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我的一位澳洲學生,要去中國傳道,他原本很揀飲擇食,為此向神祈禱讓自己到了中國甚麼都能吃,結果現在能吃的東西遠勝我多倍。數年前,中國水災,這學生發起籌款以幫助受損的事工。但見很多基督徒災民甚至沒衣服穿,故將善款交給當地牧師時建議先買禦寒衣服。那牧師自己的家已受災破毀,女兒也病了,可是卻說大家更加需要神的話語,要將錢全放在基金建聖經學院。最後學生還是留下一點錢,逼牧師帶女兒去看病,誰知一轉身,牧師又將那點錢放進奉獻箱。
在悖逆的民中被召
中國有這麼多需要,我們為什麼單單要傳講聖經?學生用事實告訴我:惟有神的話語最重要!培靈研經會今年進入第八十三年,相較今天,很多表達的方法都不同了,很多傳統都改變了,惟一沒變的是神的話語!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先知被呼召傳揚神的話語。(耶一:1-19)這一章幫助我們明白其後的內容。例如:神說,在母腹中選召耶利米。而加一:15保羅也是這樣形容自己。神對耶利米說,你不要當自己年輕,保羅也這樣提醒提摩太:不要教人小看你年輕。所以,這是一個重要的呼召記載,本章經文內容太豐富,我們只環繞以下三個問題來看:
一.當耶利米被神呼召時,神的子民處境如何?一章1節介紹耶利米的家庭,2節介紹寫作的政治背景,一開始就將耶利米的受召時間定位;代下三十四:1-4談到年幼的約西亞王登基要作的事,那時南北國兩王各有職責,與上帝也有不同程度的相交。約西亞王十二年,開始進行重要的改革運動,大規模地拆毀偶像,這是神的子民最後一次悔改機會,約西亞在位十三年,耶利米被呼召作先知。
『耶和華說:看哪,我要召北方列國的眾族,他們要來,各安座位在耶路撒冷的城門口,周圍攻擊城牆,又要攻擊猶大的一切城邑。至於這民的一切惡,就是離棄我,向別神燒香,跪拜自己手所造的,我要發出我的判語,攻擊他們。』(耶一:15-16)神要令敵人攻打耶路撒冷,因為神的子民不斷拜偶像。約西亞王那重大的改革,其實一開始就注定要失敗;當百姓正亢奮於這改革運動時,耶利米已經得到神的信息 -- 這些子民是悖逆的子民。
耶一:1-3提到耶利米的事奉期很長,由約西亞到約西亞的兒子等等一代又一代。約西亞在位時,耶利米宣講的主要信息記載在耶三:6-10 -- 猶大與以色列一起叛逆上帝,他們說自己一心歸向上帝,但卻是假意的。在約西亞的改革之下,人們開始了祈禱會、崇拜等宗教活動,但耶利米先知洞悉這是偽善的跟從;改革如果沒有改變人心,一切都沒作用。
改革運動改不了的
培靈會來到第五晚,神看到我們從第一晚到第四晚的回轉,認為這僅是改革運動嗎?神看我們是假裝的改變,還是真心跟從神?!這處經文用着最強烈的影像,指出以色列人的不信;他們行淫,口口聲聲敬拜耶和華,其實另有所圖,我們是否這樣呢?儀式上做了,心中卻想着別的,耶利米信息的震撼,正在於這是改革運動中的宣告 -- 那時先知對以色列人抱有最大的、惟一的、最後的希望。我們每年來培靈會是否只遵循約西亞的這些改革?抑或真正肯歸回耶和華?!
二.耶利米主要跟猶大以色列民傳講信息,為什麼被神稱為「列國的先知」?這在耶一:5已有明示;而耶一:8亦見暗示:『你不要懼怕他們,因為我與你同在,要拯救你。』。經文中的「他們」即「列國」,哪些人敵擋耶利米呢?『看哪,我今日使你成為堅城、鐵柱、銅牆,與全地和猶大的君王、首領、祭司,並地上的眾民反對。』(耶一:18)答案漸漸明顯了,這地方的全部人都反對耶利米,以色列人犯罪,神很早就警告他們,然而猶大不肯悔改,由領袖到平民百姓都來敵擋耶利米,於是,神的懲罰臨格。
耶和華看猶大為列國,因其作為與列國再沒分別,你能否想像這重要關鍵?耶九:25-26宣告神要降罰包括埃及,以東,猶大、亞捫、摩押等人,猶大名列其中,就像在數算很多可恨惡的人,同時還搭上兒子的名字,這不單表示你的兒子與那眾人一樣討厭,還意味着與你的父子關係再沒甚麼特別,以色列就是弄到如此地步。請看26節下『因為列國人都沒有受割禮,以色列人心中,也沒有受割禮。』受割禮是以色列民與神獨特的契約,但以色列人心中沒受割禮,也就失去了那獨特之處,至此猶大遂成列國的一部分,神亦乾脆叫耶利米為「列國的先知」。
耶二十五:15-26預言神審判列國,萬國都要喝耶和華的苦杯,包括耶路撒冷,因為耶路撒冷與別國不再有分別 -- 這是「列國的先知」稱號最可怕之處!在耶和華眼中,猶太人 -- 神的子民與列國的人再沒有分別。
我們是「列國」的一員?
現今基督徒與世人的分別並不明顯,在美國,少於一成的信徒作「十一」奉獻,基督徒的娛樂消費較宗教方面多七倍。根據一項統計,美國的中學生,信主學生的吸毒比例高於一般不信主的。中年基督徒離婚率與其他人完全沒分別,惟一不同之處,是基督徒較開心,可能用了七倍的金錢去娛樂! 而我們基督徒初信主時真的與別人不同,但年復一年,表現卻愈來愈像未識主名的鄰居。
弟兄姊妹們,如果我們年年來培靈會,生命卻愈來愈像未識主名的那些人,那我們就是假意歸向耶和華,再多的培靈會都沒用,再多的約西亞改革都徒勞,因為我們歸根究底與任何人沒任何分別!除星期天返教會,星期六返團契,星期三祈禱會外,你能講出哪五樣表現與非信徒不同嗎?我們是否已成為「列國的人」其中一分子?
三.耶利米書很長,寫作用意到底何在?先知寫下的第三十一章,正處於一個重要時刻,那是猶太人最後的一個機會,是亡國之後正正式式的改革運動,如果這運動失敗,以色列人就沒希望了。耶利米寫了前三十章,知道沒用,因為人不能自潔,再沒能力歸向耶和華。
『日子將到,我要與以色列家和猶大家,另立新約。不像我拉着他們祖宗的手,領他們出埃及地的時候,與他們所立的約……那些日子以後,我與以色列家所立的約乃是這樣:我要將我的律法放在他們裏面,寫在他們心上。我要作他們的神,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三十一:31-34)以色列民還有希望;不是改革而來的希望,而是神親自在其心中作工的希望,是新約帶來聖靈工作的那種希望!
無能者的新盼望
在教會歷史中,1517年是一個重要的分水嶺;那一年的十月三十一日,馬丁路德在教堂門口貼上了因信稱義的重要宣言。我們說這是宗教改革,其實是復興。但復興是完全知道做不好,靠聖靈來工作。1505年馬丁路德進入修道院,十多年來試圖改變自己,但做不到,最後明白保羅所宣講耶穌基督釘身十字架的信息:人無能時,耶穌基督的工作臨到,以致我們甚麼都不能做的時候,惟有耶穌基督救我們。
我在芝加哥惠頓大學畢業,別以為基督教大學所有師生都對主熱心,多數學生是被父母逼去的,我也不例外。六歲媽媽逼我信主,十二歲重生得救,進了大學又有信仰上的掙扎。在那種環境下,神怎樣工作呢?我找到一篇文章 -- 《四十二個小時的悔改》,刊載於美國《時代週刊》1950年2月2日,那年神的靈突然臨到校園;在星期天晚上一個聚會中,忽然有人站起來認罪,說不準是誰先開始,但人們接二連三地徹夜在認罪,直至翌日校長要照常上課,到晚上認罪又繼續,算來公開認罪時間共四十二小時。
第二天就吸引了許多記者前來採訪,《時代週刋》記者留意到細節,提到這間學校有許多規條:不可跳舞,不可飲酒,不可看電影,不可玩紙牌等等,這麼多的「不可」,能造就出「好人」嗎?答案是:不能!但神恩待這校園,大約每隔十四年,就有一次這樣的復興運動,最近一次在九零年代,那次的復興更影響了美國其他二十多間校園。
復興從認罪開始
我父親也是同期學生,那天他在另一間教會事奉,但當回到校園,察覺整個氣氛已不同了,他說有一位同學的父母本已決定離婚,只是想在簽字前去看望兒子,但當車子駛近校園所在的城市邊緣,就已感到神的工作,於是夫婦倆停車互相認罪和好,再到達校園時才知道復興之火在燃點。這大學並非神學院,以往每年僅有兩三位同學作宣教士,那年的復興,有三分之一的畢業生去宣教,是學校百多年來輸出宣教士最多的一屆,以後也沒出現這個數字。
神的靈出手時,將律法放在我們心裏,神說,我必作你的神,你要作我的子民。我們今天預備好了嗎?過去的幾晚,是否假意的「改革」?
請容讓聖靈在我們中間工作,改變我們的心,以至神在天上垂看時不會說找不到祂的子民。無能的時候,神拯救我們、復興我們。然而,沒有一次的復興不是從認罪開始,我們想做還俗的信徒呢,還是蒙神恩典的子民?求神憐憫我們。
講員: 鮑維均牧師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周安息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