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我今天晚上真的特別興奮。因為我其中一位女兒來到會場,與我們一起。你還記得昨天晚上我提過我們收養的那個女嬰她腦裡有三個水瘤的?就是她了。Belicia就是那位曾說過,耶穌是最偉大的,所以我要把最好的奉獻給祂。而她的姐姐Amanda也正在澳洲收看轉播,我們都愛妳!
今天所以特別,是因為我們在全球事工的合作夥伴也來了,整個團體的人數比現時來到我們中間的還要多,他們輪流到不同地方,有的到俄羅斯、非洲、澳洲和日本等不同的地方,而我經常與他們定期會面的。既然經常會面,為甚麼我今天晚上這麼興奮?這是因為彼此在基督耶穌裡的團契,當中有一些更是星期一至五,每星期見面五次的。因為每個星期一至五,早上7時至8時我們會聚在一起禱告,而過去三年我們聚在一起禱告;而今天晚上出席奮興會的,已經和我認識和合作差不多14年了,感謝你們與我同工,更感謝與我一起分享事奉主耶穌的喜樂。
今天晚上容我跟大家以一個常識問題來開始。假若你知道答案的話,你就跟你鄰坐說就可以了。問題是這樣:請問,從月球上望向地球唯一能看到的人類建築物是甚麼?不要說是珠穆朗瑪峰(Mount Everest),因為山嶺不是人為的建築物。你若知道答案的話,就跟鄰坐說。
有多少人認為是埃及的金字塔的,請舉手。有多少人認為是萬里長城的,請舉手。你和我一樣,那亦是我的答案。不過我錯了。因為你不能從月球上看到長城,太空人說他們能看到萬里長城是當他們的太空船還在環繞地球,在其環繞的軌道上看到。不過,這說法本身都是一種誤解,因為我們說是「唯一」能看到的人類建築物,其實太空人在環繞地球的軌道上還看到埃及的大金字塔;而這都是常見的誤解。
耶穌在祂的登山寶訓裡也同樣處理這一類型的誤解。在馬太福音第七章,耶穌處理我們對於活出基督徒生命的誤解。來看看馬太福音七13-14作為開始。「你們要進窄門。因為引到滅亡,那門是寬的,路是大的,進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今天我們逐漸接近耶穌登山寶訓這篇偉大講論的最後部分,而耶穌是以一個重要且嚴肅的警告來結束祂的講道。明天晚上我們會一起來探討耶穌講及我們人生最重要的基礎是甚麼。但仔細探討這警告前,讓我再次給大家登山寶訓的概覽。
登山寶訓是要指出,成為基督徒的真正意義是甚麼。作為天國的門徒,應該怎樣生活的?所以,耶穌在開首的20節就講論神的天國。因此,在馬太福音五1-20節,耶穌講及天國的三件事情。第一,在「八福」裡耶穌提到天國重要的基本要素;第二,就是天國重要的基本呼召,就是作鹽和作光;第三,就是耶穌強調天國重要的基本公義,這是一種特別的公義,祂在馬太福音五20說「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斷不能進天國。」所以,登山寶訓的目的是,呼召門徒來明白,除了基督為我們所成就的義以外,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義;其他一切人為的宗教、人為的禮儀所達致的義都是不蒙神所悅納的,「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參羅三23)。因此,神差祂的獨生子為我們釘身在十字架上,以致我們能因祂而得稱為義;因祂的寶血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神聖赦免的恩典向我們傾流,因此,這完全不是我們的義,而是耶穌基督的義。
在馬太福音第六至七章,耶穌繼續向我們闡釋天國的公義這主題。祂以三回論述來向我們闡明天國的公義。第一,徹底的公義與神的關係。而當談及與神的關係時,祂透過兩方面來闡明,公義與律法的關係,以及公義與靈性的關係;就是律法和靈性兩方面。馬太福音第五章餘下來的部分(五21-48)就是闡釋公義與律法的關係。耶穌在論述六個例子時,以同一的表達方式帶出重點,就是:「你們聽過有這樣說……但我告訴你們……」,換言之,耶穌是說,你們以為律法這樣論公義嗎?讓我告訴你們律法到底要求的是甚麼。而世上沒有一個人能達到律法所要求的公義;然而耶穌說:「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五17),祂是無罪的卻為了我們作了挽回祭;因為若非耶穌能完全滿足律法的要求的話,就不能救贖我們。在第六章,祂以三個例子來闡明徹底的公義與靈性的關係。祂告訴我們,「你們要小心,不可行在人面前,故意叫他們看見;要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報答你 。」(參六1-4)這就是公義與神的關係。
接著,祂論述公義與世界的關係。祂跟我們討論了金錢和安全感這兩個議題。而祂在馬太福音第六章呼召我們,「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六33)。你對安全感的需要,你對意義的需要都會一一被滿足,只要「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就是馬太福音第六章所要談論的。
昨天晚上探討了第七章,而在七1-12,耶穌告訴我們第三部分,就是公義與人際關係的關係。耶穌說不要論斷,不過,縱然我們不要論斷,但也不能幼稚無知,因此,祂告訴我們要抓緊神,祈求神幫助我們智慧和公義的道路;因為神是正確人際關係的鑰匙。所以,耶穌鼓勵我們向神祈求,因為「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七7),耶穌讓我們看見,我們的神是何等的恩慈和良善。
現在來到今天晚上要一起來探討的經文,馬太福音七13-23,接近耶穌講論的尾聲,祂向我們發出嚴肅的警告;當耶穌闡明了我們行在公義裡的意思後,祂就向我們提出嚴肅的警告,而今晚就是來探討祂這個警告。讓我們一起低頭禱告,求主幫助我們:
禱告:天父啊,求祢打開我們的眼睛,讓我們能看到祢的話語。幫助我們不是單單的聽道,而是要行道,以致我們的生命得著成長,我們感謝乃奉耶穌的聖名而求,阿們。
1. 首要的目的和呼召
今天教會其中一個最大的需要就是徹底的門徒培訓。我們不需要更多的活動,我們需要更多門徒來跟隨耶穌和傳揚耶穌。因此,最重要的核心是,作門徒到底是甚麼意思?作門徒就是一種活出生命的方式,是一種跟隨耶穌的方式。而當我們說要跟隨耶穌,我們就必須要認識耶穌、愛耶穌、事奉耶穌、要變得愈來愈肖似耶穌。惟有當我們擁有這一切之後,才能以一個有能力和真誠的生命來傳揚宣講耶穌。我們所有人都是被呼召成為門徒的,因此,沒有一間教會或教會的牧者或領袖可以說,我們的教會不作門徒培訓的,因為教會是被呼召跟隨耶穌的,假若你說教會不是跟隨耶穌的話,你到底是在講甚麼!你根本就不明白登山寶訓,也不明白天國的呼召;因為一切所有都是關乎耶穌,因此,教會的被呼召的目前就是:耶穌,耶穌,耶穌!
我們要跟隨祂,以及變得更肖似祂。否則,我們為甚麼需要教會呢?教會不是一個俱樂部,是一個蒙救贖的群體,一同聚集敬拜我們的大君王。我們的得救不單單是為了上天堂,救贖不是一個運輸通道,而是一個更新變化;不是得到進天堂的車票,而是我們在地上活出神的天國,以致我們能歸榮耀給主耶穌。因為永生不是到我們死後到了天堂才開始的,永生是此時此刻。耶穌說:這就是永生,就是你能夠認識神,以及祂所差來的耶穌基督;認識神、愛神和按照神的旨意事奉神,這就是神呼召我們的目,也就是作為天國門徒的意思。因此,馬太福音第七章的警告就格外顯得重要。
這不是讓我們變得有動力的空談,也不是一些充滿激情的屬靈話語,這是穿透人心和深刻的真理,也是具有先知性和真實的真理。耶穌警告我們,假若我們真的行走在這門徒的道路上,有三個關鍵的檢查站是我們需要留心的。
2. 作主門徒的途徑:三個關鍵的檢查站
這三個關鍵的檢查站也就是我們走這門徒道路上三個重要的關注,要成為一個真門徒,這三件事情是極為重要的。讓我們一起逐一探討它們。
一、尊崇基督的道路(七13-14)
1. 唯靠基督得救!
我們作門徒第一是要尊崇基督。在七13-14耶穌告訴我們當進窄門,要行基督的道路;而最關鍵的問題不在於我們是否要為跟隨耶穌作一個決定,最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所行的道路是否一條歸榮給耶穌的道路?我們是否行在基督真理的道路上?因為基督的真理就是救恩,而唯有單單靠賴基督我們才能得救。我們要明白的真理就是,我們所得著的義唯有靠賴基督我們才能得到;不是說有了基督還須加點甚麼,也不是說基督是在其他美好事物之一,而是只有、唯一單單靠賴基督我們才能得救;「因為在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參使徒行傳四12)。
在遠古的會幕時代,是設有一個至聖所的。而至聖所在希伯來語裡是指最高級,也就是極其神聖的所在。沒有人能夠進到至聖所面見神的同在。每一年只有一天,就是贖罪日那天,只有大祭司可以進到至聖所。而當大祭司進入至聖所時,他會在腰間縛上一條繩,是慎防大祭司進入至聖所時被聖潔的神擊殺,其他人又不能進入至聖所取回大祭司的屍體,所以大祭司腰纏繩子,若他遇上甚麼就能把他的屍體拉回出來。因此,每年一次在贖罪日當天,大祭司懷著恐懼和戰兢進入至聖所,而大祭司唯一的盼望並不是依靠他自己的義,他的盼望也不是在乎他有多敬虔和他的名銜,大祭司唯一的盼望是他認罪,以及祭牲所流的血套用到他身上。因此,當大祭司要進到至聖所時,他祈求自己不會被神擊殺,其他人就不必用纏在他腰間的繩把他的屍體拉回出來。因為有一幅帷幔把至聖所與罪人聚集的地方分隔起來。
現在,我們由舊約的會幕,轉到新約的聖殿。在聖殿裡同樣建有至聖所的,同樣,大祭司每年只有一次可以進到至聖所的,而且也是有一幅厚厚的帷幔把至聖所與罪人聚集的地方分隔起來。然而,當耶穌這完美的祭物在十字架上獻上時,發生了一件事,就是聖殿裡的帷幔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參馬太福音二十七51)。幔子不是被人由下而上撕裂,而是由上而下的自行裂成兩半。換言之,這是神的作為,就是祂撕開那幔子,讓人能藉著耶穌的名完完全全的來到神的面前。舊約每一項的獻祭都是指向新約那完美的祭牲,就是十字架上的耶穌。這就是我們得救的真理。
2. 「進」窄門
耶穌說當進窄門。七13-14「要進窄門,引到永生,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作門徒的道路是由那道門開始的,不過我們不是站在門前欣賞那道門,我們也不是在討論那道門的建築,耶穌的呼召是要進入那道門,
對於這道門代表甚麼是存有誤解的。我們常以為窄門和寬門是代表天堂與地獄。天堂和地獄是我們永恆的目標和目的地;不過那道門不是目的地,所以,假若這兩道門不是代表天堂與地獄的話,它們到底代表甚麼?根據上文下理,我相信窄門是代表通往真理的窄路,而寬門是代表通往虛謊的寬闊大道。耶穌說當你進入這真理的門時,它是引領你到永生的;耶穌說要防備被矇騙,因為撒但在那裡哄騙人;小心不真實的,所以隨後祂又說要提防假先知和假教導。我們要進窄門。
對基督教其中一個指責是,基督徒思想狹隘。你跟我們說要進到這窄門,瞧!你們的思想何等狹隘。我認為這種思想是完全錯誤的。這其實與思想是否狹隘無關,而是關乎真理和真實現實。我從日常生活裡給你們一個例子作說明。
每一個人每天都會吃東西的,即或你在守齋或禁食,你總會吃回東西的。而不論你吃甚麼,你總會是把食物放入口裡,而我的問題就是,為甚麼你這麼思想狹隘?你面上有其他地方都是有入口的,為甚麼你不把食物放入耳朵裡?為甚麼要這樣思想狹隘,一定要把食物放進口裡?為甚麼不把食物放入鼻孔裡?為甚麼要這樣思想狹隘,一定要把食物放進口裡?這是真實現實和真理。事情就是這樣運作的。今天晚上當這堂講道完結時你會離開這教堂,你會穿過門而離去,為甚麼要這樣思想狹隘?為甚麼你不穿牆離開教堂?因為你根本不能穿越牆壁!沒有人能夠穿牆過壁,我們要使用門,為甚麼要這樣思想狹隘?因為事情就是要這樣運作,這是真實的實相。真理和真實、真實和真理結合起來;耶穌告訴我們有一道窄門,祂不是思想狹隘的,祂是向我們發出真實和真理的警告,因為其他途徑是行不通的。祂告訴我們,當我們穿過這窄門時,我們就是進入生命。
事實上,假若你仔細想想,其實是某一些未信主的人才是思想狹隘。他們沒有向真理開放他們的思想,他們已經下定決心,不要拿事實來說服我;因為他們的思想狹隘,不願意改變心意。有時候我向別人傳福音,他們回答說自己是一個自由思想的人(free thinker)。我就微微一笑,那真的很好,換言之你能夠自由地思想。而假若你能自由地思想,那就代表你向真理持開放的態度吧。當我們向真理封閉我們的思想那一刻,就成為思想狹隘的人。
3. 作主門徒始於得救:一個救贖之旅!
因此,作門徒的道路的起點就是在耶穌裡的救恩,這是耶穌和祂的十字架救贖之旅的真理。而在繼續看這段經文之先,我希望跟大家分享四個關乎救贖的基本真理。整個救贖神學是有四個很重要的真理。
第一,我們在耶穌裡的救贖是完全的,換言之,我們所有的罪都已經得著赦免。假若耶穌來跟我說,曾金發,我愛你,我為你死在十字架上。假若你相信我,你所有過去所犯的罪都會得到赦免。不過,從今天午夜開始,你將來所有犯的罪就請你自己負責。我必定會嚇得要死,因為我根本沒有辦法憑自己能處理那些罪。然而,感謝神,因為我所有的罪已經在基督耶穌裡得著赦免,祂的救恩是完全和完整的。
第二,耶穌告訴我們祂的救恩是永永遠遠,永恆的,因為祂把自己獻上作為永遠的祭。你能否想像,假若耶穌來跟我說,曾金發我很愛你,我為你死在十字架上,假若你相信我,你就能在天堂裡享受一百萬年。我必定會嚇得要死,因為一百年在永恆來說,只不過是一瞬,在永恆裡餘下來的日子怎麼辦?即使是一萬億年,甚至是更長的年月也好,它始終不是永恆啊!但是感謝神,祂賜給我們的救恩是永永遠遠,永恆的;因為神賜下的是祂永恆的兒子,為我們作了永恆的祭,帶給我們永恆的救贖,為祂的子民帶來永恆的歸宿。
我們的救贖是完全的,是永恆的;而第三個真理更精彩,它是白白的。我是新加坡人,新加坡人喜愛大減價,但這裡更精彩,是白白的,不需要一分一毫。你能否想像得到,神給我們的救恩是完全的、是永恆的,而且它是白白的。我們不需要努力作工來賺取救恩;耶穌說,只要相信,使徒保羅說,相信主耶穌,你必然得救(參徒十六30-31)。但為甚麼相信耶穌顯得這麼困難?因為我們人的驕傲。當我們知道我們需要神,祂會供應我們一切所需用的話,要相信和接受耶穌就會變得容易了。
當我跟別人分享福音時,我是如此說的:假若你不相信,而基督教所傳講的又不是真的話,你根本沒有損失。假若我相信,不過天堂根本就不存在的話,我仍然在我所信的享受了一個美好的人生,一個充滿歡欣和喜樂的人生。假若沒有天堂,沒有神,我也完全沒有損失。不過,假若我不相信,然而天堂和神都是真實的話,我所損失的就是永恆!這其實是不用動腦筋費煞思量的決定。假若你相信,但其實不是真的,你沒有損失;但假若那是真的而你又不相信的話,你就失去所有。那麼,為甚麼要相信耶穌顯得這麼困難?因為在我們人性裡驕傲。
我們不喜歡別人在指指點點,告訴我們該做甚麼,我們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我要過我自己的生活!在登山寶訓裡耶穌說你不要這樣,因為這裡有神的天國,而假若你跟隨祂的天國的話,你就會得福;因此耶穌以「八福」來開始祂的講論。然後,耶穌說祂知道我們走這公義的道路是十分困難的,因此,祂藉著十字架為把公義賜給我們;因為耶穌已經成全了律法,只要我們相信祂就可以了。這就是福音。
4. 改變人生方向:兩條路,兩道門,兩群人,兩種結局!
福音不單單呼召我們相信,而這信靠更是能改變我們的生命,改變我們生活的方式。因此,耶穌說你要進窄門,並且行這窄路。而對於這道門和這條路也存著另外的誤解。我們說一條路是窄路,另一條則是大路;一道門是窄的,另一道門是寬的,而我們以為門和路所代表的是同一樣東西,其實它們是代表兩樣不同的東西。
我相信門(窄門)代表開往真理的一道門,是真理的入口;而路是代表我們生活的方式,我們行走在真理上的生命。因著誤解,我們就會認為這警告與我們基督徒無關;因為認為我們已經信了耶穌,已經是基督徒,我早已在基督裡進了窄門,我已經在基督裡走在那條窄路上;因為我已是基督徒了。
然而,那兩條路是代表兩種不同的生活形態。換言之,你可以進了真理門,不過,卻活在虛謊之中。事實上有許多相信耶穌的,卻選擇活在被矇騙和虛謊之中。我個人認為,把路翻譯為窄和寬是一個不太好的翻譯。窄這個字,在原文希臘文是στενός(stenos),而我們在英語裡有stenography(速記) 和stenographer(速記員)。速記員就是以一些簡單的符號把一些言談來快速記錄下來,而στενός亦有在壓力之下的意思,因此有十分困難之意。
因此,較為好的翻譯是,有一條容易的路,也有一條困難的路;一條是容易接受的路,另一條是很難接受的路。那條容易的路被形容為寬,是因為有許多人走在其上;但那是虛謊的路,是矇騙人的路,不過卻是容易接受的路。
當我年少時,我想像那兩條路和那兩道門上有告示牌,一個寫著「往天堂」,另一個寫著「往地獄」,但其實兩個牌都是寫著「往天堂」的。兩個牌都寫著,你進來走在其上就能夠得到滿足和喜樂。然而,只有那條通往真理的路,而神天國的生活方式引領人得生命,是屬靈的生命;而另一條卻是引領到死亡。一條是引領你靠近基督,另一條卻是引領你離開基督。
因此,第一個重要的關注是,我們所行走的是尊崇基督的路。而問題是我們的生活方式是尊榮基督?還是侮蔑基督?為甚麼相信基督竟是這麼困難?因為我們不願意過基督呼召我們所過的生活;也就是我們要保留自我意志。然而,這種自我意志卻是因為我們受矇騙,因為有一個欺哄者,牠的名叫撒但。
二、尊崇真理的道路(七15-20)
1. 當心假先知
因此,耶穌告訴我們第二個重要的關注是我們是否行走在尊崇真理的道路上,因此在七15-20耶穌警告我們要提防假先知。我們要留心,耶穌不是說要提防變成假先知,因為門徒不是陷於變成假先知的危機裡,而是門徒會被假先知所矇騙。主耶穌告訴我們關於假先知的兩件事情:他們既會毀壞,也會欺騙。
在巴勒斯坦,狼是羊的天敵,牠們會造成破壞。耶穌就是以此圖像來作比擬,假先知就如兇猛的狼,他們披著羊皮出現,會毀壞你的信仰。我們要明白「披著羊皮的狼」是有兩重解釋的。最慣常理解「披著羊皮的狼」是,狼喬裝成為羊,於是狼就學效羊的叫聲,羊的「語言」。但「披著羊皮的狼」還有另一個解釋,但誰會披上羊皮?牧羊人。在寒冷的曠野裡,牧羊人就是披著羊毛保暖。所以,第二個解釋就是,要留心「披著羊皮的狼」,他們不是喬裝成為羊,而是喬裝成為牧羊人。他們往往以權威的聖經教師的姿態來到教會,他們講得十分像基督徒,不過卻傳揚另一種「福音」。要防備假先知、假教師。
教會其中一個重大的關注是,假教師不單站在講壇上傳講假信息,而是在教會會友之間口耳相傳許許多多的「預言」。他們起初像是為神而說,但最後他們卻是像神一樣說話。當人像神一樣說話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倘若教導不是建基於聖經的話,我們就很容易偏離。有一天我在美國加州時收到一通電話,對方說,既然你來到加州,你能否來跟我教會的領袖談談,因為我覺得他受了欺哄。這位領袖說他收到預言,說他將會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而他竟然相信。他賣了自己的屋,為競選作準備,他甚至訂造好了就職時所穿著的西裝。他的牧者和長老非常擔心他,不過他對任何人都充耳不聞,但他的牧者和長老說他可能會聽你勸告的,你能否跟他見面?
我到了他的家,與他和他的妻子見面。我聽他分享他的故事和那個他將會成為總統的預言。我安靜地聆聽,但誠心祈求主教導我如何辨識。聖經說,先知所說的預言必須從先知來衡量。所以我一直地聽,到最後他的妻子問我,曾牧師,這預言是否真的?我回答她,既然你這麼真誠的問我,我就給你真誠的回答:我以真誠地辨別,這不是出於神的。於是她開始哭起來,因為她相信她的丈夫。他們已經出售了居所。現在輪到那位丈夫對我發言 : 我相信你,你是神差來的人,你所說的是真話,神要說甚麼你就說甚麼,而神告訴你要告訴我,這個預言是假的乃是用來測試我的信心,我會繼續堅守我的信心!
2. 如何測試?憑著他們的果子!
當一個人心意已決,真理不能進入他的心裡,因他已經被矇騙。我們怎能分辨假先知和假預言?我們如何測試?耶穌給了答案:「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七16)。「凡好樹都結好果子,惟獨壞樹結壞果子」(七17)。而耶穌在第20節再重複說一次「所以,憑著他們的果子就可以認出他們來。」我們被錯誤引導,因為用了錯誤的標準。我們被假教師的好口才和受歡迎所誤導,或者是他們事工的規模所影響。耶穌說,一個十分重要的標準,就是他們的果子,也就是他們的品格。不是憑他們的名聲、跟隨者或者是經濟能力,而是憑他們的果子,憑着他們的品格就可以辨認出來。而其中一個辨認的標記,就是他們的自吹自擂,狂妄自大的性情。他們常常宣稱我就是神的聲音,又或者認為他們的教會是唯一真正的教會,其餘的都是異端;其實異端都是如此說的,異端都說他們自己是唯一真正的教會;這全然是狂妄自大。
我們可以查看一下幾項基本的東西以作分辨。第一是他們權柄的基礎。權柄不是從他們自己身上來的,唯一的權柄就是神的話語。他們是否小心地解釋或詮釋神的話語?假若他們把神的話語扭曲或曲解,你就可以知道他是假先知;因此,明晚我要跟你分享,建基在神話語上是何等重要。
第二就是他們對耶穌的想法和講法。耶穌是否位處中央核心和超然的?他們是否呼召人作門徒緊緊的跟隨耶穌?不是追隨文化、傳統,而是跟隨耶穌。
第三就是察看他們如何講論救恩。他們是否傳講基督的十字架和福音?因為真理才是重要的。真正的門徒是扎根於真理,真理就是真相的基礎。今天妥協的真理,就是明天的異端邪說,而對真理最大的攻擊就是欺哄。不要受矇騙被迷惑,要行走在真理的信實上。
3. 真理至關重要!
欺哄不單單止於假教導和錯謬的教義,任何違背真理的都是欺騙。所以讓我談談三個撒但常常用來欺騙我們的方式,這也是那惡者對我們的三種攻擊,牠欺哄我們使我們背負著情感上的重擔。第一種欺哄就是撒但以拒絕的心來攻擊我們,也就是讓我們感到自己是不被需要的,沒有人要我(unwanted)。我十分努力,我事奉,但是卻不被欣賞;這在基督群體裡常見的情況。有許多基督徒希望事奉耶穌,但是他們卻受到傷害。他們不曉得,這不是屬肉體的爭戰,而他們在情感上感到自己是不被需要、不被欣賞。這其實是一種欺騙,因為神需要我們、愛我們和珍惜我們;而這位愛我們的神呼召我們進到祂的事奉裡面,呼召我們作祂的門徒。
第二種對我們的情感攻擊就是一種指控譴責的心。指控譴責讓我們感到自己是毫無價值、不值得的(unworthy)。我得罪神,我是不值得、不配得的。而當我們聚焦在自己的罪擔而不是耶穌賜給我們的赦免時,我們就會想,我是誰配使人作門徒?我是誰配得著天國子民的身分?我是不配得的。我不配作天國的僕人,因為我是不配得的!我們忘記了我們是神重價的珍寶。耶穌放棄一切為了救贖我們,成為祂重價的珍寶。Jackie Pullinger(潘靈卓)在香港服事的日子常常教導說我們是重價的珍寶,而她在婦女查經班裡問其中一位婦女,誰是耶穌重價的珍寶?那位婦女說:我囉。耶穌深愛著我們,不要感到不被需要,不要感到不配得,這都是那惡者的計謀,要欺騙我們。
第三就是恐懼的心。你以為你是誰?於是你就會感到自己是無能為力的(unable)。這三種欺哄都是致命的:我是不被需要的;我滿身罪污,我是不配得的;我是軟弱的,我無能為力的。所以,讓其他人事奉神,讓曾牧師事奉神,我就是不行的。這其實是一種欺哄。真正的真理是在基督裡,我們雖是軟弱,但基督卻是剛強;因為焦點不在於我們自己的力量,而是耶穌。我們所需的耶穌已完全賜給我們。真理是非常重要的,而這就是真理,在基督裡我們得著更新,在基督裡我們得著改變,在基督裡我們是得勝的!我們要堅守真理。
三、尊崇順服的道路(七21-23)
在門徒的道路上有三條很重要的道路,第一是尊崇基督的道路,第二是尊崇真理的道路,而第三就是尊崇順服的道路。
1. 「主啊,主啊」:提防只有頭腦上的認知
七21-23耶穌說「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因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是真正的門徒,我們要小心,不要只停留在頭腦上的認知裡,我們說「主啊,主啊」並不意味著我們就因此可以進到天國。
有一個婦人告訴她的丈夫她喉嚨痛,你可否幫我讀出這些字。在那張紙上,她寫了決志禱文:主耶穌,我是一個罪人,請赦免我的罪,進到我的生命裡。 她要那位不信主的丈夫讀出這個禱告,因為她以為丈夫讀出這些字句,他就能成為基督徒;這的確很膚淺。耶穌說,不是口裡「稱呼我『主啊,主啊』的人都進天國」,因為他的心並非真正承認;而這是耶穌給我們的一個非常重要和嚴肅的警告。你聲稱你是基督徒不代表你真的就是基督徒,同樣,你聲稱相信並不代表你真的得救。聖經沒有這樣說,你聲稱信耶穌你就能得救,聖經說你要相信主耶穌就能得救。你聲稱你相信不代表你真的相信,同樣,你聲稱是基督徒不代表你真的就是基督徒。
2. 「遵行我天父旨意」
數年前我到歐洲傳道,是在葡萄牙當地一所很宏偉的教堂裡的。祈禱會舉行時,整間教堂都坐滿了人,就像今天的聚會,不過,那是普通的教會祈禱會。當我在祈禱會上分享聖經講道時,突然間主對我說,你分享福音吧。於是我就把信息由禱告轉移到福音、十字架和耶穌身上,並且呼籲參加者要相信主耶穌。而在講道結束前,我請那些願意接受救恩,願意相信耶穌的舉手,有許多人的手舉了起來。我以為他們不明白我所說的,所以我重複多一次,如果你從來沒有接受耶穌的,你又從來沒有作出禱告接受耶穌的,而今晚你若願意接受耶穌的話,請舉手。有許多人的手舉了起來;我邀請他們上前來我為他們禱告。於是我學懂了,聲稱自己是基督徒的人, 並不代表真是基督徒。那天晚上在聖靈的催促下他們找到了真理。
他們明白到,原來真正的門徒是遵行天父旨意。而天父的旨意就是我們要相信耶穌,以致得救。而對於那些已經相信的,天父的旨意就是,我們要在耶穌裡行在徹底的、合乎聖經教導的門徒生命道路上。因為有一道門和一條路,就是真理的門和真理生活的道路;而門徒生命是從委身於神、降服在神的旨意下開始的。而這降服的生命是超過我們的委身。
因為委身的生活往往集中在外顯的我們所作的,然而降服的生命是把神的旨意放在我們生命的中心,著重我們內在的生命,我們是怎麼樣的人。委身的生活是高舉我們的能力,但是降服於神旨意的生命卻是檢視我們品格。委身的生活強調為基督所作的,這都是好的,但降服的生命在基督裡擁抱神的旨意,擁抱基督為我們所作的一切,而不是單單我們為祂所作的。委身的生活可能是源自良好的動機,然而降服於神旨意的生命卻是源自神的創造。我們必須以降服的生命行走在真理的路上,這樣就能看到神的恩典和賜福。因為口頭上的聲稱是不足夠的。
3. 「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並非「我從前認識你們」
七22-23「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奉你的名趕鬼,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我就明明地告訴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我從來不認識你們」,這是新約裡其中一個驚人的警告。因為這並不只是對那些無神論者,也包括那些虔誠的人,例如法利賽人。
神不是說,我曾經認識你,而是說,我從來不認識你;那是因為你從來沒有行走在神的兒子、主耶穌的真理道路上。天父的旨意是要我們相信祂的兒子,聖子耶穌;我們接受聖子進到生命裡,成為我們的主和我們的救主。天父的旨意是,然後要跟隨聖子的旨意而行,以致我們生命的向度、生活的方式都被耶穌基督所導引。
沒有一個人是完美無瑕的,然而,在基督裡,祂日復日的使我們更臻完美、塑造我們,使更加聖潔,日復日地更肖似基督。這是一個屬靈的醒覺,是一個由內而外的改變,所以,今晚我呼召你們,要得著屬靈的醒覺,以及由內而外的改變。
四、結論:行在真理中!
因此,我將以一個故事來結束今晚的講道,以說明這屬靈醒覺的需要。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是其中一位偉大的藝術家和雕刻家。而他傳頌千古的作品就是「最後的晚餐」這幅畫作。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作畫方式,達文西希望能以真實的人作為模特兒,讓他畫出耶穌和祂的門徒。於是他遊走在米蘭各處,看看能否找到合適的面容,讓他可以繪畫出各門徒和耶穌。
有一天,在米蘭大教堂,當詩班在唱詩時,他抬頭看見一位年輕的詩班員,他的面容充滿喜樂,他就說,這就是代表耶穌的面容。於是他邀請這位年輕人來到他的畫室,三天之內他就畫好耶穌這個畫中的人物。而他很快速地找到並完成了彼得、雅各、約翰和馬太等不同門徒的人物,而在11個月之內,他畫好了11個門徒,但他就是找不到讓他畫猶大的模特兒。
他穿梭於米蘭的大街小巷, 尋找合適用作畫成猶大的模特兒,就是找不到。於是他擱置起這幅畫作,一放就是11年。有一天,他又在米蘭的街上逛,他看見一個年輕人,臉容和眼神都剛硬麻木,很適作猶大的模特兒;因他的面容嚴肅冷漠。於是達文西邀請這位年輕人到他的畫室,並以他的面容來繪畫猶大這個人物。我不知道你會怎樣,但假若達文西邀請我,以我的面容繪畫成猶大的話,我一定會說,不了,謝謝。即使你給我許多的錢,我也不會答允。然而,這位年輕人答應了,他就坐在那裡,達文西就把他畫下來。過了數小時,這位年輕人哭了起來。於是達文西放下畫筆,問那位年輕人是不是有甚麼問題嗎?我是不是冒犯了你?年輕人就回答說,大師,沒有。你認不起我嗎?達文西說,我沒有印象,我們以前見過面嗎?對啊,我們就在這間畫室裡見過面的,就是為了這一幅畫作。11年前你把我繪畫成耶穌。
11年後,他改變了,他行在欺騙和黑暗之中,他的心變得剛硬。就像耶穌所發出的嚴厲警告,我同樣以愛心給你一個警告,不要行在黑暗裡。當神呼召你要活得愈來愈肖似耶穌時,我們不要成為猶大,而唯一的方法是跟隨耶穌的道路,行在真理和持守真理的生活方式;你要成為耶穌? 還是要成為猶大?這是我們的選擇。我們是行在真理裡,還是行在欺騙裡?我們選擇緊緊的跟隨耶穌,還是選擇自己的方式蜿蜒而行, 並隨波逐流?我來到香港就是告訴你,要跟隨耶穌,因為跟隨耶穌是十分值得的,你的生命會得著改變,讓我們低頭同心禱告:
五、結束禱告
我們當中,特別是正觀看這錄像的,而又未接受耶穌為你個人的主和救主的,今天晚上我向你發出緊急的請求,一個真誠的懇求:信耶穌,你就必然得救。你可能會問,我怎樣能接納耶穌讓我的生命得著改變?答案是憑著信心來接納耶穌。你可能又問,我怎樣能實踐這信心呢?藉著一個簡單的禱告。牧師,我該怎樣禱告呢?我會帶領你禱告。我們只向神祈求三件簡單的事情:就是我們向神說:對不起、感謝、請求。對不起,我是一個罪人;感謝神差派耶穌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請求主耶穌進入我的生命,拯救我和改變我。就是這麼簡單三句說話的禱告,你是否願意在你的心裡,現在就與我一起作這樣的禱告嗎?
親愛的神啊,對不起,我是一個罪人,請祢赦免我的罪;感謝祢差派耶穌為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啊,求祢進入我的生命,拯救我和改變我。我奉耶穌的名字而求,阿們。
假若你已經作了這樣的禱告,我告訴你,耶穌必然會進入你的生命,並且帶來改變。
而對於大部分已經成為基督徒的我們來說,相信耶穌並不單單為了上天堂,而是為了我們此時此刻的生命。就是以一種尊崇和榮耀耶穌生活方式,行走在真理裡,不要相信那惡者的欺哄,不要說我是不被需要的、我是不配得的,和我是無能為力的。因為耶穌希望進入你我的生命裡,改變我們。而今天晚上,假若你說,主啊,我願意改變;我會為你禱告。就讓我們低頭同心禱告:
假若你已經是基督徒的,請你說:主啊,我願意尊崇耶穌,我要行在真理的道路上,以及順服的道路上。讓我憑著信心來行走,讓我的生命得著改變,成為徹底的門徒。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請你舉起你的手,我希望能為你禱告。高舉你的手,說:主耶穌,我願意跟隨祢。主耶穌,我願意尊崇祢。請你高舉你的手,我會為你禱告。
天父啊,我為著這一切高舉的手禱告,我奉主耶穌的名字求祢進入我們的生命裡,進入我們的生命裡改變我們,我們感謝乃奉耶穌名字而求,阿們。
(註:如沒有另加標明經文出處,則所有經文均採用新標點和合本。)
講員: 曾金發牧師
傳譯: 姚鳴德執事 (粵語),梁逸軒博士(普通話)
速記: 譚佩雲姊妹 (中文), 余麗蘭姊妹 (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