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屆 奮興會 第9講

第九講 以主為樂,為主而活

經文: 腓立比書 4:1-9

一.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 (四4)

「我想腓立比書第四章或整卷腓立比書最有名的經文可能是四節4節,『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主願你喜樂,你喜不喜樂,你是喜樂還是快樂?你說:『我又有喜樂又有快樂。』...保羅在第四章裡面,一開始就講到:『你們就是我的喜樂。』然後就說要常常喜樂,然後再講要喜樂。全卷腓立比書最多『喜樂』的可能是第四章。到第10節就更厲害,你也聽過 Megachurch (大型教會),也聽過『Mega甚麼』、『Mega甚麼』吧?你也聽過 megalomania (自大狂)吧?保羅現在說他是『Mega喜樂』,用一些比較『潮』的廣東語應該怎樣翻譯呢?『勁爆喜樂』。他是一個有喜樂見證的人,他其實在四章10節說:『我已經勁喜樂。』」

「今天我很開心讀到一句話,一位影響內地會繼承戴德生工作的人,一個叫做華福蘭的主教 (Bishop Frank Houghton),他受一句話影響。這位主教是很有才學的,幾歲已經凡事都可以用詩來表達他的感情,十七歲就說:『主啊,我的所有一切都奉獻給你。』結果主使用他在中國內地會的事奉,你知道他受一句甚麼的話影響呢?受一句喜樂的話影響。是英國一位叫Julian of Norwich的人講的。我先用英文講一次,她說:『The best homage we can give Him is to live happily and merrily for His love.』意思就是說:『對於主,最高的頂禮,莫如為著主的愛活得高興,活得快樂。』我覺得這些話真是寶貴,能夠再擴大我們在腓立比書裡面這個喜樂的信息。保羅生命的原則可不可能成為我們每一個人生命的原則呢?可不可呀?好不好呀?」

「我希望我們能夠蒙主的恩典,在我們說『以主為樂、為主而活』的思想裡面,我們真的領受這個寶貴的信息,不單單是頭腦上的知道,不單單是我們的耳朵有福,而是我們的生命的確是強化了這個原則,如果沒有的話,就增加這個美好的原則。當然你可能說:『牧師,你講就容易,要做很難呀!』保羅很難,環境很難,教會的實況也很難,很多的挑戰,內憂外患,外面有異端,裡面有混亂,有爭競、有嫉妒,但是保羅沒有做一件事:他沒有成為一個高調的、屬靈的悲觀者,他沒有成為一個冷眼旁觀、目光銳利的教會批判者。」

「我發現在今日的教會生態裡面,有人好像蒙召專門做教會的白血球,有的叫巨噬細胞,是超級厲害的,有些是非常『cynical』(犬儒的),有些是帶著忿恨甚至是仇恨,一提到教會,一提到教會傳統,一提到他看不順眼的,面目猙獰,污言穢語,來咒詛基督的身體,親愛的弟兄姊妹,有時一些這樣的肢體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可能他受著很大的創傷,亦很可能.......感謝上帝 ! 他真是有很好的銳利眼光,看到身體裡面的弊端,但是親愛的弟兄姊妹,他們看的其實及不上保羅所看的,及不上保羅所經歷的。如果要破口大罵,大概保羅有資格,如果要嚴厲責備,大概保羅也有資格,但是在書卷當中我們看見的這位長者,沒有悲觀,沒有灰心,更沒有怨恨。處處鼓勵,事事祝福,還有感恩。所以主使用他,將這一卷喜樂的書卷放在寶貴的經文裡面,要成為華人教會在二十一世紀的精神。」

二. 「要在主裡同心」(四2-3)

「其實四章1節和4節中間就好像一個漢堡包。今天你大概不太敢吃吧,不過中間這一塊真的不是很好的。中間這一段是很令保羅難堪的事,很憂愁的事。但他竟然還能保持著喜樂,所以四章1節說:『你們是我的喜樂,是我的貴冠,因為我很愛你們,因我常常掛念你們。』有時候父母也覺得孩子很乖,想到他們心就甘甜,但當兒女不聽話時,就說:『嗐!別費勁想他,當少生了一個了。』但保羅沒有這樣,他其實面對著這樣的情況,我覺得他真是頂呱呱,這封書信是頂呱呱的。你會不會有時候發覺,自己看教會,特別注意教會領袖,今天晚上我發覺很多比較年青的人在這裡,你不要忘記我也曾年青過,我知道年青人怎樣看教會,怎麼樣看教會領袖:很容易看不順眼,你小心呀,你年年青青看教會領袖看不順眼,愈來愈老時你就變教會領袖了。那個稱為恩典的呼召,也稱為報應。」

「其實我們年輕看教會領袖沒有看錯的,我們看不順眼沒有看錯的,因為我們真的有一個完美的理想在那兒,不過逐漸地變成了理想主義,甚至是完美主義。但保羅沒有這樣看,他沒有用這種批判的態度來看,他也沒有對教會的問題視而不見。你知道我們華人教會有一種優秀的傳統是甚麼呢?『有問題也沒有問題。』因為家醜不外揚,因為『Confrontation is never Chinese.』所以華人教會面對一些掙扎... 華人教會是不處理問題的。... 保羅卻沒有迴避問題,他也沒有以瑕掩瑜,不會一下子全盤否定,他也很精明,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我也見過有些人處理問題,處理的過程中他自己也成為問題,甚至是更大的問題,本來兩個人吵架沒有甚麼事的,但當他進去做評判時,他重拳出擊,結果把那個人打死了,本來兩個人吵架是沒有人死的,他一出拳就打死了人,很恐怖的!」

「但保羅怎樣作呢?很誠懇,很持平,去勸導,去解決問題,我們讀四章2節,其實中文聖經已經較為客氣了:『我勸友阿爹和循都基』,其實保羅在說:『我勸友阿爹,我勸循都基』,就是說:『拜託你們啦,拜託你們兩姊妹不要再在這兒反目了!』... 親愛的領袖,趁你還沒有出名的時候,快點跟你的仇家和好吧,趁現在還來得及,趁你的堂會的那本幾多十週年刊物還沒有出的時候,裡面還沒有你的高姓大名,說『某年、某月、某長老、某牧師,帶領一班弟兄姊妹,忿然離職,在街尾創立了某某堂,令本堂人數驟減,元氣大傷,究其原因,非因信仰,亦非因任何人嚴重道德缺失,只因購買禮拜堂坐椅之小事。』趁著你的名字還沒有名流青史,學習一個寶貴的功課。」【以下談論聖經人名中譯的趣事,在此從略】

「[友阿爹和循都基]這兩位到底是誰呢?兩位姊妹,其中一個可能是創會的人。有人問為何整卷腓立比書都找不到呂底亞呢?研經的人就告訴我們,『呂底亞』其實可以是一個地方的名字,所以不是那個人真正的名字... 無論如何,這裡談到這個人有嫌隙,到了一個地步,保羅要公開呼籲:『別再吵了,要在主裡同心。』其實意義不單是意見而已,而是需要有感同身受,能夠態度一致,這個跟『以基督的心為心』(腓2:5)是相類似的表達 (按:『以基督的心為心』原文直譯作『你們要思念著這也在基督耶穌裡面的事』,而『要在主裡同心』原文直譯作『在主裡面去思念著同樣的事』,兩者都有同一個的動詞 phroneō[思念])... 其實二章頭幾節經文,在基督裡有甚麼甚麼,在聖靈裡有甚麼甚麼,記不記得呢?這樣相同那樣相同,記不記得呀?記得了吧?... 那裡就是衝著這裡而來的。所以保羅說:『拜託你們吧』直接先對一個說,然後對另一個說,這還不夠,還有一個沒有被提名字的人,『我也求你這真實同負一軛的,幫助這兩個女人』(3節),但保羅沒有明明的令人尷尬。他是來到了一個沒有辦法的情況,也是顧全大局的,然後來勸導他們。」

「不過在這裡他讚美他們,說『他們在福音上曾與我一同勞苦,名字都在生命冊上』,他們有忠心的戰蹟,他們有生命冊上的尊貴。我們可以學習一個寶貴的功課:不要讓我們人際之間的關係,窒息我們靈命,吊死我們的事奉,用喜樂,用改善了的態度,用改變了的面孔,用改變了的關係來使我們的教會更加美善。要在主裡,在主裡,我們鼓勵你們,在主裡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 就是看甚麼呢?要看主看大一點,看自己看小一點,看別人的意見看重一點,看自己的意見看輕一點,看關係重要一點,看推動事工可以放慢一點,看環境看得光明一些,因為我們有主。」

三. 「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四5上)

「保羅說甚麼?『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相信除了是涉及剛才的當事人之外,也包括全個教會的。『叫眾人知道』,如果是涉及當事人,就是『你們吵架吵到全世界都知道了,每個團契、每個詩班都知道了,麻煩你們解決它,讓別人也見到。』也可能是鼓勵基督的教會:『你們要在世人的面前,全人類的面前,叫人看見你們那謙讓的心。』」

「有釋經者告訴我們『謙讓的心』這個字基本上是沒有可能翻譯的。它的字根是跟『講理由、合理』是相近的。亞里士多德就用另一個字和這個字作一個對比。另外一個字是甚麼字呢?鐵面無私或錙珠必較,但這個字的相反是甚麼呢?就是不會硬繃繃。而另外一個字是甚麼呢?很執著道理的,是執著得很倔強的,執著得很固執的。另外那個字的意思,『謙讓的心』這個字在新約經文中和其他字並列的,讓我們感受一下那個氣氛:不爭競、善良、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所以可以說,這個字是包含以上這些的意味:會顧念別人的感受。」

「我發覺我們基督徒,特別想堅持真理的人,有時真的很堅持的,連不是很重要的事也以為是真理,以前也講過。我們要再學習改變自己,學習顧念別人的感受... 尊重那個人,有禮貌,而且不會堅持自己的權利,這個就是保羅所看重的那個謙讓的心。」

四. 主近了,親近祂 (四5下-7)

「然後在經文裡面-讓我嚇你一下吧-【高聲地】『聖上駕到!』... 在此好像無頭無尾,忽然宣告:『主,近了』。突如其來的一句,有甚麼意思呢?為甚麼在這裡爆出一句:『當叫眾人知道你們謙讓的心。主,近了。』是在說『聖上駕到!』,還是說祂會賜下幫助?我想這兩樣對我們的生活都是重要的,對我們待人接物的關係是重要的,對我們生活裡面纏繞我們的重擔是重要的,『主,近了』,所以主在看著。『我表達了我的意見,我不用對人死纏爛打,主已經近了,祂會看著的。』我們的問題很大麼?主在看著!所以我們別損害我們在主裡面的尊重和愛心,我們太容易以理傷人,太容易說:『我是對事不對人!』『Don't take it personally.』其實我們要學的還是人與事要用溫柔、用慈愛、用寬容去處理,對不對?否則,我們是接受著一些文化裡面的東西被當作真理,然後一生在那裡來區分哪些是事,哪些是人,結果始終也弄不通事,也弄不好人。有愛心,有尊重,有寬容,有忍耐,人與事大概都會更亨通一些吧。」

「論到主已近了,其實我們也可以多思想一件事。我們與主是怎樣的近的呢?主跟我們有多近呢?有一本書,順便介紹,你們聽過 Brother Lawrence (勞倫斯弟兄),《The Practice of the Presence of God / 操練與神同在》,有英文版有中文版,這本書很好的,是提醒我們,無論在做甚麼,無論在誦讀聖經、在敬拜、在講道、在研經、在祈禱,神同在。但神不單在這方面同在,我從這本書得到很大的安慰,就是當我洗沙鍋的時候,就是當我在洗菜、煮飯的時候,神都同在,沒有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因為正在洗菜時,會說『主啊,洗潔我心,潔淨菜心。』正在洗水果的時候說:『神啊,你的創造何等奇妙。你的幾何、你的設計、你的工程何等偉大。』這個是 Brother Lawrence 給我們一個屬靈操練。」

「耶穌與我們親近,主耶穌怎樣與我們親近呢?誦讀四福音的時候與祂同行,打開書信的時候蒙祂光照,每逢開卷的時候就是朝見聖顏、靜聽慈聲。主怎樣與我們相近?在我們獨處安靜的時候,在我們 offline 的時候,we are always online with God. 但是今天很多弟兄姊妹是 always online but offline with God. 主與我們同在。因為凡屬基督耶穌的人,聖靈就住在他的心中,我心主殿,所以較為古老的中文表達:『須臾不離的主』,每一個時刻都同在的主。其實最重要的同在是甚麼呢?講到底,是在心中的同在。親愛的弟兄姊妹,是不是呀?最重要的神與人同在,是聖靈住在蒙恩人的心中的同在。如果我們不注重主在心中的同在,其他的同在又有甚麼意思呢?主耶穌自己說:『愛我的就遵守我的命令,我父也要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與他同住」(約14:23)。『你們知道這些事,去行就有福了。』(約13:17) Brother Lawrence 對一位六十四歲的姊妹說:『姊妹,你六十四啦-我跟那位姊妹同齡-我快到八十了,我們要爭取時間,時常振作,將心歸給基督。』不管我們的動作如何的細微,我們只要認定祂,不需要大呼小叫,主總與我們同在,我們的心常作主殿。」

「這麼經典的書,也許仍是今天教會的一個暮鼓晨鐘。有些人今天覺得要迎接主同在,好像一個揚聲器那樣,聲音越大越同在,震動天地的聲音有其價值,但是我們不用借用某些的外力,來體驗主的同在。有時我在想,我們會不會將主的同在、將向主傾訴變作太複雜、太高深,變成一門很專門的學問,以致一般的弟兄姊妹只能望門輕嘆。『沒有修過幾個課程,你其實還未夠資格的。』課程有它的價值,用心栽培弟兄姊妹的人有他的苦心,願主賜福他們的事工。」

「但我今天晚上的責任,是要叫弟兄姊妹,不要有不必要的包袱和重擔。主時常與我們親近,隨時隨地與你親近,基督教是不用唸完大學才可以信的教,親近主不需要經過特殊訓練才可以親近的,『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就必在基督耶穌裡賜你們出人意外的平安,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6-7節)。有時我們把禱告變成分科、專科那樣... 我們好好的,知道主何等愛我們,主何等的親近,『我目不識丁,胸無點墨,我的主認識我。』最重要的是甚麼呢?就是傾心吐意... [一些年長信徒]沒有唸過很多書,但是神的靈充滿他們,滿面榮光,滿面笑容,大有恩典,探訪病人能夠令人得著醫治,使垂死的人滿有平安。『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

「也許保羅在此處不是教導腓立比教會如何祈禱,而是叫他們和睦,叫他們不要讓一些事情煩擾著,叫他們做祈禱、做告訴都是帶著感恩。有時候,我們將祈禱變成『Open Sesame芝麻開門』,以為是這樣。不用這樣,爸爸很疼你,很疼你,主耶穌已經坐在爸爸的右邊長遠活著為我們代求。那門已經開了,從沒有關閉,整天都是打開的。讓我們時常去親近,時常感恩。否則我們會很可憐的,如果不是以這個態度親近神,你會很可憐的,你會被人欺騙,你時常會去追棒某一些你以為屬靈、以為敬虔的人,非藉他/她更厲害的祈禱不可。或者你覺得學會某一種的方式,然後好像按對那個掣,就[立刻見效]像老虎機。讓我們再三認識我們的主、我們的神。」

「我在加拿大進修,很感激教會在我安息年送我去進修,他們大概以為我修畢回來會很厲害,這是一九九零年到九一年的事,可能他們到了今天也看不出甚麼來。我告訴你為甚麼:因為我的老師告訴我說:『其實一個人的屬靈操練沒有一個既定的模式。』人家半夜三更起床祈禱之後可以繼續工作,有些人半夜三更祈禱,第二天就疲憊不堪。有些人軍訓操兵,六點三十分不坐在那桌子前就良心責備,但有些人六點三十分坐在那裡,不到六點三十五分就蒙頭大睡。每個人的氣質都不同,每個人的體質都不同。你知不知道 John Stott 的紀律為甚麼那樣優秀呢?因為他老爸是 Harley Street 的 surgeon。所以 John Stott 幼承庭訓,父親[十分嚴格],所以 John Stott 也是[十分嚴格]。我的老師就不是這種個性的,所以他就釋放我,所以我到今天都沒有長進,但我時常都親近主,我就到處祈禱... 任何事情都充滿感恩和感激,願主幫助我們,按照著你的情況。我不是叫你學習那些沒有紀律的人,我是叫你不要被那個紀律成為你的捆鎖。主已經近了,只要凡事禱告,應當一無掛慮。」

「我看了另外一個書給我很寶貴的提醒,簡單交代一句。在今日這個世代裡面,很多人談操練,操練與神同在,大概一百多年前,有一位作者,也是我這次講道很多借用他的,蘇格蘭的牧者,Alexander Whyte,他說這個 Brother Lawrence 的操練,還不是最好的,因為隨便講『神』,不講到更具體的時候,就不夠專注於那個三一神的啟示。其實我們作為教會,作為神的兒女,我們唯一真正有權去操練的,而且萬不會出錯的,不會走入泛神論、混合主義,就是我們操練與基督的同在。我覺得這個是值得提醒的事情,因為『主』是講基督,『主』已經近了,我們一無掛慮,我們帶著感恩來生活。所以『來吧!卸下你的憂慮,卸下你的怨憤,一切交託給神。』祂會賜下-賜下甚麼?平安。平安不是答案,有時候你問很多問題,沒有答案的。但當你真正親近祂,平安使你忍受那些沒有答案的日子。『出人意外,beyond all human understanding』。有一個人跟牧師說:『牧師,今天你的講道,令我好像經歷了神的平安,因為是超乎人所能明白的。』」

五. 「我還有未盡的話」(四8-9)

「我跟著要說的重要得不得了。保羅說:『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8節)。主賜給我家第一個產業的時候,我就用這段經文起了他的名字。我仍然將這段經文成為我孩子的生命。我今天晚上在對著很多在主裡面的孩子,至少在年齡上是這樣的人,來勸勉你,當然成年人也包括在內,但是特別在年青人當中,保羅這一番的話,如果我們趁著我們腦筋仍然靈活,我們的腦細胞仍然健全,我們不斷換血,思想更新,我們的生命總會發揮無盡的光輝,但要講究真理。這個世界講 empirical 的東西,講事實,但事實不一定是真理,所以我們要學習去思想真理。學習甚麼叫可敬的:今人肅然起敬、讚歎不已的。思想甚麼是正義的事、合宜的事:人神關係的合宜、人與人關係的合宜,包括社會的公義,包括道德上的界限,乾淨的、純淨的、令人產生愛慕的、有口碑的、令人如沐春風的。然後保羅提到『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個似乎是當時文化的一種傳統,就是保羅沒有否定文化裡面一些優秀的東西,但是他呼籲弟兄姊妹,必須讓這一切真實、可敬、公義、清潔、可愛、美名成為他們朝思暮想的東西。」

「請問你朝思暮想甚麼呢?有些人說:『我單單讀聖經而已。』我為你讀聖經感謝主,但是一個人的生命如果要擴闊,他乃是要本著聖經的智慧去追求上主在祂創造的整個宇宙裡面一切的美善。有些人讀聖經讀得真是令人害怕的,就是死死板板,神的創造是這樣的麼?神的創造不單是這樣。那個創造只是其中的一個表達。成年的基督徒,我想問一問你:『你家裡訂閱甚麼報紙的呢?』... 親愛的弟兄姊妹,不要讓狗仔隊成為你的雙眼,麻木你的心靈,常常看著別人破碎的生命,衣不蔽體的醜態,你的水平也漸漸降低。我懷疑有時候我們雖不以肚腹為我們的神,但我們的思想領域很靠近肚腹地帶,一吃飯就upload你的照片。改變你的閱讀,改變你雙眼所吸收的東西,你就能夠實踐這段經文。青年的基督徒啊,你的思想有沒有設防的呢?... 那些差不多是敵基督的歌也在唱。... 我不是說 secular music 不濟,那是世界上的 music,有些是很好的,我是說 profane music,一些是不敬畏上帝的東西,那些不文的東西,那些在神學上是頂撞上帝的東西。」

「我們的思想若不是歸於基督,我們被四周圍潛移默化,好像溫水煮蛙。...你被同化了之後,你也會漸漸地這樣死了。我用這個例子來提醒你,不要被同化得甚麼也不知道,你的思想今天是醒過來,要被基督更新掌管。」

「保羅教我們,保羅為我們懇切的禱告,教我們培養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就是我們靠著神的智慧、恩典、大能,靠著聖靈不是靠著血氣,乃是要攻破堅固的營壘。今天有些人用堅固的營壘講很多的東西,但我想反璞歸真,真正要攻破的,不是某一些人今天所吹噓的某一些營壘,真正要攻破的,是按上文下理保羅所講的,摧毀那些詭辯,摧毀攔阻人認識神的驕傲,我最喜歡這句:俘虜每一個的意念,俘虜所有的思想,使它順服基督 (林後10:5)。」

「弟兄姊妹啊,讓我們的思想,服膺基督,俯伏在祂的權柄之下,俯伏祂的真理,在祂的聖潔、在祂的仁義、服在基督的腳前,所以今天晚上我要做一件事,為我們的大腦排毒,然後吸收新的養分,其實你要欣賞美善的東西,無論在你的專業裡面,在你的藝術裡面,在你的烹調裡面,在你的社會理念裡面,在你的衣著各方面表現,你朝著這些方面去,會不會人生很精彩?」
「我很敬重一位返了天家的牧者,他有一句很好的格言,一個很優雅的人,神呼召他,給他一個更尊貴的職分,他有四、五個博士學位... 用思想來榮耀上帝,然後他建立了一個很美好的群體,就是建立了三福事工的那位甘雅各博士(Dr James Kennedy)。他有一句口號:『精益求精,全為榮耀上主。(Excellence in all things. All for the glory of God.)』。」

「由思想開始。今天誰虜掠了你的思想呢?很多年前,寫這本《竭誠為主》的 Oswald Chambers 說:『很多人很愛耶穌,心很正,腦卻不正。今天神要的,不單是心要正,腦也要正。』」

「很多年前跟一位長輩吃飯,就很明白教會缺乏腦袋的問題。他說:『我不明白,那些大企業的主管,那些在外面做高職位的人,回到教會就好像腦子不能運作那樣。不知為甚麼,他一把車子停在[教會]門口,連腦子也一同放下那裡了。』就是在外面用錢很有智慧,而且是當機立斷的,但是回到禮拜堂,就好像失卻了一切理財的智慧。... 他稱這個為 inverted values,就是價值觀顛倒了。這位牧者,講得很通,我們是消化不良。這個牧者一點也不笨的,他是 MIT (麻省理工)畢業的,還沒有蒙召之前,是美國國防部的機關槍專家,我問他是研究甚麼,他說是研究怎樣在一秒裡面多射出幾粒子彈,他說覺得這個很沒有價值,他說自己的價值是去救命。所以他創立了一個很好的教會事奉機構,還出了一本很好的聖經書。」

「時至今日,會不會我們仍然看見不少大腦的信仰生活,他的信仰和他的專科學問仍然好像深水埗那些劏房,整個房間是不通的。我常常後悔自己讀書不專注,所以我只可以在這裡很謙卑的說,求主使我們華人的知識份子精英,不單是讀通聖經,更加打通生活與信仰的道路,打通這個科與科之間如何榮耀上主的事。Oswald Chambers 問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人遵照著腓立比書四章8至9節,去捫心思想,他說如果沒有這一樣的話,難怪信仰裡面一片混亂,充滿了許多似是而非的道理,斷章取義套用耶穌的教訓,扭曲經文去迎合世風,只用一個原則去思考。』我開始培靈會的時候,提到愛心要有一個辨別的能力,能分別是非,能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結滿仁義的果子,是靠著耶穌,然後歸榮耀給我們在天上的父。還記得嗎?Oswald Chambers 對我們說:『真正要打通思想的,必然要緊緊的敬拜耶穌,緊緊的依靠耶穌,與這位活的主一同地生活,去思想祂,榮耀祂,順服祂,不是抽取某一個原則去思想。』」

「好像很高深的,但我忽然間豁然開朗:你不能夠斷章取義,你不能夠以世界上某一個原則來思想,因為你追著一個愛的原則,甚麼都是愛的時候,這個愛可能帶你走入迷途,但是你全面去看耶穌基督講過的事,全面看祂的創造,全面看祂歷世歴代在教會所建立的生命,你就不會走迷路。」

「所以今天晚上我一定要呼召,一定要呼召我們所有的弟兄姊妹,特別是青年的弟兄姊妹,特別是神給你有學位、有學問的弟兄姊妹。今天晚上,你回應我們的主、我們的神。保羅這裡用了兩個很重要的動詞,一個是『你們都要思想』,一個是『你們都要去行』,所以是兩樣。單單思想而不行出來是不行的,只行而不思考也是不行的。有點像孔子,不過這裡講的是高超過一切,是為基督,是伏在基督以下,是全心去思想,是謙卑的,倚靠著聖靈,繼續去實踐,是效法先聖先賢,使徒保羅,他說:『你們看見我們,你們聽見我們,你們跟著我們,賜平安的神就與你同在』(9節)。」

總結

「剛才我說主近了。時常感恩、時常禱告,平安同在。人際關係和諧,教會關係美好,平安同在。思想清潔,不斷提昇,身體力行,平安同在。哈利路亞。生命通!思想通!是平安又平安!當有這樣的平安時,又豈會不喜樂呢?喜不喜樂?我們是飲了主樂河的水,在主的光中得以見光。詩篇十六篇講論主耶穌的話,亦應驗了,今天是落在我們屬主的群體身上,『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他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詩 16:8-9,11)。願你平安,願你喜樂。」


講員: 陳恩明牧師
傳譯: 周志豪牧師
速記: 盧浩基弟兄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