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屆 奮興會 第6講

第六講 巴拿巴的事奉

願主的恩典在我們中間,據我所知道有的弟兄姊妹是從香港來的,也有的是從新界來的,感謝主!給我們有這樣的自由的機會,聚在一起查考聖經。

 

這次我所講的主題是初期教會的型態。我們看到在使徒時代的教會,主耶穌所佔有的地位;也看到聖靈在教會中的工作,特別看到了具體的表現,在司提反和巴拿巴的身上;這兩位主的僕人大大影響了保羅。在使徒行傳中,當我們讀到「被聖靈充滿」此句話時,我們的感想如何呢?可能我們立刻想到這是一種的表現;可是路加不斷讓我們看見,這些被聖靈充滿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彰顯了主的榮耀。前晚我們看見巴拿巴奉獻的心,是一種完全的奉獻;但,亞拿尼亞和撒非喇,他們的奉獻,是保留的奉獻、是不誠實的奉獻、是博取人的榮耀的奉獻。巴拿巴的奉獻卻是愛的奉獻,是信心、專心、同心、謙卑的奉獻。昨晚我們看見巴拿巴衷心饒恕一個弟兄,這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主的愛感動他的心,他不但饒恕了弟兄,並且使別人和好;進而把保羅帶入教會。使保羅能與教會的弟兄姊妹,有美好的交通,享受教會裏面的愛,也幫助保羅在當時、當地,為主作見證。巴拿巴作為橋樑,他饒恕別人、使人和好、作主的橋樑。教會實在很需要,基督徒作為橋樑。

 

過去的兩晚,我們看到巴拿巴生活上的表現;今天晚上,我們要看他在事奉上的表現。他如何在事奉主的道路上,表現他是個被聖靈充滿的弟兄。首先我們要注意此事的背景,這件事和司提反的死有十分密切的關係。

 

(十一19-21)這段經文,我為它命名「無名英雄。」路加沒有寫明這些基督徒的名字,他們確是偉大的弟兄!關於這班無名英雄,有五件事值得我們特別注意:

 

(一)他們是信徒

 

當然我們也可以稱他們為門徒;因為在使徒行傳中,所有信主的,都稱為門徒。但是我發現其中並沒有一個人是使徒,也沒有一個人是耶路撒冷教會的領袖。他們都是平信徒。腓利到撒瑪利亞為主作見證,他是個執事;彼得到哥尼流的家為主作見證,他是神所重用的使徒。現在我們看見這些平信徒,照著剛才所提到的兩位工人的原則,把福音傳給外邦人,完全像(徒一8)所載,福音「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遍傳直到地極。」在我們的世代已到了地極的階段。我們在這重要的階段裏,所發現的竟然是一班信徒帶路,這是何等大的突破!他們向外邦希利尼人傳福音,他們並不因居於信徒身份輕視自己,以為無分於福音的工作;他們邊走邊傳,到腓尼基、到安提阿;無論往哪裏去,他們都為主作見證。現今在教會裏,很多基督徒常有一種錯誤的觀念;以為只有牧師、傳道人才是負起傳福音責任的人。其實主的福音不是單靠少數全時間事奉的傳道人,可以傳到地極的。有許多地方是傳道人無法到的,好像你辦公的地方、你的工廠、學校;許多可以到的地方,傳道人卻不能到;主耶穌安排你在那處做光、做鹽,你就要在那裏為主作見證。

 

(二)他們是受苦受逼迫的信徒

 

因著司提反殉道,他們被迫四散。表面看來,他們好像無家可歸的人,不幸和不如意的事,雖然不斷地臨到他們,他們並沒有懷疑到神的存在。假如稍有一些痛苦的事臨到我們,魔鬼又乘機來試探我們;我們對神的信心,就很容易起了懷疑了。請問你經得起這的考驗嗎?當時那些信徒,沒有懷疑神的存在,更沒有懷疑神的愛;不但沒有發怨言,卻到處為主傳福音。這是何等寶貴的見證!人要跟從主,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可惜許多人在教會中,所要的只是精神的寄託;當他們得不著而困難又來到時,立刻就動搖了。這些無名英雄卻不然,相反地,逼迫成為一股推動的力量,使他們順服主的旨意,為主而活、為主作見證。

 

(三)他們不受傳統的限制

 

一般猶太人信了耶穌,為主作見證,只向自己的同胞傳福音;但他們卻不然。他們開始向別人傳福音,無論是自己的同胞,是猶太人;只要有一個人蒙恩,他們就高興。主的福音臨到外邦人,無論是哪一個人蒙福,他們也高興。當他們向外邦人傳福音時,他們不提彌賽亞;因恐聽者不易明白,他們傳揚耶穌是主,眾人一聽瞭然;神給他們智慧,讓他們知道如何向新的對象傳福音。

 

(四)他們不受環境的影響

 

他們到了安提阿,這是一個重要商埠,福音傳到這裏,是極重要的;安提阿是當時羅馬帝國的第三大城,(第一是羅馬,第二是北非的亞歷山大。)那城是中西文化交流地,也是重要的商埠。那裏有許多傳統的宗教,像以弗所居民一樣,拜亞底米女神;是個敗壞、淫亂、腐化的都市。羅馬有位詩人寫詩諷刺安提阿:「安提阿的垃圾,飄流在海上,一直飄到羅馬。」當那些基督徒進到安提阿,他們非但不受該地的影響,反而影響了那地,改造了腐敗的社會。感謝主!這是主給我們的挑戰!這班基督徒作光明之子,安提阿有各種宗教信仰,他們不因此低頭,他們絕不說:「條條大道通羅馬。」他們立刻擺出見證,他們的見證是——耶穌是主,」正像彼得所說:「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四12)可惜今天許多基督徒,在這方面沒有明確的立場,以為所有的宗教,不過是大同小異,都是勸人為善;不敢放膽宣揚耶穌基督的名。當時,這班無名英雄,大發熱心為主作見證,在那污穢、淫亂的城市,傳講耶穌基督聖潔的福音。我們在香港也有同樣的使命;可能在多方面,今日的香港好像昔日的安提阿。我們實在需要效法這些無名英雄的榜樣。

 

(五)主與他們同在

 

感謝主!他們雖然受逼迫,甚至無家可歸,淪落到了一個風化敗壞的地方。但主與他們同在,正如耶穌所說:「天上地下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我就必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哦!親愛的弟兄姊妹!難怪這班無名英雄有能力為主作見證。這裏更清楚地說:「主的手在他身上。」主的手是甚麼?就是在福音的工作上有積極的表現,「許多人都歸服主了。」我最喜歡這句話,歸服主,就是人悔改,生命改變,有新的生命,生活絕對的改變了方向。已往是為己而活,如今卻為主而活。他們在安提阿地方,立下教會的根基,為耶穌作見證。求主幫助我們!讓我們看見安提阿成為第一個海外傳福音的中心,是因一班信徒的見證而設立。這實在帶給我們香港的弟兄姊妹很大的鼓勵。求主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責任,從今以後,你不再以為傳福音是牧師的責任;在你的四周圍,你有責任傳講基督的福音。

 

巴拿巴的工作(十一22-24)我們應注意三件事:

 

(一)巴拿巴的順服

 

耶路撒冷的弟兄姊妹,得知福音已經廣傳的好消息,也知道在安提阿有很多人信了主;教會就打發巴拿巴北上。這件事顯出他們心裏的矛盾,本來他們聽到撒瑪利亞有復興的火,就立刻打發彼得和約翰去,為何現在沒有打發使徒去呢,聖經沒有明說,是否他們對於新的工作,有所不放心?可是至少他們選上巴拿巴確是明智之舉;因巴拿巴自小生長在居比路,該地和安提阿距離很近;且巴拿巴又是個有智慧,被聖靈充滿的弟兄。我曾經提過巴拿巴把變賣田地的錢,帶到使徒腳前;這是表現他的謙卑,就在此時,他被派北上;他不作考慮,毅然遵命。哦!多少時候我們在教會中,不願像巴拿巴一樣地順服;對於教會所安排的工作,無意去做,卻諸多藉口,更不願謙卑接受,或說:「等聖靈感動吧!」自己不願意去做,反而推諉責任。

 

(二)巴拿巴的看見

 

他看見神所賜的恩就歡喜,這是巴拿巴到安提阿觀察之後的感受;在福音的工作上這是個極重要的關鍵。我非常歡喜這句話,你呢?你有沒有看見神的恩;你若看見了神的恩,你將如何描述呢?

 

巴拿巴所看見的有三:

 

第一,他看見一些信徒為主作見證,「逼迫」不能攔阻他們的見證,新的環境,也不能攔阻他們為主作見證。

 

第二,他看見因著這些信徒作見證,有許多外邦人信了耶穌;希利尼人信了耶穌,這是新的突破。

 

第三,他看見猶太人和希利尼人在一起,同心興旺福音;這是空前的突破。巴拿巴看見了神的恩,就歡喜;雖是那些無名英雄作工的果效,但巴拿巴心胸寬大,看見主賜福別人的工作就歡喜。多少時候,我們的心胸窄小,只要主賜福自己和自己的家,自己的教會;不然,就紅了眼。巴拿巴是利未人,他看見一些信徒,一些沒有上過神學的人,蒙主使用,他一樣地歡喜。

 

(三)巴拿巴完全照著神的恩賜作勸勉的工

 

真是名符其實!他名巴拿巴意則勸慰子;他勉勵信徒要恒久靠主,立定志向;因他知道有許多波折,許多困難會臨到基督徒,他曉得猶太人和外邦人不易融合,不彼此相愛;所以鼓勵他們繼續以愛心相處,熱心為主作見證。

 

巴拿巴被聖靈充滿,正是他剛從耶路撒冷北上;如果是我,剛從神學院畢業被派到安提阿,恐怕我的作風和巴拿巴完全不同;可能我會對他們說:「已往的工作都是一班平信徒做的,現在我來了,我是受過神學教育的牧師,以後的工作從頭做起。」巴拿巴雖然知道原有的基礎膚淺不穩;但他在這個基礎上,已經看見了主的恩典,所以他願意在主的恩典上繼續發展,在原有的小小基礎上,建主安提阿教會。他並沒有把教會建立在自己的身上,這是巴拿巴的見證,因此,許多人歸服了主。教會的基礎,非在傳道人身上、非在執事身上、非在長老身上;不管你是被聖靈充滿,恩賜多大;但是教會的根基是耶穌基督;人、事、物都要過去,惟主的教會仍然存在。巴會巴以智慧將教會建立在磐石上,因此教會增長。

 

巴拿巴和同工 凡事要進行都不能一手包辦,不論你是牧師、傳道、長老,在教會事工上負重任的;如果你認為可一手包辦所擔任的工作,那就太可憐了!一個事奉主的人,很需要同工,巴拿巴是個聖靈充滿,是主重用的僕人,也不例外;無論哪一方面的事工,我們需要更多的同工。巴拿巴感覺他需要同工,他先有這樣的感動。「選擇」實在很重要,巴拿巴十分重視「選擇」。在(十一26)有兩個動詞「找」和「帶」,第一,巴拿巴需要找同工;第二,他需要帶同工。換言之,首先他需要發掘人才,進一步他需要培養人才。為了重視這個問題,他不是寫信,也不是差遣別人去做,而是親自到大數去。

 

今天中國教會,面對海外差傳工作,應當學習巴拿巴對於人選問題的重視。

 

巴拿巴往大數去找保羅,「找」這個動詞,表示是費了很多的工夫才尋到保羅。保羅在(腓三8)說:「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解經家告訴我們,當時保羅回家,他的父母因為他變成了一個基督徒,非常不滿,公然與他脫離了父子關係。巴拿巴找到了保羅,就帶他到安提阿去。在第九章題過巴拿巴接待保羅,現在帶他和自己在一起。帶一個人實在很不容易,尤其像保羅,他曾受過高等教育,個性很強,又是一個有多方恩賜的人;巴拿巴能夠帶他真是不簡單!

 

一九七○年,台北舉行福音會議,為我所安排的題目是「中國教會與西差會的關係」。我認為這是一個難題,因為其中有很多的「文章」,很多的困難,和很多失敗的地方;為此我費了個多月的時間,去拜訪很多年老的傳道人和西國教士。使我畢生難忘的,就是有一天我到長老會拜訪周牧師,他在高雄任職多年。我問他:「你工作多年覺得西差會最大的失敗何在?請別客氣,開門見山的講吧!」他說:「西差會最大的失敗,就是在中國教會,沒有找出良好的人選,加以培養。」我繼續問他:「是否他們不善於物色人選和培養人才?」答:「最大的問題,就是他們害怕培養了恩賜多的人才,將來要代替他們的工作。」我無言對之,惟低頭求主憐憫。宣教士在中國作甚麼?是建立自己的地盤嗎?只顧自己的工作嗎?他曾否想到有一天他不在這裏?哦!主內的中國弟兄姊妹!這問題非但出現在外國教士身上,不但西教士犯有此種錯誤;中國牧師也未嘗不然,看見教會中有恩賜、有抱負、有學問、有心事奉主的青年就害怕,不敢提拔,藉詞「恐年輕得志自高自大,」其實怕的是代替自己的地位。教會中每個部門的負責人,幾乎都有此現象;為了鞏固本身的地位,不敢培養人才,不願發掘人才,不願鼓勵愛主的人事奉主。若從此以往,實是教會的大損失,教會的悲劇!但巴拿巴卻把最難帶領的一個青年發掘出來,帶到福音的工場上。加爾文說:「這是巴拿巴的單純,」我很歡喜這句話,所謂「單純」則不顧自己,完全為主,活著專心為耶穌。

 

有一天,施洗約翰的門徒給他一生最大的考驗。說:「拉比!從前同你在約但河外,你所見證的那位,現在施洗,眾人都往祂那裏去了。」約翰卻毫不保留地回答:「我曾說:我不是基督。是奉差遣在祂面前的,你們自己可以給我作見證。」求主給我們有這樣的看見:不是我,乃是主;是主的榮耀,是主的教會。施洗約翰說:「祂必興旺,我必衰微。」


講員: 戴紹曾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