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弟兄因着從不傳福音,尚未領人歸主,便想要唸神學;他彷如患了病,卻錯入醫院;因唸神學的人應本已常傳福音,常結果子,被聖靈催迫,要更多裝備,當個傳道人。保羅說:「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九16)神的愛常常催迫他,叫他多傳福音;若我們不傳福音,仍覺無恙,這便有禍了。我們理當深切反省。不傳福音有下列危機:
(一)過度忙碌
熱心的信徒將時間花在教會上,叫他們無暇傳福音。
(二)沒有接觸
有些信徒的生活、思想、言語都漸趨屬靈八股,叫人重生稱義,使非信徒不明所以,與他們攀不上關係,沒有了佈道的對象。
(三)沒有方法
有些信徒在傳福音事上久疏戰陣,不曉得有何方法。
(四)停止佈道
初信時,或會向人作見證,及後已再沒有向人傳道,已歷經年。
(五)缺乏愛心
有些信徒多結識基督徒,漸成靈裏知己,以致對非基督徒缺乏愛心,缺乏渴望傳福音的動力。
保羅常傳福音,以不傳福音為有禍,讓我們來化危為機: (一)不忘天職(林前九17-19)
(1)甘心的責任:傳福音是神對我們的命令,故我們不可輕言說沒有感動;神的愛已激勵我們,故我們也不可說沒有愛心;我們也不可輕言說沒有責任,因不論我們甘心與否,責任已託付了我們。我們總有未信主的親戚朋友,若我們不去警告他們,不努力地傳福音,叫他們回轉,神會向我們討他喪命的罪。
(2)僕人的責任:保羅說:「我雖是自由的,無人轄管;然而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為要多得人。」(19)我們信了耶穌,稱祂為主,我們便成了僕人;時間是主託付我們管理的,我們便要為此付上責任。上班時,我們便要付上僱員的責任,有時僱主會監視員工的工作態度。我們若要當主的門徒,我們今生便要盡上僕人的責任,要多得人。
(3)恩賜的責任:在《新約聖經》裏,神賜下廿多種恩賜,我覺得最好的恩賜莫如傳福音的恩賜,擁有此等恩賜的信徒,他們又自然又活潑地領人歸主。然而我們當留心:在教會裏,有些熱心傳福音的人被升級,被委任為部長、執事後,便忙於開會,再沒有時間傳道,埋沒了恩賜;我們當小心,避免招致此等問題。也許有些信徒沒有傳福音的恩賜,然而我們也要擔當佈道的角色。據聞有個教授神學的人被邀請主講佈道會,他卻回絕了,他覺得自己有教導的恩賜,卻沒有佈道的恩賜。我覺得莫名其妙,究其實,我也坦然承認害怕主領佈道會,常以忙碌來推辭。最近我再不敢推卻,我本是傳道人,有傳福音的角色,不論那是多麼辛勞的工作, 我也不忘天職,因這是神給予我的責任。
(二)保羅的關係(林前九20-21)
保羅想多接觸猶太人、外邦人、律法以下的人、無律法的人、軟弱的人、剛強的人……,他說向甚麼樣的人,他便作甚麼樣的人,表明他以對方為中心;傳福音時我們也要針對對方的需要、光景及屬靈的認識,那些人從不接觸教會,也不認識福音,令傳福音工作更為困難。保羅立志不在別人已建立的根基上傳福音,實在困難重重。求主幫助我們勇於建立關係,擴闊社交圈子。我們還有不少的未信的親友、同學、同事、其他朋友,不妨寫下他們的名字,擴闊圈子。再與他們品茗茶聚、探訪,邀請他們到你家探訪,增進彼此友誼,繼而邀約他們到教會聚會。美國約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參加小組,其中不乏非基督徒;原來美國人覺得自己沒有真正朋友,常感寂寞,當參加小組時,他們變成了主角或參與者,以致他們喜歡參加小組。故也可邀約未信者參加我們家裏的小組。我們家裏也可舉行福音性查經,也許未信者覺得我們強迫他們相信,故此人數上宜以非基督徒佔多,令他們有安全感。
(三)確定目標(林前九22-23)
若不傳福音,我們便有禍了,有些人已停止傳福音,或是拒絕了天職,我勸大家切勿如此,否則我們會習慣於不佈道、不接受感動、不悔改,甚而立志不傳福音。保羅堅定地訂立結論:「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22)
有一次,香港差傳事工聯會邀請滕近輝牧師和我同講呼召,滕牧師說自己沒有呼召,只有個逼切傳福音的心。那次我講了見證,在我開始讀神學時,我用毛筆寫了「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時刻提醒自己;時至今日,我仍講論傳福音,仍以佈道、差傳為重要信息。讓這目標成為我們活動的焦點,讓我們立志以基督為我們委身的對象,以傳福音為活動的目標,為要結果子,為要領人歸主。有位主日學老師教學認真,但後來接獲消息,他要回到鄉間,執拾行李時,他想不知自己的學生到底已信主否,便逐家探訪,與他們重溫福音。第二天,他乘火車站回家,他的學生個個前來送車,他們都覺得老師關懷他們的靈命,深受感動。讓我們的活動都 有着焦點,為了要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
(四)較力爭勝(林前九24-26)
保羅努力賽跑,務求得着獎賞。昨夜我跟小兒辯論中國參加運動的態度,從前中國提出「友誼第一,比賽第二」,小兒覺得現在中國以得獎第一,務要為國爭光。基督徒也不可抱持友誼第一的心態來傳福音,我們務要得着獎賞,且得獎的只得一人,彼此要爭勝較力,要得着不能壞的冠冕。回家後不妨列寫所有未信親友的名字,並將他們分為A至D四級,
A級為沒有指望信耶穌的人,
B級信主難如登天,
C級則是有可能信主,
如此類推,就讓我們集中向D級那些人傳福音,致力祈禱關懷,儘會結出果子來。從前我屬A級,甚至公然叫人不可信耶穌;至廿三歲時我信了耶穌,人們對福音反應也會隨時間而改變。原來耶穌也吩咐我們將佈道資源集中於此,祂曾說撒種比喻,我們不應撒在路旁、石頭地上、荊棘裏,應撒在好土上,以致多結果子。「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太十三9)我們當謹記耶穌這教訓,祂吩咐我們這撒種的比喻,叫我們把種子撒在好土裏,必結果子。
(五)攻克己身(林前九27)
我們最難以對付的便是自己,我們常對付老我、舊人。耶穌給予我們大使命,教會、宣教士均要去使萬民作祂的門徒,基督徒也要立志去傳福音。從前我曾在港九培靈研經會會場上遇見一位宣教士,他叫林克己,他說自己不再教授神學,也不作行政工作,要去鄉村裏廣傳福音,後來他捨棄了很理想的工作,組織了香港鄉村佈道團契。
這是神給予我們的天職,我們也當立志去救人,世上無難事,人心志不堅,祈求神賜我們傳福音的機會,叫聖靈充滿我們,叫我們滿有心志去拯救靈魂。這樣讓我們寫下傳福音的名單,並立志每星期傳講福音一遍,以致每年帶領一人信主。我們還要有所節制(25),節制也譯作紀律,我們要加以操練,令自己隨時能採取福音行動,以致攻克己身,傳講福音。我們可組織福音細胞小組,在小組裏,彼此分享傳福音的難處、經驗,彼此儆醒守望,叫我們都持守紀律,廣傳福音。據聞慕迪先生好傳福音,曾立志每天講福音一遍,一天他作工至夜深,發覺整天沒有傳福音,他便走到街上,要尋找福音的對象;終於他向街上一位巡警傳福音,巡警以 為他精神有異,便押送他回家。幾天後巡警找上了慕迪,向他致謝,原來當晚慕迪喚醒他,叫他知道自己還未信耶穌,現在他已信主。若我們有紀律,常傳福音,在不經意之時,也可結果子。
我們要攻克己身,叫身服我;因我們本是有血有肉,滿有私慾敗壞,若我們未能將傳福音紀律化,恐怕我們反被棄絕(林前九27)。倘若我們總不願傳福音,或是只知偶然傳道,或是只顧犯罪,或是未能專一作工,就當攻克己身。在美國中部一個小城裏,有個十二歲女孩,她天真活潑,人見人愛。後來她患了絕症,牧師到醫院來探望她,安慰她,叫她喜樂。後來牧師再探望她,見她憂心忡忡,原來她沒有領人歸主,牧師便鼓勵她多傳福音,結果她領了十一人信主。牧師再次來訪,女孩對牧師說自己不中用,不能一年領一人歸主。一位女護士聽了她的話,聖靈感動了她。在她安息時,她領了十二人信主。求主教導我們攻克己身,多結果子。
講員: 盧家駇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