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謙卑尊崇主──
作為一個基督徒很清楚知道,人生是需要有目標的。我們不能糊裏糊塗地過一生,而是要有方向﹑有目標地過生活。我所指的目標,未必一定是清晰具體的;只要知道每一天都是與主同行,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目標,而與主同行,代表我們有一個清晰的方向。是甚麼方向呢?《聖經》很清楚告訴我們:「你們或吃或喝,無論做甚麼,都要為榮耀神而作。」(林前十31)要能夠與主同行,就必須要追隨主的方向。主的禱文,不單是一個禱告的典範,更將基督徒人生應走的方向很清楚的指明出來,故今日,我們會透過探討有關主禱文的信息,讓我們能從中得着一個清楚的人生方向和目標。
「你們禱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許多重複話,他們以為話多了必蒙垂聽。」(太六7)昨日談到無論法利賽人﹑猶太人的禱告都是虛假的,是為了尋求人的榮耀,故意選擇在一些公共地方﹑十字路口公開祈禱,希望得人的讚賞,這是他們錯誤的想法。而外邦人亦有另一個偏差想法,就是以為不斷的重覆(亦可譯作:盡說 一些空洞說話),無論有沒有內容,總之就是說話多多;以為只要這樣做,神就會悅納。
無疑在歷史裏面有很多宗教觀念,認為只要人們不斷去背誦一些短句,就可以積到很多功德。像佛教的「唸珠」,每唸一次就轉一粒珠,如是者轉完一條後,又重新再唸過;他們認為只要不斷唸誦一些說話,就能討神喜悅。其實這明顯的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認為自己只要多做些事,就能爭取,甚至賺取到神給予他們的祝福。作為基督徒,我們知道這是錯誤的,但卻不經意地,在我們的禱告中卻間中會出現此情況,絮絮不休的,也不理會自己說了些甚麼,甚至自己祈甚麼也不知道!我稱這些做「嗡祈禱」。我們要很小心:「你到神面前不可冒失開口,也不要心急發言。」(傳五2)要知道自己所講的是從心底裏發出來的。香港人的特徵就是說話多及大聲,這是溫哥華﹑多倫多等地許多人對香港人的看法,在茶樓此情況就特別明顯,不斷說話,有時甚至衝口而出,言不由衷;以致在禱告時都有此毛病出現。不要以為時間長的禱告就必蒙神所悅納,禱告必須要從心底裏引發出來,是真的明白並知道自己在求甚麼,這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地方。
在教會中,我常常幫助一些初信者祈禱,其中就是學習用一句說話禱告,他們初時會詫異如何才能做得到,我就會引用稅吏和法賽人的禱告來向他們說明。當法利賽人禱告時,他故意將音量提高,口中不斷指責別人,高舉自己;反觀那稅吏,他祈禱時很謙卑,低下頭連舉目向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說:「神啊!開恩可憐我這個罪人。」(路十八13)一句很簡單,但是從心底裏發出的真誠禱告,神就悅納他。我以此來教導他們,不用多說,亦不用花言巧語,卻能清楚表明向神尋求的心,我深信神已經聽了禱告。然而很多時我們最大的問題,在於祈完禱後,並不期待神會答覆我們;縱然答覆了,我們卻不知道,因為不相信神真的會聽我們祈禱。記得有一次,我在辦公室工作時,突然發現一件最重要的文件不見了,遍尋不獲,心裏甚是焦急,因自知若遺失了問題會很嚴重。後來我連忙坐下祈禱,向神說:「神啊!我實在很需要這份文件,求您讓我能尋回。」當我祈禱完後,突然記起在抽屜裏的其中一個檔案,就嘗試去找,果然文件就在其中;我開心不已,不單是因為找到文件,而是突然間好像領受了一個提醒,神好像對我說:「你知不知道我就在你身旁嗎?你每一句禱告我都留意哩!」那提醒讓我重新得着鼓勵,放膽去跟隨主,事奉主。弟兄姊妹,我們的神是無處不在,當你內心發出真誠的祈求時,神必然垂聽。
另一方面,主耶穌提醒我們不要效法這些外邦人:「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太六8)不要效法他們,因他們不認識神,神明白我們的需要,不需向祂詳加解釋。當然,我們可以向神傾心吐意,可以盡情抒發個人感受,但不要以為神不知道﹑不明白我們的處境,以致要向神詳細講述。《聖經》重申:神早已知道我們所需,在我們祈求以先,祂早已知道。就如一位小孩子臥病在床時,做母親的從旁加以照顧,當他提出口渴時,她就會立即遞上水一杯,因她明白他的需要。既然天父已經知道了,為何又要再求呢?不錯,神知道你的需要,但祂歡喜你向祂尋求,歡喜你願意祂介入你的需要上;然而神是不會勉強人,縱然祂歡喜你向祂表達自己的需要,亦願意介入你的需要上。因此,當我們禱告時,要敞開自己的心,對主說:「主啊!願您來滿足我的需要,我相信您的供應!」重新讓神向你引證衪能夠,亦願意回應你的需要。
當一個基督徒明白天父的恩典,帶着信心,深知神知道他的一切需要時,他就可以開始用主禱文:「所以你們禱告的時候,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9)弟兄姊妹,或者你對主禱文已相當熟悉,甚至背誦得滾瓜爛熟了,但熟悉並不代表我們明白。就讓我們一一去探討主禱文的內容:
(一)我們在天上的父
這裏提到禱告的對象,主耶穌教我們向父禱告。對當時的猶太人來說,這是一個很驚訝的稱謂;對他們來說,神是很偉大﹑公義的,但與他們的關係卻是很遙遠的,因此他們絕不會以父稱神。但主耶穌教訓他們,在整個登山寶訓都不斷提及天父:「你們的天父」。原來彼此之間的關係是很親密﹑密切的,以致我們可以放膽禱告,因為祂明白我們,並會賜恩予我們。因為祂是我們天上的父親。「耶和華在天上立定寶座;他的權柄統管萬有。」(詩一○三19)祂是一位掌權的神,天上的神,也是我們在天上的父。
「我們」指出這樣禱告不單是指個人,更是群體的禱文,當我們禱告的時候,我們就能感受到弟兄姊妹間的關係,因我們同有一位在天上的父親。「我們是祂 造的,也是屬祂的;我們是祂的民,也是祂草場的羊。」(詩一○○3)顯示出那種關係叫我們滿足﹑歡欣以及感謝。所以弟兄姊妹,當你們祈禱時,願聖靈感動你,讓你知道天上有一位父親,是和你有着密切的關係,可以稱為我的父親。這正是主禱文開始時神所給予我們的引證。
(二)以神為中心的禱告
主禱文的結構,首先排列着三個以神為中心的禱告,再加三個以人的需要為中心的禱告。以神為中心放在先,很明顯是以神的榮耀為首要的關注。「願人都尊您的名為聖。願您的國降臨。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9-10)三方面都提到「您的」,顯示出這是作為基督徒人生中首要的關注,同時提醒我們禱告時,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應以神的名﹑神的榮耀為我們首要的關注。然而很多時,我們會不為意的將一切關注放在自己身上;尤其當面對許多責任,許多問題時,在禱告中難免會集中在自己的需要上。故我們實在需要抽身,提醒自己要留意弟兄姊妹的需要,為他們祈禱。當然亦當為自己的難處禱告,所求的不單單為問題得以解決,乃是求神在自己的問題上得着榮耀,神的旨意在我的難處當中得到成全。這就是主禱文背後的一個重要信念,以神的名﹑神的榮耀為我們的首要關注。
願人都尊您的名為聖──大家都知道神的名象徵了祂的身份﹑位格的總稱。神的名就是讓神自己整體得到尊崇,神是榮耀的,也是尊貴的,故一切榮耀都應歸於這位至尊榮的神。
有一位清教徒靈修學家,巴斯赫先生,他是一位屬靈偉人,本身有很多恩賜,特別在文字事工上,他寫了很多很特別的屬靈着作,對很多人的屬靈生命,產生極大的幫助。當他快要離世時,很多人都圍在他的床邊,談論他的過往,當他們讚賞他,指他怎樣為神使用,如何運用神的恩賜服侍神時,這位巴斯赫先生登時面色 一沉,當被問及所為何事時,他就微聲道出自己只不過是神手裏的一支筆,有甚麼藉得稱讚呢?不錯,文章是寫得好,但要稱讚的是它的作者,而不是那支筆,筆無疑可以書寫,但必須要作者拿在手中運作,才能寫出好文章。因此,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神在我們背後抓着我們的生命,使用我們的生命。我常以巴斯赫特先生的見證為自己的檢察,我常問自己,當人稱讚我而不去稱讚神時,我是否會感到很高興?反之,若人只稱讚神而忽略了我,我又會否為此而感到不快?若是的話,我就是將重心放在自己身上。當看到神的名不被稱讚時,我們當感到難過﹑不快及不喜悅嗎?錫安教會事件(按:錫安教會乃香港一宣稱是基督教的教派,鼓勵信信徒飲雙氧水治病,被傳媒揭發,引起哄動),令很多人對基督教產生了誤會,更有人因此而不再﹑或被家人禁止返教會。有見及此,有一百五十名傳道人組織起來,出了一份聯署聲明,清楚指出錫安教教會是異端。我為此而感到高興,因為這些行動的背後有一關注,就是「願人都尊您的名為聖」。不願神因此事失去祂的榮耀,甚至被羞辱。當一個基督徒的心關注到神的名時,他的生活行為是會有不同的表現。弟兄姊妹,盼望「願您的名為聖」﹐成為我們生命中的一種重要動力。
願您的國降臨──我們都知道神的國是代表神的掌權,而神的掌權最低限度透過兩方面來表達:
(1)當人在接受福音時,神的國﹑神的掌權降臨在人的內心,以致人能夠懂得「尊主為主,尊主為聖!」因此當我們禱告時,要時常思念﹑紀念福音的需要。而作為一個真正跟隨耶穌的人,是會常常記掛着福音的需要;不單是本地,更是海外差傳的需要;這是一個尋求神的國降臨的一個表達。
(2)當人願意禱告說「願您的國降臨」時,表示其內心盼望作為神的子民。能在社會上作鹽﹑作光,竭止罪惡,使它不致氾濫;在不同範疇中,願神的恩典﹑能力臨到,以致神的掌權﹑恩惠﹑憐憫可以在不同環境中彰顯出來。這是我們應有的心願。
願您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我們常會問,亦常要問一個問題,就是:「神啊,您的旨意是甚麼呢?」無論在個人生活的不同層面上,或是在教會事工發展上,我們都要尋求神的旨意。我們不能說一間教會為了發展而僭建,然後說是神給機會我們去發展,這絕不會是神的旨意,是違背法律的,亦是神所不喜悅的;縱然目標正確,但途徑若是不合乎神的旨意,也是不能討神喜悅的。
在個人生命中,更要常常向神開放,願神的旨意成全在我的身上,只要是出於神,我就樂意接受﹑跟隨。有一位神學生,在修讀一些基督教教育科目時,發覺到所有研究都集中在一些健康人仕身上,反之對一些弱智人仕卻是乏善足陳,於是他就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而實習時,亦是以弱智人仕為事奉對像,幫助他們學習 《聖經》真理。久而久之,對這方面慢慢有了負擔,畢業後不久,他的太太懷孕,生下來的孩子竟是弱智的!這位弟兄初時難以接受,後經過很多掙扎﹑難過,最終明白到這既然是出於神的安排,就要接受神的旨意;夫婦倆人就放下自己的工作,預備專注去照顧這位小孩一段時間。原先種種計劃﹑抱負被迫放低,正因如此,他們有更多時間與一班弱智兒童,特別是他們的父母接觸,彼此交換心得;慢慢發覺這些人很喜歡和他們交談,因知道他們有基督教信仰,且是過來人,有經驗,並明白他們的處境;昔日的神學訓練,今日大派用場。後來,他們成立了一個名為弱智人仕家長會,透過傾談,帶領他們信主,並於後來寫了一本關於這方面的着作;慢慢看到神為他開路,讓他得着很多事奉弱智人仕的機會。
當我聽到這見證時,我就知道神的旨意是美好的,縱然對人來說是難以接受的;但只要我們時常禱告說:「主啊!願您的旨意成全,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在天上一切皆按着神的旨意成全,一切一切都是按着神的心意運作。我們要讚美神,因祂掌管萬有,而讚美的背後,隱藏着一個信念,就是在地上亦將要按着神的旨意成全一切。
(三)以人的需要為中心的禱告
無疑,我們要先求神的名﹑神的國和神的旨意,但並不是要否決自己的需要。故接着主提到以人的的需要為中心的禱告。從一個很尊貴的情況,進到一個日常生活層面,顯示出神重視我們肉體上的需要,亦表示祂樂意供應我們身心靈,包括身體的需要。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日用的飲食象徵了一些生活的食糧,亦象徵了一切我們在物質上的需要,謀生的能力等。在過去多年的信主經歷之中,聽過很多弟兄姊妹的分享,讓我得出一結論:當人經歷貧困時,就能經歷神的真實。很多貧窮神學生﹑經濟有困難的宣教士﹑以及第三世界的基督徒,他們皆常常經歷神奇妙的供應。只要放心將你的需要交託,神樂意供應你的需要。
日用的飲食,《聖經》另外的一個翻譯是:給予我們每一天所需用的食物。你不用向神求一生中每一天都有供應,只須每天倚靠神,求每時每刻所需要的,神會將足夠的給予我們,鼓勵我們接連在永恆資源上。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別人的債──除了需要食外,我們需要赦免,需要神赦免我們的罪,我們的虧欠。在這裏,馬太用「債」來描寫我們的罪。的確,人犯罪後虧缺了神的榮耀;人是神所創造的,理當要榮耀那位創造他的主;但當人犯罪時,就虧欠了神的榮耀。作為基督徒,我們蒙神的赦免,領受了潔淨的生命,領受力量以致可以不去犯罪,因此當我們犯罪的時候,是虧欠了神的恩惠,我們是負了屬靈的債。
作為負債者,怎樣才能償還呢?我們自己是無力償還的,惟有求主免去我們的債;而要主免去我們的債以先,必要先免去人欠我們的債,我們才有權利求主。一個不願赦免人的人,不要期望神會聽他求赦免的的禱告。「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他們的天父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六14-15)弟兄姊妹,我們要常常自我反醒,當我們求主赦免的時候,要反問自己是否對人仍存怨憤。
有一位姊妹,懷疑自己患了鼻咽癌,神後來醫治了她。之前,她求神赦免她的罪,赦免其離開神的罪;與此同時,她夢見一位舊親人,是她一直所怨恨的,大家早已不相往還,在夢中,她意識到主已赦免她的罪,內心有一股動力推動其走前向那親人說,很願意饒恕她,希望彼此的關係能得恢復。然後就醒過來;那時,她的內心充滿感謝,原來神透過夢來幫助她去寬恕一個自己一直不肯寬恕的人。弟兄姊妹,我很明白我們都有軟弱,會有情緒﹑苦毒,是我們自己放不低的,然而神能幫助我們去饒恕一些我們不願饒恕的人,以致我們能得着神所給予我們那完全的饒恕。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除了需要神的赦免之外,我們需要神的保守,使我們不致進入試探裏面;尤其是撒但知道我們的弱點,常引誘我們進 入試探中。不單為自己,更加為整個教會群體,屬神的群體。特別是面對香港色情泛濫的情況,周圍都充滿着情慾的試探。最近我得知有線電視賺最多錢的一個台,就是播影三級電影的,為了迎合需要,有線電視遂取消了一個家庭台,而開多了一個三級電影台。我們所身處的環境,是極其兇險的,因而我們要常常祈禱,求神助 我們脫離那惡者。而每天早上的禱告之所以那樣重要,因為要藉着禱告,將心靈武裝起來,以面對日常種種突如其來的衝擊和挑戰。
我們需要常常禱告,這亦是主所吩咐我們的。面對這邪惡的世界,雖然內心會有戰競,但我們可以放心,因為《聖經》告訴我們,主耶穌在父的右邊,常常為我們禱告。讓我們以一顆謹慎的心,得以和祂的禱告配合,以致我們能脫離這惡者。主耶穌清楚地指出:我們沒有力量去抗拒這邪惡力量,抗拒這惡者,但我們可以透過禱告,透過主耶穌的能力,聖靈的幫助,讓我們能夠去勝過那惡者。《聖經》告訴我們,天父是供應商,主耶穌基督是赦免者,而聖靈則是賜能力者,救我們脫離邪惡;因此,在基督徒整個人生當中,三位一體的真神常常保守,看顧我們。因此我們要向我們的神禱告,尋求祂的幫助。
(四)讚美
「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您的,直到永遠。阿們!」(13)禱告之後,我們就不能不發出一個自然的表達,就是讚美。既然神樂意祝福﹑保守我們,我們就不能不讚美這位三位一體真神,並憑信心去宣告:得勝永遠是屬於神的!國度﹑權柄﹑榮耀,全屬神的。而在這禱告之後,清楚說「阿們」,很清楚的表示和應,阿們的意思,就是實實在在的,肯定的,絕對的;清楚表示那份信心,帶着肯定的信心結束禱告。就像非洲一些黑人教會,有一次有機會參予他們的聚會,祈禱後聽到他們齊聲說「阿們」,登時整個會場震動!透過此來表達我們對神的恩典的信心,知道這一切都要成就。
「主禱文」是我們禱告的典範,但同時是我們人生的方向,讓我們清楚得知人生是有目標的,就是要去尊崇主的名。求主的國降臨在你的處境;讓神的旨意成就在你的身上;帶着謙卑的心,求主供應,求主赦罪,亦求主賜你和我得着祂的保守。讓「主禱文」成為我們禱告的方向,人生的方向。
講員: 蕭壽華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