物同歸於一,每人都有特定的位置 --- 「分」。
上帝國度就像廣濶無邊的大拼圖,由無數拼塊合成,你我就是那一小塊。我們雖然微小,但上帝已為你我預備特定位置,若缺了這一小塊就不圓滿。上帝在天國裡為我們預備的產業,就是那特定位置,要領取這分產業,必先把這拼塊交付神手中,任由祂來拼合與安置。你我願否成為上帝的產業?「叫他的榮耀從我們這首先在基督裡有盼望的人,可以得著稱讚」(弗1:12)成為上帝手中擁有的產業,放在祂設計的拼圖中,遵祂心意而行;叫祂心意 -- 廣大的拼圖得以完成。這就是榮耀神、讚美主! 生命隨祂安排使用,拼出祂的拼圖。
韋斯敏斯得要理問答中有一條說,人唯一存在目的,就是榮耀祂,永遠享受祂。若你以此作為人生最高目標,生活中那些令人煩擾的事就不再擴大,個人的得失也算不得甚麼,只是神容許用來磨練我們的偶發事件!跳出自己的小千世界,睜開狹隘的眼界,看見上帝廣闊的國度,對事對人就會很不同。
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
空中執政掌權者會否輕易放過我們? 絕不,屬靈爭戰是漫長的、激烈的。今天,我們正走在通往享受屬靈福氣的途上,不排除會被空中執政掌權者俘虜的危險!怎可避免隨流失去,保證不被俘虜 ? 聖靈是保證,彷彿在我們生命中打上烙印,證明我們屬神,兒子的身分無偽,也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憑據就是訂金,上帝買贖我們已付了「首期」,對我們的擁有權千真萬確。祂差遣聖靈進入我們生命中,聖靈給我們的祝福、能力和保障,就像一筆可用的訂金。
聖靈在我們生命中不但有保證,更令人預嚐屬靈福氣的滋味。「這聖靈是我們得基業的憑據,直等到神之民被贖,使他的榮耀得著稱讚。」(弗1:14)經文下半部將人對神的讚美提升到另一境界,聖靈內住使人活出新生命,就能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生命的美善,內涵滿足和喜樂。
奧古斯丁對自由作出以下詮釋:自由有三層次,首先,人被罪綑綁,只能自由選擇犯罪或以另一方式犯罪,其實並無自由可言。然後,人被神釋放,在成聖路上自由選擇不犯罪;愈久愈輕省,不再被罪牽引,引誘不那麼大了,可以不費氣力地選擇不犯罪。這階段對於犯罪與不犯罪,可能仍有掙扎。
最終,當我們全然與上帝聯合,被上帝的性情充滿,就沒可能犯罪,也全無興趣犯罪。因為此間我們在上帝裡的生命太棒了,越走越新,越深入,喜樂與奧妙實難以言傳,教人不會放棄。直等到完全被贖,神完全擁有及得着我們,生命自然而然湧出對神的讚美。達到一個光景,人存在唯一目的,就是榮耀上帝並永遠享受祂,此刻上帝真正從人身上得着榮耀。
你願堅定的朝這成聖之路邁進嗎?終有一天,你生命本身就是一首讚歌。
講員: 余達心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