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屆 研經會 第2講

第二講  見到就信?未必!

引言

 

一九四五年盟軍節節勝利,再加上蘇聯軍隊亦準備加入戰圈,進佔中國東北三省,日軍敗退,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已。到了七月廿六日以美國為首的盟軍,加上英國和中國,向日本軍隊發出最後通諜,要求日本軍隊立即投降,盟軍列出的條件絕不苛刻,歷史上稱為Potsdam最後通諜。當時首相鈴木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外相Togo覺得條件不差,然而Potsdam通諜是透過收音機發出的,而非通過官方公函照會,為維護他們的尊嚴,日本決定原則上接納這通諜,但要待盟軍正式官方照會日本政府,日本才作官式回覆。到了七月廿八日,首相鈴木召開記者招待會,記者提問日本政府對通諜的反應時,由於盟軍尚未正式照會,所以他只是輕描淡寫地講了一個字:mokusatsu,這個字意思含糊不清,很難準確地譯成英文。通常可將之譯為:不予置評(no comment)或不予理會(ignore)。當時讀賣新聞的記者立即把 mokusatsu 譯成「不予理會」,消息傳開,內閣成員大為震驚,但為時已晚, 美軍接獲拒降消息後,立即採取迅速行動,在同年八月六日在廣島及長崎投下原子彈,死傷無數,日本立即無條件投降,結束太平洋戰爭。就因一字之差,改寫了整個歷史,更令數以萬計的人喪掉生命。

 

這故事告訴我們一件鐵一般的事實,人與人溝通是件非常有趣的事,當人對話時,不在乎對方講些甚麼,而在乎當時他想些甚麼,人們不會全盤領受對方所言,他們會選擇來聽。這就好像我教訓子女,或吩咐他們做功課、做家務,不論重覆多少遍,他們總是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但有時他們卻反應甚快,尤其當我叫他們來支取零用錢時。可見人與人的溝通,並不在乎你說了甚麼,而在乎他聽了些甚麼,而他所聽到的,卻又在乎他當時想些甚麼,愛好些甚麼。不但「聽」是如此,「信」也是如此。人們相信與否,倒不在乎他是否看見,而在乎他當時想些甚麼,愛好些甚麼,他是揀來聽,揀來信的。好像馬克吐溫所說:「我不信有鬼,但我卻怕鬼!」或許我們摸不着頭腦,既然不信,又何足為懼?但人就是這樣矛盾。

 

讓我們再看(約廿30-31):「耶穌在門徒前另外行了許多神蹟,沒有記在這書上,但記這些事,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這兩節經文提及兩件事,一是耶穌所行的神蹟,另一是「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翰把這兩件事連在一起,意思是:耶穌行這些神蹟,目的是叫我們信祂。難怪在整本《約》裏,「信」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因為這是對耶穌所行的事作正確的回應。事實上,在《約》裏,「信」這個字出現了九十八次之多,它是個動詞,而作為名詞的「信心」卻一次也沒有出現。反觀其他《福音書》,《太》、《可》、《路》則分別出現了十一、 十、九次。由此可見《約》實是一枝獨秀,約翰重視「信」的行動,而不是固定靜止的信心。在這九十八次裏,十二次是指「信」一些事實;十九次是指「信」人; 三十六次是指信耶穌;三十次是指信與神有關的。約翰告訴我們信是個行動,也不單是頭腦的知識,而是投身、緊緊跟隨。希臘文「信」這個字包括了知、情、意三 方面的意思:

 

1.情:就用看醫生為例,當我們覺得不適或感到有需要時,我們會去看醫生。所以,「信」的第一個條件:在情感上,我們覺得有此需要。若人感到自己也不錯,可以自行處理自己一切所需,一切均在掌握之內,人便不用相信任何宗教。有一次,我跟一位日本女孩傳福音,她已取得MBA學位,估計自己將要成為百萬富翁,她又覺得自己擁有一切,有好工作、好前途、好男友,根本不需要相信宗教。我問她可有想過終有一天,她會失去一切。有個這樣遊戲:請兄姊在紙上寫上在生命裏五項最寶貴的東西,上帝若在你身上取去其中一項,你會選上哪一項?就刪去那一項,想想你有何感受。接着祂再取去你另一項寶貴的東西,你又會怎麼樣? 這不單是個遊戲,終有一天我們會失去職業、健康、兒女、配偶、甚而我們的信仰。究其實,每個人情感上均有此需要,只是有些人不欲多想,或是不敢面對。「信」的第一個條件是看清自己的境況,當我們了解自身的處境,當我們除去驕傲時,一切都改變過來。

 

2.知:當我們感到有病,我們不會隨隨便便胡亂看醫生,我們會進行調查,或看看他的履歷口碑,然後才作決定看哪一位。

 

3.意志:假設醫生診斷你患了盲腸炎,要立即施手術,此刻,你要作出決定,如你願意簽名,讓他來施手術,那麼你相信他。信耶穌也是如此,我們曉得自己無助軟弱,也知祂為我們釘身十架,是我們唯一的救法,我們必須立志委身。

 

今天讓我們從《約》第二個神蹟來討論「情」「知」這個問題。

 

見而不信(約四43-44

 

耶穌離開了那地,祂作見證說:「先知在本地是沒有人尊敬的。」這句話是非常重要,因為所有《福音書》均有記載。祂離開自己的地方,不是因工作一敗塗地,或是面目無光,祂離開的原因可見於(可六4-6),「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裏不多行甚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耶穌因着那裏的人不信而離開了自己的地方。他們為甚麼不信呢?他們不是親眼看見祂按手在病人身上,治好他們嗎?但他們卻視而不見,見而不信,以致祂也詫異他們不信。正如前述,人們喜歡揀來看,揀來信,雖然他們看見,卻先入為主。或許他們心裏說:「耶穌不是那個木匠嗎?他不是約瑟的兒子嗎?他不是那個馬利亞的私生子嗎?他說自己是彌賽亞,是救主,實在太荒唐了!」 除此之外,我相信還有另一個主要原因,那是關乎那些猶太人的想法及期望。《舊約》明示當彌賽亞來臨時,是神拯救之始,也是神審判的開端。耶穌到世間來,祂卻不提報仇審判,祂沒有為猶太人打跨羅馬政府,也沒有審判他們,從而建立猶太王國,猶太人絕不能接受紙老虎的彌賽亞,也不能接受那位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被釘十架的彌賽亞,祂不是他們心中所期待的那一位,於是他們見而不信,耶穌唯有離開他們。

 

見而信

 

耶穌離開自己的地方,來到加利利。加利利住了一群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猶太人,那裏的人接待耶穌。在迦拿地,耶穌行水變酒的神蹟。那裏有個大臣來見祂,求祂醫治他兒子(約四46-48)。

 

首先讓我們看看「大臣」是何許人也。「大臣」是指皇室中人,這個字甚至可解作「小皇帝」,或許他是希律皇宮中的一個高官,地位超然。然而,他卻毫無顧忌,甚至降低身份,來見這個卑微的木匠。因他體會到自己的無助、無能,孩子病重,快要死了,他的家財、地位、勢力對此無濟於事。唯有當人看見自己的需要時,便激發自己尋找更高的治療。

 

《聖經》告訴我們他住在迦百農,當時耶穌卻在加利利的迦拿。迦拿位於山上,而迦百農則在湖邊。由迦百農上山到迦拿去,旅程約有20多里,若每小時行兩里,則需時十小時。然而大臣不怕艱辛,不辭勞苦登山求救。還有,「就來見祂」一詞是採用進行式的,意思是馬不停蹄地趕路,來見耶穌,只因他的孩子快死了。我相信每個為父的心都會如斯心急和緊張,這是源於父子之情。

 

當時耶穌見到這大臣時,說了一句希奇的話:「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約四48》表面看來,耶穌似乎太不近人情了。然而我們當留意下列要點:

 

1.耶穌說「你們」,而不是說「你」,所以祂並不是對大臣講這番話,而是指着那些加利利的猶太人說的。

 

2.耶穌在此用「神蹟奇事」一詞,在《約》裏,只有這裏出現「奇事」一詞,意思是「不尋常的事」,英文譯作wonders。顯然,祂想強調這是不尋常的奇事,這奇事在背後隱含着鮮明的信息:耶穌就是彌賽亞,是神的兒子,信祂便得着永生。

 

3.我們留意耶穌這句話:「若不看見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表面的意思是說:除非你們看過神蹟奇事,你們總是不信,換言之,如果你們看過神蹟奇事,你們就會信了。然而,約翰卻沒有提及這些人信耶穌,事實上只有大臣和他的全家歸信耶穌,這豈不是說耶穌的話落空了。我們要留意耶穌在此所用「總是」一 詞,希臘文是double negative,這種用法只在《福音書》中通行,尤其耶穌口中尤甚,這不但加強了語氣,而且還有責備之意。耶穌不是說:「只要我顯些神蹟奇事給你們看, 你們就會信了。」這絕不是耶穌的意思,祂在此乃斥責那些猶太人,他們來跟隨祂只是為了湊熱鬧、看「表演」,這樣的信絕不是真信。今天也有人熱心參與教會聚會,但生命仍未改變,也不投身追隨耶穌。

 

未見而信

 

讓我們從(約四49-53)看看大臣的信心,他的信有下列特點:

 

1.信心的第一個條件是人看到自己的無能與無助。他正看見自己的需要,又承認自己的無助。

 

2.大臣的信心是基於耶穌的話及應許,而不是建基於他看到甚麼或耶穌已成就了甚麼。「耶穌對他說:『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那人信耶穌的話,就回去了!」(約四50)他沒有失望地對耶穌說:「我這麼辛苦上山找你,你為何不跟我去?別跟我開玩笑了。」信心乃是《希伯來書》所論:「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撒但在上帝跟前控告約伯,說祂在四圍圈上了籬笆圍護他,又得着祂所賜的福氣。若祂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撒但斷言約伯必當面棄掉祂。究其實我們的信心建基於甚麼呢?是四圍的籬笆抑或是耶穌的話語及應許呢?

 

3.大臣正要下去時,就傳來兒子已病癒的好消息(約四51-52)。「未時」是指下午一時正。迦拿距迦百農約二十里,不論他騎馬或是走路,也無需花上那麼長的時間,唯一的可能是:當耶穌告訴他:「回去吧!你的兒子活了。」他立即相信,心也安舒了,既然心安,就用不着匆忙回家,大可讓牲口稍稍休息才出發,這表明他的信心實在很大!所以當僕人告知他喜訊時,他立即問:「甚麼時候病癒呢?」他果然發覺他的信心並沒有落空。接着《聖經》告訴我們:「他自己和全家都信了。」為何在(約四5053)重覆說明他相信耶穌呢?其實第一個「信」,乃是相信祂的說話及能力。而第二個「信」,則是信祂是救主。信徒的信仰歷程也可分為這兩個階段,首先他要信耶穌的幫助,但仍未足夠,還要信靠祂,委身給祂!

 

結論

 

《約》有一個鮮明的主題:耶穌所行的神蹟都含有救贖意味的信息,叫我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祂來了開啟一個新的紀元,賜下新的希望。然而,多少時候,我們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耶穌引用以賽亞的話,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着,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裏明白,回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太十三14-15)當我們被世界之神弄瞎了心眼,我們就會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就讓我以一個真實的故事作結束。有一次,一位印弟安人和朋友在紐約曼克頓鬧市走路,忽然他停下腳步,對友人說他聽見蟬聲,那友人以為他說笑。那印弟安人沒有回答他,只是帶他轉過隔鄰的一條街,來到一間大廈門口,門前有一棵大樹,果然聽見蟬兒在樹上鳴叫。那友人大為驚奇,忙問他怎可在老遠便聽到蟬聲。那印弟安人也不作聲,只見他從口袋裏拿出幾個銀幣,把銀幣往上拋,它們跌在地上,噹噹之聲吸引了街上路人,他們停下腳步,看個究竟。那印弟安人對友人說: 「我實在告訴你,蟬的叫聲比銀幣落地之聲還要大,只因人心中沒有蟬,所以沒有人聽見,然而他們心中有錢,所以對錢的聲音特別敏感。」我想這也是我們的問題,我們對人的聲音過於敏感,反應變得很快,一句不合心意的話立時惹來怒氣,一句恐嚇話令我們整日難安。然而我們對神的聲音卻不夠敏感。今天神藉着各項瑣事跟我們說話,但我們充耳不聞。我們如何才可聽見祂的聲音呢?我們可會每天靈修?我們可會在臨睡前向上帝禱告?我們可會每季到郊外細聽神微小的聲音?

 

「信」叫我們看見自己的需要,「信」叫我們認識耶穌為我們開啟新的紀元,也叫我們全然投靠祂。


講員: 蘇穎睿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