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屆 講道會 第2講

第二講 與誰爭戰?

經文: 撒母耳記上 17:1-11

引言

感謝神讓我今日有機會與大家分享神的說話。我們昨天有機會看大衛的第一個片段。其實這對我也是一個很大的提醒。我有機會在聚會之前的祈禱會上分享說,這次是我第三次在培靈會上分享。其中一個我愈來愈明白的道理就是,我們講道的人所說的自己也未必能做到。若不是神的恩典,我們當中誰有資格事奉祂呢?大衛就是這樣一個被神揀選的人。第16章說到,神揀選的大衛,不是因為大衛有完美清潔的良心,而是因為神要按著祂的心意來用一個不配的人。這是我們在每一個範疇裡都是知道的。我們讀研究院的時候常常說笑:我們怎樣能分辨出誰是大學生,誰是研究院的學生呢?大學生全部都很年輕,剛剛畢業,抬起頭來很有信心;研究院的學生卻是相反,因為愈學習就愈發覺自己甚麼都不懂。因此,在校園裡垂下頭的都是研究院學生。我相信大衛的生平也是差不多,能夠成為我們的鼓勵。我們無能的時候,正是神工作開始的時候。

昨天我們概括地提到第17章大衛與歌利亞的爭戰,今天我們會詳細看這章聖經。這個事件可能是大衛生平裡最出名的其中的一段記述。主日學講大衛時一定會講這段聖經,因為這是一段比較不混淆的經文;但主日學沒有講到大衛的黑暗,因為我們多數都叫主日學學生學習大衛,而最容易的表達就是這個歌利亞的故事:憑神的大能能夠戰勝巨人。

讓我們試試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在這一章聖經,究竟大衛是跟誰打仗?你可能覺得這是最無聊的問題;大衛當然是跟歌利亞打仗啦!或者反過來問,除了大衛之外,誰是主角呢?那你可能會說,我來了培靈會這麼多年,主角當然是上帝了。如果不把神算在裡面,人間裡面除了大衛之外,誰是主角呢?這是第一個問題。

第二個問題是比較切身的。大衛贏了這場仗之後,有甚麼得益?那麼辛苦的打贏了,贏了之後有甚麼利益?是不是升官發財?如果沒有很大的利益,我們為甚麼要學習像大衛一樣?究竟大衛有甚麼得益?所以我們今天就試著處理這兩個很簡單的問題。

一、到底誰是主角?
第一個問題是:除了大衛之外,到底誰是主角?第17章是一段很長的經文;如果我們讀完的話,我就不用講道了。在這段這麼長的經文裡,真正關於打仗的只有幾節,所以它的中心不是打仗這麼簡單。但誰是主角呢?或者誰是大衛的對手呢?最容易的答案就是歌利亞,因為這是最表面的答案。但是,原文裡面提及歌利亞的名字只有兩次;另一個人的名字比歌利亞出現得多───掃羅。那麼,這一段經文到底是講歌利亞還是掃羅?我相信這段聖經不是只講歌利亞的。如果掃羅被提及十八次,我相信這段聖經討論的需要考慮上文下理,就是為甚麼大衛能夠取代掃羅成為王。不是大衛有甚麼好處,而是神為甚麼要揀選他,神怎樣用他、訓練他,他最後會變成一個怎樣的人,而這個人和掃羅有甚麼分別。這個交接點就在處理大衛與掃羅的問題。

1. 歌利亞與掃羅
第17章對歌利亞的描述在很多方面都使我們想起掃羅,尤其是歌利亞是巨人。先討論歌利亞的高度。其實歌利亞的高度不容易處理。感謝培靈會的安排,大家手上的研讀本裡有幾個版本並排。如果你看直譯的版本的「肘」,其實我們不知道到底歌利亞是多高。有譯本比較好,就說他是個三米高的巨人。在轉播站的弟兄姊妹,如果你是慣用英呎的話,三米高是相當於九至十呎高。大家通常沒見過這麼高的巨人。究竟歌利亞有多高呢?其實這也是一個學者探討的問題。(我以下說的比較專門一點,大家可以買下年培靈會的講道集來細閱,因為第一次聽可能有點混亂。)我們的聖經很多時候都是從希伯來語的一些抄本翻譯過來的,特別是主後一千年的抄本。那些抄本的確說歌利亞的身高是十呎或三米左右。但1940年代發現了死海古卷之後,我們突然有了更古老的抄本───1940年代以前使用主後一千年的抄本,現在我們使用主前二百年的抄本。死海古卷的內容基本上跟後期的抄本一致,只是一些細節是不同的,其中一個不同之處就是歌利亞的高度。根據死海古卷,歌利亞只不過是大約兩米高,或者六呎九吋左右。而這種看法在最早期的希臘文譯本也是一致的。另外,耶穌、保羅時代的猶太歷史學者約瑟夫也說歌利亞大約兩米高。所以,不同派別的學者都認同,歌利亞的身高應該就是兩米左右。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這個數字對詮釋這段聖經有很大幫助,因為我們可能見過兩米高的人。要知道一個人年紀有多大很簡單。如果是基督徒的話,你問他最喜歡甚麼詩歌,就知道他幾歲。通常我們喜歡的詩歌都是青年團契喜歡唱的詩歌,所以如果下次有人問你,你最好想清楚才好回答,因為可能對方想知道你大概是屬於哪個年代。但如果不是基督徒,特別是在北美,就有另外一個方法可以問,就是你喜歡哪些球星。那就可以知道你大概是哪個年代的。如果你喜歡看美國職業籃球的話,最近贏的是奇雲·杜蘭特(Kevin Durant),或者是勒邦·占士(LeBron James),他們倆就有六呎九吋高。你想知道歌利亞有多高,看他們就知道了。如果你問我,我是米高·佐敦(Michael Jordan)的年代,他大概矮三吋,是六呎六吋高。我還可以繼續說下去,但重點是,如果是六呎九吋,我們可以幻想到一個大約的身高,但不至於誇張到跟外星人一樣。說不定姚明比歌利亞還高。所以,歌利亞就是這樣的一個高大的人。

如果他真的是那麼高,那我們就問掃羅有多高。我們知道大衛不是很高,因為第16章已經說了他不是身材高大。但掃羅有多高呢?如果根據撒母耳記上9:2,他比眾民高過一頭。我想,當時「比其他人高一個頭」未必有六呎九吋高,但已經是相當高了,因為當時以色列人選一個王是要去打仗的。昨天也說了,他們不要青靚白淨的小鮮肉,是要找一個高大威猛的;掃羅高大威猛,揀選他就能夠為以色列人打仗。如果真的要跟歌利亞打鬥的話,以色列人最容易想起的就是掃羅。

掃羅被選出來是要做甚麼呢?我們看第17章,看看歌利亞所說的話。「你們出來擺列隊伍做甚麼呢?我不是非利士人嗎?你們不是掃羅的僕人嗎?」(17:8)「掃羅的僕人」這句話甚麼時候出現過呢?就是最早揀選掃羅的時候。在撒母耳記上第8章,神早早就已經警告以色列人:你們揀選一個王,你們要記住你們必定成為王的奴僕。你們不要這麼自鳴得意,為自己選一個王出來代替耶和華;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你們揀選一個王,你們最終只會成為他的僕人。第17章歌利亞所說的話讓我們想起這段聖經。歌利亞明白一個王要做甚麼───王是一個國家的首領和國家的主人,因此他們全部都是掃羅的僕人。接著第8節下半節:「可以從你們中間揀選一人,使你下到我這裡來。」這有點諷刺,因為這個「一人」老早就已經揀選好了───第9章,以色列人已經揀選了掃羅做王。第10節非利士人這樣說:「我今日向以色列人的軍隊罵陣。你們叫一個人出來,與我戰鬥。」(17:10)但為甚麼要說戰鬥呢?因為,在第8章,以色列人最初要求一個王是要做甚麼呢?「為我們爭鬥,像列國一樣。」所以當年撒母耳聽到時心中不悅,因為耶和華一直是他們的元帥,祂為他們爭鬥。以色列人堅持要找一個人為他們爭鬥。所以第17章去到歌利亞的戰爭時,以前掃羅能打贏比他矮的人;但今次有巨人出現了,國家正需要一個像掃羅一樣高大威猛的戰士的時候,他卻不敢出來,因為掃羅第一次看到比自己更高的人,因此不敢出來打仗。

2. 大衛與掃羅
整章聖經的描述都使我們的焦點放到掃羅身上。其中例如講到盔甲的問題。第17章5-6節講到「頭戴銅盔」等等,第38節談到掃羅都有盔甲。當時不是人人都有盔甲的───由於資源的問題,只有軍中的元帥等重要人物才有盔甲。第17章只有兩個人有盔甲,一個高大的掃羅,另一個是高大的歌利亞。因此,現在應該是掃羅與歌利亞對決。但掃羅不敢,因此大衛出來打。這章聖經討論的就是不同的打仗方法。

我們看看大衛怎樣與歌利亞爭戰。最出名的一節聖經是這裡:「你來攻擊我,是靠著刀槍和銅戟;我來攻擊你,是靠著萬軍之耶和華的名。」(17:45)這是兩種不同的打仗方法:一種是比大細的方法,另外一種是截然不同的方法。這裡有一個片段,就是掃羅把他的盔甲給大衛穿上,但大衛不願意穿。我們常常以為,大衛不肯穿只是因為累贅,但其實,在撒母耳記上,經文多次以衣服代表接納與否的意思。例如,第18章,約拿單這個王子也有盔甲,也有王子的衣服;當約拿單把自己的衣物給大衛時,大衛卻願意穿,因為約拿單和大衛都是同一陣線的。在第14章,約拿單打仗的方法和掃羅不同───約拿單打仗的方法是「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這正正是大衛得勝的方法。所以大衛願意穿約拿單的衣服,但掃羅的衣服他不肯穿,因為大衛打仗的方法不是靠刀槍,是靠萬軍之耶和華的名───大衛與掃羅就是不同。後來在逃難時,大衛有多次機會可以殺死掃羅,但他沒有殺死他,卻割下他衣服的一部分;這又是藉著衣服表達不認同的一個主題。

大衛不穿掃羅的盔甲,是因為大衛打仗的方法與掃羅不同。神的子民揀選掃羅,是因為它們想與列國一樣;但如果打仗的方法也要與列國一樣,那就有問題了。因為當列國的武器比你厲害,你馬上就知道自己會輸。如果憑身高和人打仗,對手比你高,你就知道自己會輸的了。但是神揀選一個矮小的大衛去爭戰,因為耶和華使人得勝,不在乎人多人少;這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爭戰模式。這種模式不是多一點點的爭戰模式,不是計高矮的爭戰模式,是截然不同的爭戰模式。

這裡聖經講到兩個主題:聖經裡總是有一群人想「多一點」,另一幫人是希望「不同」的。哪些人是想「多一點」呢?比如說參孫,他的力氣比人多,但不是一個最好的士師。所羅門的財富比人多,但晚年卻失敗。那我們找找「不同」的例子、不同的模式的例子呢?以諾與神同行,亞伯拉罕憑信心離開吾珥,他們都不是比較大小的人,是一個截然不同的生活模式。神呼召我們不是要「多一點」,而是做一個截然不同的群體。

即使不說人物,談聖經觀念,那些「多一點」的觀念都是一些不好的觀念:如律法主義,我能夠做多一點;偶像敬拜說,我做一個更好的偶像;至於巴別塔,我可以建得更高。這些都是「多一點」的神學模式。但截然不同的神學模式是甚麼?神揀選你分別為聖。這個不是多寡的問題,是「不同」的問題。神揀選我們是要做一個不同、另類的群體。這章聖經介紹的王是要跟掃羅不同。掃羅成為第一任王,這不是神弄錯,是神用這個方法證明人的揀選和準則有問題。但神揀選的時候用了截然不同的模式,截然不同的爭戰方法;我們不再需要比高矮,但能夠在神的計劃裡得勝。這是大衛王朝與掃羅不同的地方───大衛多次失敗,但是他又多次回轉倚靠上帝,從未忘記誰才是真正的王。

我們人間通常會比大小,難怪我們信徒也有這樣的觀念。我們甚麼都要比大小,例如昨天說的,我們屬靈的程度也要比高低;因為在我們的工作環境中,一個星期工作六天也在比大小,所以我們都習慣了。今年已經是我在三一神學院事奉的第二十年了。在三一神學院之前,當我在摸索事奉方向時,我和我的太太禱告,求問神祂要我們在哪裡工作。我們曾經考慮過回香港。我太太是一個遺傳學家,所以當時我們考慮回到香港,看看香港有沒有甚麼研究機會。當時恰巧科技大學的校長來到波士頓招聘教師。我很深刻記得他在波士頓說的一句話:「一流人就吸取一流人,但二流人只能夠吸取三流人,三流人只能吸取不上流的人。」他的意思是,一流的教授會吸取一流學生,所以大學只能聘請一流的教師;如果老師是二流,學生就會是三流。這樣說有沒有錯呢?我想是沒有錯的,因為在工作圈子中,我們的確是用這樣的衡量方法。但如果在神的爭戰來說,這樣說就未必正確。教會不是一流人去吸引一流人。在幾個星期前,我到了我朋友在美國丹佛市所開設的教會。我專誠去是因為在教會外面有一個很精彩的牌子,上面寫著“Scum of the Earth”,即是「人渣的教會」!你的教會叫「人渣的教會」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有人會說你虛偽。即使進去以後,你發現人品很差,但是牌子早就寫明了。我們被神呼召,其實全部都是人渣。如果一流人才能吸引到一流人,用廣東話來說,我們就「大鑊」(普通話:糟糕)了。

我們不是這樣比較的;我們不用人間的「多一點」的準則。神呼召我們是要做一個另類的群體。我們學識可能不夠人家多,工作經驗可能不夠人家多,外貌可能也不夠別人好,但是感謝上帝,我們爭戰不是靠與別人比大小,不是要比別人多一點。如果這樣打屬靈爭戰,當一個比你多的人一出現,你就無話可說了。如果你是憑學識去跟人傳福音和辯論的話,一個學歷比你高的人出現的話,你就會突然感到害怕。你說「不要緊,我找牧師來」,那對方也找一位和尚出來。比大小並不是我們爭戰的方法,我們不是比出名、比學識、比高、比多賺錢。神呼召我們是要做一個另類的群體。大衛就是一個另類的人;不是因為他有甚麼好處,而是因為神要他成為一個另類的人。

所以,這樣就回答了第一條問題了。誰與誰爭戰?這不單是歌利亞的問題,是大衛和掃羅比較的問題。第17章要處理的問題就是為甚麼神要揀選大衛,是因為神要大衛做一個另類的領袖。

二、戰勝歌利亞有甚麼好處?
那現在就要回答第二個問題了:大衛打贏這場仗有甚麼利益?首先他也許可以威風一時,但當時的傳媒是有限制的,不能放上Facebook(或朋友圈)上給人看。那麼,大衛有甚麼具體的好處呢?其實掃羅早就答應過,任何人打贏歌利亞的人都有一些好處:「若有能殺他(歌利亞)的,王必賞賜你大財,將自己的女兒給他為妻,並在以色列人中免他父家納糧當差。」(17:25)

這裡有兩三個獎賞,第一個可以和第三個合併起來一起看。第一個獎賞是錢的問題。如果打贏歌利亞,掃羅有獎金給你;不只你有獎金,是父家都有獎金。不用納稅,對於當時來說,這是一份很大的獎賞。兒子不用當差,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賞賜。所以第一個獎賞就是錢財,和不用當差的好處。第二個獎賞,是能夠娶掃羅的女兒為妻。所以,大衛戰勝歌利亞有兩個好處:一是不用當差、不用納稅,二是可以娶王的女兒做妻子。

但大衛真的得到這些好處了嗎?在第17章結尾,那裡有相當長的討論「這到底是誰的兒子」。你可能以為,這是因為掃羅要知道大衛的父家是誰,才能免稅。但是這裡沒有提過獎金,沒有提過免稅。來到第18章的時候,掃羅還提到一個要求:「掃羅留住大衛」(18:2)。掃羅剛才說,大獎是不用當差;但是掃羅留住大衛,大衛成為掃羅的僕人。所以我們知道,第一個大獎是沒有的了;免當差的權和錢都拿不到了。那麼第二個大獎拿到了嗎?可不可以娶掃羅的女兒為妻呢?大衛好像得到了,「我將大女兒米拉給你為妻,只要你為我奮勇,為耶和華爭戰」(18:17)。沒錯,這裡多了一個條件,就是要打仗,但起碼可以拿到第二個獎賞。但掃羅心中其實是怎樣想呢?「我不好親手害他,要藉非利士人的手害他。」原來這是一個佈局,掃羅希望大衛快點死掉,那他的女兒就不用成為大衛的妻子。所以,如果論到利益的話,說好的兩個獎賞都沒有了。

那我們就問:有甚麼其他的好處嗎?如果我們沒有詳細看聖經的話,我們可能會以為,大衛打贏歌利亞就做了王,因為順理成章理當如此;第16章神要膏立大衛,第17章打贏仗,那大衛就自然做王了。但我們可不要忘記之後的十多章聖經,這十多章聖經是講述大衛十多年來逃難的故事。本來好好的做個牧羊人也不錯,打贏仗之後不但拿不到大獎,還要逃難十多年;開罪了的不是別人,是自己國家的王。大衛生命最低潮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打贏歌利亞有甚麼好處呢?

1. 不再提及的故事
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這裡。這個是我們兒童主日學也認識的故事,但是新舊約沒有再提及大衛戰勝歌利亞的事件。希伯來書第11章講到信心的英雄,但當中沒有提到大衛戰勝歌利亞。舊約聖經說到大衛的歷史時,當中沒有提到大衛戰勝歌利亞。今天的以色列人反而有記念這件事。以色列人有一個像,就是大衛戰勝歌利亞的像,因為現在的以色列人就是希望他們的國家能像古時般在眾強之下能夠復興。為甚麼新舊約聖經沒有再提及這件事呢?猶太人也覺得驚訝。為甚麼不提這件事呢?就算其他人不提,大衛自己也應該多提一次。

大衛創作了不少詩篇,有很多都是按照他生命的不同經歷而寫成的。例如,昨天我們曾經翻閱詩篇第51篇,這篇就是他犯罪之後的記錄。其他不同經歷,例如逃難,甚至有登基等等,都有詩篇記錄,但詩篇卻偏偏沒有提及戰勝歌利亞這場非常重要的戰爭。這甚至猶太人也覺得不對勁,所以他們也做了一點補救方法。剛才提過的死海古卷,是死海群體在主前第二、三世紀寫成的。他們也覺得這樣不對勁;怎麼沒有提到大衛與歌利亞爭戰的詩篇呢?他們決定多作一篇詩篇,叫詩篇151首,就是紀念大衛戰勝歌利亞。這當然不屬於聖經。但你確實感受到猶太人的不自在:怎麼沒有提到大衛與歌利亞呢?在希臘文的版本(我們稱為「七十士譯本」),譯者也覺得有點奇怪。所以,他們在詩篇第144篇就加了一句話,說「這篇是紀念大衛與歌利亞爭戰的」。是不是這樣,我們不知道,但是最少我們能看出猶太人覺得不自然,因此希臘的譯者就這樣寫。亞蘭文的翻譯就決定用詩篇第9篇來紀念大衛與歌利亞爭戰。你們明白嗎?猶太人覺得緊張和不自然,要找一些詩篇來紀念這場爭戰。為甚麼沒有人紀念這件事呢?我們也不知道第9篇是不是真的紀念這場爭戰。第9篇有這樣的背景:「仇敵到了盡頭;他們被毀壞,直到永遠。你拆毀他們的城邑,連他們的名號都歸於無有。」(9:6)但其實這樣的描述是很普通的,不一定是說這一場爭戰,當中也沒有提及巨人等等。就算這篇詩篇是關於大衛與歌利亞的爭戰,大衛講得也不是很得意,因為第9節這樣說:「耶和華又要給受欺壓的人作高臺,在患難的時候作高臺。」如果詩篇第9篇真的是關於大衛與歌利亞的爭戰,詩人就沒說錯,因為接著下來的就是患難。

2. 人生得意之時是神的磨練的開始
大家有沒有留意到,當大衛在最重要的爭戰勝利之後,人看起來是「大衛殺死萬萬」───這是最偉大的一個時刻,在大衛的王朝或生平裡找不到比這個更威風的時刻了───但這卻是他的患難的開始。因為如果神立刻膏立他作王,他可能會變成另一個掃羅。剛打贏巨人就做王?面對這種試探,神用了十年去磨練大衛,把戰勝歌利亞的得意完全磨去。這件事之後再沒有提過,想起來的都只是傷心史,因為打贏歌利亞之後就是十年逃難的時候。但最後,神要這個人做王───他最厲害、最有成就的時候是磨練的開始,但患難卻又是使他最終成為王的一種準備。

我們今天在一個怎樣的光景?如果你是在生命最得意的時候,只想著要外出慶祝,會不會就是磨練的開始?這起碼是試探的開始。一個成功的人受到不同的挑戰。多年前一位在哈佛大學的醫學院當了二十五年的心理學教授Steven Berglas寫了一本書,名為Success Syndrome(傳譯暫譯為:《成功症候群》)。「症候群」是很好的翻譯,我今早才學到。這本書講到一個成功的人究竟有甚麼症狀、病態。Steven Berglas的研究裡說,成功人士常常有四種A字首的病態:Alone(孤單),Arrogance(驕傲),Adventurous(性格上的冒險)和Adulterous(姦淫的試探)。他發現,多數成功人士都有四樣的其中幾樣病態。有人問他,多數成功人士是有多少種這些病態?他說,多數人有四樣的其中幾種。於是有人就問他,有沒有見過有齊四種的人?他這樣回答:「我差不多從來未看過四樣都有的人,除了一類人,就是當時在美國盛行的電視佈道家。」他說很奇怪,他通常都見不到四樣都有的人,但電視佈道家卻四樣都有:又孤單、又自大、又有冒險精神、又犯姦淫。

我最初到美國的時候有一宗大新聞,當時美國最出色的電視佈道家Jim Bakker被揭發多樁醜聞。當時他是一個很成功的佈道家,擁有一切,甚至有屬於自己的遊樂園,每個星期進帳一百萬美元。他是一個成功的佈道家,但後來因為騙財、姦淫和各種原因被迫下台,1989至1994年入獄數年。出獄之後,他在1997年寫了一本書I Was Wrong(講員暫譯為:《我錯了》)。當時他失去了婚姻、失去了事奉、失去了財富,在獄中開始讀聖經。他讀的時候才發現,原來神會祝福一些貧窮的人,神用得著一些無能的人。這就是Steven Berglas所說的TV Evangelist(電視佈道家)。

我們可以恥笑這些人。但是,如果我們是事奉神的人,我們也可能有這樣的症候群。在工場裡,我們有成功,我們便開始出現四個A。神用了十年來處理大衛的四個A也處理不完,因為大衛之後會犯姦淫和其他事情。但這場戰事是他苦難的開始。我們反過來看,我們會發現,苦難中有另一種看法:在他苦難中最痛苦的時候,原來是神預備他當王的時候。我們成功的時候不要自鳴得意,但在苦難的時候要緊記,神永遠掌權,那是神預備使用你的一個準備期。

我認識一對愛主的夫婦,最近懷孕要生子。他們住在加拿大,我們以短訊溝通,問候最近胎兒情況怎樣。他們說,多次檢查都是很好的。他們叫我為寶寶第二十個星期的檢查禱告。第二十個星期的檢查就是昨天,我一直為他們禱告。昨天培靈會之前,我收到一個短訊,他們說這次的結果不是最好的,寶寶好像有點問題,要第二天找其他醫生再看清楚。我昨天不斷跟他們發短訊直到夜半,因為我們的夜半是他們的早上。當我夜半起床看到短訊時,他們說最憂慮的真的發生了:胎中的寶寶患了最嚴重的心臟病,是萬分之一才患上的病,但這個小孩子患上了。出生之後一個星期,寶寶便要做三次手術。那三次手術成功的話,寶寶可以有二、三十歲的壽命。在苦難中我們有何可說?

但是,如果回頭看大衛的故事的時候,最無能的時候可能是神準備我們作王的時候。我們一無所有的時候,是我們見證神開始做工的時候。這是對現實的另類看法:成功時不應該高興,苦難當中神可能要使用我們。神呼召我們不是用人的準則,所以祂訓練我們也不是用人的準則。我們願不願意接受神的呼召,做另類的群體?不是與別人比「多一點」,而是在無能的時候將生命獻上,神會按祂的心意達成祂要達成的聖工。我們願不願意這樣做?

結束禱告
在禱告的時候,我對兩種人作出挑戰。你今天來的時候可能很開心:你可能考試放榜有好的成績,兒子可能考進好的學校,女兒得到某些獎項,或者你工作升職等等。這是你人生最得意的時候。在慶祝之前,你願不願意將生命獻上?你不要用人的準則來斷定自己的成就;將生命獻給上帝,祂會用得著。

對於處於苦難的弟兄姊妹,今日你可能帶著包袱來到會場。在這裡,你可能在想很多其他事情:可能是工作的掙扎,可能明天驗血報告要出了,怎麼辦?你在掙扎的時候,可能是神開始使用你的時候。因為神用人是用與眾不同的方法,祂要建立聖潔的群體。這兩種的弟兄姊妹願不願意在神的國度裡為神做大事,成為一個合神心意的器皿?用不同的方法去事奉上帝?你願不願意將生命獻上,做一個帶職、全時間的傳道人?因為我們每人都是全時間的傳道人,但神可能要你做一個帶職的傳道人。你願不願意將生命獻給上帝,在你現有的崗位為神爭戰?神對這兩種人都有同一個挑戰:將你的成功和掙扎獻上,神會用得著。你願意的話,就自己在神的面前做簡短的禱告。我給大家一分鐘禱告。

如果在座的弟兄姊妹對神有這樣的承諾,無論你今天是處於你生命的高峰或低谷裡,你願意放下世人衡量的準則,願意被神使用。我不知道祂會怎樣使用你,但你願意讓神用你,最起碼在你現有的崗位為神爭戰。可能你是家庭主婦,在家庭裡爭戰;可能在你工作裡爭戰;我們傳道人在傳道時的爭戰,我們都是全時間的精兵。我們願不願意打這場另類的爭戰?

親愛的天父,我們獻上禱告和讚美。站立的每一位都是全時間的傳道人,有的要在家庭裡做傳道的工作;有的要在工作、商界裡做傳道的工作;有的要在學校裡做傳道的工作,但我們願意用不同的準則來生活。人以為我們成功,我們知道這不是成功;人以為我們失敗,我們也知道這不是我們的失敗,因為神要改變世界,使用我們來改變世界。為神的憐憫我們獻上感謝,為神的呼召我們獻上讚美,讓神祝福每一位站立的弟兄姊妹,以致我們能為神爭戰。奉主耶穌名求,阿們。


講員: 鮑維均牧師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鄭譚佩雲姊妹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