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們來到第五天。我很感恩,即使今天整日滂沱大雨,但會場裡仍然看到有許多弟兄姊妹赴會。我們來到馬太福音第六章。在我們開始看馬太福音第六章之前,讓我們問一問馬太福音第五章到底是講甚麼的。在馬太福音首20節,耶穌講了關於天國的三件事情。在「八福」裡祂教導他們天國重要的元素;第二是祂教導門徒天國重要的呼召:作鹽和光;第三,祂告訴他們在神天國裡神所允許的徹底顛覆的公義。而明白登山寶訓的鑰匙是,我們要知道神天國裡神所允許的徹底顛覆的公義並不能由我們來成全,唯有在基督耶穌裡重生經歷祂更新改變才可以。
所以,昨天晚上我跟大家分享了,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所成就的義,讓我們在神面前可得稱為義。因此,耶穌在第五章的其餘部分向我們展示出與神有關的義。而與神有關的義,是分成兩部分的。第一部分是義與神律法的關係,這也是我們昨天晚上已經探討過的。而今天晚上,我們將會探討與神有關的義的第二部分,也就是在真實靈性裡的義。
在講論義與神律法的關係時,耶穌給了我們六個例子、六個解說。而現在關靈性生活,耶穌給了我們三個例子解說。祂談到靈性生活中的施捨、禱告、禁食。我從Haddon Robinson博士那裡學習講道,而他說,在教導聖經時你只能夠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解釋經文,第二件事就是證明經文,第三件事是應用經文。有時候我們會問,這段經文到底是說甚麼的呢?因此我們需要解釋經文。其他經文我們會問,經文真的是這樣?於是我們需要證明那段經文。但是有些經文,就像今天我們將要探討的馬太福音第六章,經文的意思很清晰,而我們需要應用這段經文的教導。所以,當我們開始探討馬太福音第六章第一部分之前,讓我們一起禱告:
禱告:天父啊,我們再一次祈求祢開啟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到祢話語裡奇妙的真理。藉著祢的啟示,指教我們,並幫助我們應用實行耶穌所教導的,而我們的觀察是正確的,以致我們的應用是真誠的。我們感恩,奉耶穌的名而求,阿們。
1. 靈性的贗品與真品
觀察和結論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個瘋狂的科學家,捉了一隻跳蚤來做實驗。他拔了跳蚤其中一隻腳,然後向跳蚤叫:跳啦!跳蚤迅速地跳起來。他又拔掉跳蚤第二隻腳,然後又向牠叫:跳啦!跳蚤又跳了起來。他拔掉跳蚤的第三隻腳,然後又向牠叫:跳啦!跳蚤掙扎了一陣,不過最後都是跳了起來。最後,他就把跳蚤身上最後一隻腳拔掉,然後又向牠叫:跳啦!當然那隻跳蚤就跳不起來。跳蚤完全不動,毫無反應,即使他向跳蚤狂叫:跳啦!跳蚤完全沒有動靜。這個瘋狂的科學家非常高興,拿出他的筆記本,寫道:我作了一個極其驚人的觀察,當你拔掉跳蚤所有的腳時,跳蚤就會失去牠的聽力。這是錯誤的觀察。但是當我們談到基督徒生命時,也充滿許多錯誤的觀察,而其中一個我們常常犯的錯是對靈性真貌的觀察。許多時候我們是憑藉觀察外在來判別靈性,但神卻是由內而外的鑑察我們。因此,就會出現假冒的靈性,也有真正的靈性。許多人看起來很虔誠,但他們並不是真正屬靈。於是我們就要問,那誰是真正的屬靈人呢?
你有沒有為意到,其實我們所有人都是屬於靈的,因為神造我們成為有靈的活人,我們是按照神的樣式而被造的,我們與動物世界裡其他動物是有所不同的,我們會思考生命的哲學,會思考人生永恆的事情。你從來不會見到四隻牛走在一起,哞哞,讓我們一同來討論一下生命的意義。又或者牛隻會思考一下神是誰呢?但牛隻是不會這樣做的,因為在牠們身上是沒有靈性這部分,但我們全都是有靈性的,所以,在動物世界裡,即是在非洲落後的部族,他們雖然不認識神,但他們仍然有一種感知,就是有一個比他們更大的存在活存於世間,因為有永恆放在我們心裡。
我想在這裡暫停一下介紹一個神學詞彙給大家認識,我在自己的教會裡也介紹了這個字,因為對我們了解我們是誰這問題上,這是一個重要的詞彙。是一個頗長的字,但我會解釋給大家知道的,Ontological Inversion(倒置本體論)意思是甚麼?Ontological是指我們的存有、人格(本體)。而在人(犯了罪)墮落時,有些事情發生了,使我們對自己作為人本質的認識倒轉過來。神創造我們成為有靈的活人,但我們同時有肉體的經歷。因此,當人被造成為一個有靈的活人時,他第一個感覺就是,我是一個有靈的人。而我這個有靈的人同時有肉身上的經驗。
但是當人墮落時,就把人對自己本體的認識倒轉過來;現在我們會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肉身
的人嘗試成為一個有屬靈經驗的人。因此Madona(麥當娜)高唱她那首流行曲Material Girl(物質女孩)I am a material girl, … living in a material world(我是一個物質女孩,住在一個物質的世界裡),一切都只關乎這個物質世界,因為我們對自己本體的理解已經完全的倒置過來。我們把自己看作是一個肉體的存在,所有事情都只與外在和表面,而忽略了我們的靈性。所以,真實的靈性是與神相關的,明白到我們是按照神的樣像被造的。
2. 靈性真貌:三個基本原則
因此,靈性的真貌關乎一些重要的原則,幫助我們醒覺和體認,我們是被造成為一個有靈的活人。所以,我們屬靈生命的成長才攸關重要。但我們對靈性的真貌往往作出了錯誤的觀察。因為在這本體倒置的情況下,我們對靈性的理解就常以與我們的活動有關。神說:不是這樣的,我察看你的內心。所以,耶穌在這裡給了我三個靈性真貌的操練給我們:施捨、禱告和禁食。耶穌告訴我們,你以為神的公義是外在的行為嗎?不是,神是看我們的內心。
現在開始進入第六章。第1節:「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若是這樣,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了。」然後,耶穌在第4節說:「你施捨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在第6節重複出現:「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重要的事情要講三次,耶穌為了強調,在第18節,第三次說了同樣的話:「不叫人看出你禁食來,只叫你暗中的父看見;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這裡所說的「暗中察看」不只是說我們在暗中所行的事,也不只是關乎你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你所做的事,而是指神會察看我們內心深處和我們腦中所想的事。因此,我們必須要掌握三個靈性真貌的重要原則:
1. 我們必須踐行公義;
2. 我們的動機必須純潔;
3. 我們的生活必須是真實的。
讓我們逐一探討這三個原則。
一、我們必須踐行公義
1. 「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六1上)
第六章一開始耶穌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要小心,這不是與馬太福音五16「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 的教導互相矛盾的,因為兩者的背景並不一樣。在馬太福音第五章,耶穌是處理我們不情願和怯懦的心態;而在這裡馬太福音第六章,耶穌是處理我們自己內心的驕傲。所以,A B Bruce 教授曾經說過一句很有趣的至理明言:Show when you are attempted to hide, hide when you are attempted to show.(當你受試探要隱藏時就表現出來,當你受試探要表現時就隱藏起來。)當耶穌提醒我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時,祂不是說我們不應該行公義或行善,而是我們要小心我們是怎麼樣來行善。所以耶穌指出了兩個問題:第一,人不行善,所以他們就沒有作鹽和光;而在這裡耶穌指出第二個問題,人行善時做錯了。做錯了的不是指他們行為上做錯,而是他們內心行善的意念錯了;他們做錯了是因為他們為了「故意叫人看見」;耶穌指出,你們行善並不是為了炫耀。
2. 真正的靈性是積極的靈性
弟兄姊妹,真正的靈性是積極的靈性,會更新改變我們的生命,而不是為了炫耀。因此,積極的靈性其中一個大挑戰就是,言行一致(To walk our talk)。許多基督徒喜歡滔滔不絕、說得天花亂墜(To talk the talk)但他們卻言行不一。
耶穌進一步說,不止關乎我們的所說的,更關乎我們行善的動機。因此,我們明白,神不單單呼召我們要言行一致,因為焦點不是在我們所說的,而是我們行我們所行的善事時讓天父得著榮耀。
我在個人靈修時向神禱告,主啊,幫助我行我所行的,因為我不希望只是講我所行的。我甚至不希望只是言行一致,好使我可以講我更多。我只想在謙卑順服下行我所行的。幫助我。然後聖靈向我說話,祂說:兒子啊,我不希望你行你所行的。突然之間我感到很驚訝,到底主啊,祢的意思是甚麼呢?我一直以為作門徒就是關乎行出所行的,一種真實的生命。但現在祢說祢並不看重這些,父啊,祢到底看重的是甚麼?然後主對我說:兒子啊,我不希望你行你所行的,我希望你跟隨耶穌的腳蹤而行。突然間,我明白主所說的到底是甚麼。
因為行我所行的,仍然是關乎我自己,到我死了的時候,我可以高唱I did it My Way(我照自己的方式做了),行我所行的!而當神對我說,我希望你跟隨耶穌的腳蹤而行,讓我謙卑下來。我不知道你怎樣,但我很就不能學像耶穌的腳蹤而行;因此我需要幫助。還記得昨天晚上我跟大家分享的那兩個奇妙的字詞嗎?I can’t(我不能),God can(神能),and in God I can(在神裡,我能),But without God, I can’t(沒有神,我不能)。
我給大家一個簡單的例子。在2013年,我們籌措舉辦一個環球的門徒訓練大會,來自61個國家的8千位代表共聚一堂,很榮幸我有機會在開幕和閉幕的晚會上負責宣講。所以在開幕禮前,大概是下午4時我就禱告。我說:主啊,不是按我的旨意,而是按祢的旨意成全。告訴我祢對我們舉辦的這個大會的心意是甚麼,我會把它實踐出來。然後是一片靜默。然後主對我說:你知道的。我就說,神啊,我不知道。我學習遲緩,求祢告訴我,求祢教導我祢對這個大會的心意是甚麼。主再對我說:你知道的。我就說:好啦好啦,既然祢說我知道,我想扭轉乾坤(I want to make a difference.),我希望這個大會能扭轉乾坤,我渴望我的講道能扭轉乾坤;所以使用我和這個大會,讓我們能扭轉乾坤。
然後主很清楚的對我說,以致我能夠在靈修日誌中一字不漏的記錄下來,神說:兒子,這不是我的心意。我的心意不是由你來扭轉乾坤,我的心意也不是要扭轉乾坤。所以我說:主啊,我的心和我的耳朵都向祢敞開,那麼祢的心意是甚麼呢?祂說:你知道的,我的心意是要改變世界。我就在神面前跪下哭泣。因為我知道耶穌的意思是甚麼,我也知道主的意思是甚麼。扭轉乾坤?我能夠扭轉乾坤!宣講聖言、感動人心,至少能有一點一滴的改變;我們舉辦大會,邀請一些世上最好的導師,我們能夠扭轉乾坤。然而,要改變世界,我做不到,你也做不到,沒有人能夠改變世界,除了神自己。
真正的靈性就是深刻明白到,除非神在我們裡面工作,否則我們甚麼都不能作。因此,我們的生命不是為了要讓人看見,真正積極的靈性是我們與神結連,以致我們能改變世界。而改變世界不是靠行我們所行的,而是學效耶穌的腳蹤而行:像耶穌去愛的去愛,像耶穌所服事的去服事,像耶穌謙卑自己的我們謙卑下來。為甚麼今天的教會不能合一起來?因為我們不曉得學效耶穌一樣地去愛,學效耶穌一樣地服事,學效耶穌一樣地謙卑下來。
但在我們的事奉裡,我們注視在職銜和地位,我們事奉時尋找人的稱讚和職銜。而當別人不欣賞我們的事奉時,我們就灰心失意,然後說:我以後都不再事奉了!又或者有些少回應我們就把它視為批評,我們就說:我以後都不再事奉了!我們各人都堅持己見,當別人跟我的意見不同時,我們就彼此發生衝突。
我們本該學效耶穌的腳蹤而行,並且彼此在教會裡團結一致,服事耶穌的目的,但我們卻服事我們自己的心意。作為僕人最重要的一道問題就是這個問題,不是去問你是否在服事,而是你按著誰的方式來服事?你是否按著自己的方式來服事?還是你是按著神的方式來服事?因為神服事的方式是召喚犧牲,神服事的方式是召喚謙卑,神服事的方式是召喚我們不是為了讓人看見;我們要學效耶穌的腳蹤而行。而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親愛的神的子民,當我們所有人一起學習學效耶穌的腳蹤而行的話,我們就能在耶穌裡面合而為一。因為合一在教會裡就是繩子,合一對教會的使命是極為重要的,沒有謙卑、沒有誠信和沒有合一,我們就不能成就神的使命。而唯一的答案就是當我們在基督裡合一來服事祂。
所以,學效跟隨耶穌的腳蹤而行,因為這就是跟隨耶穌的積極靈性,所以作門徒在教會生活裡是如斯重要。作門徒不是一個項目,作門徒是與耶穌再一次相愛。就好像是多馬在認信時所說的:「我的主!我的神!」(參約翰福音二十28)。而當多馬認信耶穌是主是神的時候,他就跟隨耶穌。假若耶穌是我們的主我們的神的話,我們就當跟到祂。我們積極地追隨祂,這就是積極的靈性。我們知道我們有多軟弱,我們知道我們學習有多遲緩,每天早上在我的禱告裡,我向主說:主啊,我學習遲緩,請教導我。主啊,我是軟弱的,請祢讓我剛強起來。因為沒有依靠神的話,我們就不能夠以真正的積極靈性跟隨祂。像這樣的公義必須要踐行出來,並不是為了炫耀,是跟隨我們的主的積極靈性。
猶太人有一句祝福,他們會說:願你主人的塵土遮蓋你。換言之,你是緊隨在你主人的身後,所以你主人行走時所揚起的塵土就遮蓋了你,因為你非常靠近你的主人。當我們如此靠近我們主人來服事祂的話,我們的生命就得著改變。而當我們生命得改變時,我們就歸榮耀給神。
今天早上我收到一位菲律賓牧師發給我的一條訊息,他的名字是Jerry Onslo博士,他牧養的教會大概有100人,他來參與銳意門訓教會全球聯盟的一個門訓會議,他為著要建立一個國際的門徒訓練的目的而心裡火熱。他的教會由100人增長至300人,他的焦點不是教會的增長,而是在於建立門徒,而當他們建立教會時,他們共植了13間堂會,他說:當我看到福音被宣講時,我感到很興奮,很興奮看到使命異象,因為他們都是跟隨耶穌的。門徒興起成為那13間植堂教會的牧者。
當我看到無論是大堂會還是小堂會的牧者跟隨耶穌時,我就感到很興奮。我對教會的事工或者教會的大小並不關心,因為無論你的教會有多大,總有比你更大的教會存在。而當你的教會真的很大時,你可能發現某一個異端的教會比你的更大;衡量的重點不在於教會的大小,最根本的問題是:我們是否跟隨耶穌?我們是否行我們的主所行的,並且緊隨其後?我們的公義必須要行在我們積極的靈性之中。
二、我們的動機必須純潔
1. 「故意叫他們看見」(六1上)
耶穌教導的第二個原則是,我們的動機必須是純潔的。祂在第1節說:「你們要小心,不可將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而祂也給了我們原因:「就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 (六1)。「不能得你們天父的賞賜」是甚麼意思?意思就是神不悅納這一種為了讓人可以看見的公義。對神來說,我們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比起我們所做的更加重要。
為甚麼人傾向做任何事情時會那麼著緊別人是否看見呢?為甚麼在我們服事神的時候我們的動機總會摻雜了其他雜念的呢?答案是我們不安全感和需要別人的肯定。當別人對我們說:嘩,真屬靈啊!所以,當我們聽到一些牧者或宣教士說「神對我說……」時,我們也仿照同樣說「神對我說……」。有時候神並沒有說,而是我們假設祂對我們說話,以求得到這份肯定。有次,我的會友走過來對我說:神對我說,吩咐我到這裡到那裡來服事祂。我很溫柔的對他說:神並沒有這樣對你說。他就對我感到不高興。這不是因為我對了他說神並沒有那樣跟他說。我給了他理由,但他拒絕接受,並且扭曲了我的答案。我給他的理由是,你有兩個孩子,他們都年幼,其中稍年長的只不過是14歲,而你又離了婚,換言之孩子沒有了母親,而以我對聖經的認識,家庭是重要的,你首要的關注應該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去宣教工場,為神作重要的事而忽略你的孩子。他聽完後轉頭說:正因為我離了婚,你就論斷我。我並沒有論斷他,我是關心他的孩子。
所以,當我聽到會友或基督徒說:神對我說這,神對我說那的時候,他們要知道這是需要有聖經的話語來作印證。你不可以向某人說:神對我說,你要跟我結婚。一個很簡單的答案:多謝喎,神並沒有這樣對我說喎。假若神根本就並沒有這樣的說,而我們常常說神這樣對我、那樣對我說的話,這會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所以你們就會問,牧師,我們怎能知道神對我說話呢?很簡單,藉著神的話語(聖經)。因為神所說的一切話不會跟祂在聖經裡所說的互相矛盾。而當我們降服在神裡面時,我們的動機純正,又沒有摻雜自己的意圖的話,神能夠讓我們在祂的帶領、指引和話語下更真實地生活。我們不需要那些看似是屬靈的言語,因為我們已經放下自己的意圖,降服於基督。而我可以很堅定地說,弟兄姊妹啊,假若我們放下自己的意圖來跟隨基督的話,祂一定會帶領你。祂會指引你的方向,你不需要裝模作樣的說那些屬靈的說話。歸根究底,不是要表面看起來很屬靈,而是關乎我們是否真實、我們的動機是否純正、我們是否積極的追求神。你唯一真正知道神有否向你說話的方法是,你依靠祂和向祂禱告。
在今年初一月的時候,我在禱告中跟師母說,你可否和我一起禱告,看看我們是否該在二月時去以色列。師母的回應是,以色列現時是一個戰區,正在打戰,我們怎麼能到那裡呢?師母的問題不是出於疑惑,而是關心交通的問題,我們怎麼樣能到達那裡。於是我們兩人握著手一起禱告。主啊,假若祢真的如此說,而這又確實是從祢而來的心意,請祢在我們的心裡作出印證。所以在禱告裡,我們再次重溫神在我們生命裡種種信實的作為。祂曾經在肯尼亞內羅畢保守我們避過轟炸、在土耳其伊斯坦堡保守我們避過一場交通意外、在印尼避過暴動、在巴西逃過一次潛伏的綁架、在倫敦又逃過一場令機場關閉了三天的雪暴,當時航運已經停了,我進到機場裡禱告,時值冬天,機場外面非常寒冷,又有一條長長的人龍。
我進到機場裡面時,從沒有看過機場變成像難民營一樣,人們席地而睡,整整三天,空運完全停頓。負責接送我們的人問我,你是否真的要去機場?航運已經停了,而且那裡非常混亂。我回答說:神真的這樣向我說,我們只管到了機場,而在祂的恩典裡我們乘坐了第一班航班離開了。奇妙的事情不是在機場的經歷,而是我們在日本的經歷。
當時日本正受颱風吹襲,接送我們的人同樣問我們是否真的要到機場。起飛前的晚上我收到航空公司給我的通知:航班取消。我和師母在酒店房間裡握著手一起禱告,那天晚上我跟師母說,收拾行裝明天一大清早我們就出發到機場。日本的牧者問我:你肯定?我說:是啊。於是他問,要不要我在外面等你們?不必了。於是我們到了機場,我真的不能想像,在偌大的機場裡只有7個人,沒有乘客,七個全都是職員。職員來到櫃台跟我說:對不起,航班取消,沒有航班。事實是,連飛機也沒有,沒有飛機在停機坪,但我說,我要到這個城市。職員回覆我:我們公司就沒有飛機,但我們的對手就有一架飛機留在停機坪,是一架後備的飛機。
在我的認知裡,後備的飛機就是不會起航的飛機,是免費接客用的。於是我就問,若然轉換航班要多少錢?因為沒有飛機,所以免費。免費當然好。所以我們就拿著一張後備航機的後備機票,而那天除了這架後備飛機之外,再沒有飛機在機場,在颱風警報下,所有機場都已經關閉停航,我請那位日本牧師回家去吧,我和師母握著手一起禱告,主啊,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名聲,我們這樣做不是為了我們要到那裡講道,我們這樣做是因為祢帶領我們,所以主啊,讓這架飛機起飛。突然間有登機廣播。進到飛機只有我們這兩名乘客。而當我們安坐下來後,師母很開心,我就說,繼續禱告,因為你上了飛機,對方仍可以請你離開,所以當飛機真正起飛之後,我們才停了禱告。
在飛機座位上我們仍一起禱告,求神讓飛機起飛,而飛機真的起飛,不過我從來沒有收過從機長發出的這樣廣播,機長說:好消息,我們可以起飛了,但我不知道我們能否降落,我們不清楚我們能不能在札幌降落。如果不能夠到札幌,我們會飛往東京,或是返回廣島。我說,主啊,祢不會這樣叫我們返回廣島吧。我不想回到廣島去。而我們的女兒們正飛往東京,讓我們到東京吧。在這航班起飛前,我們女兒打電話給我,爸爸,我們該怎麼辦?因為颱風關係,新加坡前往日本的航班已停飛了。我告訴她們,我和媽媽憑著信心起飛,你們都可以這樣。所以,我們禱告,如果我們的兒女滯留在東京,那就把我們飛往東京。如果她們直航到札幌,就讓我們到札幌。若我沒有記錯的話,那是2017年的事,因為颱風,那一日裡只有兩班航班起飛,其餘的航班都已取消。我女兒由新加坡出發的航班和我們由廣島出發的航班,分別都安全降落札幌,彼此相隔只有半小時。
所以,你可以想像,我和師母一起握著手禱告,回想主這一切的祝福,因此我們禱告,主啊,既然在過去祢在我們身上彰顯了祢一切信實的作為,保守了我們,所以,假若這是祢的心意,求祢帶領我們到以色列去。就在48小時裡,宣報了停火,於是我的助理替我們安排了機票,到以色列與當地的一些牧者會面,能夠掌握當地最新的情況,並且與國會的一些成員會面,到訪加沙地帶屠殺的現場和黎巴嫩邊境,為以色列禱告,然後返回新加坡。而當我們返回新加坡之後,停火協議告吹,因為哈瑪斯拒絕釋放部分人質;而就在這小小的空檔,我們能前往以色列一趟。
當我們放下自己的意圖時,神會帶領。我們只管禱告,求主帶領我們和幫助我們;因為神聖的委託,來自神聖的依靠。所以主教導我們,你們要以上帝察看你們的內心而行善,甚麼在你的內心,甚麼在你裡面?這一切的事情,神知道。
我的弟兄姊妹,我鼓勵你們在依靠主上多多的成長,就像小孩子的信心,小孩子的依靠。不要依靠我們自己的聰明,求神引領我們。我給大家兩個關於求神引領的例子。兩個例子,從人的角度來說,基本都不需要神的引領,這是人的角度來看。我當了主任牧師25年,作為一個領袖,我很清楚要怎樣任用和發揮我的同工。我從1979年起已經開始指導和門徒訓練的工作。但儘管有這些經驗,每天早上我來到主面前,我會早一點回到辦公室,靈修過後,我就會打開同工的資料檔案,為我的資深同工禱告,求主教導我該怎樣發揮和任用在他們,讓他們得著成長和發揮。
從人的角度來說,我其實不需要這樣做,作為一個領袖,我知道怎樣任用和發揮他們,但是我來到主面前為此禱告,因為禱告是一種依靠的行動。這就像我其中一位牧師朋友所說的,現在我知道我該作甚麼,如果有颱風吹襲,我會去到機場禱告。我就說,你理解錯了我所告訴你的。我們到機埸之前,我和師母在酒店裡握著手一起禱告,直到我們清楚感覺到主的引領。為了澄清和確認這是不是神的心意要我們去以色列,我們堅守禱告,直到我們我到清晰和肯定,這是主的引領。禱告就是對主的依靠。
很快的,我給大家多一個依靠主的見證。我和師母曾經在土耳其伊斯坦堡有服事。我告訴師母,伊斯坦堡鄰近歐洲,所以在會議結束後,我們可以到歐洲有數天的休息。你告訴我知你想到哪裡,我就帶你到那兒。師母說:我們在服事裡已經到過歐洲數個城市好幾次了,我們數一下已經去了超過100個城市了。所以她說,我不想到歐洲,我想回到亞洲。我就說,沒問題,亞洲就是香港、台灣、韓國或日本,你想到哪裡?我想到馬來西亞,靠近新加坡。那就好啦,但馬來西亞也有吉隆坡、馬尼拉、檳城,我想到檳城。我就微笑起來,因為相對於到歐洲,到馬來西亞的檳城金錢負擔輕省許多。
我們到了檳城就寫了個電郵給一位在檳城牧會的朋友,請他介紹一下,主日我可以探訪哪一間教會。他給了我三個提議,而我在主日早上靈修後,我就把那三間教會放在主面前,向主說:主啊,告訴我知我該到哪一間教會去?若是按人的角度來說,我根本不需要這樣做,但是禱告就是一種依靠主的行動。所以我禱告求神指引我到哪間教會,神告訴我,我們就到了喬治市浸信教會。因為我是在休假,於是我就靜靜的來到教會,我戴上口罩,低頭安靜的來到教會。但是當等候升降機時,其中一位會友認出了我:牧師,你來了。司事員很興奮就去告訴主任牧師,曾牧師來了。主任牧師走過來:你早點告訴我你來,我就安排你講道。我說,我正在休假。他說,本主日是宣教周,我們請了一位宣教士來講道,他是Palan牧師。我聽到這個名字後就笑了起來,因為我媽媽告訴我,如果你到檳城,就找Palan牧師。但因為我失去了他的聯絡,不知道該怎樣能找到他,只知道他常常外出公幹,甚至不知道怎樣聯絡他。Palan牧師在講道裡提到門徒大會怎樣幫助他,他又作過了甚麼等。
崇拜完了之後我就上前多謝他。作為一位牧者,當有人跟你說多謝你的講道時,標準答案就是說把榮耀歸給神啦之類的說話。但當我多謝他的講道時,他沒有這樣說,他說:你欠了我。我欠了你甚麼?13年前你承諾你會回來檳城,但你從沒有回來。Palan牧師,我從來沒收過邀請到檳城來。我們有聯絡過你的祕書,但你祕書回答說,你的邀請要在3至5年前安排,但我們不是這樣做的,我們不會安排3至5年後的事,所以我們從來也請不到你來。於是我說:Palan牧師,你邀請我的話,我一定會來。於是他跟主任牧師說,曾牧師明年會來。於是我告訴師母無論如何,更改我的行程安排,明年就到檳城舉行銳意門訓。所以去年我們就舉辦了檳城的銳意門訓,而今年會再接再厲;全因依靠主。
當我們與神同行時,我們的動機要純正,沒有我們自己的意圖。主啊祢告訴我到哪間教會,我就去;去哪個國家,我就去。當我們學習怎樣依靠主,祂會引領我們。
2. 耶穌舉了三個例子
當耶穌論到動機時,祂給了我們三個例子。讓我們姑且稱這三名基督徒為慷慨的喬治、虔誠的彼得和聖潔的亨利。慷慨的喬治是關乎施捨,而耶穌論到施捨時指出,我們施捨不是為了讓人看見,第2節「你施捨的時候,不可在你前面吹號,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在會堂裡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榮耀。我實在告訴你們,他們已經得了他們的賞賜。」但他們卻不會得到從天父而來的賞賜。耶穌所要說的是,當我們施捨時,不是要去獲取不恰當的注意,因此,祂說「你施捨的時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六3)於是有一位丈夫就說,我施捨時不會給我妻子知道我施捨了甚麼。耶穌不是這個意思,耶穌只是很簡單地指出,施捨的時候不要去獲取不恰當的注意。
耶穌在第二個例子裡論到禱告。第5節「你們禱告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愛站在會堂裡和十字路口上禱告,故意叫人看見。」相反「你禱告的時候,要進你的內屋,關上門,禱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六6)。然後耶穌就教導他們禱告的常規,就是〈主禱文〉。而在〈主禱文〉的核心是呼召門徒把他們的關注放在神身上,並且在禱告裡依靠神。而祂接著教導他們關於禱告的第二個原則是在第14節「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饒恕跟禱告有甚麼關係?這是與我們內在心靈的狀況有關,與我們內在動機有關。而我們與神有正確的關係,我們就能與人有正確的關係。
耶穌的第三個例子是論到禁食。第16節「你們禁食的時候,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臉上帶著愁容;因為他們把臉弄得難看,故意叫人看出他們是禁食。」有一位釋經學者發現法利賽人每星期會禁食兩次,在星期一和星期四禁食;因為在古時,這兩天是「墟期」,墟市裡滿是人,而法利賽人就會「臉上帶著愁容」的行來行去,讓人知道他們在禁食。所以當你看見一個法利賽人面容痛苦扭曲的話,他就是在禁食。耶穌說這不是真實的靈性。你的動機必須要純正。
三、我們的生活必須是真實的
1. 「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六2、5和16)
因此,耶穌首先告訴我們,我們必須踐行公義;第二,我們的動機必須純潔,最後就是,我們的生活必須是真實的。耶穌說,你們「不可像那假冒為善的人」,共說了三次,在第2、5和16節。「假冒為善的人」這個字原指舞台上的演員的意思。在古代,演員不是用化妝品裝扮表演的,而是戴上面具來表演的。因此,「假冒為善的人」就是一個戴上面具的人。當我們來到教會,教會必須是一個安全的地方,讓我們可以卸下我們的面具,而我們所有人都知道,憑著我們自己是不能做到的,只有神幫助我們、引導我們下才可以做到。因此,我們帶著敬虔和敬畏的心一起仰望主。只有驕傲、自負和不安全的人才會戴上屬靈的面具,但是一間建立門徒的教會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我們能放下我們的面具,且真實真誠地相處。因此,我們能一起在愛慕耶穌和敬畏神的道路上同行。
2. 真正的靈性是真實的靈性
在1980年代,有一位電視佈道家,他名叫Jim Baker。他被視為最受歡迎和最成功的電視佈道家,但是他卻在涉及金錢和關乎個人誠信的事上跌倒,最後被關進監牢。當他坐監的時候,John Belvier來探望他。在探望時,Belvier就問Jim Baker:Jim,你甚麼時候開始失去對耶穌的愛?Jim很平靜的回答:我從來都沒有失去過對耶穌的愛。Belvier就感到十分驚訝。你離開神那麼遠,以致你現在要坐監,你竟然說你從來都沒有失去過對耶穌的愛?Jim Baker說:不是,我從來都沒有失去過對耶穌的愛,但在某一刻,我失去了對神的敬畏。不要失去對神的敬畏,不要失去對耶穌的愛,你的愛必須是真誠真實的。
四、結論
在臨近結束之時,我希望大家注意三個特別的應用。而在應用裡,我希望大家要留心三件事情,因為它們對你的屬靈生命是有幫助的。
第一,要留心你生活忙碌的狀態。因為在一個忙碌的狀態裡,有許多噪音,缺乏清晰明確;有許多噪動,失去了意義。但有許多基督徒卻以忙碌作為一種榮譽,常說:我很忙。因為我們以為重要的人都是忙碌的,因此,假若我也是忙碌的人的話,我就是重要。小心忙碌,它會奪走了你與神獨處的時間。你要在心中立志,我要與神有獨處的時間。我會撥一段時間出來,單單的與神獨處同行。有人曾經這樣說:魔鬼讓不能令你變壞,牠會令你變為忙碌。所以,要規劃出一個時間,牢牢的緊緊錨定在神身上。每星期有168個小時,如果你奉獻十分之一的時間給神,每星期就有 16.8個小時,只是奉獻上十分之一的時間,你就有足夠的時間與神同行。
第二,要留心你的驅動力(drivenness)。我們常常被自己的不安全感所驅動。追求卓越,與由不安所驅動或是需要被肯定是有所不同的。當你單獨與神一起時,你就能在祂裡面得著安息。
留心你忙碌的狀況、留心你的驅動力,第三,留心你空虛的狀況,因為我們可以擁有許多,但仍然感到有些失落,有些空虛。有一種空虛,成功不能把它填滿,只有神才能把它填滿。馬可福音八36「人就是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所以,我們必須要問自己:我為著甚麼而活?我的答案:跟隨耶穌、愛耶穌、服事耶穌。這就是信仰宏偉壯闊的歷程。我們不再需要戴上面具裝作屬靈,因為在現實生活裡,我們知道我們是何等軟弱,我們的學習是何等的遲緩,但是,在神裡面祂的力量蓋掩我們的軟弱,祂的智慧遮蓋了我們的愚拙,因此,我們不再需要面具。我們帶著我們的軟弱來到神面前,帶著我們的無知來到神面前,抓緊基督,讓祂帶領我們,改變我們,這就是真正真實的靈性:讓基督改變且帥領我們,使我們能愈來愈更像基督。請我們一起低頭禱告。
五、結束禱告
永在的神,天上的父,感謝祢的恩言,神啊,請祢幫助我們,讓我們能踐行公義,我們的動機能純正,而我們的生命能真誠真實;而當我們軟弱時,求祢的力量剛強我們,又或當我們愚昧時,求祢的智慧指教我們,讓我們被耶穌改變和帥領,因為這是真正靈性的核心,我們感謝,乃奉耶穌聖名而求,阿們。
(註:如沒有另加標明經文出處,則所有經文均採用新標點和合本。標題為速記員所加上。)
講員: 曾金發牧師
傳譯: 姚鳴德執事 (粵語),蘇君煌先生(普通話)
速記: 譚佩雲姊妹 (中文), 余麗蘭姊妹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