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講大衞與他的將軍約押。約押是大衛的外甥,他跟著大衛東征西討,汗馬功勞,但後來他卻成了大衛的頭疼人物,甚至擅自殺了大衛的元帥押尼珥及亞瑪撒,又殺了押沙龍。約押殺了兩位元帥不外乎出自嫉妒懷疑,殺押沙龍卻是出於政治利益。國家比親情重要,因此政治行動高於道德抉擇。
對比兩位大將軍約押及押尼珥,二人價值觀、能力大致相若。押尼珥一手扶立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他對伊施波設的態度,與約押對大衞一樣放肆犯上。押尼珥變節投奔大衞時,被伊施波設質問為什麼與他的父親掃羅的妻同房。押尼珥發怒,反說伊施波設不知感恩,因他沒將掃羅的家交在大衞手裡。押尼珥否決了伊施波設的指控,然後投奔大衛,要廢去掃羅的位。(撒下3:9)他不認為自己是叛國賊,只認為自己只是實行神的旨意,他讓自己扮演掃羅王朝的終結者,有規劃地游說以色列的長老歸向大衛。
約押與大衛 -- 第一次對壘
《撒母耳記下》很諷刺,大衞接收掃羅王朝是因為有人背叛犯罪。背叛和忠誠的張力對大衞來說並不陌生。大衞對掃羅忠心耿耿,卻又私下背叛亞吉王;他高度複雜,既有單純的忠誠,又有醜陋無情的背叛。大衛與押尼珥的立約筵席圓滿結束,押尼珥後腳剛步出,約押前腳就踏進來,帶來前線豐盛的戰利品。當他知道仇敵押尼珥剛離開不久,就立刻質問大衞。他認為押尼珥是大衛的政治敵人,是登上寶座的障礙,此時來投奔大衛必定有危機。
約押說:「你這是做甚麼呢?押尼珥來見你,你為何送他去,他就蹤影不見了呢?你當曉得,尼珥的兒子押尼珥來是要誆哄你,要知道你的出入和你一切所行的事。」(撒下3:24-25)當中兩次提到押尼耳「來」,這「來」字與押尼珥與掃羅的妃嬪「同房」是同一意思。約押認為押尼珥是要誘騙大衞,令大衞誤入歧途。但大衛被指責時沉默,或許不想夾在二人恩怨中。倉促無禮的約押不管大衛,迅速出去追殺押尼耳,刺透肚腹而死。大衛知道後立刻咒詛約押,他公開追悼,表明自己在此事上無辜。
大衛用圖畫式的語言咒詛約押和他的家族。「流尼珥的兒子押尼珥的血,這罪在耶和華面前必永不歸我和我的國。願流他血的罪歸到約押頭上和他父的全家;又願約押家不斷有患漏症的,長大痲瘋的,架柺而行的,被刀殺死的,缺乏飲食的。」(撒下3:28- 29)咒詛約押家族將死於戰爭、疾病及飢荒。但諷刺的是大衞的家亦被先知拿單咒詛,大衞家亦遭這些禍患。約押對大衞的咒詛的反應,或許認為只是政治行動。押尼珥殺亞撒黑在戰場上,當時約押不斷勸亞撒黑不要窮追猛打。約押的復仇心態未必合理,大衞在臨終時指責約押,太平盛世時殺人與戰爭時殺人不能等同,哀押尼珥的悼歌展現大衞的柔軟心腸,兇手約押被逼在押尼珥的喪禮上哀哭,猶如黑社會頭目的喪禮,敍事者有意突顯追思禮上權力的消長。約押當眾被羞辱,大衞則以君臨天下的氣勢,為押尼珥做了漂亮的悼禮,贏回以色列人的心。
大衛與掃羅的長期抗爭將告一段落,他將成為以色列的王,但與元帥約押關係的裂痕則開始萌生。劇情轉變,由兩位元帥約押和押尼珥的多次來去微妙布局而起。大衛在刺殺事上極力與約押劃清關係,他在喪禮結束時這樣說:「我雖然受膏為王,今日還是軟弱;這洗魯雅的兩個兒子比我剛強。願耶和華照著惡人所行的惡報應他。」(撒下3:39)大衛表示自己剛坐上王位,沒預防地被人刺一刀。他無法擺脫約押,亦沒權柄控制洗魯雅的兩個兒子,只能與二人糾纏下去。大衛與拔示巴的事件是人生走下坡的開始,約押在此事與大衛狼狽為奸,借敵人的刀間接殺了烏利亞。由於掌握著大衛的把柄,從此約押成為大衛生命中的一根刺,態度越來越差,令大衛如芒刺在背,束手無策。
約押與大衛第二次對壘
大衛與約押的第二次對壘在押沙龍被殺,約押公然違背大衛不要殺他兒子押沙龍的吩咐。此段特別記述大衞的命令後,「王為押沙龍吩咐的話兵都聽見了」,沒人敢違背大衛的令。而當押沙龍的頭髮被在樹上時,無人敢向他下手,但約押等不及了,說:「我不能與你流連」 -- 不能浪費我的時間。(撒下 18:39)戰爭沒有空閒討論倫理應用或政治精確細節,約押活在簡單的道德世界,可說是行動派。
約押故意忽視王願,他或許想起大衞殺烏利亞的話:「不要因這事愁悶,刀劍或吞滅這人或吞滅那人,沒有一定的;你只管竭力攻城,將城傾覆。」約押不想讓押沙龍的死困擾他,他如何乾淨利落地處決烏利亞,亦同樣乾淨利落地處決押沙龍,何況先知拿單亦這樣預言押沙龍的死。烏利亞的血債照樣臨到大衞家,約押或跟押尼珥一樣,認為自己不過執行父的旨意。「以父之名」,約押兩次殺人流血都是以此為工具。
大衛因押沙龍的死亡大聲哀哭,場面由得勝歡樂轉為舉國哀慟。「那日眾民暗暗地進城,就如敗陣逃跑、慚愧的民一般。」(撒下19:3)大衛的哀痛令身邊的人不知所措,只有約押挺身而出向大衛進諫,他不讓大衛沉溺在沉痛中,君王在緊急關頭不能沉默,令士氣低落,於是他一口氣發表言論,講了別人不敢講的話,比先知拿單更大膽。他指責大衛不因戰勝而歡樂,反為兒子哀痛,他認為不應為叛國賊的死喪哭,控訴大衞混淆先後優次。「約押進去見王,說:「你今日使你一切僕人臉面慚愧了!他們今日救了你的性命和你兒女妻妾的性命,你卻愛那恨你的人,恨那愛你的人。你今日明明的不以將帥、僕人為念。我今日看明,若押沙龍活著,我們都死亡,你就喜悅了。」 (撒下19:5-6)他不明白國王為什麼為叛徒而痛哭,將大衛的感情提升到公眾原則去討論:若他繼續放縱感情,將令國家走向失敗。
他的演詞中五次提及「今日」,強調今天是緊要關頭,大衛要抓住今日才能重建寶座,國王必須出現在眾人面前,否則將失去民心。約押接著更露骨威脅若不聽他的話,他將鼓勵軍隊離棄大衛,令大衛下台。約押最後以兇狠的誓言結束。
約押的話不無道理,但咄咄逼人,一點不理會大衞喪子的心情。戰爭不錯是殘酷可憎的,死亡不幸,令人無奈,但公眾人物要禁止人性流露。約押魯莽粗暴地操控大衞,但他將為自己的言行付上代價。大衛雖聽從約押的話,在民眾前面露面,安定人心,但他悲傷的情緒徘徊人間,部分生命已隨兒子的死亡逝去。雖然權力似掌控一切,仇恨情緒卻不易掌控,時機成熟就會爆發。約押擅自殺押沙龍後,大衞與約押二人的關係更形緊張,如箭在弦。押沙龍的背叛不過是兒子對抗父親,但他的死令內部仇恨不易清除。
大衞首先的行動是挽回希伯崙幕僚民心,以驚人速度任命亞瑪撒代替約押元帥,且以誓言強調「我若不立你替約押常作元帥,願神重重地降罰與我!」 (撒下19:13),此舉動似將約押摑了一個大巴掌,不久又任命亞瑪撒討伐示巴元帥,雖亞瑪撒遲延任務,但大衞仍冷落約押,再任命亞比篩。透過發誓公開與約押較量,而約押再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刺殺亞瑪撒,向大衞還以顏色。
撒母耳記下二十章,約押登上宮廷官僚名單榜首,仍是實際官僚的榜首。(撒下20:23)大衞在押沙龍叛變後雖重登寶座,但似乎仍未能掌管一切。大衞與約押的較量下到底誰勝誰負呢?
以父之名
「以父之名」是有關1993年英國北愛爾蘭發生的著名冤獄事件的電影。我借用片名解釋耶穌對門徒的警告。耶穌說:「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約16:2) 以色列人對抗埃及法老及征服迦南,都以為是神聖戰爭,之後抬著聖戰名義壓制對手的事件,在歷史上不勝其數。掃羅叫百姓起誓說,「凡不等到晚上向敵人報完了仇吃甚麼的,必受咒詛。」詎料他兒子約拿單不知情下吃了蜜糖,掃羅知道後竟想大義滅親。但百姓想救約拿單,向掃羅說:「我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連他的一根頭髮也不可落地,因為他今日與神一同做事。」雙方都以神為擋箭牌,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
關乎生死的嚴肅誓詞,在《撒母耳記》的政治舞台越來越多。大衞說:「凡屬拿八的男丁,我若留一個到明日早晨,願神重重降罰與我!」。明明是個人的情緒行為,卻把神拉過來做保證,且一個比一個兇狠,要將神拉到自己的陣營,壓倒對手,甚至將自己看為神行公義的工具。
「以父之名」殺人可說是宗教暴力,是人間最可怕的罪行。宗教與政治是兩個領域,拉在一起會引發災難。政治的原則與教會的原則不同:政治不擇手段,宗教則捨己以成全別人,兩者大不相同。楊腓力認為政教混淆是恩典的最大攔阻,魯益師亦觀察到基督教歷史上的罪行,十之八九可歸咎於政教混淆的結果,「政治用權力引誘我們,用恩典作交易,教會常難於拒絕此誘惑。」
大衛是政治人物?宗教角色?
大衞到底是政治人物,還是宗教人士?舊約君權神授難以為大衛的角色定位。歷代志作者曾將大衞列入「神人」之列,屬宗教角色。大衛是詩人,先知,但正式來說他是國家元首,可歸納在政治領域。身為政治人物,身為上帝的受膏君,大衞擁有政治權力與資源。
我認為大衛發揮最高貴的質素,是在逃避掃羅和押沙龍追殺時。人在逆境中,內心反而更依靠神,在困境裡支持大衞活下去的信念,就是神的主權。神主動地揀選的恩惠,令大衞在冷酷無情的官場、戰場上,能忍受屈辱或手下留情,甚至顯出憐恤敵人的寬容。大衞在最落泊最沒權柄時,反顯出最有權柄,因為他知道政治舞台背後真正的主人是誰,真正的權柄是誰給他的。苦難挫折很難經過,卻是塑造靈命最好的教材。面對示每的辱罵時大衞說:「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大衛受示每的羞辱時沒喊冤,只看為神的旨意。不是消極地承受苦難,乃積極信靠神,幫助他承受刺耳的辱罵。
上帝大能的旨意能夠凌駕人刺耳的辱罵,就像哈拿的禱告:「耶和華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陰間,也使人往上升。他使人貧窮,也使人富足,使人卑微,也使人高貴。」最高主權掌握在神手中。大衞相信神一定記得向他的應許:應許賜福大衞的家和國,他在巨大危難中,願意將結果交在神手中,在困境中反表現得最有尊嚴。大衛是戰士擅殺人,也是政治人物擅權謀。
總結來說:「掃羅的故事跟大衞其實一樣,都讓人失望,聖經大部分篇幅讓給大衛演出,為讓人看到在信徒的真實情況和人性的表現。大衛意氣風發時作的壞事,成為我們的警誡;他失意時不放棄依靠,神卻是我們的榜樣。」
禱告:
「天父,我們如此脆弱、無能為力,就像祢所揀選的受膏君掃羅、大衞一樣。我們一帆風順時,常自得意滿;心高氣傲,忘記自己是誰。祢是智慧之主,請調校我們,當我們碰到挫折、失敗、苦難時,才發現自己無能為力,離開祢我們就一無是處。主雖然以艱難給我們當餅,以困苦給我們當水,但教師不向我們隱藏;或向左或向右,後面必有聲音說:這是正路,要行在其中。
聖靈保惠師求一生引導,提醒我們,落難時不遺棄我們。求神恩待,讓我們不放棄,走投無路時投靠主,恩待我們一生走在神的正路中。擁有權力的人未必最有權柄,我們是祢的兒女,落泊時有祢幫助,可以活得最尊嚴。為此獻上感恩,求垂聽我們禱告,靠主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講員: 蔡麗貞博士
速記: 鄭坤英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