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屆 研經會 第5講

第五講 更新重建

經文: 以西結書 36:16-38

一、引言

今天,我們來到以西結書的另一個方向。如果我們看到第1-24章當中滿是審判,而25-32章就是審判外邦。由33章開始提到城被攻破,34章是審判當時的領袖,但是預言有一位將會牧養以色列,35章好像是審判以東,但其實是告訴以色列,他們要歸回到這地方。接著是36和37章談到重建更新,37章是復興異象,這兩段經文是今天和明天要討論的。然後是38-39章說的是萬世戰爭,最後40-48章,我只能夠提到第47章來討論恩澤世界。

所以,你可以看到,整本以西結書它不是只有審判,當中也有福音的。它提醒我們,好讓我們能夠走合乎上帝的道路,使我們自己、教會、社區和香港能夠更加健康,上帝的名字得著榮耀。

從以西結書三十六章16-28節的內容來看,這段預言基本上是在猶大完全失望,完全絕望的時候說出的,因為在三十三章21節說:「有人從耶路撒冷逃到我這裡,說城已被攻破」。這個消息也隨著主前586年耶路撒冷被毀之後,大批被擄的人到了巴比倫以西結所在之處,要在那裡長居下來,在那裡失去一切的盼望。上帝彷彿已經離棄他們,在這時刻,上帝就藉著先知的話語向被擄的群體說話。

三十三章報導當耶路撒冷淪陷之後,先知的信息開始轉向,先知主要宣告福音和救恩的信息。這是在絕望中以色列渴望的信息。當人的心靈已失去了一切,在一無所有、一無所依,絕望的時候,他沒有需要再要聽律法和審判他的聲音,因為上帝的震怒已經臨到了他,因為當下,他已經經歷著上帝的震怒。在那個時候,他需要上帝話語──福音的安慰。

基督徒對以西結書有時候感到困惑,因為不明白它的隱喻和它的語言。今天早上,我們就遇上這些問題。在以西結先知的眼中,上帝好像是個自私的君王,祂拯救和恢復以色列的生活是因為祂自己的名的緣故,不是因為祂愛祂的子民。為甚麼先知描述的上帝是這樣自私的呢?

以下我們嘗試從三個方向去了解這段經文:第一,檢視玷污主名的生活(16-23節)、第二,接受上帝完全的更新(24-32節)和第三,參與彰顯主名的重建(33- 38節)。這段經文,這段信息所說的是上帝將來所要成就的一切事情。

二、檢視玷污主名的生活(以西結書36:16-23)

首先我們來看以色列被擄。我們知道這是因為他們的罪的緣故被上帝懲治的結果,但是在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他們又怎樣看這件事情呢?世人認為以色列民,稱為耶和華子民的,彷彿他們的神沒有保護他們了!換句話說,上帝保護不力。這樣的想法不單單的存在外邦人,特別是巴比倫人的思想裡,其實也漸漸地存在被擄的人民心裡。

在以西結書三十六16-23指出,以色列被擄是因為他們在法律和信仰上玷污了上帝的聖地,大家看第20節,那裡指出被分散的上帝子民到了不同的地方,他們被列國談論:「這是耶和華的子民,卻從耶和華的地出來。」也是使到上帝的名字在他們被擄的情況下,消極地玷污了主的名。

基督徒身處當前這個世局裡,有何回應?我們的年青人指教會是「堅離地」(意即脫離現實),他們離開教會,以社交網頁作為敬拜牧養的地方,我們可以怎辦?社會在道德和公義上也出現很多問題,教會有沒有作出真正的反省、批判和發聲,教會有沒有積極的作守望者,如果沒有的話,罪歸教會了;因為罪不單是我們主動所觸犯的,同樣的我們消極不作回應的也是罪。

教會是上帝的家,是上帝所應許的,但如果我們不按上帝的旨意來生活,我們也不能承受祂藉教會所賜下的福氣。教會一個基要的要求就是要與上帝有一個正常的關係;合上帝心意的生活,就是與上帝有正常關係的核心。今日教會屬靈的狀況到底是怎樣呢?教會不僅不增長,並且流失不止;教友好像被擄去,不少人會認為這只是個別的問題,但這就足以使上帝的名被玷污了。

最近,有位弟兄與我分享他教會的現況,他告訴我,他二十多歲兒子的教會想邀請他當執事,但他兒子眼見教會的執事會就好像戰場,和公司的董事會,各人只顧自己的事或教會四面牆內的事,常常爭論,但對社區、社會和世界所發生的事則完全不理會,令他非常沮喪。而他眼見比較年長的整個團契的團友離開教會,到了一間參與社運的社區教會,他對此也感到十分失望。弟兄繼續描述他兒子在教會的情況,他說:兒子不接受執事提名外,他和同一個團契的信徒一起要走出教會,不是出走教會。這個年青人的團契要在社區中服事與佈道,而不是在教會四面牆內。他們定了幾個可行的計劃,包括探訪在街頭乘涼和住在老人院內的長者,服事他們。第一項服事是用時間聆聽他們的心聲;第二項是幫助他們解決正在面對的困難;第三項是提醒他們最近長者會遇到的問題,包括欺騙長者的技倆;最後是希望能夠為長者寫出心願和平安紙。我祝願這個團契的計劃能夠成功,因為教會能夠影響整個社會就是透過在當中的服事。

今天,我們都稱為基督徒,我們與耶穌基督的名基本上是不能分開的。我們是小基督,我們好,基督的名就被高舉,我們不作為,甚至犯罪,我們就玷污了主的名。

每逢到了選舉的時候,有許多參選者都會以自己的基督徒身分自詡,我覺得就好像特朗普那樣,我真的希望他們小心,因為十誡當有一條是:「不可妄稱耶和華你上帝的名。」斯托得(John Stott)在《世界在等待的門徒》一書裡,提及英國皇室的軼事,就是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愛德華八世說到自己童年時的生活說:「我的父親(英皇喬治五世)對子女管教甚嚴的,每當我做錯事,他總告誡我:『兒子啊,要一直記得你是誰』。」各位弟兄姊妹,你要一直記得你是誰,你是上帝的兒女,你是小基督。

三、接受完全的更新(以西結書36:24-32)

第二方面,我們從24-32節裡,看到以色列人要接受完全的更新。其實當你看這段經文的時候,你只看到一件事情,就是一切都是上帝的作為,所以我說這就是福音。靠我們自己就不行了。在24-32節裡,上帝以8個方向來告訴以色列人,上帝要把他們帶回本地、上帝潔淨他們、上帝要賜給他們新的心、上帝要賜給他們新的靈、上帝要跟他們立約、上帝要他們脫離污穢、上帝要他們豐盛,最後第八項是上帝要他們厭惡自己感覺羞愧。但是,八個方向太多了,我只能夠以3個方面跟大家來理解整段經文。

以西結提醒上帝的子民,罪是甚麼,罪不單單是我們作錯了的事情,罪也包括了我們沒有榮耀上帝的聖名,正如主耶穌教導我們的禱文所說的:願上帝的名被尊為聖。

耶和華的名是因為祂拯救以色列,祂是拯救的主。當以色列被擄的時候,在外邦人的土地的時候,或是其他人因逃避戰火而分散到各地,他們的存在其實就已經玷污了主的名。這不再因為他們犯了甚麼罪,而是他們留連,或是被趕散,或者是被擄到不同的地方就已經玷污主的名。但我們要感謝上帝,因為祂是大能的拯救者,祂是潔淨和更新我們的那位,正如保羅在提多書三5說:「他救了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而是照他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

潔淨(以西結書36:24-25)

首先,上帝要使被擄的子民回到應許的地方,這表示他們本身根本沒有能力回到恩典之約之中,唯有上帝大能拯救他們才能回到聖地。但以色列人重歸故土,或我們被拯救都不是目標,這些都是更新的前奏。上帝要使我們棄絕一切的「偶像」。換句話說,要我們唯一要敬拜的就是上帝,十誡的第一誡:「我是耶和華你的上帝,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這一道誡命就說明了福音,耶和華就是我們的神,除祂以外別無拯救,這是何西阿書所說的。

其實甚麼是神呢?按照馬丁路德的定義我認為是很有趣。他說:你朝思暮想的那一個就是你的神。我是否朝思暮想耶和華?我是否朝思暮想耶穌基督的父?我是否朝思暮想三位一體的上帝?我覺得這樣的定義是相當要命的,提醒了我們,其實我們整天都是在拜偶像的。上帝要把我們從敬拜偶像的生命,變成一個唯獨敬拜上帝的生命。上帝要校正我們敬拜的對像,不是偶像而是獨一的真神。

其實,要使現代人尊耶和華為聖,崇拜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換言之,使人崇拜上帝就是使人從崇拜錢財、權力、物質改變為崇拜上帝,這基本上是一種抗衡文化的爭戰,而這爭戰是我們每天都會經歷,我們的神是誰?是不是朝思暮想的耶和華上帝抑或是瑪門?

更換心志(以西結書36:26-27)

第二,在這段經文裡,除了我們說潔淨之外,正如提多書所說的,更換我們的心志。

聖靈來更新我們。上帝除了潔淨子民之外,祂更新了子民的心志。所謂新的心,就是人的思維所在。惟有上帝使祂的靈在我們裡面工作,使我們順從祂的旨意。有了上帝的靈在我們裡面工作,我們就有能力遵行上帝賜給我們的新的旨意。

在《自然的教會發展》一書裡,它提出了8項調查項目,其中的一個優良特質是「充滿熱忱的靈性表現」。這個特質與靈恩派或非靈恩派是沒有關係的,而是說信徒重視與上帝的交往。教會的健康與否不在於有甚麼方法,而是在於信徒怎樣與上帝建立個人的生命關係,當別人看見你的時候就如看見主耶穌,這才是最重要的基礎。

厭惡自己(以西結書36:28-32)

第三方面,除了剛才提到的潔淨和更換心志外,就是厭惡自己這想法。在31節中先知繼續提醒以色列人:「那時,你們必追想你們的惡行和你們不善的作為,就因你們的罪孽和可憎的事厭惡自己。」通常用到「可憎的事」就是指到偶像;罪孽當然就是指到他們所犯的罪。在這裡,我們可能會問,其實都已經更新了,為甚麼要厭惡自己?

首先,我們想想,「追想」並不是關於一個思維上的詞彙,在這裡,「追想」是帶有行動的,意思就是以色列人深深的悔改,改過他們的行動作為。

其次,就是有一種自發的羞恥感,這是一個道德上的性情。一個人不知羞恥的話,代表了對羞恥失去正確的感觀,是一種道德的缺失;於是有感到羞恥之心是在道德上有一種責任感。以西結書六章8-9節:「我必留下一些人,你們中有人得以在列國中脫離刀劍,分散在列邦。那些逃脫的人,必在被擄所到的各國中記得我,我心裡何等傷痛,因他們起淫心,離棄我,淫蕩的眼追隨偶像。他們因所做一切可憎的惡事,必厭惡自己。」羞恥引伸出來的是對自己感到極度失望,又感到自己無用。然而,對以西結而言,使人重新對自己有新的取向,這種羞恥感使人不再犯罪走羞恥的老路。

三十六32所指的是恥辱,如果未被上帝的靈更新的話,是無能力感知自己的恥辱的。許多基督徒在信主之前覺得自己沒有罪,但是當他愈發信主,愈益讀聖經的話,愈是覺得自己有很多罪。這是正常的,因為這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羞恥感,讓我們看到一個新的準則,就好像是陳琛儀牧師所說的,The new normal,新的常態。

當列邦恥笑以色列,不會幫助以色列回轉的,反而,使她玷污神的名。恥辱在公眾面前不能夠幫助人回轉,是沒有貢獻的,在公眾面前的恥辱,因此在復興的日子要被除掉。對於以西結而言,羞愧不是一個固有的天性,而是從上帝而來的;而個人能經歷羞愧的能力是上帝拯救的恩賜,因為它使人不再對自己有任何的幻想和依靠,他的老我幻滅,藉羞愧使他們對自身有新的看法,認識自己,如同神看他們,最終使他們恢復人神的關係。

四、彰顯主名的重建(以西結書36:33-38)

重建與再栽(以西結書36:33-36)

以色列的重建異象是在被擄的時期看見的,在那時很多人都認為是沒有可能的。甚至當耶利米寫信給被擄的人民時,要他們落地生根,為該地求平安,被擄的時間會是很長久的,對於成年被擄的人來說,他們必然無法再看到重建的家鄉;在以西結預言的時間,最少還有半個世紀等候的時間,甚至以西結本人都沒有辦法親眼看見;然而,這不代表先知就不用去宣告他所看到的重建異象。

教會信徒如果只看到今天的景況,而看不到上帝給信徒的異象,這才是最悲慘的。以西結提醒我們誰才是最優先,就是那位聖潔的上帝、基督才是優先。以上帝為優先的信徒和教會,上帝就要賜福,因為以上帝為優先的生命才是最吸引人的。上帝新的應許在34節中指出:過路的人看見的地方,本來是荒蕪的,但得到重建栽植,好像伊甸園一樣,這裡指到是上帝終極賜給我們的樂園。

人數的增長(以西結書36:37-38)

彰顯主名的重建的第二部分就是人數的增長。上帝最後應許人數的增加,對今天的教會來說當然是趨之若鶩的事。然而,這裡有一個重要的關鍵在37節:「上帝要回應以色列家的求問。」換言之,一切的更新,一切的增長都是人用膝頭來完成。上帝在工作。

另外,被擄的人是因為罪,而上帝的更新是藉上帝的道改變人的心思意念,在行為上成為榮耀主名的人。教會要關注的是導致流失的因素,誰是流失者?面對未來香港新的處境,基督的教會更需要在門訓和神人的關係上,建立信仰的群體。

五、結語

各位弟兄姊妹,經歷疫情、政治的局面我們將要面對更多改變,不過上帝藉先知以西結告訴我們,上帝的應許不會落空的,讓我們從先知以西結的神諭中,檢視我們可能玷污主名的生活,好讓我們接納從上帝而來;榮耀主名的更新和參與彰顯主名的重建。

榮歸聖父、聖子、聖靈,昔在、今在,永遠常在的上主。


講員: 戴浩輝牧師
傳譯: 李慶宏傳道
速記: 鄭譚佩雲姊妹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