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本段經文乃路加記載主耶穌被以色列人拒絕之部份經文
A. 路十三至十四章──以色列人拒絕悔改的需要,主為他們難過。
B. 路十五章『三失』的比喻──失羊、失錢、失去的兒子
1.兒子墜入罪中及後悔 15:11‐16
2.兒子的悔改及回轉 15:17‐19
3.父親不可思議的恩典與饒恕 15:20‐24
4.長子妒忌的憤怒 15:25‐32
1.以色列人拒認基督為救主
浪子的比喻的主旨其實十分明顯:神在祂的兒子基督中給我們的救恩。藉著神的愛子基督,一切都變成有可能,讓我們從無可挽回的罪中扭轉。《羅馬書》5 章這樣講:「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基督在我們還與上帝對敵的時候,就為我們死。可是,以色列人卻拒絕這位滿有恩典的彌賽亞。《路加福音》13 章 5 節提到了耶穌對以色列人的警告:「我告訴你們……你們若不悔改,都要如此滅亡」,反映以色列人並不接受耶穌為救世主。耶穌道成肉身,降世為人,應驗了舊約的預言——彌賽亞來了,使上帝的愛顯得完全,可是以色列人卻唾棄基督。耶穌就此曾為耶路撒冷哀哭。其實不止以色列人,我們也正在唾棄神的愛。
浪子比喻就是為向失喪的人表明上帝的愛。在《路加福音》裡面提及過耶穌的「三失」比喻──失羊、失錢和失子(浪子比喻),而浪子比喻就是三者中排序最後的一個。三個故事內容相似,重點相同:神尋找失喪的人的那分愛。神的愛往往超出人所能想像,尋索的恩典令人無法理解。上帝希望帶我們回到祂身邊,而祂的要求只有一個:就是我們要悔改。基督教是一個悔改的宗教,講福音的宗教,上帝為失而復得的失羊欣喜快樂,祂不介意我們是如何不堪、排斥祂、唾棄祂,仍是一貫地深愛我們。所以,我們要和上帝同工,尋找失喪的人。
2.兒子墮入罪中及後悔
離家到處遊離的小兒子,是一個大逆不道的不肖子。根據當時有關遺產繼承的律法,兒子必需在父親死後才得到遺產。現在小兒子提早向父親要自己應得的產業,換言之就是當父親已死。而且,他還要在其他族人面前向父親要錢,何謂丟盡父親的面子。小兒子偏行己路,陷入罪中。《路加福音》15:13 節說小兒子花光金錢,用在娼妓身上,從不悔改,為自己而活。這正如人背棄了上帝,上帝便讓人碰壁,看清自己的罪惡所帶來的結果。小兒子也自食其果:花光盤川,被逼替外幫人打工,還要負責餵飼猶太人視為最不潔的動物——豬。更慘的是,當他乞求讓他吃豬糧時,主人說豬比他還貴!
小兒子的墮落象徵人拒絕基督的結果。當我們不想和基督有任何關連,欲按己意行事,上帝便容讓我們墮落,讓我們一敗塗地。但神的恩典是白白的,祂是慈愛和寬恕的上帝——這是浪子比喻的中心。就算我們一次又一次讓祂蒙羞、不想和耶穌基督有關,做自己的上帝,但祂仍愛我們、尋找我們。只要我們接受聖經真理、渴慕接受神的愛,那就永遠不會失救。
3.父親不可思議的恩典與饒恕
蔑視父親,敗壞家聲的小喻兒子終於醒覺,在他眼前只有兩個選擇:客死異鄉抑或回家。小兒子驚覺自己得罪了天,得罪父親。原來,令父親蒙羞的小兒子應當受罰,但父親看見兒子時的反應令人驚訝:他放下尊嚴,跑上前抱緊小兒子,和他連連親嘴,讓他穿華衣美服,更讓他穿上代表身分地位的外袍。而且,他更命僕人宰肥牛犢,大宴親朋。
世人也只有兩個選擇:死在罪中抑或回到神懷中。我們背棄了神,本也應被唾棄、活在地獄永火之中,被咒詛。但當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罪,悔改歸神,欲與神修好,神的恩典便會為我們彰顯。浪子比喻中的父親給小兒子的不可思議的恩典和饒恕,代表的正是上帝無可比擬的愛——對失喪的人非但不施行懲罰,更把他們抬舉到本身無論如何也無法達致的高位;他不僅寬恕我們,還讓我們成為祂的兒女,上帝王國的王子和公主,將本不可能得到的,將永恆的應許給我們,祂的大愛是高深莫測的。
悔改皈信上主是一個大喜大樂的時刻。猶太人只有在貴賓到訪時才會宰牛犢,可見當有人信主時是應何等喜樂。小兒子悔改回歸的過程,代表我們要歸向、認識基督,成為神的兒女,進入與神不可思議的關係之中。
4.長子的妒忌和憤怒
妒忌弟弟,因父親恩待弟弟而憤怒的長子代表的是法利賽人。《路加福音》15 章1 至 2 節記載耶穌向稅吏和罪人講道。法利賽人覺得耶穌不應為這些罪人浪費時間。正如晝夜在田間努力工作的長子,為不長進的弟弟回來而生氣。這回丟父親面子的是大兒子——他不明白弟弟悔改回頭的珍貴,在族人面前直斥父親不是。
將此段比喻置放於現代教會處境,我們當有不少是長子所代表的人。我們不希望某類人加入教會,這是因為自我、自私。其實,我們像長子一樣令上帝蒙羞,不明白服事的福氣,以自我為中心。上帝愛罪人,我們所輕蔑的,神都愛、都重視,祂的慈愛和憐憫與我們形成強烈對比。
我們都繼承了上帝王國的權柄,但我們只看到今日所有,看不見明天的盼望。教會應矢志宣揚福音,在中國內地服事,在各處找失喪的人,為每一個歸主的人歡喜快樂。
講員: 奧思邦牧師
速記: 鄭俊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