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屆 研經會 第7講

第七講 天國子民的「眼光」

──專注與純全──

 

提到純全,讓我想起一句名言:「純全(purity)就是專注在一件事上,或者專注於一個方向上。」心無旁鶩,很清楚只有一個目標。尤記得多年前女兒出生前,曾為她取名而傷腦筋;既想表達神對她的恩典,又想表達我對她的期望,那時我剛讀到一節《聖經》:「所以,無論是住在身內,離開身外,我們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悅。」(林後五9)當時想到立了志向,定下目標,要得到主的喜悅,遂替其取名為志悅,立志一生討神喜悅,我盼望這成為她一生的方向。

 

很多時我們會有不同的人生方向,重要的是我們要專注於一件事,但同時意味着你要拒絕很多其他事情,並作出抉擇。作為一個基督徒,我們需要有好的眼光,以致能作出聰明的抉擇,一生中都能拒絕那些屬世的事物,而不斷選擇專注於屬天的事情上,這就是真正有屬靈眼光。在這大前提之下,我們再看「登山寶訓」,主耶穌排列出很多不同的選擇在我們眼前,邀請我們作出明智的選擇。祂忠告:「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鏽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鏽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19-21)主耶穌將兩種財寶擺在我們眼:一種是天上的財寶,而另一種是地上的財富。在此必需重申的是:《聖經》並不是反對我們有投資,你可以很小心地計劃如何管理自己的金錢;正如《箴言》提到螞蟻,夏天預備食物,留待冬天使用。一個審慎而有管理態度的人生是好的,《聖經》所反對的,就是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從保羅吩咐提摩太去提醒那些在今生富足的人要留意的事情上,可助我們更了解當中含意:

 

(一)不要為自己的財富而自誇;

 

(二)不要將財富變作自己完全的倚賴,不要倚賴財富;

 

(三)不要以財富成為自己的富足,反倒要在一些良善的事情上追求富足。

 

這不單單是保羅的心意,同時亦是主耶穌對我們的提醒。要小心避免錢財成為你的安全感所在,亦不要以所擁有的財寶自誇,以此作為身份﹑地位的象徵。《聖經》指出不要積財在地之原因,乃在於地上面是會有很多變化出現,錢財不是永恆,這些價值終會消失。其實我們都知道,縱然今日我們可以擁有很多金錢,但它卻是可以在一夕之間,失去其價值,那時我們就變得一無所有了。

 

幾年前當前蘇聯解體時,整個歐洲以及蘇聯等地,經濟情況都很動盪。報章報導有關蘇聯的情況,提到當時一些很有地位和擁有高入息的蘇聯太空人,當整個國家變動時,他們的日薪不足以購買兩斤肉;稍微購買一些糧食,一個月的薪酬就此報銷;本來備受尊重的身份,擁有頗佳的經濟條件,突然間連兩三日之生計也不足應付。而香港在過去亦曾發生銀行倒閉事件,人們畢生的積蓄,一夜之間化為烏有。因此《聖經》提醒我們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並以此作為自己的倚靠﹑安全感的所在。

 

另一方面,《聖經》提醒我們要積儹財寶在天上,這是大家都耳熟能詳但又非常重要的信息。我們都明白金錢會貶值,因而千方百計,用盡各種方法去投資﹑賺錢。例如買黃金﹑名畫﹑投資一些風險低之股票等,既可賺錢又可保值。為了防止金錢貶值,人們花盡心思,終日盤算。《聖經》教導我們要利用現今所擁有的資源,去買﹑去換取將來有永恆價值的東西。

 

曾聽聞一則有關木屋區大火的新聞,一位婆婆在火場大聲求援,可惜火勢實在太猛烈,鄰居欲救無從。其後婆婆轉身拿着一包物件走到窗前,朝着鄰居拋過去,然後就昏了過去,最後更葬身火海。當人將包裹拆開一看,赫然發現內有十萬港幣現金,另有二萬美金及一些貴重物品。原來她一向都不敢將錢放進銀行,反而將之存放在身邊,萬料不到一生辛勞所得,自己卻無緣享用。

 

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以為是自己的倚靠;要積聚財寶在天上,要換取一些有永恆價值的東西。何謂有永恆價值?「在神我們的父面前,不住的紀念你們,因信心所作的功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所存的忍耐。」(帖前一3)《聖經》提到現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不單是指心靈的質素,更加可以表現在生活﹑行為當中。憑信心去承擔責任,去為神作工;因為愛心,寧願受苦;為了服侍﹑幫助別人,寧願負一些勞苦的代價。因為盼望,縱然面對許多不如意的事情,仍能堅忍﹑面對,產生一種優美的生命質素。我們要盡一切心思﹑力量﹑財富﹑精神去建立更多信望愛,以產生一種永恆被神記念的事情。這是主耶穌很清楚告訴我們的一個方向。

 

「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21)耶穌提醒我們,我們的財寶牽引着我們的心靈,當財寶在那裏,我們的心靈也在那裏。故此,我們要投資恰當,好叫我們能關注到一些應關注的事情。一位在美國行醫的弟兄,自覺生活無憂,可以騰出空間作一些事。他決定一星期工作六天,三天是在其診所,另外三天則為貧民服務,特地在貧民區自資一間診所,每次診症都只收低廉的費用,有時甚至免費。他所投資的不單是金錢上,更是精神上;關注到貧窮人的需要。

 

弟兄姊妹,我重申:我們不是不可以投資﹑儲蓄,但要小心財富奪去了你的心。就如我家附近有一間財務公司,在門前擺放着幾副電腦,可讓人隨便使用,方便人們查閱當日股票行情﹑走勢等。每當我路經此地,都會發現有人駐足在此,全神貫注的觀看電腦螢光幕;我肯定這已佔據他們心靈中一個很重要的空間。同樣,我們要警覺是否被財富牽引着自己的生命。

 

「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22-23)主耶穌不單提到心,也提到眼,清楚指出:眼是會影響我們的心靈,甚至影響我們全身的,若我們的眼睛瞭亮的話,亦即是說有眼光的話,我們就會專注於看天上的事,而不會被近前的事佔據。「人若沒有這幾樣,就是眼瞎,只看見近處的,忘了他舊日的罪已經得了潔淨。」(彼後一9)當中提到眼瞎,其實是指人患了近視,以致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看不到他昔日的罪已被神所赦免,神要將永恆的生命賜給他,因而忘記向永恆追尋,只集中於追求現世的事物。弟兄姊妹,你的眼界是怎樣的呢?是否瞭亮?有否定睛在天上永恆的事上?《聖經》提到,我們的眼睛若是昏花的,就只會看到眼前的財富,將自己陷在黑暗中。黑暗不單是外在的,也是內在的。「但那些想要發財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網羅和許多無知有害的私慾裏,叫人沉在敗壞和滅亡中。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就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六9-10)一個人的眼睛決定了其內心的狀況,當一個人眼睛不明亮時,內心就昏暗,充滿了各樣的迷惑,從而各樣的私慾就會走出來。當大家翻開報章一看,就會明白到我所言非 虛。《聖經》強調那最大的黑暗,不是指環境的黑暗,而是裏頭的黑暗。我們要常常反省自己的內心是不是漆黑一片,以致不知道自己正在行一條怎樣的路。求神幫助我們不要讓這黑暗佔據我們的心,要常保持一個清澈的眼界,常思想屬天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們亦要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是怎樣的。當我們思想到香港人的財寶在那裏時,有人會說是在吃方面,一擲千金去吃一頓晚膳,視作等閒。更有人說是居住方面,在「尺金尺土」的情況下,為了擁有自己的物業,人們不惜節衣縮食,甚至不斷找尋兼職,升職途徑,努力賺錢,因而很多人說大部分香港人都是為地產商打工;縱然有人感到不值,不甘作地產商的奴隸,但無奈卻受制於現實環境中,因為每一個人都需要居所。因此,我不敢提出甚麼答案,只是希望我們能彼此提醒,要時常調整﹑調較我們自己的慾望,甚至要改變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避免我們的居所成為我們內心專注的所在,被此牽引着我們人生的方向﹑抉擇﹑生活。同時,亦要提高警覺,不要被某些事情支配了我們的金錢與生活,甚至支配了我們的心。「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六24)求神憐憫香港的基督徒,讓我們不要以為自己既可以專注思念永恆的事情,又同時可以思念地上的財富,是不可能的。凡事皆有輕重之分,必須作出抉擇,將重心放在屬天的事上。

 

「所以,我告訴你們,不要為生命憂慮吃甚麼,喝甚麼;為身體憂慮穿甚麼。生命不勝於飲食麼?身體不勝於衣裳麼?」(25)既然我們有以上的目標或專注,就要放心,不要憂慮生活所需,因為生命不等於吃喝,身體也不等於衣裳。其實我們知道世俗文化,是着眼於衣食住行,無疑,這些都是我們基本生活所需,但保羅提醒我們:「只要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六8)即基本生活得到滿足後,就要知足。縱然現今潮流鼓吹排場,追求名牌,過奢侈生活,尤其喜將一些價值﹑美德賦予一些商品中。有一個廣告,有一位男仕駕着一架很漂亮的跑車,旁白說這位男仕很成功,是所有女仕艷羨的對象;為何擁有一部跑車,就擁有那麼多價值?可能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就接收了一些這樣的信念。穿波鞋要選擇有汽墊的,不然就不夠型;我不是反對人穿有汽墊的波鞋,只是想指出:整個商業社會都正在不斷提升我們的慾望,人內心的慾望不斷被世俗文化所牽引﹑牢寵住。弟兄姊妹,作為天國子民的我們要很小心﹑醒覺,很多文化會將一些很美麗但不真實的憧憬放在你的心中,而這些只是一些假像,但卻要我們付上很大的代價,例如:追求名牌,奢華享受。當我們擁有時,往往覺得不外如是,但發覺到生命的力量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完全耗盡,再沒有餘力為自己的永恆去儲蓄。有時當我看到一些旅遊車載着一大群老人家往觀光時,都會有感而發,為何他們不趁年青力壯時去遊玩﹑觀光?可能是基於沒有錢和時間吧!但年老時視力﹑牙力衰退,做甚麼也大打折扣,實在可惜。弟兄姊妹,趁你有青春﹑精力﹑資源﹑財富時,你要善用之,為你的永恆作打算,不要將此耗盡在屬世物質的追求求上,將來後悔莫及。

 

「你們看那天上的飛鳥,也不種,也不收,也不積蓄在倉裏,你們的天父尚且養活他。你們不比飛鳥貴重得多麼?」(太六26)生命﹑身體比吃﹑喝﹑穿要 重要。經文提醒我們要確信天父會供應我們的需要,正如飛鳥沒有工作,但神同樣養活牠們,我們比飛鳥更加貴重,神更加會照顧﹑養活我們。縱使你沒有工作能力,神仍然能供應你的需要,因此不要過於倚賴工作,以致它控制着你。誠然工作是神所賜的,工作的領受是神賜恩的證明,但同時我們不要被它所綑綁。我們要以主為主,不要讓工作成為你的主。

 

「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裏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28-29)這裏同樣帶出一個信息,就是主會供應我們所需。百合花不會自己編織,但神卻賜它美麗的外貌,何況我們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花裏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裏,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29-32)我們知道有天父供應我們的需要,故不要效法世人,要突破文化賦予我們的觀念,以為必須有華衣美食才算是好的生命。

 

「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33)在這一切之先,要專注的是神的國﹑神的義。這正好回應「你們不可效法他們;因為你們沒有祈求以先,你們所需用的,你們的父早已知道了。」(8)因此主耶穌教我們祈禱時說:「願人都尊您的名為聖,願您的國降臨。」(9-10)這禱告是在一個信念中發出,既然神知道我們的需要,我們便不須掛慮,可專心尋求神的國和神的義。我曾經說神的國是神掌權,盼望福音可遍傳萬邦,以致神的掌權能臨到更多生命中,並在我們的生命﹑崗位﹑所身處的社會中清楚彰顯出來。

 

一班在外國的基督徒律師,常常在一起研討﹑禱告,並提出一些草擬給政府,目的是修改一些不公義的法例。感謝神讓他們所做的產生功效,那些國家的法例因而顯得更加公義。在某情況下,他們是彰顯神的國度,先求神的國不單在個人層面上,同時在社會層面都有其直接價值。不單求神的國,也要求神的義;所指的是真正內心的義,尋求義在我們的生命裏面,將義放在自己以及周圍的人身上,縱為此而遭受逼迫,也絕不退縮,反而不斷去建立,尋求。主耶穌應許我們,當我們先求祂的國﹑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我們。當我們將優先的選擇放在天上的事情,神就會供應我們在地上一切的需要。當我們關心神的事時,神就會關注我們的事。記得一位姊妹所作的見證,她在一雜誌社工作,一天她要外出與廣告商聯絡,臨行前其老闆要她誇大雜誌的銷售量,以吸引廣告商。為此她的良心感到很不安,內心有很大責備,與老闆據理力爭不果,就毅然辭職。但神恩待她,很快就找到了一份在銀行的工作,在人事部當職員,短短兩年,已升任為人事部經理。神大大賜福她所作的,因為凡敬畏神的人,神要尊重他,使其沒有任何缺乏。

 

弟兄姊妹,我不能保證當我們作一仁義抉擇時,神一定會將財富物質賜給我們。但要緊記,神一定會在永恆中記念我們所作的。「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 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34)《聖經》很實在的指出:我們是會有難處的,但我們只需去處理今天的難處,明天出現的難處,不要去憂慮。正如一首詩歌所說:「主能帶領我經過曠野路」。今日的路程主賜力量,明天的需要已備周詳。因此不用擔心,只需將我們的心思放在屬天事情﹑神的國度﹑神的義上。今日,香港很多基督徒信主後生命沒有力量,是因為他們將生命的投資分散在很多事情上,不能專注,聚焦。讓我今日向各位發出挑戰: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將你的心思﹑目光聚焦在天上的事,你就能真正豐富﹑富足。


講員: 蕭壽華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