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屆 奮興會 第1講

第一講  蒙召成為見證

經文: 以弗所書 4:1

美好的詩歌將我們讚美主的心打開,願榮耀歸給主的聖名!感謝神的恩典,這次培靈會與江耀全牧師、溫偉耀博士配搭;一方面思想愛的福音,並探索《林後》的資訊,另一方面,我們也來思索蒙召的人生,如《弗四1》所言:「我所親愛、所想念的弟兄們,你們就是我的喜樂,我的冠冕。我親愛的弟兄,你們應當靠主站立得穩。」今早兩位講員特別講到我們在香港的光景:經濟不景氣、人心動盪不安,在這樣的時刻,我們能有這樣的機會,聚集在一起研讀神的話語,我深信這是神為香港教會特別的預備!高興地看到我們中間有很多的青年人,我想:神在每一個人身上有祂奇妙的作為與計畫,正如《耶廿九11》所講:「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巴不得在座的每一位弟兄姊妹,在這幾天看見主耶穌給我們的指望!祂在你我身上有祂的計畫,求主成全!

 

十六歲時,我在山東北面的一個日軍設立的集中營裡,那時我常常思想:身為戴德生的曾孫的我,自己長大後應作甚麼?起初我決定:長大後不在中國傳福音。有一天同學問我:「老戴,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這集中營,你準備做甚麼?」我說:「不知道,但肯定的是有一件事我不做:我不在中國傳福音。」因為那時我雖然生長在一個基督化的家庭,道理是明白的;會禱告,《聖經》的故事很熟,但根本不認識主,因我還沒有新的生命!小時候,我不乖時,老師常將曾祖父搬出來:「他看到你這光景,會怎樣!?」這是當時的我不悅的。感謝主!離開集中營後,我在安徽參加一個佈道會,看到許多許多人接受耶穌,我受了感動,心中有聲音說:「你是該死的!生長在基督化家庭,在基督教教會學校讀書,抗戰時許多中國人、外國人死亡,我保守你性命,你不懂得感謝,你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我受不了,去找我父親:「爸爸,我看到許多青年人信耶穌,我能否信耶穌?」父親說:「可以,我們一齊跪下認罪祈禱吧!」許多人說基督教是「洋教」,我這個「洋人」見到中國人信耶穌才信耶穌!感謝主!這是神奇妙的恩典,今天我之所以能站在弟兄姊妹中間,是因為主給我新的生命,給我一生新的計畫,是祂的計畫:是蒙召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最關心的是自己要「作甚麼事」。這是重要的;但更為重要的:是「作甚麼樣的人」。當我們讀《弗四》時,看到保羅給初信的人寫信,保羅講到蒙召,不是講應作甚麼樣的事,而是講應作甚麼樣的人,為人該怎樣:和睦、聖潔--這是保羅的教導。未來的幾個晚上,我們會一個一個來看這些蒙召的資訊。感謝主!從英國著名解經家司徒德牧師那裡,我得了許多幫助,他領導我的思想對蒙召有更準確、更清楚的認識。

 

一.蒙召的意義

 

人向神求告,呼求神。在《尼》中,尼希米的禱告很短,好像打電話,又好像發電子郵件。這是蒙召求告神的名。《太》中,希律王召見東方的博士,這博士是另一種的蒙召。《約二2》講到耶穌和門徒被請去參加婚禮,又是不同解法的蒙召,同一個字類有不同的用法。

 

「蒙召」一詞,原文的意思就是:從世界被召出來的。在《新約聖經》中,蒙召一詞的出現只限于書信,由此可見:這是教會很特別、很特別的一個新的觀念,帶出一個新的人生觀,一個蒙恩的人生。「蒙召」這動詞如果用來形容人,人是主詞,那麼就是禱告了!神是主詞,我們是祂所召選的!感謝神!我們的主一向是祂採取主動。我們源自祂所造,始祖犯罪作惡之時,偏行己路,父神愛他們,關心他們,親自來尋找他們,《帖前五24》說得真好:「那召你們的本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那召你們的」是主詞,祂是信實的,祂必成就這事,我們蒙召是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不是人的作為,而是神奇妙的作為!神在作工。

 

二.蒙召的人

 

「蒙召的人」是「基督徒」的代名詞,基督徒亦叫「門徒、信徒、求告主名的人」;我們應抓緊這一事實。保羅在獄中給加拉太、以弗所、歌羅西、腓立比教會寫的書信,主要對象是信徒,保羅稱他們為蒙召的弟兄姊妹。蒙召包括:

 

1.我們要作甚麼樣的人,成為甚麼樣的人,是否像基督一樣?正如那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到了安提阿之後,那些不幸的人給他們一個新名稱:「基督徒」,他們發現一些小基督出現在街道上,這是一些活出基督樣式的人!

 

2.我們要一生為神作甚麼,由於我們每一個基督徒蒙召是為服事,我們的工作是為事奉,所以我們的職業亦是一種事奉。從《腓二》中我們看到耶穌基督在此為我們作了榜樣,「奴僕」乃是服事人的,正如耶穌對門徒說:「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太廿28》。又說:「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路廿二27》我們在座的弟兄姊妹們,是否有學效基督的榜樣呢?

 

三.蒙召的工作

 

「夫子,我們無論求祢甚麼,願祢給我們作。」《可十35》我們看到門徒對耶穌的要求,主耶穌是洞察人心的主,祂知道他們在爭地位,勾心鬥角,爭誰在他們當中為大,耶穌說:「你們中間,誰願為大,就必作你們的用人。」《43》今日很多人喜歡當領袖,喜歡學時髦的管理學,但基督給我們的榜樣是:怎樣作眾人的僕人,愛的服事,服事他人--這是最美的管理法。當我們蒙召的時候,即在愛中服事人。

 

基督徒蒙召應該包括一生的工作,很多時我們在教會用「蒙召」二字,定義是狹窄的:只講到作宣教士、作傳道人......所謂全時間服事;很少明白到:每一個基督徒都是蒙召的!蒙召不一定在教會服事,可能在社會服事,求主幫助我們明白,讓我們明白:只要是蒙召的人生,一生所作的是神聖的。我們到底怎樣看自己一生的工作呢?

 

這幾天,許多年青人來參加這聚會,當中亦有剛失業的--真要在祈禱中來紀念你。當我們想到蒙召的人生,神在你身上的計畫,給我們指望,將來蒙召的人生是一種事奉神的工作。在這上面,許多基督徒有著不同的看法:有的看自己的職業僅是解決生活的問題;有的賺到很多錢,保證有安定的生活,有自我滿足感。金錢給我們有地位,有安全感,有權柄,帶給我們的與蒙召的人生有很大的差別!但也有人把工作當作一個傳福音的機會,他沒有看工作本身的聖潔與否,重要性如何,他利用工作的機會傳福音,傳福音是每個基督徒應作的。如果在一間教會學校教書的老師,不認真教課,只傳福音,這間學校應不應該請他?我覺得如果他不認真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是對不起學校,就辜負了學校的期盼,他教好書就是最好的見證!我們還有許多、許多為主作見證的機會,正如《創一26》中所說:神造了人,要人治理、修理、看守這世界--這帶給我們一個新的人生觀,新的挑戰。

 

有一天,一個路人到了一石礦場,見那些人辛苦地採石,汗流浹背,他問了三個工人在作甚麼,第一個答道:「把石頭挖出來。」第二個答:「賺錢。」第三個答:「建造一間大禮拜堂。」三個人做同樣的工作,卻有著完全不一樣的出發點!我們有否看到神給我們的那一份工作,不論在私人機構、政府機構、抑或在家庭作主婦,都是神聖的,是屬於祂在我身上一項神聖的計畫!

 

蒙召的人生!我們要看神的目標、計畫,才能一生跟從祂!教會有很多種不同的事奉,及不同的觀念,通常是金字塔形的;最上面是宣教士,那是最神聖的,再下來就是傳道人、神學院教授、醫生、社會工作人員、老師、公務員、作電腦的、銀行做事的、律師、企業家、做生意的......,最後是搞政治的;這種「金字塔」形的觀念完全不符合《聖經》!今日香港教會的基督徒,要加入每一個正當的行業,在那裡作鹽作光,影響我們的社會、震動我們的社會、改變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工作要榮神益人--這是須掌握的基本原則。

 

前不久聽了大提琴家馬友友演奏,很受感動。令我想到網球好手張德培,他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有一天搭地鐵時見到一個很好的廣告:張德培坐在一班圍繞著他的兒童中,教主日學!看世界盃最後一場比賽中,巴西隊拿到冠軍杯,他們的運動服背後印著「耶穌愛你」字樣,令人好感動;虔誠的基督徒,球場上拼命踢球,但有機會就為主作見證,感謝主,在運動員中有基督徒!求主帶領你瞭解你一生的工作,會有許多不同的方法為主作工。《聖經》中,約瑟、大衛、尼希米、以斯帖......,都不一樣;神的帶領是不同的,是看父神給你的恩賜、訓練、興趣、喜好如何,是要看聖靈在你身上的作為,也可能有其它方面:父母的引導、老師的幫助、教會中屬靈的人的關心、輔導......。如果你正處於失業中,求主藉著祂的話,藉著你的禱告,藉著愛主的弟兄姊妹,給予你所需要的説明。

 

今年我特別看到《舊約聖經》中的一個見證,摩西,亞倫我們都熟悉,但《出卅五》中有一位我們較少認識的:比撒列!他是猶大支派的人,祖父是戶珥,神提名召他,叫他來作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最重要的事--事奉神!比撒列要幫助以色列人事奉他們的神:建造會幕。神給他很多本事,他是一個銅匠,能想,能作,能教導別人,能將很多重要工作交給大家來作。也因著這蒙召的比撒列,《四十》中,會幕造成了,上帝的榮光降臨在以色列人當中,神的目的成就了!

 

在中國教會的歷史中,第一位神的僕人--梁發牧師,神在他身上的作為非常奇妙;農家出身的他,家庭光景不好,去到廣州學造毛筆、學刻字,後來遇到從英國來傳道的馬禮遜。馬禮遜一心一意要把《聖經》譯成中文,從唐朝到清朝,一千二百年間,中國信徒沒有一本完整的《聖經》,馬禮遜用十二年的功夫學會中文,然後翻譯《聖經》,這當中他需要同工,發現了在刻字房的梁發先生。梁發信了耶穌,後來到馬來西亞,戴德生的岳父,也認識梁發,他們一齊同工。

 

這幾天,主會在蒙召的人生上給我們新的看見,今天我們可能在困難中,可是神在我們身上有美好的計畫,巴不得我們真能成為蒙召的人,一生所作的榮神益人。

 


講員: 戴紹曾牧師
傳譯: 陳黔開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