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透明國際」組織公佈2010年全球清廉指數,評選全球170國家,新加坡、丹麥及新西蘭排首位,香港排第十三,中國排七十八,因為美國去年金融醜聞而掉出十名之外。索馬里連續兩年被視為全球最不清廉的國家。我們都關心所住的地方的廉潔狀況,更要關心內心的清廉指數如何。
美國青年人在商店偷竊後,招供說要在母親節時偷東西送給媽媽,父親節也到,也應偷東西送給爸爸。雖然看似有孝心,但良心出現問題。因著人的罪性,人的良心會發出錯誤訊號,我們需要不斷調整,只有跟耶穌基督建立恆常的關係,方可調整得宜。「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前一5)人要自問自己的心是否清潔,良心是否無虧,信心是否無偽。
求主保守我心
耶穌基督講「清心」與前面提及的「虛心」有所不同,虛心的「心」是指靈,靈裡自覺貧窮的人有福,但清心所提的是心臟。中國人形容心實在多姿多采,有時用顏色來形容,「灰心」、「黑心」、「花心」,也有以溫度來形容,如內心火熱、冷漠,又會用形狀來形容,如粗心、細心,也有用位置來形容,如把心一橫、心歪,我們了解別人,會說知人口面不知心。人生最大爭戰乃是內心善惡的爭戰,中國古書《大學》有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欲修其身者,必先正其心」,因此正心很重要。箴言有言:「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四23)、「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他雖對你說,請吃,請喝,他的心卻與你相背。」(箴廿三7)的話,唯有耶穌基督能保守我們的心。
在聖經裡,「心」也有很多意思。包括情感、心思、意志。耶穌基督被賣的那一夜,他對門徒說:「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你們信神,也當信我。」祂心感憂愁,憂愁正是一種情感。馬可福音亦曾記載:「耶穌心中知道他們心裡這樣議論,就說:你們心裡為什麼這樣議論呢?」(可二8)故此心乃是我們生命的中心,表現我們生活的形態。
「心」也是罪惡的源頭,「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十七9)主說:「因為從心裡發出來的,有惡念、兇殺、姦淫、苟合、偷盜、妄證、謗讟。這都是污穢人的。」(太十五19- 20)人愈犯罪,就愈被罪惡的網羅纏繞。我小學五年級開始配戴近視眼鏡,近視眼已有五十年。有人說魔鬼給人兩副免費眼鏡,未犯罪前給我們縮小鏡,將罪和罪的後果縮小,令人認為罪微不足道,無關痛癢;犯罪後則給人放大鏡,將人的罪不斷放大,令人對自己感到絕望,不敢到神前祈求恩典赦免。
在和合本聖經裡,「清心」有不同的翻譯。主耶穌被賣那夜,祂為門徒洗腳,彼得跟祂說祂不可洗他的腳,祂說若不洗,他就與祂無份,彼得回答說不單洗腳,連手、頭都洗吧。耶穌回答說,凡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乾淨了。你們是乾淨的,然而不都是乾淨的。接著聖經說耶穌原知道要賣祂的是誰,所以說:你們不都是乾淨的。「清心」除表示外表、肉體乾淨,更代表「內心的清潔」,「潔淨」的原文亦正是「清心」的「清」字。
在提多書亦記載「在潔淨的人,凡物都潔淨。」(多一15 )。「潔淨」一字原文也是「清心」的「清」,按舊約律法,有很多東西不可吃,不是說東西不乾淨,而是說在神的律法裡,它們不被接納,清心的「清」也指「在神面前被接納」。不久前六合彩獎金累積至一億,基督徒也會受誘惑一起湊熱鬧。買六合想看來合法、合理、合情,又獲大部份人接納,甚至人內心也覺得可以接納,但是否合乎神的心意?在神跟前那是否是無虧良心嗎?
在提後二22也採用了「清心」一詞。「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清心」亦表示「貞潔的行為和態度」。有次往一家教會講道,他們把那月訂為「貞潔月」,藉以鼓勵貞潔的生命,叫我想起一位信徒的禱告,他知道貞潔重要,但他不想改變,擔心貞潔讓他失去快樂,因此他禱告「主啊!給我貞潔,但不要現在給我。」希望我們的禱告不是這樣,應求「神啊,現在就給我們清潔,叫我每天都有貞潔的生命。」
心越清純,我們就看見神
啟示錄第十五及十九章記載天使在榮耀裡,身穿潔白的細麻衣,原文「潔白」一字亦是「清心」的「清」,亦指美麗、令人羨慕的、叫人讚嘆、欣賞的,啟廿一18新耶路撒冷的城牆是精金的,原文「精金」亦跟「清」字一樣。
「清心的人有福了」,「清心」不單指清純、乾淨、漂亮,亦指純潔、專一的態度,「心懷二意的人哪,要清潔你們的心!」(雅四8)我們要追求單純整合的生命,專注於耶穌基督所提醒我們「先求祂的國」的教導。
「專一」的敵人就是心懷二意,表裡不一。從前英國有個皇帝受浸禮,當牧師舉起手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施浸,此際皇帝也舉手右手,堅持不把右手浸下去,他說我仍未向仇人報仇,要留下右手來報仇。我們不應有心懷二意,「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耶穌對馬大說「馬大!馬大!你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是不可少的只有一件」。(路十41-42)
人與人之間不信任,慣於猜測。政治人物講話時,常問他們背後有何動機,我們所作的,或許也有企圖。過去二十年我在溫哥華牧會。主日崇拜前後十五分鐘被視為教牧關顧的重要時刻,我亦把握那些時間到處關心會眾。一次我關心一位弟兄說:「某某弟兄,我很高興見到你。」對方卻回應:「牧師,你說得真『行貨』,這只是出於職業需要而已。」此話教我反省自己的問候是否發自內心。
耶穌教訓我們清心的人有福了,我們知道難以達標。耶穌在登山寶訓完結時,提醒我們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此話令人沮喪,無論我們如何追求,總不能跟天父完全相提並論,也不能在靈裡貧窮,不能為自己的罪悲傷,不能像主一樣謙卑、哀慟、溫柔、清心。但我們要將自己放在神的恩典裡,求神賜我們力量,將此等天國的品格灌注在我們心靈裡,不斷培養,雖然今生永不能達到完美的生命,但此特質會在人心裡不斷成長。
凱倫凱勒在19個月時患病,成了又盲又聾的人,但後來她是第一位獲取大學學位的盲聾人士。她說:「我雖然眼看不見,但仍可用心來看,這比兩眼健全但什麼也看不見更好。」人心越清純,我們就看見神,我們越不分心,越是真誠,就越能看見神的作為、榮耀及位格。心靈眼睛常看見神,生命就截然不同了。
腓力說:「求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我們就知足了。」什麼叫我們知足呢?許多美國的跨國大公司僱用超過萬人,但為逃稅,將總部設在瑞士小鎮或愛爾蘭等地。商人只想利潤,知足不是商業的美德。唯有主將父顯給我們看時,才叫我們知足。摩西禱告神顯出祂的榮耀來,大衞於詩四十二1-2說明心聲:「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幾時得朝見神呢?」
切慕神、渴想神、朝見神
但在今天教會裡,我們不常看見信徒有渴慕神的心意。我們會否只顧享受世界的舒適,忘記了將來的榮耀呢?若我們只希望身體健康,萬事如意,信仰就只是點綴,而不是將來的盼望。著名盲人作曲家克羅斯比(Fanny Crosby)寫了六千多首福音詩歌,出生六周她就因病失明,但她沒怨天尤人。有位好姊妹患了癌症,醫生告訴她時日無多,她沒恐懼悲傷,更與牧師討論安排安息禮拜。她要求在自己的棺木裡安放聖經,還有更重要的,在她右手放一只叉子。她解釋說她愛吃甜品,在聚餐時,收拾桌子的侍應常說:留下你的叉子,因為還有甜品。她希望當別人看到她遺體手中的叉子時,明白更好的還會來!
信徒可會過份重視世俗地位,忘了最重視的生命目的?信徒當「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接著要「愛人如己」。不應只顧享受現今的舒適,不管將來的榮耀,不應只重視世俗的地位,忘卻人生最主要的目的,更不可只看重十字架的功效,而忘記救主的美善。我們可會得著救恩,忘了救主呢?只要恩賜,不要恩主呢?十字架的救恩,讓人離開罪及其懲罰,得以進入天家,更讓我們在神跟面不斷認識祂,看見祂,享受祂的美善,高舉祂的榮耀,體會祂的心腸。
我們無法看見神的本體,唯有當我們安返天家,方可在天上見祂的面。登山寶訓提及「必得見神」,人可以在神的創造上看到神。耶穌在麻雀身上看到神的保佑,在百合花裡看見祂的仁慈。當祂念及神的話語時,祂又在陽光雨水中得見神的恩典。商人和詩人一起在海邊看日出,燦爛奪目的光源在海岸線上升起,天際光耀,商人說太陽像一大塊黃金,詩人卻說:「我看到神的榮耀,像千萬天軍高唱:『聖哉、聖哉、聖哉!』」。詩篇有言:「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
人生變幻中看見神
在宇宙裡看見神,在世事變幻亦看見神。詩人似是身處動蕩中,但他看見神的幫助。「所以,地雖改變,山雖搖動到海心,其中的水雖匉訇翻騰,山雖因海漲而戰抖,我們也不害怕。」(詩四十六2-3)只因:「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
歷史不是一連串偶發事件。以斯帖記全書沒有提及「神」一字,但神卻掌管歷史。書中寫了許多似是偶發的事情,末底改偶然聽到刺殺王的計謀、王偶然失眠、偶閲史書、又偶然看見末底改如何搭救他,正當他想賞賜末底改時,哈曼偶然走過,哈曼向以斯帖哀求時,就在那一刻,王以為他調戲以斯帖。世事從不偶然,期間充滿了神的工作。
2009年4月4日在戴紹曾牧師的安息禮拜中,叫我最難忘的是一對醫生夫婦分享。在戴牧師離世數週前,女醫生曾問戴牧師:「在過去五十年事奉中,哪一段時間、哪一項事奉令你最感興奮呢?」戴牧師沒有說自己是台灣兩所神學院院長,沒有提及在新加坡擔任海外基督使團的總幹事,也從不提及自己創辦國際專業服務機構服侍中國人,又或在四川被選為模範巿民。他只說:「當我看到神在工作時,我的心就興奮了。」什麼事情叫我們的心興奮呢?是看見神的作為、神的榮耀有如看見祂的面嗎?
在生活環境中亦能看到神。英國著名牧者司布真,太太患病卧床達十九年,她常求主叫她起來服侍祂,然而神並沒應允,她只能在病床上為教會禱告,勉勵探訪她的人。然而她在病床上籌募經費,印刷司布真的鉅著《詩篇寶藏》,免費派發。一位無神論者寫:「God is nowhere」,基督徒將nowhere變成「now here」。在人生變幻中我們可曾看見神嗎?
一位神學生於畢業禮上作見證。他三年學習中,學習三項功課。他未入讀神學院時,當不錯的職業,入讀第一年未能適應打掃清潔等義務工作,但學習甘心去作。第二年他打掃時就打掃得乾淨,搬抬時心裡不要嘀嘀咕咕。他學習忠心事奉。第三年他教會傳道人突然離職,教會邀他補上空缺。他難以回絕,課業服侍,深感壓力,又覺無力,他學了第三個功課 --事奉不單要「甘心」、「忠心」,更要「放心」。
門徒夜裡四更天,搖櫓甚苦,遵行耶穌的旨意,反倒遇上苦況,又疲倦又害怕驚惶,只見黑影飄來,誤以為是鬼怪,卻是耶穌,耶穌第一句話跟門徒說:「你們放心!是我,不要怕!」
有時當我們疲倦,以為耶穌不知往哪裡去,以為遵行基督旨意,卻給神丟棄了,原來耶穌在山上禱告。我們是否願意做清心的人?清心的人可以看見神,不論境況如何,看見神的榮耀,神的工作,也看見神的施恩。
講員: 陳耀鵬博士
速記: 梁莊儀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