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屆 講道會 第6講

第六講  在忍耐上至善至美的標準

經文: 彼得後書 1:6

在過去數天,我們分別討論過有關信心、德行、知識和節制,我們已不斷地向德行階梯攀進。因着主耶穌的愛,我們可以因信稱義;因着神的呼召,叫我們成為祂的僕人、使女;並在祂的話語裏面生根建造。將最好的擺上,竭盡所能完成神所給予我們的使命、要求,並在日常生活中見證神,讓人從我們身上看到主的樣式,從而將頌讚榮耀歸給神。

 

讓我們繼續地向德行階梯攀進。今日要討論的題目:在忍耐上至善至美的標準。忍耐可說是在眾多的美德中最難做到的。尤其在香港這繁榮城市中,競爭劇烈,紛爭、磨擦少不了。加上個人空間少,要宣洩也不容易。面對種種困難,實在很難忍耐。更有人認為忍耐是一個懦夫的行為、怕事的表現。事實是否如此呢?俗語有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可見忍耐是很重要和可貴的。

 

至於從聖經角度,怎樣看忍耐呢?「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羅五3-5)「我們受患難呢,是為叫你們得安慰得拯救;我們得安慰呢,也是為叫你們得安慰;這安慰能叫你們忍受我們所受的那樣苦楚。」(林後一6)「反倒在各樣的事上,表明自己是神的用人,就如在許多的忍耐、患難、窮乏、困苦、鞭打、監禁、擾亂、勤勞、儆醒、 不食、廉潔、知識、恆忍、恩慈、聖靈的感化、無偽的愛心。」(林後六4-6)「甚至我們在神的各教會裏為你們誇口,都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帖後一4)「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雅一3)「我知道你的行為、勞碌、忍耐,也知道你不能容忍惡人,你也曾試驗那自稱為使徒卻不是使徒的,看出他們是假的來。」(啟二2)從以上多節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在不同環境中忍耐的意義、價值和重要性。忍耐是有目標的等待,而這目標值得我們去等、去容忍困難的產生。故忍耐亦有堅持到底的意思,當中亦包括着要有堅定的決心。那麼我們為誰而忍耐呢?我們忍耐是因為主耶穌。祂曾為我們受苦,並要求我們這些相信祂的人,要跟從祂的腳蹤行,做祂的僕人和使女,活出基督的樣式,成就祂的美意!

 

「你們雖然是自由的,卻不可藉着自由遮蓋惡毒,總要作神的僕人。務要尊敬眾人;親愛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你們作僕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 順服主人;不但順服那善良溫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順服。倘若人為叫良心對得住神,就忍受冤屈的苦楚,這是可喜愛的。你若因犯罪受責打,能忍耐,有甚麼可 誇的呢?但你們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這在神看是可喜愛的。你們蒙召原是為此;因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祂的腳蹤行。」(彼前二 16-21)這段經文給予我們提醒和挑戰。有時當我們被逼迫、針對時,會說是為主受苦,但有沒有反省到這是我們自己犯錯的後果呢?倘若我們為主受逼迫而忍耐,這是主所喜悅的。反之若是因為罪的結果而忍耐,有甚麼可誇口呢?另外,神亦給了我們一個挑戰,就是要為着祂的緣故,要順服在位的和我們的主人。這不是叫我們做一個克己主義者,也不是叫我們無奈地逆來順受,乃是倚靠着神的恩典,去面對這挑戰。

 

忍耐不單是指等待事情完結那麼簡單,乃是常常向前觀看,常存儆醒、反省之心。「仰望那位為我們創始成終的主耶穌;祂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了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來十二2)主穌能忍耐,是由於祂清楚知道前面的方向,神為祂所安排的,亦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責任。縱然每一步都充滿艱辛,祂仍甘之如飴,繼續往前走,終達成神的旨意。完成救贖計劃。故祂是我們忍耐唯一的標準和榜樣。

 

提到忍耐,令我想起家父,他對我的影響深遠。他是一位牧師,在其牧師生涯中,有兩件事給予我很大激勵和借鏡。第一件事發生在我十四歲那年,當時家父在一間新教會做開荒工作,會友人數不多,其中不少年青人更被徵召入伍當兵。家父擔心他們在軍中乏人牧養,經過禱告後,遂決定將我們四兄弟姊妹交由家母照顧,他便參軍去。初時他滿以為會留在美國當軍牧,但不足兩個月,就被派到印度,後來更被派到緬甸,在前線作牧養工作。面對一班被戰火洗禮、身心靈都被摧殘的軍人,他付出極大愛心,忍耐去幫助、輔導他們。他常將有關情況透過書信告訴我們;有時當他描繪到一些軍人被打至皮開肉裂、血肉模糊時,實在令人觸目驚心,慘不忍睹。但家父不因此而逃避,反而繼續留在軍中直至戰爭結束。因為他深知道他們需要他的關愛,故竭盡所能的去幫助他們。我實在很佩服他,並以他為傲。

 

而第二件事是發生在戰爭結束後,他再回來牧會。那時會友人數已增長不少。其中一位執事,有一天來找家父,請求家父為他的妻子祈禱,因她患了癌症。此後家父放了不少時間精神去幫助他們,豈料引來教會裏面很多人不滿,埋怨他厚此薄彼,在他背後諸多批評、攻擊;一時謠言四起。在這情況下,家父仍能沉着應付,對有關指責從沒有駁斥,或發出半句怨言。而是以積極態度去繼續他的工作、事奉。其實他沒有輕待任何人,只要有需要他的時候,就算是夜半他也義不容辭的前往,可惜仍被人誤會。那時我們很替他不值,但他卻能坦然面對,並繼續在教會牧養了好幾年。當他轉到另一教會事奉時,他接到很多舊會友的來電,表示感激、 多謝!亦有一些會友安慰他。因為很多事情已水落石出,真相大白;開始懂得去欣賞他。對他的恆忍,我是由衷敬佩,亦給予我很好榜樣。我常反省,到底應怎樣運用不同的美德來造福教會、帶領教會呢?主耶穌基督是以僕人的心態去領導教會,這是我們值得借鏡的地方。在追隨主的腳蹤當中,我們如何才能摸索到自己領導的方向和目標呢?有幾點值得我們加以留意:

 

(一)深信神與我們同在,並帶領着我們:在教會事奉工作上,若能知道方向,就能事半功倍。我們深信聖靈會帶領我們,只要我們能信靠祂,憑着信心,與主同行,神會讓我們一步一步更明白祂的旨意!

 

(二)竭盡所能,完成主所託付我們的責任:「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着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 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回來了,和他們算賬。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着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太廿五14-21) 這段經文提到三個不同的人,各人領受不同責任。前兩者由於忠心地完成主人所託付的任務,就得着更大獎賞。反觀第三個僕人,敷衍塞責,最終結果是甚麼呢?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26-30

 

神因着我們不同潛質、能力而授予不同責任。我們是良善忠心的僕人呢?還是那又懶又惡的呢?主對我們不同表現,賞罰亦有所不同。當我們說要跟隨主的腳蹤而行,就當效法主,祂在神所交託祂的事上皆獻上忠心。當我們對神忠心時,神會指引我們,將更多不同任務賜給我們,在當中我們便能更深明白祂的旨意,明白自己事奉的方向。

 

(三)要彼此包容,在愛中說誠實話:惟用愛心說誠實話,凡事長進,連於元首基督;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着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 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四15-16)我們都是主內弟兄姊妹,神更盼望我們能互為肢體。肢體者,是有關連的意思,但亦各有其功能。主要我們學習包容對方不足之處,以愛心去提醒。以致我們一同分擔重擔,並肩攜手,向着主為我們所定目標邁進。

 

(四)要學習寬恕和接受別人寬恕:「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裏饒恕了你們一樣。」(弗四31-32)「寬恕」,並不是容易學習的功課,但既然神能將我們的罪置諸腦後,我們卻不能忘記、寬恕別人的不是嗎?我門能否學習克服這心理障礙呢?求主幫助我們,當我們寬恕別人時,不自以為是犧牲者而自怨自艾。更不要帶有條件的寬恕,而是在神恩典下彼此接納、寬恕。在未來歲月中,我們可能面對更多困擾,人們心態轉變,容易出現意見不一,立場各異的情況;故我們要學習在主裏要同心,彼此互相支持、代禱;做一個既良善又忠心的僕人,恆忍到底,繼續在神面前,領受祂的挑戰。神定會藉着祂的話幫助、帶領我們。

 

當主耶穌仰望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眼前的羞辱,忍受一切痛苦。讓我們學效主,以恆忍態度。毋懼風雨,向着標竿直跑,得着神的賞賜!


講員: 韋理信牧師




版權聲明
大會現場速記只供信徒溫習用,全文未經講者過目,版權屬港九培靈硏經會。