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屆 講道會 第3講

第三講 即或不然

經文: 但以理書 3:16-18

一、引言

 

曾牧師對我的介紹,讓我想起幾年前在北美華人教會見到的老弟兄。他熱情地握著我的手說:“聽完你的講道,我可以說我聽到戴家三代人的講道!早年在台灣聽過你祖父戴永冕牧師的講道,後來有很多機會聽到你父親戴紹曾牧師的講道,今天聽到你的講道。我可以把一個感想和你分享嗎?我聽完三代的講道只有一個結論:一代不如一代!”他怕我誤會他的意思,他趕緊補充解釋:“你不要誤會,你講得很好。我是發現你們家族的頭髮越來越少。”

 

二、即或不然

 

我們繼續思考但以理。在但以理的生平中,有兩件事最為大家熟悉。一件事是在第六章,但以理被放在獅子坑裡頭。還有另一個,就是今天的第三章。《聖經》沒有刻意解釋在這麼重要的時刻,但以理在哪裡。但我們在第三章看到但以理的三個朋友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在信仰上的堅定。

 

我們相信這個故事有它時代性的重要意義。但以理的故事發生在猶大南國被擄的時代,從很多角度以色列人都受到極大的衝擊。單單在信仰的角度,就受到多神論或者氾神論的衝擊。尼布甲尼撒把聖殿的器皿搬入了自己的神廟中,因為他覺得神多多益善。這有點像在《使徒行傳》十七章中對宗教有濃厚熱情的人,他們也覺得神都是相等的。以色列人同時也是被俘虜到道德敗壞的環境中。我相信但以理也是用他三個朋友在信仰上的堅定,來勉勵以色列神的百姓。但以理擔心在這樣艱難的環境中,以色列民會有所妥協。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我們生活的時代在某個角度並不亞於那樣的時代。我們這群跟隨耶穌基督的人,也面對很大的衝擊和考驗。我很快的舉幾個例子,因為這不是今天的重點。我們身處的時代是一個“真理相對”的時代。不在乎信什麼,只要信得虔誠。所有的宗教都是條條道路通羅馬。在宣教學上,最被討論的是耶穌基督的獨特性(The Uniqueness of Jesus Christ)。耶穌是“the way, the truth, the life”,還是他是“a way, a truth, a life”。他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還是他是許多道路中的一條而已?我們需要再次認識耶穌基督的獨特性。

 

但不單單如此,我們會像但以理的三個朋友,當我們越來越堅持信仰,就會越來越付出代價。感謝神我們在香港仍然有宗教自由。但是即使在有宗教自由的地方,這種自由也不斷受到限制。政府也好,民間也好,都提出限制我們的信仰,“把你的信仰留在教堂裡面”,“留在家裡”,“不要把你的信仰帶到工作、生活、學校中”,“更不要把你信仰的道德價值觀反射在他人身上”。我想但以理是要幫助我們在這樣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裡,來學習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

 

2.1 信仰的衝擊和挑戰

 

我們先把背景分享一下。第三章一開頭說到尼布甲尼撒蓋了一個金像。在第二章裡面,尼布甲尼撒夢中的金像有一個金頭,他乾脆為自己設立一個金像。這個金像大概有24到25米。香港大嶼山的大佛在26米左右,這差不多就是尼布甲尼撒設立的金像的高度。

 

尼布甲尼撒不僅僅是設立金像,他還要求所有的人在一聽到音樂之後,要匍匐敬拜金像。在第三章,“敬拜”一詞出現了11 次。這個金像不單單是一個雕像,而且被神化了。可以想象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面對多大的衝擊。

 

a. 種族的的衝擊

 

在第8節,迦勒底人就控告他們,在12節繼續提到有猶太人不聽、不理王的金像。這是“種族的衝擊”。

 

b. 群眾的衝擊

 

第二個衝擊是“群眾的衝擊”,因為這裡提到“所有的人”都要拜金像。在這章,“都”這個字多次出現。所有人都做的事情,當這三個人不做的時候,其實不太容易。當我們身邊人都做一件事,而我們不做的時候,這有形無形都會帶給我們衝擊和挑戰。

 

我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在我孩子成長的日子裡,他們想去這裡或者想要那個,他們總會用同學也有,或者同學也去來說服爸爸媽媽。我想我們當中的年輕人特別能體會我所說的。我和我孩子說,因為我年輕的時候頭髮太多,就把我頭髮的分量用完了。我年輕時頭髮披肩。我爸媽整天叫我剪頭髮,但是那時候時興留長髮。

 

c. 生命的衝擊

 

在12節後半段提到“王阿,這些人不理你,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如果他們這樣做的話,工作真是難保。如果哪天你老闆叫你做一件違背良心的事,如果他直接或間接告訴你不做就炒魷魚,我想那個壓力會是不得了的壓力。

 

然後,我們看到他們面對的是“生命的衝擊”。經文中多次提到,如果不敬拜這個金像的話,他們所面對的結果就是將要被丟進火窯裡面。

 

d. 信仰的衝擊

 

當然,最後他們面對的是“信仰的挑戰”。感謝主,我們不僅看到了“信仰的衝擊”,更看到了這三個朋友“信仰的堅定”。我們信仰的堅定常常在逆境中才更凸顯出來。在天色常藍的時候,我們信仰很難向下扎根,很難成為堅定的信仰。這不是叫我們自找麻煩,但是“沒有逼迫,就沒有突破”。

 

2.2 堅定的信心

 

在看他們信心之前,我們很快提一下,在看《舊約》的時候,在看歷史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留意的一個東西。《摩西五經》,包括《但以理書》,都有些歷史的敘述。希伯來人會運用不同的技巧和方式來記述故事。在這一章裡,他們運用了一個特別的方法,在文學上把它稱為“交錯法”,或者叫“交叉平行”。如果我們能掌握這個方法,就能明白很多舊約故事的重點在哪裡。

 

這個記述法有點像公司三文治的架構。我們知道公司三文治兩頭是麵包,然後是蔬菜沙拉,又塗了牛油,最重要的是中間有豬排。可以不吃麵包,但是豬排一定要吃。但以理就用這個方法來說故事:

 

交錯法/交叉平行

 

層數       

公司三文治

經文        但以理書第三章

1      麵包        3:1-3:7

3:28-3:30       尼布甲尼撒傳令敬拜金像。

尼布甲尼撒下旨要敬畏真神。

2      牛油        3:8-3:12

3:24-3:27       被控告;中文《聖經》開頭就是“那時”。

被拯救;“那時”再次出現。

3      蔬菜沙拉        3:13-3:15

3:19-3:23       尼布甲尼撒“衝衝大怒”;“當時”出現。

尼布甲尼撒“怒氣填胸”;“當時”再出現。

4      豬排        3:16-3:18       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說話,“即或不然”。

你回去讀《舊約》的故事,很多都是這個架構,比如《約書亞記》第二章里喇合的故事。使用這個架構的目的是讓讀者知道這個故事的重點。對不起,可能太學術了,但是這可以幫助我們知道這個故事的重點就是在16,17,和18節。

 

在全章的30節中,只有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沙得拉,米煞,和亞伯尼歌說話的記錄。在這幾句話中,我們看到三個少年人信心的堅定。我們從幾個方面來看看他們的信心。

 

a. 單一的信心

 

他們說其他的神我們一律不敬拜,我們只敬拜單一的真神(但3:18)。我想這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原則和基礎。以色列人啊!你當聽這獨一的真神!(申6:4)他們要持守單一的信仰,單一的信心。

 

b. 清楚立場

 

這三個朋友在事情發生之前,已經很清楚自己的立場,並不是在事情發生的時候才坐下來討論該怎麼辦,乃是他們在之前就知道原則和立場,知道不可跨過的界線在哪。

 

我可不可以在這裡停一停?面對誘惑時,我們知不知道有哪些底線是絕對不可以踏過?我相信《舊約》的約瑟在受到波提乏妻子勾引之前,已經很清楚知道這條線我絕對不會踩過。在波提乏妻子拉著你的衣服時,再去想你的立場,已經太遲了。當我們面對試煉的時候,從某個角度講,我們想都不需要想。弟兄們,讓我們彼此提醒,讓我們在持守聖潔時劃出一條清楚的線,“我絕對不做這樣的事情”!

 

c. 即或不然的信心

 

我很喜歡16,17,和18節的經文。我們相信的神會把我們救出來,“即或不然”,我們在神面前仍然堅守自己的信心。我想這樣在信心上的決心,在這個時代是迫切需要的。我們的信心常常是很表面的信心,只有一帆風順的時候才渴望上帝。但是當我們碰到困難時,我們就發出怨言,問上帝為什麼。你我有沒有一個“即或不然的信心”?

 

上帝是如何拯救這三個人?不是救他們免去火窯的考驗,乃是經過火窯的考驗來拯救他們。我想不用問你們喜歡哪一種,反正我戴繼宗喜歡第一種:神啊 ! 請你免去我火窯的考驗。但是,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我求神給你、給我一個“即或不然的信心”。

 

2.3 信靠的成果

 

讓我們很快來看看他們信靠的結果。首先,尼布甲尼撒王怒氣填胸,把火窯中的火加大了七倍,然後把三個人丟入火窯。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特別的事情。

 

a. 神的陪伴

 

他們三個人被丟入火窯中,但是,王說不是三個人,乃是四個人(但3:24-25)。他們沒有受到捆綁,在火中遊行,沒有受到傷害,並且“第四個人的相貌好像神子(但3:25)”。所以第一,我們看到他們有神的陪伴,享受到恩主的同在,在逆境中更能體會到以馬內利神的同在。

 

我們不知道第四位是誰,有的書認為是天使,有人認為是耶穌在舊約時代的顯現,我們現在不需要討論或爭論這是誰。我們看到的重點是有恩主在火窯中陪伴他們。

 

b. 捆索脫落

 

我們看到他們的捆索都脫落了。那些捆綁他們的東西,現在都被火所焚燒,所以他們能在火中遊行。我想我們看到的就是在受苦中所體會到的自由。在受苦中,我們心中的懼怕就被對付。那些因為福音被抓、被關的弟兄姐妹,他們心中毫無懼怕。那些因為懼怕被捆綁的人,在受難當中,懼怕被挪開。

 

這會不會是保羅在《腓立比書》第一章裡,對自己所經歷的描述呢?保羅說他在軍營中受捆索,但是因為他的捆索,有更多的人對福音“篤信不疑,越發放膽傳神的道(腓1:14)”。火窯燒去了世界所有的捆索,讓我們看清了甚麼是生命中最重要的。

 

c. 罪人的喚醒

 

第三,我們看到這是一個罪人被喚醒的時刻。24節,“尼布甲尼撒王驚奇”。這位王在15節對著神舉起了拳頭,“有何神能救你們脫離我的手呢?(但3:15)”有沒有看到他的傲慢,他的心高氣傲,就像列寧一樣,在他人生終點的時候,他仍然向神舉起拳頭,挑戰一個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上帝。

 

29節說“因為沒有別神能夠這樣施行拯救。”一個罪人的喚醒,當然也是一個救恩的宣告。這位獨一的真神,不但在以色列國掌權,也在巴比倫掌權,在巴比倫行出救恩。

 

三、結語

 

我想留給大家最後一幅圖畫,因為有個詞在本章中出現三次,我想作為留給大家的託付:

 

第4節,“那時傳令的大聲呼叫說:‘各方、各國、各族的人哪’”;

第7節,“因此各方、各國、各族的人民”;

第29節,“現在我降旨,無論何方、何國、何族的人”。

 

你聯想到甚麼?我聯想到老約翰在《啟示錄》第七章看到的圖畫,就是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人,來匍匐敬拜獨一的真神。但願神幫助我們帶著這樣的信息,離開這個地方。從近處到遠方,我們能看到更多的人從敬拜人手所造的東西,轉向敬拜真神。


講員: 戴繼宗牧師
傳譯: 李慶宏傳道
速記: 彭程姊妹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